Wednesday, 26 July 2023
四大論證之本體論與宇宙論 唐崇榮牧師
以人為本與以神為本的方法論不同
歷史四大辯證對許多人有所助益,但從方法論來說,到了改教時期,加爾文提出完全不同的意見。歸正人士應該明白兩者不同的地方在哪。所有用人的理性、盼望用辯論與證據證明上帝存在的,在神學上稱為自然神學。自然神學提到有關上帝的知識在自然界裡已充滿證據。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發明三段論法(syllogism),大前提-小前提-結論,亞里斯多德用這種理性邏輯的方式認識大自然。自然神學看似合理,卻缺乏從上帝的啟示來看。當你從聖經來看,會發現聖經的方法論,出發點是上帝,不是人。以人做為出發點,是以被造的理性思想上帝的存在。普遍啟示告訴我們,是上帝將祂的真理顯明在世上,上帝的存在不是人用被造的理性證明出來的,乃是上帝主動將祂的存在顯明與人。
自然神學的證明與自然啟示的顯明
上帝是靈,人很難用物質的眼睛看見上帝。上帝透過被造之物顯明祂的奇妙。自然神學與普遍啟示皆以自然為範圍。自然神學,是人用被造的理性,透過研究上帝顯明自己的大自然,試圖推論出上帝存在的合理性;普遍啟示,是人用被造的理性,觀察上帝向人顯明自己所藉由的大自然。上帝透過自然向人顯明自己,這是普遍啟示(又稱為自然啟示)。自然神學則是人試圖透過被造的理性,找出的結論。自改教運動後,我們不接受自然神學,但我們接受普遍啟示,因為上帝藉由大自然顯出祂的作為,透過被造之物顯明祂的奇妙。自然啟示是上帝藉著自然將自己啟示出來;自然神學是人用被造的理性,觀察上帝藉由顯明自己的自然,試圖證明上帝存在的合理性。自然神學之所以不被接受,是因其以人為本,不合乎聖經。聖經告訴我們,上帝透過自然向人「顯明」自己(編按:不是自然神學試圖的「證明」)。自然神學與自然啟示兩者方法論不同。歸正神學指出人無法證明上帝,因為人處在罪惡與限制之中。自然界是上帝顯明自己存在的媒介。上帝藉著自然界告訴人:我是存在的。自然界隱藏上帝的設計的智慧、創造的奧祕。當一個人用屬靈的眼光觀看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就會發現自然界充滿上帝行事的足跡,藉著能見的自然看見不能見的上帝。
以沙灘上的腳印為例
歸正神學嚴謹至此,使人不會隨便接受神學上的辯論,因為這些人為的辯論都是以人為中心。當你走在無人的沙灘,看見沙上的腳印,便做出一個結論:「剛才有一家人經過這」,因為你看見沙灘上烙印了大大小小人的腳印,從腳印的大小、形狀、深度推論出這個道理。腳印的證明是可靠的嗎?我可不可能把腳印放在顯微鏡下看到剛才那個存在的人?無論你怎樣看,看到的都是沙,卻無法透過顯微鏡看見那個人。 上帝在大自然留下的印記是物質的、看得見的、有限制的。你能從大自然看見上帝嗎?你不能看見上帝,因為上帝不在山、海、沙、細胞之中。當人說:「上帝不存在,因為我看不見上帝」,這種情況就像人看見腳印,卻說這裡沒有人走過,「因為我沒有看見沙灘上有人」。另一個人說:「這沙灘上有人走過,因為我從腳印的存在,知道一定有人走過,因為如果沒有人經過,腳印就不會存在。」無神論者以為他合理,只因為他沒有看見;有神論者有他的合理,雖然他沒有看見,但從印記知道有存在。自然神學試圖從自然界證明上帝存在。你問:「這有什麼不好?」歸正神學認為不是人能證明上帝,而是上帝留下記號給人。歸正神學的方法論是以上帝為本,是上帝主動把祂所要顯明的,透過祂所造的萬有顯明出來。自然神學與自然啟示兩者不同在於,自然神學認為:「我可以『證明』上帝的存在」,自然啟示:「是上帝『顯明』自己的存在,不是人能證明上帝的存在」。你說:「我可以從血液、面相、性格,證明我的爸爸是我的爸爸」,這是你的歸納,而不是你的證明。是誰生下你,你原不知道。唯有當你的親生父母誠實以告,你才能真正知道。向人啟示自己的上帝是誠信真實的,祂的啟示是最可靠的知識來源。上帝創造世界後,便將自己的智慧烙印在世界中,你從萬物所顯明的,看出這是有計畫、有系統的與有目的的。
信仰的價值在於信心的對象
許多人信的很真、很深、很誠,「難道你信什麼,我就跟你信什麼?你認為是真理的,我就接受是真理嗎?」不能如此。我們需要有批判性的研討。偵探不能聽聽看看就做結論,他必須有真正可靠的思考、研究與比較,再做結論。宗教人士有沒有信心?有。人信得懇切就表示他所信的是真的嗎?信仰的懇切無法證明信仰的真實。信仰的對象,決定信仰的價值。如果你信的對象是不可靠的,無論你信得怎樣深入、信得怎樣虔誠,你將偉大的信心交給不可靠的對象,就像你將純潔的愛情交給玩世不恭的人,你是在毀壞自己的信仰。信仰的價值,在於所信的對象是否誠信真實。上帝樂意將自己真實地啟示我們,上帝給予我們的是真正的事實。上帝是誠信真實、永不改變的,祂就是真理的本身,永不背乎自己。人信靠這位憑著祂的真實、永恆、不改變把事實告訴人的上帝,就有信仰的把握與信心的保障,因為所信的是可靠的對象。這就是歸正神學所要告訴你的。
自然神學四大論證
一、本體論論證
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認為上帝的存在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上帝的存在是最大的存在,沒有比上帝更大的存在,因為最大的存在就是上帝。當人說:「沒有上帝」,這本身違背了本體論論證所認為的人心的證明,因為本體論論證認為既然其他較小的存在是存在的,沒有理由最大的存在不存在。本體論論證認為上帝不但存在人的腦海,更存在於祂自我永恆的本體裡。人內心深處知道上帝存在。即便無神論者說:「沒有上帝」,這番話不過顯明這是故意否認一位他已知存在的上帝。現代哲學之父法國的笛卡兒、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荷蘭理性主義學家史賓諾沙,皆對安瑟論以人為本的本體論論證深表佩服。
二、宇宙論論證
宇宙論照樣討論上帝所造的大自然,想要透過大自然證明上帝。地球與太陽間距離一億五千萬公里,相當於九千多萬英里。這距離是不可改的。如果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縮短的話,人早就被太陽的熱度燒死了;如果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再遠一點,人會因所處的環境太冷而難以存活。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準確的,不能太靠近,也不能太遙遠。是誰決定這個比率與距離的?你知不知道太陽多重、多大,誰能改變它的位置?不是這些聰明過人的哲學家。這些哲學家不過是靠太陽熱能過活的人。人有什麼驕傲的本錢?人驕傲地說:「人定勝天。」當中國地震協會主管提到河北近期不可能有大地震,此話才出不久,唐山發生威力相當於四百枚廣島原子彈在距地面十六公里的地殼中爆炸釋放出的能量之大地震,死傷慘重(編按:唐山大地震發生前二天,在北京市地震隊告急的同時,天津市地震局和國家地震局地震地質大隊,也相繼提出震情報告和預報意見。主管華北震情的梅世蓉不以為然,毫無根據地堅持說:「華北問題不大」。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發生7點8級特大地震,死亡人數至少24萬,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一;資料來源:大紀元)。美俄軍事競賽所製造的洲際導彈若同時爆炸,可毀掉四個地球。人所發明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成了人類今日最大的威脅。七十年前,美國猶太人物理學家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成功研發的原子彈。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終結日本統治全球的野心。這告訴我們,上帝是存在的,祂決定了歷史的命運。上帝存在嗎?怎麼知道祂存在?我們看太陽與地球相距一億五千萬公里,月亮與地球相距三十八萬四千公里。如果月亮過於靠近地球,地球會變得不適合生物居物(編按:月球稍微靠近地球時,對地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潮汐變化上,會引發各種海嘯頻發,並且會導致地球自轉速度變慢。當月球到達地球洛希極限時,月球將會解體,在地球外圍形成星環;資料來源:科學網站)。「上帝安排星球之間的距離,證明上帝是存在的」,這是宇宙論論證。地球傾斜二十三度半,這樣地球運轉的時候,才有春夏秋冬的產生。宇宙論證明上帝存在。這是人的功勞嗎?是人創造宇宙嗎?不是!宇宙是上帝造的,為要顯明祂自己。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521,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
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 唐崇榮牧師
倒果為因的論證錯誤
安瑟倫除了贖罪論的更新外,還有什麼偉大的貢獻呢?我們提到他第二個貢獻,雖然沒有第一個貢獻那麼偉大,卻引起教會的重視以及千萬人的討論。安色倫的第二大貢獻,就是:我怎麼知道上帝是存在的?如果上帝是存在的,我怎樣證明祂是真的存在?證明祂的存在,要用什麼辦法?安瑟倫在證明上帝存在的貢獻上,沒有比他在救贖論的貢獻上偉大,因為上帝不是用人的頭腦可以證明出來的。當人說:「我要證明上帝的存在」,你要怎樣反駁他?「你想要證明上帝的存在?請問你,你是誰?你的頭腦夠大嗎?你的聰明、智慧足以證明上帝嗎?你的頭腦是被造的,怎能用這麼小的頭腦證明上帝?」沒有人有資格、有能力、有辦法用被造範圍的本能去證明上帝。歸正神學、歸正信仰根本不相信人可以證明上帝的存在。但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想嘗試用各種辦法證明上帝的存在。這些人以為用這些辦法足以成功證明上帝的存在。但這是真的成功嗎?不是真的,因為他們都犯了相同的錯誤,就是「倒果為因」。在因果律中,原因不是結果可以代替的。因果律在哲學中叫做causality,原因是起點,結果是終點。你們用結果來導向原因是不可以的。
上帝的啟示:真正認識上帝的方法論
人要知道上帝存在,不是用證明。聖經從來沒有說有上帝存在的證明。聖經第一句話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不需要提出證據,不需要用方法證明,也根本不是人可以講出來的,因為聖經不是人的話,聖經是上帝啟示的話語。如果上帝沒有啟示,你完全無法知道。正像孩子不是他自己證明你配做他媽媽,他才生出來,而是你與你的先生結婚、結合後,透過自然律把他生下來。我們沒有人能證明誰是我們的媽媽,沒有人能用自己的理性想出誰是我的爸爸。那麼,你怎麼知道你爸爸是你爸爸?有人說:「因為這是我媽媽告訴我的。」這個答案是最好的答案。你怎麼知道這個人是你爸爸?你媽媽知道她是跟誰睡覺才生出你。你今天承認上帝,是因為你用你聰明的頭腦證明祂、想出祂嗎?完全不是。但你的爸爸對你說:「我是你爸爸」,更可能是真的,因為你後來才生出來,你的頭腦慢慢養成能思想,在那以前,你根本不存在,你的爸爸、媽媽產生你存在的可能。聖經不說:「人啊!用你們智慧聰明的頭腦與邏輯理性的功能證明上帝的存在吧!」每位基督徒都要見證上帝的存在,每位基督徒都要思考上帝的工作,然後才能為主做見證。證明上帝不是人能做到的,正像你怎麼知道你是你爸爸生的,因為是你媽媽告訴你的。如果媽媽是誠實的,用誠實的答案告訴她所愛的孩子,真理就傳給這個孩子,不是這個孩子夠聰明能想出誰是他的爸爸,而是他的媽媽夠記憶、夠誠實所告訴他的。這是認識上帝的方法論。我們知道上帝是上帝,是因為上帝告訴我們祂是上帝。上帝創造我們的時候,是聖父藉著聖靈透過基督創造我們。上帝透過聖靈啟示我們,將真理傳給我們。你生命的種子,是從你的父母而來,你生命的誕生是透過你的母親將你生下來。當上帝願意告訴我們的時候,祂用了曾經撫育我們的聖靈告訴我們。當你領受聖靈啟示的真理,你就能知道誰是上帝。正像你媽媽知道她是與誰睡覺生下你。如果你媽媽的記憶是正確的,她講的話是真實的,你得到的真理就是可靠的,「我是爸爸的孩子,我是媽媽生的」。父母親的主動,把我是他們生的事實講給我聽,我才知道誰是我的爸爸、媽媽。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方法論。同樣地,我們怎樣知道上帝的存在?怎麼知道上帝要我知道祂存在?這方法論不是從我做出發點,而是上帝樂意啟示祂的真理給我們。上帝樂意啟示祂的真理,我們才有資格明白誰是我們的主。上帝主動樂意告訴你祂怎樣創造你,你就明白不是你能憑理性證明祂的存在。如果不是上帝主動顯明祂的工作,就沒有人知道人是怎樣被造的,更沒有辦法知道創造我們的是誰。
亞里斯多德提出第一因的推動
歷史上的四大證明,從方法來看,都是不可行的。到了改教時期,加爾文把真正的原因剖析出來。這四大證明分別是:本體論的證明、宇宙論的證明、目的論的證明、道德論的證明。這四大證明外,還有歸納論的證明。除此以外,還有第一因論。這從亞里斯多德要講到阿奎納,是相當複雜的事情。如果你有機會到神學院讀書,可能就有機會讀到這些。人透過本體論、宇宙論、目的論、道德論要證明上帝。亞里斯多德提到第一因論證──如果你看見一顆球正在滾動,你知道一定有人踢它,使它滾到這裡還在動。這滾動的顆球力量減少時,速度就慢下來了;當這粒球滾的速度越來越慢,它總有一天會停止滾動。這顆球被人踢的時候,以很快的速度前行,然後逐漸停下來。踢的第一人,叫做第一因,英文叫做first course。最大的第一因,是動者開始;到力量越來越小,動就停止。宇宙行星的運行,月亮繞地球,地球繞太陽,太陽繞更大的恆星。繞多久?幾千萬年。有沒有開始?如果沒有第一因去推動它,它就不可能動到現在。根據牛頓的物理學,有一個理論:靜止恆靜,動者恆動。這個結論對嗎?牛頓先假設動的一直在動,不需要開始;靜的永遠是靜的,不需要動。這與我們的理性好像相違背。如果沒有第一個動的開始,動從哪裡來?所有運動的都逐漸靜止。現在的物理學看到很遠的星是紅色的,叫做紅移現象。為什麼這些星與其他的星的顏色不一樣?現在這個星球越來越慢,已經與原有的速度不同,表示它原來不是這麼慢,變慢之後就變成紅色。這是不是告訴我們它永遠是動的?不是,它是逐漸變慢的,原來的速度不是這樣的。人記錄下來在物理學、太空科學中發現的現象,認為有原先第一個因做為動力是可能的。當然,到了二十世紀的時候,出現一位名叫史蒂芬霍金的人。他認為原先有一個爆炸,從原先的黑洞爆炸後產生千萬星球,宇宙有一個開始,繼續擴張、膨脹,越膨脹越慢,以後這些正在放慢速度的星,形成了紅移現象。我們今天提到的移動、原先的動、第一個動力,這兩千四百年來已經有人提出來了,提出的人叫做亞里斯多德。他是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天文學家、動物學家,他是世界最大的幾個頭腦之一,一生寫過的書超過一千本,單單他的書就可以做一個圖書館。經過二千四百年,你發現他所寫的內容有很多錯誤。話雖如此,他還是很偉大的思想家。第一因的原理,就是從亞里斯多德開始的。
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
安瑟倫講的本體論與亞里斯多德的第一因的原理無關。本體論是用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直接提出來。什麼叫做本體論(Ontology)?本來就有的,物體有一個自然律在裡頭。我們打從內心知道這件事,所以每個人都知道上帝是存在的。上帝在哪裡呢?你說:「在我的思想裡。」安瑟倫說:「每個人的思想中都有上帝的觀念,這是不能拒絕、不能否認、是與生俱來就有的觀念。地球比洲更大,洲比國家更大,國家比城市更大,城市比鄉村更大,鄉村比房子更大,房子比房間更大,房間比床更大,床比椅子更大。我們的思想中,有小的、中的、大的、更大的,到最大的。最大的是什麼?是上帝。沒有比上帝更大的。上帝是頭腦所能想出來的、不能再大的最大。我們所能想的最大的,就是上帝。上帝一定是存在的。上帝是在頭腦中嗎?如果上帝是在頭腦中,上帝就比我們的頭腦更小。但如果上帝不過在頭腦中,不在實體中,這根本不是上帝。上帝一定是存在的。人的思想中中,沒有比祂更大的存在。」這叫做本體論。歷史上有三個最偉大的理性科學家皆佩服安瑟倫的思想。這三個人是哲學界理性主義的大師,其中第一個是法國的笛卡兒,第二個是德國的萊布尼茲。萊布尼茲七歲就發明計算機。發明計算機的兩個人,他們發明的時候,大概都是十六、七歲。另一個人是巴斯葛。萊布尼茲實在太聰明了。萊布尼茲不但發現計算機的原理,他也發現微積分是怎樣算出來的。萊布尼茲這個人最佩服的是中國人。他是德國人中唯一完全尊重古代哲學的思想家。他聽說中國人三千年前已經明白微積分,就把自己研究的微積分撕成碎片,丟在紙箱,說:「中國人這麼厲害?我幾千年後生在德國,才知道中國人早已知道的事」。他很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是生在中國。後來他要去中國傳道,可惜考試的時候神學不及格,差會沒有接受他。他就留在德國,成為大數學家,也是理性主義很重要的思想家。當他讀到安瑟倫的本體論,他說:「我完全同意安瑟倫」。安瑟倫的本體論折服笛卡兒、萊布尼茲及荷蘭的史賓諾沙。這三個擁有偉大理性頭腦的人都接受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但本體論論證真的每個人都接受嗎?沒有。有一個很聰明的人不接受,這是在康尼茲堡的德國大哲學家康德,他不接受。另一個英國的斯托德也不接受。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514,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
安瑟倫帶來的更新3 唐崇榮牧師
安瑟倫帶來的更新3
唐崇榮牧師
安瑟倫第一大貢獻:耶穌替罪人還債於上帝
耶穌捨命流血所付的代價是交給誰?當時的人認為是交給魔鬼。安瑟倫要問:「耶穌的寶血所付的代價是付給魔鬼嗎?是因為耶穌把代價付給魔鬼,所以魔鬼才釋放罪人嗎?魔鬼有資格得到這麼貴重的代價嗎?」這重價是付給魔鬼嗎?難道魔鬼有這資格領受這代價嗎?這是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安瑟倫說:「我們不是要從魔鬼手中被搶救出來,因為我們是欠上帝的債,不是欠魔鬼的債。」希伯來書第二章十四節告訴我們:「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我們有血有肉,我們會流血、會死。耶穌道成肉身,照樣披戴了血肉。耶穌成為人,耶穌成為能流血的人,耶穌成為能捨命的人。為什麼祂要來成為人?因為耶穌要成為一個能夠死的人。如果耶穌是神、不是人,耶穌不能流血。如果耶穌是神、不是人,耶穌不能死。耶穌到世上最重要的目的,是做人,因為做人才能死。為什麼他要死?他若不死,我就不能得生命。耶穌不流血,我就不能得到赦免。希伯來書告訴我們:「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9:22)我犯罪,應該我流血,應該我接受死亡的審判。罪的工價乃是死。耶穌沒有罪,為什麼耶穌死?因為耶穌是代替我死。上帝不要我死,上帝要赦免我的罪,所以上帝為我預備了替代的羔羊。約翰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讓耶穌成為我們的代罪羔羊,正像逾越節的時候,要殺羔羊,流牠的血,塗在門楣、門框上,天使看見這家有羊的血塗在門框上,就逾越過去,讓這家的孩子活著,因為有替代的死。看哪!上帝的羔羊,代替我們受死,代替我們流血。耶穌真的付了代價,耶穌真的流了血,耶穌真的捨去生命。我不必死,因為耶穌代替我,耶穌為我流血,所以我不必死。罪的工價乃是死。誰犯罪?我犯罪。誰死?耶穌死。為什麼死?為我死。
耶穌流了血,耶穌付的代價,是付給誰?安瑟倫說耶穌不是付給撒但,因為人欠的不是撒但。世人所欠的債,是欠上帝的債。安瑟倫怎樣說?「我們欠上帝的債,我們要還的對象是上帝。我們不能付,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義滿足上帝的要求,我們都虧欠上帝。還債的是耶穌,耶穌把我們所欠的債還給上帝。耶穌替我們還債給上帝後,為什麼魔鬼要把我們交出來?因為牠擁有我們的權柄不是真的,魔鬼對我們沒有擁有權。上帝對魔鬼說:「這個人是欠我的債,不是欠你的債。」耶穌替我們還債給上帝,使我們對上帝說:「主啊!感謝祢,因為耶穌為我還債,所以我現在沒有欠債」。我因為沒有欠債,所以我對魔鬼說:「你不可以再綑綁我,你不能夠再占有我,因為我欠上帝的債已經付清楚了,所以你要把我放出來」。現在,撒但已經沒有權柄控制我們,牠一定要將我們交出來,我們從撒但手中被救出來。是誰救我?耶穌救我。耶穌怎麼救我?他為我還債。他怎麼替我還債?他為我流血。為什麼他能流血?因為他成為人,就是為了有人的身體,才能流血。罪人的血沒有贖罪的功效。耶穌的血與罪人的血不同。彼得說耶穌用祂的寶血把我們買回來。我們的血是有罪的,我們因罪而死;耶穌沒有罪,耶穌的血是聖潔的,耶穌的血是高貴的,耶穌用最高貴的、聖潔的寶血,代替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為什麼耶穌的寶血有這個功效?上帝說:「唐崇榮,欠我的公義、榮耀、聖潔」,聖潔、公義、榮耀的上帝看見我的生命中充滿罪惡、邪惡、不義,暫時讓我被交在魔鬼手裡。耶穌來了,「父啊!唐崇榮欠祢的義在我身上,唐崇榮欠祢的聖潔在我的身上,唐崇榮欠祢的榮耀在我的身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是用什麼身分死在十字架上?司提反說:「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殺了。」(徒7:52)耶穌是義者,耶穌是聖者。罪人把義者、聖者釘在十字架上。
耶穌是以義者、聖者的身分,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以聖者、義者的身分,放棄一切的榮耀,代替基督徒死,天父在天上說:「我接受你,你滿足了我公義、聖潔的要求,在十字架上,把你的榮耀丟棄了,把你聖潔、公義的本性付出了」。上帝接受了,把這個義歸到我們身上,把這聖潔歸到我們身上。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三十節提到:「上帝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上帝讓耶穌代替我們死,把我們義的債、聖潔的債,在耶穌基督裡完全付清楚,使魔鬼沒有辦法再控制你。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告訴我們:「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林前15:55-56)耶穌基督解決了我們罪的問題,耶穌還清了我們欠上帝的債,撒但的手不能不放開,因為牠本來沒有權柄,就退下來,耶穌就把我們從撒但的手裡救出來,上帝的旨意成就了。為什麼上帝要成為人?為要達成上帝公義的要求,還清罪人所欠上帝的債,使罪人得救。耶穌替罪人所付的贖價,不是付給魔鬼,而是付給上帝。啟示錄第五章九節說:「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上帝。」(啟5:9)哥林多前書第六章二十傑說:「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林前6:20)這是安瑟倫在教義上帶來的最大貢獻。
有人批評安瑟倫這與聖經仍有違背的地方,認為上帝差遣耶穌是為了愛,為什麼變成為了滿足上帝的公義?這件事我們不能怪安瑟倫。用義滿足上帝,是對的;用愛拯救我們,也是對的。從兩方面來看,上帝因愛我們,賜下耶穌;耶穌為我們還清罪債,我們才能回到上帝面前。不能因為耶穌滿足義的要求,就說耶穌救我們是為了愛的緣故而已;我們也不能說上帝愛我們、救我們,就不必討論我們必須還債的事。
安瑟倫第二大貢獻:本體論論證
除此以外,安瑟倫有第二個貢獻,不是為基督徒的,而是為非基督徒的需要,是在護教學上的貢獻。護教學是保衛真理,抗辯錯誤。教會的第一大責任,是持守信仰;教會的第二大責任,是攻擊仇敵,指出錯誤,護衛真理。教會一方面持守信仰,另一方面打退仇敵,使基督徒的信仰可以被建立在真理之上。安瑟倫的護教學要向還沒有信主的人證明上帝是存在的。基督徒不但相信上帝的存在,更相信上帝的恩典,享受上帝的保護,接受上帝的供養。上帝用祂的真理牧養我們,上帝用祂的愛照顧我們,上帝用祂的聖靈保守我們,我們感謝上帝。但那些不信主的人說:「你說你信上帝,但我怎麼知道有上帝?我怎麼相信祂存在?你怎樣說服我上帝是存在的?」聖經說上帝存在早已顯明在人的心裡。換句話說,每個人生下來就知道上帝存在,為什麼還需要證明?這是多此一舉。每個人都知道上帝是存在的。但當你故意抵擋上帝,你說:「上帝在哪裡?你證明給我看」,這是多此一舉。你心深處感到上帝是存在的。聖經說不信的人絕對否認自己已經知道的上帝,勉強地說:「給我看上帝存在的證明,使我可以相信」。這是多餘的,因為他早就知道有上帝,只是故意不承認,勉強要你證明給他看。耶穌降生前三百八十年,上帝使用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用理性證明上帝的存在,護教學從非基督徒開始已經有很大的成就。上帝是看不見的,所以蘇格拉底說:「我相信有一位上帝,這位上帝比我眼睛看見的還更高,比我身體經驗的還更高,不是用經驗感受上帝,而是用超理性的感覺去體會上帝」。這些人雖然不是基督徒,蘇格拉底(Socrates, B.C.470-B.C.399)在耶穌生以前四百年前就有,柏拉圖(Plato, B.C.427-B.C.347)則在主前三百八十年就有,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B.C.384-B.C.322)則在主前三百五十年就有。從主前四百到主前三百五十年都是相信上帝的,蘇格拉底相信上帝,柏拉圖相信上帝,亞里斯多德相信上帝,雖然他們的信仰多有瑕疵、不合真理,但他們都相信上帝。孔子(西元前551年-西元前479年)在耶穌以前五百年,他就相信上帝。老子(西元前571年—西元前471年)在耶穌降生前六百年,他也相信上帝。他們不知道上帝是誰,就說「天」。中國人把「天」當作「上帝」。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也提到「天」,用「天」代表看不見的「上帝」。這古人所說的「天」與現在的人所說的「神」,要怎樣讓人知道祂的存在?人想到的辦法,是用理性做工具,來辯證上帝的存在。凡以人做本位,以人做出發點,以人的理性做工具,來證明上帝存在,這是人本主義。人本主義的方法論不是聖經所使用的方法論。聖經並沒有說人能證明上帝的存在,聖經告訴我們上帝顯明祂的存在。兩者不同在哪?人以為自己有足夠的理性、足夠的聰明、足夠的能力證明上帝,產生許多的理論。但上帝說不是如此,上帝的存在不是人可以證明的。你說:「我們怎樣知道上帝的存在?」上帝自己向我們顯明他是存在的,所以不是人本的,是神本的。安瑟倫在護教學上的貢獻不能更新我們的信仰,但給我們一個責任,就是向非基督徒顯明上帝的工作。
護教學四大論證的不足
安瑟倫沒有清楚講人可以用理性作為工具去證明上帝的存在,但他提出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個論證之一。歷史上證明上帝有四大理論:第一,本體論論證(Ontological argument);第二,宇宙論論證(Cosmological Argument);第三,目的論論證(Teleological Argument);第四,道德論論證(Moral Argument)。這四個理論我們看見很多偉大的人講出精深的道理,特別在主前三百五十年的時候,亞里斯多德已經用五大方法來證明上帝是存在的,但他講得不清楚,所以亞里斯多德以後一千五百年,有一個基督徒叫做阿奎納(Thomas Aquinas, c.1225-1274),將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論發展成「五路論證」(Five Ways),變成自然神學最重要的根據。自然神學後來到了加爾文的時候被推翻了。阿奎納是安瑟倫(Anselm, 1033-1109)之後差不多一百八十年。奧古斯丁後五、六百年出安瑟倫,安瑟倫兩百年後出阿奎納,這幾個最大的頭腦,對內建立基督教信仰,對外向非基督徒提出護教原理。第一個論證──本體論論證,是安瑟倫建立起來;後來,阿奎納建立五路論證;三百年後,加爾文予以更新,才把護教學發揮到最高的地步。本體論論證是從安瑟倫開始的:我們一定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的存在是不能被推翻的,上帝的存在是真的。那麼,外邦人問:「你怎樣證明上帝的存在?」安瑟倫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本體論的知識。」「本體論是什麼?本體論論證又是什麼?為什麼本體論論證能證明上帝的存在?」安瑟倫說:「你們早知道上帝的存在是真實的。東西的存在,我們看得見;最大的存在,我們看不見。最大的存在,是上帝的存在。我們思想中都有存在的觀念。所有的存在中,哪一個存在是最大的存在?上帝的存在是最大的存在。上帝也成為所有存在的源頭,成為所有存在的根基。上帝是最大的存在。」安瑟倫說:「上帝是最大的存在。沒有比最大的更大的,那最大的就是存在的上帝,祂是一切存在最大的存在。最大的怎麼會不存在?最大的與存在是不能分開的。由此可知,上帝是存在的。」安瑟倫完全不是用聖經論證,他是用理性來證明。在整個世界歷史中,上帝本體論的存在證明,安瑟倫是全歷史中倡導這理論最重要的人。這四大論證歸納起來叫做「自然神學」。是否用自然神學就可以牽涉到超自然的上帝?上帝創造自然,上帝就不是自然。上帝創造物質,上帝就不是物質。人要用自然界去證明超自然的上帝,可能嗎?如果上帝沒有創造世界,世界就不存在。現在人要用被造的世界反證祂是創造者,有資格嗎?沒有資格,因為被造的世界是有限的,創造世界的上帝是無限的。自然神學本身就是死路一條。這件事情什麼時候才看到呢?到了加爾文才看到,就是安瑟倫以後再五百年才看到。護教學四大論證加起來是很有限的方法,是不夠的基礎,是錯誤的。阿奎納以後再加三百年,才到了馬丁路德、加爾文的時代,加爾文將此更新過來。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507,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
安瑟倫帶來的更新2 唐崇榮牧師
安瑟倫帶來的更新2
唐崇榮牧師
安瑟倫是義大利人,後來在英國居住,直到離開世界。這人大有思想,又有堅定的信仰,他妥善處理知識與信仰之間的問題,突破五百年來教會的黑暗時期。自從奧古斯丁離開世界後,教會沒有產生偉大的頭腦、沒有深刻思想的教師,自從第五世紀奧古斯丁離開世界,到第十世紀結束的時候,教會沒有多大神學思想的突破。到了十一世紀的時候,頓時出現大神學家安瑟倫,他所思想的,不是教會歷史上的神學家所沒有思想過的。特別在主後三百年內,很多人思想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基督徒是怎樣成為基督徒的。上帝呼召人,使人罪得赦免,得以來到上帝的面前,從罪人的地位轉為聖徒的地位,因信稱義。宗教是以人本的功勞提供人一種自救的方法。但聖經清楚說到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罪的問題如何解決?人的過錯如何被赦免?我們憑著什麼領受上帝的義?因信稱義是聖經的教訓。是誰付了代價?是誰解決罪惡的問題?我們憑著什麼得著赦免、成為聖潔?上帝從對我們的忿怒變成赦免我們的罪,再把祂的義賜給我們,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這其中是誰付了代價?這個問題是第一到第三世紀很多人都在想的問題。「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林前6:20)這裡提到價錢與價值的問題。人是有價值的,因為人是按上帝的形象樣式造的,上帝的形象樣式就是上帝的尊貴與榮耀,上帝的聖潔與美德,上帝的公義與慈愛。上帝是聖潔、公義、慈愛、良善的上帝,聖、善、德、潔是上帝的本性。上帝按祂的本性造了人,使人有可能像上帝般聖潔、公義、慈愛、憐憫、良善。因為世人都犯了罪,這些本性有了破損,人成了得罪上帝的人,丟失身為人的價值,迷失在罪惡之中,虧欠上帝的榮耀。聖經說你是上帝用重價買來的,這重價將你買回之後,使你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上帝。屬於上帝的人,要記得「我是上帝重價買回來的,我的生活要榮耀上帝。如果我不榮耀上帝,等於是輕看、踐踏上帝已付的代價」。
耶穌為罪人付贖價
教會早期的神學家認為上帝用重價將罪人贖回,既然罪人是落在魔鬼手裡,買贖罪人的重價是付給魔鬼的。彼得前書第一章說:「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這裡提到的血不是普通的血,乃是寶血。希伯來書告訴我們:「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9:22)罪人得以回到上帝面前,因為有血償還罪債,產生救贖。犯罪的是人,最先死的卻不是人,而是有付代價的,有犧牲代替罪人把生命交出來,把血流出來,上帝才赦免罪人的罪。上帝之所以赦免罪人的罪,是因為有代替的犧牲。亞當違背上帝的命令犯罪之後,用葉子做衣服蔽體。亞當犯罪之後,第一件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衣服。動物沒有穿衣服,沒有羞恥感。人不一樣,人會害羞。亞當吃了禁果,發現自己赤身露體,非常懼怕來到上帝面前。為什麼人不穿衣服會害羞,而動物不會?單單這個問題,全世界的哲學家沒有答案。上帝用榮耀圍繞我們,我們犯罪的時候虧欠上帝的榮耀,變成一個羞於暴露自己的人。上帝用獸皮做的衣服取代亞當用葉子做的衣服。罪人用各種辦法遮蓋自己。文化文過飾非,化罪為義。犯罪的人無論怎麼逃,都難以逃避良心的控告。罪人說:「如果沒有人看見我犯罪,我就沒有罪了。」上帝說:「人看不見,我看見了。」人用破壞自然的方法,拿樹葉遮蓋自己。創世記第三章記載人開始破壞環境。當代的文化一直在談要如何保護環境。自從人犯罪之後,人繼續走用功勞遮掩自己的老路。以賽亞書第六十四章說:「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我們都像葉子漸漸枯乾;我們的罪孽好像風把我們吹去。」(賽64:6)亞當用樹葉當作衣服遮掩自己能遮多久呢?樹葉不在樹上一定會枯乾,當風吹拂樹葉做的衣服被時,這衣服會被掀開。你的罪是遮不住的,你的敗壞一定要顯露出來。今日所謂文化高尚的國家的犯罪生活是很可惡的。上帝用皮衣遮蓋亞當犯罪後的羞恥。這動物的皮從何而來?動物要先被殺,上帝把皮剝下,給亞當當作衣服穿上。這皮是動物死後剝下來的。當亞當看見皮衣套在他身上的時候,思忖:「是我應該死,上帝卻讓無辜的動物為我犧牲」。這是代贖性的犧牲的首次預表。上帝殺死牲畜,剝下動物的皮,用皮衣遮蓋人犯罪後而有的羞恥,然後將人逐出伊甸園。這告訴我們,罪不能遮掩,而是要替代,要犧牲,要死亡,要流血。希伯來書說:「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來9:22)啟示錄提到「創世以來,被殺的羔羊。」(參:啟13:8)人犯罪,有羔羊替人死。這被殺的羔羊是指誰呢?施洗約翰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約1:29)
耶穌把贖價交給誰?
人犯了罪,耶穌代罪人死;罪人應當滅亡,耶穌為罪人被釘、被殺、被掛在十字架上,赤身露體,擔當罪惡,使人得以披戴基督,脫離罪的刑罰,遮蓋罪的羞辱,解決罪的問題。耶穌的死成為付出的代價。保羅說:「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林前6:20)基督的代贖至此確認了。直到三百年後,仍有個問題懸而未決:「重價是交出去了,但是誰領受的?耶穌把重價交給誰?」啟示錄第五章八到九節:「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啟5:8-9)我們是被買回來的,耶穌基督將我們從各方、各國、各民、各族中買回來,使我們歸向上帝,我們現在屬於上帝,因為我們是重價買回來的。用什麼買回來?用血買回來的。用誰的血?用上帝羔羊的寶血,耶穌的死成為我們的贖價,這贖價是耶穌的寶血。我們被買回來之後,不再屬於自己,因為價已經付出去了,耶穌付代價將我們買回來歸向上帝,「我現在是上帝的,上帝用重價買我,把我買回來,使我屬於祂」。從創世記第三章到啟示錄第五章,我們得知贖價是上帝付的,是以耶穌捨命流血來付,這價太大了,因為我們的值太大,從耶穌所付的價,我們知道自己的值。我們是有價值的人,原本屬於上帝,後來卻因犯罪被魔鬼擄去。上帝償付贖價,把我們買回來,使我們歸向上帝。但這價是付給誰的問題一千年來懸而未決。
耶穌把贖價交給上帝
上帝透過文化、政治、神學、教會歷史一步步更新基督徒的信仰,到了一〇五四年的時候,安瑟倫提到救贖與義的關係。很多人錯誤的觀念是:「耶穌把贖價交給魔鬼,魔鬼把我們的靈魂交出來。」安瑟倫說這種說法有問題。「撒但怎能拿到這個贖價?牠有什麼權柄得到耶穌寶血的代價,牠不但根本沒有資格領受贖價,也沒有資格將我們控制在牠的手中」,這思想太偉大了,看出整個問題最大的困難在哪裡。人犯罪,虧欠上帝的榮耀。我們要問:「我們犯罪欠債,是欠誰的債?」我們犯罪,是虧欠上帝。既然是虧欠上帝,就要償還上帝,罪才能得赦免。問題是,人能不能還債?不能。人如果沒有辦法付這個債、解決這個虧欠,只能被上帝丟棄,與上帝隔絕。以賽亞書第五十九章一到二節提到人的罪使人與上帝隔絕,「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聽你們」(賽59:1-2)。魔鬼是趁人犯罪時,把人擄去的惡者。撒但用各樣的計謀,叫罪人一直犯罪,抵擋上帝。牠給人的享受給是真的嗎?牠給人的快樂是永遠的嗎?聖經說:「惡人必不得平安。」(賽48:22;57:21)你一面賭博,一面發大財,一面心中責備自己。在撒但手中沒有平安,雖然牠給人犯罪的快樂,但那是假的;牠給人犯罪的享受,最後帶來的是痛苦。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奧古斯丁真正了解這些話,他說:「你為自己創造了我們,除非我們安息在祢裡面,我們的心永遠不得安寧。」
贖罪論不像初期教會想得那麼簡單。耶穌流血而死所付的代價是為誰?是付給誰呢?先知、使徒能替人償付罪債嗎?不能,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上帝的榮耀。人虧欠上帝的公義與榮耀,欠債的人又怎能替他人還債。罪人無法替自己還債,上帝差遣獨生子降世為人。耶穌必須成為人,才能代人贖罪。耶穌是最公義、聖潔、榮耀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價值來付你、我所欠的債,這樣的真理很少人講清楚,因為這很難懂。教會經過幾百年的歷史,主後四百多年迦克墩信經產生後,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再經過六百年,安瑟倫才解決這個大問題。誰欠債?人欠債。欠誰的債?欠上帝的債。欠多少債?無窮無盡的債。我們是不是欠魔鬼?沒有!我們既然不欠魔鬼,為什麼被魔鬼抓住?因為我們不屬於上帝,違背上帝,離開上帝,虧欠上帝的榮耀、公義,變成無家可歸的浪子。撒但把我們抓去,控制、支配、指揮我們。直到上帝的兒子降生於世,替人還欠上帝榮耀、公義的債,人才能以自由。耶穌在十字架上說了七句話,第四句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太27:46)上帝會離開上帝嗎?上帝永遠未曾離開上帝。耶穌不是說:「父啊!為什麼離棄我?」而是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耶穌以神子的身分向父禱告的時候,祂說:「父啊!」當他以人子的身分向上帝禱告的時候,他說:「上帝啊!」耶穌十架七言的第一句:「父啊!赦免他們」,是聖子對聖父的禱告;第七句:「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是聖子對聖父的交託。第一句與第七句,耶穌稱上帝為父;第四句,耶穌以中保的身分,以人的身體被掛,向上帝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耶穌是以人的身分代替罪人承受上帝公義的審判。安瑟倫了解到這樣深的地步──耶穌把贖價付給上帝,因為罪人虧欠上帝榮耀的債、公義的債。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上帝差遣祂的兒子親自來做人,以他最完美的道德、最完全的公義、最充滿的榮耀,站在代替你、我的位份上,把我們所欠的完全付清楚。耶穌說:「成了!」因為上帝的公義已經成全了,上帝的榮耀已經補滿了,人欠的債已經付清了,所以耶穌說:「成了!」人無法完成律法的要求,耶穌行出來了。耶穌說:「成了!」聖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開,人與神之間已經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安瑟倫在十一世紀解決救贖論最大的問題。上帝公義的要求、榮耀的成全在基督裡解決了。十一世紀以後,基督教對真理的了解被更新了,我們的信仰更成全了。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430,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
奧古斯丁帶來的更新9 & 安瑟倫帶來的更新1
奧古斯丁帶來的更新9 & 安瑟倫帶來的更新1
唐崇榮牧師
奧古斯丁的「以信求知」
奧古斯丁有一個特別的貢獻,就是人的信仰與人的理性之間的關係,後來有一個人繼承下來。你還記得我提過奧古斯丁是基督教歷史上首位最偉大的神學家,也是首位最偉大的哲學家。神學家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他的信仰;哲學家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他的理解。奧古斯丁思想信仰與理性之間的關係。聖經提到信仰的部分很清楚,這是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很重要的要素。聖經提到「我知」的事情是怎樣解決的呢?奧古斯丁發現以賽亞書有一節經文翻成幾種語言,「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賽7:9)。另一個翻譯是:「你若不信,你就不能明白。」他發現這是信仰與知識之間很重要的一句話,「如果你不信,你永遠無法明白」。你要做一個有知識的人,透過簡單的學習,能明白很多事情。但你要明白上帝給你的啟示,單單讀書、與人討論就能明白嗎?奧古斯丁從以賽亞書的原則得到一個結論:你如果不信,就不能明白。你要明白上帝的話,一定要先相信上帝是對你說話的,相信上帝不會說謊,相信上帝所講的一定是對的,這些是基本的條件與最重要的方法,「上帝,我相信祢是真實的,祢所啟示的是真理。我相信祢所要我明白的,是很重要的。我相信祢,我接受祢的啟示,我要明白祢的真理」。你若不信,就不能明白。奧古斯丁把「以信求知」這句話當作研究神學與聖經最重要的基礎。拉丁文是fides quaerens intellctum(英文是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我因為相信,所以我要明白;我因為明白,因而更有信心」,這是基督徒靈性進步一個很重要的總原則。「我相信,為了瞭解;我瞭解,為了更加相信。主啊!我信祢,我就要明白祢的真理。當我更明白祢的真理,我的信心就更增長」,如果每個時代的基督徒明白這個道理,信仰就會非常堅固。以賽亞書所講的那句話是確實的,「你若不信,就無法站立」。中國人所說的「民無信而不立」與聖經的真理相近,這是中華民族對普遍啟示的回應。自從人類墮落之後,單有普遍啟示不夠,所以上帝賜下特殊啟示,就是寫成文字的聖經以及道成肉身的基督。普遍啟示只論到上帝的存在,特殊啟示論到上帝的救贖;普遍啟示讓我們看見一位創造主,特殊啟示告訴我們這位創造主也是我們的救贖主。
坎特伯里大主教安瑟倫首要貢獻──「以信求知」
奧古斯丁死後的五百多年,沒有偉大的思想家。這五百年,千千萬萬孩子被生下來,但沒有人像奧古斯丁的思想。如果我們辦神學院,五百年內沒有出這樣出類拔萃的神學家,不是很可惜嗎?但這是第五世紀到第十世紀教會真正的情形。奧古斯丁死後五百年,沒有大神學家出現。到第十一世紀的時候,差不多五、六百年,又再出了一個大神學家,教會的信仰再有更新、進步的可能。今天開始我們談這一位神學家,可能談一、兩次就結束了,因為他的貢獻沒有奧古斯丁這麼偉大。但在奧古斯丁六百年後出生的神學家叫做安瑟倫(Anselm,1033-1109)。安瑟倫是一個義大利人,年老時住在英國,直到離世。他非常聰明,從小就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常常跟他的爸爸爭吵。為什麼呢?因為他不能接受的就辯論,把他的意見提出來。父親看這個孩子很麻煩,總是頂嘴、辯論,非常不喜歡。後來安瑟倫到處流浪,二十多歲進到修道院,之後又再流浪,後來搬到英國,一直在學院裡研究。到他六十多歲的時候,被聘請成為英國坎特伯里大主教,直到今天英國最重要的傳道人就是坎特伯里的大主教。安瑟倫大主教定居英國,做了坎特伯里大主教之後,糾正教會的信仰,做出非常偉大的貢獻。安瑟倫死的時候,是在坎特伯里大主教的位上離開世界。安瑟倫討論我們怎樣明白上帝,我們怎樣明白聖經,我們怎樣把所明白的變為信仰,「從知變為信」轉過來「從信才能知」,無形中與奧古斯丁是一致的──如果沒有信仰,你就不能明白。他發現與奧古斯丁同樣的結論:以信求知,「如果你要知道,你必須有信心;如果你沒有信心,你永遠無法明白。你信了,你就更明白了;你明白了,你就更相信了」。奧古斯丁「以信求知」的思想──以信心建立你的靈性,安瑟倫也是如此,建立知識與信仰不需要矛盾,理性不用打倒信仰,理性要肯定信仰,知識更堅固我們的信仰,有信心的人不用怕變成迷信。不要以為你信的、你知的都是錯的,你要做一個有知識的信徒,有肯定信仰的基督徒。在世界歷史之中,基督教與其他迷信的信仰不同在於基督教有把握知道我們的信仰不是假的,可以清楚地用理性鞏固我們所信的,這個原則非常重要,也是知識分子的信仰。今天很多信的人是糊里糊塗的人,根本不相信的人,迷信宗教的人,沒有學問的人,不探求知識的人,糊塗地跟從別人,奧古斯丁、安瑟倫所傳下的基督教卻不是如此,乃是有智慧、真理知識,有辯論、討論,真正明白怎樣才成為信仰基督的人,這些人在基督教界產生很大的貢獻。世界歷史這兩千多年,做基督徒,不是糊里糊塗,人云亦云,跟潮流上下起伏;做基督徒,是做一個有責任感、條理分明、理性支持信仰的人。保羅說:「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提後1:12)──我所知道與我所信的是配合的,我的知識與信仰是平衡的,我對我信的是負責任的,我所信的也是我所明白的,結論是:信仰可以接受的,也是理性可以解釋的;凡是信仰使我們站立得住的,也是理性可以解釋得出來的。我們的教會也是建立在這樣的原則之上。我們不應當只成為只懂得信卻不懂得解釋的基督徒,我們要成為一個所信與所知一同長進的基督徒。當你的朋友是佛教、印度教、回教,問你:「為什麼信耶穌?你這樣信是根據什麼?」的時候,我盼望我的會友能好好解釋,條理地解明真理,使人知道你不是迷信,你是負責任的,你可以解釋清楚你的信仰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奧古斯丁、安瑟倫的思想同樣是建立知識的信仰,這也成為安瑟倫的第一大貢獻,與奧古斯丁傳下的主流是一致的。
安瑟倫的第二大貢獻──耶穌替罪人償還罪債給上帝
安瑟倫除了這樣的貢獻外,怎樣進一步更新信仰?耶穌降生後到安瑟倫的時候,超過一千年的時間,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耶穌替我們償還罪債。為什麼罪債要償還?因為罪人欠上帝罪債。耶穌有沒有欠上帝罪債?為什麼耶穌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替罪人將罪債還給上帝,因為人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這件事情,教會歷史有一千年的錯誤,卻不大覺悟是錯誤,就照著已有的錯誤繼續錯下去。有的人說:這人信主幾十年,但實際上這人可能是糊塗幾十年。上帝用不同的神學家解決教會錯誤的教義,更新教會。你不要驕傲你是信徒的孩子,你不要驕傲你是牧師的孩子,你不要驕傲你是執事、長老的孩子,因為我們不覺悟的錯誤是幾十年沒有改過來的。上帝把偉大的神學家、傳道人賜給教會,他們深信他們精心研究的真理,傳出來之後,那些覺悟的人就更新了,他們的錯誤就改變了,從錯誤的信仰出來。這些人再傳下去,教會的真理就肯定、穩住了,第二代、第三代就走在正路之中。沒有這種更新的傳道人把真理傳講清楚,教會就一代代錯誤下去。安瑟倫最大的貢獻是什麼?他要解決是誰欠債?欠誰的債?誰還債?用什麼辦法還債?把債還給誰?單單這五個題目,討論幾個鐘頭、幾百天。你的結論是怎樣,我就知道你的信仰是怎樣。第一、誰欠債?人欠債。第二、欠誰的債欠?上帝的債。聖經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上帝造人的時候,賦予人責任、權柄,要人活著榮耀上帝,要人活著沒有欠上帝。當人不榮耀上帝的時候,他就虧欠上帝的榮耀。義是真理的、公正的、不偏私的、聖潔的、威嚴的、對抗罪惡的,這些事情在過去幾十年,我三次在這裡講什麼叫做義。中國人的成語「見義勇為」,亦即:對於不對的事情,不要參與;如果是對的事情,應該勇敢行出來,才是義人。今天談這些事,很多人沒有興趣,因為人所興趣的就是錢,天天想金子多少錢,美金多少錢,因為你每天想的都是錢,所以你與上帝沒有什麼關係。聖經所說的「義人」、「因信稱義」是上帝看為重要的事情,但人眼中看重的是「我能賺多少錢」。我們很多事情做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錯,我們的價值觀錯了,我們的動機錯了,所以行為錯了。上帝把祂的義放在你的身上,義就把上帝的榮耀彰顯出來。在義中生活的人,是榮耀上帝的人。上帝把祂的榮耀保守完整的時候,你就沒有得罪上帝,過一個榮耀上帝的生活,過一個正直的人的倫理,所以這個人叫做義人(我今天不再提義的五大定義)。人離開義,就犯罪了;犯罪的人行了不義的事;行不義的人,虧欠上帝的榮耀。你把這些思想清楚,你要謹慎行事,不要叫上帝的靈擔憂,你要行在義中,彰顯上帝的榮耀,過聖潔的生活,沒有欠上帝債。有沒有人沒有欠上帝債?沒有,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我們都得罪上帝,我們都不榮耀上帝,我們都虧欠上帝的榮耀,我們都是欠債的。我們欠誰的債?欠上帝的債。你對世上的人說:「你欠上帝的債。你懂嗎?」他說:「我沒有欠債,我沒有向人借錢。」他想的是人與人的關係,從不明白人與神的關係,所以你傳福音很難,因為人只想人自己的榮耀與好處,沒有看到自己與上帝之間的責任。當人從來沒有覺悟自己欠上帝的債,他不會認為自己需要福音,因為他認為自己沒有錯、很體面,做人從來沒有用上帝的標準來看自己的生活。這些神學家很偉大,因為他看得清楚、很準確,十分明白錯誤在哪裡、上帝對人說的意思是什麼。我們每個禮拜到教會聽道,請問你聽到什麼?你得著什麼?你來聽道與沒有來聽道有什麼分別?你回去的時候有什麼新的覺悟?靈性有什麼更新?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基督徒根本沒有這種想法,「我已經做了禮拜,我也帶錢奉獻,我功勞很大,禮拜堂需要我」,從來沒有感到自己欠上帝債,每次做好事就建立自己的功勞,誇自己的貢獻,這些是自以為義,不明白什麼叫做義人當有的原則。倪柝聲說:「自以為義的,是上帝最討厭的」,不知道自己的罪,還以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功勞的義人。怪不得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耶穌在這裡所講的「義人」與「罪人」是誰呢?罪人是人犯了罪,覺悟到自己已經犯了罪的人;義人是自己犯了罪,卻不知道自己犯了罪,還以為自己有功勞。一個沒有覺悟到自己犯罪,還天天算自己功勞的人,是上帝很討厭的人。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就是那些犯罪,知道自己得罪上帝、毫無功勞可言的人,可以到上帝面前來。正像那稅吏到上帝面前,捶著胸,懊悔地求:「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耶穌說這人回去之後被稱義了,上帝赦免他了,因為他覺悟自己的罪,知道自己不配,為自己的罪傷心痛苦。耶穌說:「我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你以為你好,可能你在上帝的恩典無分;你以為你有功勞,上帝還債沒有你的一份。當我們謙卑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罪,承認自己需要上帝的恩典,到上帝面前來,求上帝開恩憐憫,這些人是蒙恩的,他們與法利賽人不一樣。法利賽人自以為義,禱告是假的,不是求恩,而是誇自己的功勞。這些法利賽人說:「上帝啊!我感謝祢,因為我比別人更好。」認罪嗎?沒有,他在自誇,奪取上帝的榮耀,不但沒有覺悟自己欠債,還在上帝面前奪取上帝的榮耀,這些人不可能蒙恩得救,而是罪上加罪。安瑟倫的《上帝何故成為人》(Cur Deus Homo)這本書要解決歷史上人錯誤的救贖論觀念。救贖論神學性的錯誤是什麼?一千零五十年來,基督徒認為:「基督流血而死替我還債,因為我落在魔鬼的手裡,耶穌為了將我從魔鬼手中救出來,於是把債還給魔鬼,我才被救出來」,這錯誤的救贖論差不多有一千零五十年的歷史。到了安瑟倫,才改變過來。為了把這個教義改正,使我們更新,安瑟倫用拉丁文寫了一本書叫做Cur Deus Homo,《上帝何故成為人》──天上的上帝為什麼到地上來做人?為了要解決罪債的問題,替我們犯罪的人還清楚所欠的債,我們才能被救出來。歷史上沒有人這麼清楚地討論。即便如此,很多人還要批評安瑟倫。但我感到這是很重要的更新。我要你回去好好思想:我欠債,我欠誰?耶穌還債,耶穌還給誰?教會歷史錯誤的觀念是:耶穌把他的血債還給魔鬼,於是你從魔鬼的手裡得釋放。我們都以為是這樣,安瑟倫說:「這是錯誤的」。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423,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8
歷史上的十大更新:奧古斯丁帶來的更新8
唐崇榮牧師
奧古斯丁的《懺悔錄》與恩典論
奧古斯丁最重要的著作《懺悔錄》(拉丁語:Confessiones),這本書把奧古斯丁如何悔改的紀錄傳給我們,建立基督徒一定要悔改歸向上帝的傳統。奧古斯丁的第二大貢獻,就是他對恩典的了解,「我們都是罪人,毫無功勞可言,原是要被上帝所丟棄的。但因上帝施恩拯救我們,差遣耶穌來做我們的救主,所以我們得以悔改與得救」,奧古斯丁的恩典論帶給教會很大的貢獻。什麼叫做恩典?就是上帝所願意給我們的。上帝給我們的恩典是我們配得的嗎?我們並不配得。保羅在《羅馬書》提到三件事:我們不是靠行為、功勞、資格,得著上帝的恩典,「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羅3:27)。上帝恩典的賜與是因為上帝願意施恩,所以每一個蒙恩的人要存感謝的心。基督徒好不好,就看他感恩的心如何。沒有感恩的基督徒,是上帝所不喜悅的。沒有感恩的基督徒,是不長進的基督徒。我們今天成為何等樣的人,都是主的恩典才成的。保羅說:「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林後9:15)奧古斯丁的恩典論提到主動與被動的問題:「恩典之所以臨到我們,是因為上帝先愛我們,上帝主動把耶穌賜給我們。我們會愛主,因為主先愛我們。上帝先給,我們才領受;上帝先施恩,我們才蒙恩;因為上帝救贖,我們才得拯救。」所以,基督徒不可以為我們的靈性驕傲與愛主的心誇口,因為這都是出於上帝的恩典,「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前1:31,林後10:17)。這種覺悟、了解,後來成為改教時期「唯獨恩典」的教義,「我之所以會成為基督徒,認識主,愛主,唯獨是因為上帝的恩典。若不是上帝先尋找我,我這個罪人怎能尋找上帝?若不是上帝感動我,我這個罪人怎能禱告?若不是上帝先把生命賜給我,我怎能做一個得救的人?」人之所以蒙恩,都是因為上帝先愛我們。如此一來,恩典論就被建立起來了。
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奧古斯丁第二本重要的書《上帝之城》(拉丁語:De Civitate Dei),是在奧古斯丁處於非常動亂的情勢下所寫的。世界的動亂給我們什麼啟發?我們對世界的不安有什麼反應?這三年疫情以來,歷史走到今天,經濟強國頓時經濟崩潰,封閉的政經制度使許多投資者紛紛撤資撤廠,從前蓬勃的經濟一下子蕭條下去。世界的變化太大,今日的世界亂得不得了。奧古斯丁的時代,社會動盪得很厲害,奧古斯丁親眼看見羅馬帝國快要消亡,他問上帝世界要走到哪裡?基督徒該如何生活?他發現上帝的國是永遠的,世界的城是短暫的。奧古斯丁思忖世界的城與上帝的城,於是寫了《上帝之城》這本書。上帝的國永遠常存,世上的國必要消滅,正如啟示錄十一章所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那是永恆的國度,新天新地要降臨。奧古斯丁想今天世上的教會要怎樣迎接上帝的國降臨。我年輕的時候,以為《上帝之城》是形容上帝的城多麼漂亮,但當我注意讀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不是如此。奧古斯丁把世上各樣錯誤的教訓怎樣妨礙教會的進展一一列出來。他提到了摩尼教(Manichaeism)、聶斯托留主義(Nestorianism)、多納圖斯派(Donatism,又稱多納徒派、多納徒主義)、伯拉糾主義(Pelagianism),這些錯誤的教訓搖撼上帝子民的信仰。今日的教會也是如此。有些牧師很敢開教會,他們對聖經的真理不懂就敢開教會,用「信耶穌,得平安,無災無病,可以發財」,吸引很多人到教會,是急功近利的人。這些到教會的人明白上帝的計畫、救贖的恩典、十字架的道理嗎?完全不明白。這次我在廖島佈道,遇到一位曾是基督徒現在卻完全不信的人。他說:「我從前所信的基督教是極端靈恩派那種,他們說上帝一定賜福給我,給我發財、順利、健康、平安,我也這樣信,以為這就是基督教。有一天我的父親突然死了,我順利的生意完了,我就問上帝:『祢在哪裡?祢賜給人的健康、恩典沒有了,使我的爸爸死了,你這上帝是騙子』。」他不要信主。後來他在我們的佈道會聽出來我們講的跟他從前在教會聽的道理完全不一樣。我們傳講基督的十字架使人的罪得赦免,他就在這次聚會悔改信主。奧古斯丁的時代就是要向世人解釋世界動盪,基督的國度卻永遠常存,攻擊許多錯誤的教訓。奧古斯丁是信仰的勇士、真道的見證人、偉大的信仰護衛者,奧古斯丁帶來教會的更新使基督徒的信仰得堅固,我們要感謝上帝。我們不能看所有的教會都是一樣的,以為信耶穌做禮拜就好了,我們要認識純正的信仰。聖經提到兩點:一個固守真道的奧祕,另一個要更新變化跟隨主。我們所信的是古老的呢?還是跟著時代潮流走呢?如果我們所信的是古老的,我們在進步的世界中,會不會變得頑固不化、被歷史拋棄而落後?如果是這樣,基督徒是很可憐的。但聖經告訴我們,我們不是跟著潮流走,也不是頑固不化,而是固守真道的奧祕,又要更新變化跟隨主。教會如果兩樣都明白,就不會落後、過時而被淘汰。教會如果一直跟隨潮流,信仰豈不是一直變化嗎?所以兩樣要配合,才是真正基督徒的生活。真理是不變的,我們要固守真道的奧祕;信仰是永恆的,我們不需要改變。但生活在現代的世界中,我們要看到事物的變化,看見上帝的引導是更新的,在上帝的引導下跑得比世界更快,才不會落伍。我們一方面要更新變化,一方面要固守奧祕,因為上帝的城是永遠的,我們所信的真理沒有變,但上帝的引導是常新的,我們永遠不會落後。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這本書中把一些錯誤的時髦教訓都點出來了,告訴基督徒我們要堅守上帝的真理,永遠成為上帝的見證人。
奧古斯丁的《論三位一體》
奧古斯丁第三本重要的書《論三位一體》(拉丁文De Trinitate,英文On The Trinity),談到三位一體的道理。他在《上帝之城》大大攻擊伯拉糾主義。伯拉糾說:「不是上帝而是人決定人的命運,因為上帝給人自由意志。如果你用你的自由意志跟隨上帝,你就領受上帝的恩典。如果你不願意信上帝,就自取滅亡,因為上帝將祂的兒子賜給人,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決定你得救與否,是你自己,而不是上帝」,表示人自己可以定自己永恆的命運,以人為中心,以人對上帝的信仰為中心,決定在人(編按:伯拉糾主義為第四世紀英國修道士伯拉糾所倡導。反對奧古斯丁預定與原罪的教義,並主張人得救不是靠上帝主權的恩典,乃憑自己的自由意志。這古老的異端如今已改頭換面,又成為現在的阿民念派。一四三一年在以弗所大會中被定為異端。資料來源:《英漢神學名詞詞典》)。奧古斯丁說這是錯誤的,因為連人能信,都是因為上帝的恩典。如果不是上帝用真理感化人,人無法產生信仰;如果不是聖靈感動人,人不能接受耶穌為救主;如果不是上帝萬古以先揀選你,你不能成為基督徒;如果不是上帝把耶穌賜下,你就沒有救主。在人類信仰的過程中,是神主動或人主動?是神的恩典使我們歸主,或者是人的回應產生果效?奧古斯丁清楚地告訴我們不能以人為中心,要讓上帝的主權、計畫、恩典藉著聖靈的感動成全祂的旨意,奠定教會以神為中心的信仰根基。上帝揀選人、施恩與人、重生人、感動人愛主、跟隨主,這才是信仰的奧祕。奧古斯丁的《論三位一體》提到聖靈是由父與子所出。有的人相信上帝只有一位,但不認識耶穌是誰,認為耶穌只是上帝派來的好人,回教徒說耶穌是上帝派來的先知之一。奧古斯丁在穆罕默德出生前,奠定三位一體論,提到聖父、聖子、聖靈。相信上帝的人很多,相信基督的人很少,相信聖靈的人更少,因為聖靈是看不見的。我們怎樣感受、了解聖靈?《論三位一體》是奧古斯丁神學的精華,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聖靈從哪裡來?這一個問題你越問越亂。上帝是一切的源頭,我們不應當問上帝從哪裡來?萬有從上帝而來,萬有因上帝的創造而存在。上帝是自有永有的,祂是創造者,祂是一切的源頭。聖子在歷史中做人是很大的奧祕。保羅說:「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提前3:16)創造者進到受造界,透過聖靈的感孕,從童貞女馬利亞胎中生。奧古斯丁提出聖靈是從聖父與聖子而出第三位格的上帝。奧古斯丁固守真道的奧祕並帶來信仰的更新,兩樣結合起來,教會就不動搖。
奧古斯丁的三一論認為聖靈從父與子而出
聖父不被造,聖父不被生,聖父無所出,祂是自有永有的上帝,是自我存在(self-existing)、自我滿足(self-sufficient)、自我永恆(self-eternal)、自我成全(self- perfect)的上帝。聖子不被造,聖子無所出,聖子在永恆中為聖父所生,是上帝的獨生子,「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約1:1-2)。聖靈感孕馬利亞,聖子道成肉身。有一種錯誤的思想認為聖靈不是一個位格,不相信聖靈是上帝,否認聖靈的神性。【編按:亞流異端,在三六二年亞歷山太會議(Council of Alexandria)時,已經有了抗靈派(Pneumatomachian)的出現。他們不承認聖靈是神,乃是一個受造物。】奧古斯丁告訴我們聖靈是上帝,祂是創造者。聖靈不是被造的,也不是被生的。聖靈是上帝,聖靈非被造;聖靈非被生,因為聖子是獨生子,所以只有一位從聖父所生。聖靈是由上帝而出的上帝,是由光出來的光,創造者出來的創造者。聖靈是上帝的靈,聖靈也是耶穌的靈(徒16:7)、基督的靈(羅8:9,彼前1:11)。東正教(Orthodox Church)相信聖靈是從聖父而出,奧古斯丁認為聖靈是從聖父與聖子而出。聖父非被造、非被生、非所出,聖子非被造、乃被生(尼西亞信經:「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出於神而為神,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與父一體,萬物都是藉著祂造的」),聖靈非被造、非所生、乃出於父與子。奧古斯丁奠定三位一體論六百年後,教會分裂為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東正教再分為敘利亞東正教、希臘東正教、俄國東正教。東正教認為聖靈從父而出,天主教根據奧古斯丁的三一論認為聖靈從父與子而出。天主教的三一論與基督教的三一論都受奧古斯丁的影響,相信聖靈從父與子而出。一個在奧古斯丁的思想建立信仰的人,是以神為中心,明白神的恩典先於人的反應,若不是聖靈感動,沒有人稱耶穌為主。聖靈從父出來,也從子出來,因為祂是上帝的靈,也是基督的靈。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416,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7唐崇荣牧师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7
唐崇荣牧师
回顾上周:奥古斯丁的恩典论――主动施恩的上帝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带来真正的悔改应当有的更新,他所明白的恩典论带领整个教会认知上帝的主权先于人的悔改,指出上帝是主动的上帝,不是被动的上帝。我们所信的上帝,不是因为我们向祂发出主动的呼求,祂才回应我们。相反地,如果不是上帝先施恩,就没有人向祂恳求。很多基督徒从奥古斯丁的启发回到真正的信仰。「上帝施恩的主权」是人信仰更新的一大动力。是因人祈求,上帝才施恩吗?是因人相信,上帝才拯救吗?是因人悔改,上帝才赦免吗?这样的思想是外教的思想。大凡宗教都认为:「因为我做好事,所以我能得救。」归正信仰告诉我们:「因为上帝拯救我,我才能做好事;上帝预定我,我才能接受祂;上帝赐下基督,我才能相信祂;圣灵感动我,我才能归向基督。」圣经说:「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12:3)上帝施恩的主权的信仰,使人发现自己在上帝面前毫无功劳。对恩典论真正的了解,使人将一切荣耀归给上帝。
奥古斯丁回答难题:曾背离信仰的牧者能否再带领教会?
奥古斯丁最重要的三本著作:《忏悔录》、《上帝之城》、《三位一体论》,带来教义上显著的更新。奥古斯丁活在罗马帝国迈向衰亡的时代。自君士坦丁停止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逼迫,基督徒享有信仰自由,相信耶稣非但没有困难、不受逼迫,还能得到好的社会待遇,受人尊重。但这些人是真的信耶稣吗?是真的有信仰吗?真愿意过虔诚的生活吗?虚假、外表的基督徒混杂在教会之中,教会一方面看似兴旺,许多人做基督徒,另一方面有许多假基督徒混在其中。罗马帝国衰亡时,基督教也随之衰败。在这样的时代,奥古斯丁发现教会有许多假传道人,从前信耶稣受逼迫,宣布放弃信仰,不做教会领袖,为了自身安危否认信仰,离开教会。等到君士坦丁宣布基督徒享有信仰自由,很多基督徒回来做礼拜,那些原先宣布不再做牧师的人又回来了,因为现在安全了,他们照样做牧师,又可以领好的薪水,这些牧师也是假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教会发生一个问题:曾经否认信仰、宣布离开牧职的牧师,再回到教会,再上讲台,再施行圣餐,这些人施行的圣餐有功效吗?他们还是上帝的仆人吗?究竟教会是否要接受曾经背叛信仰的传道人?很多基督徒说:「我不去做礼拜,这样背叛教会的牧师回来带领、讲道、施行圣礼,我感到非常生气与不耻」,于是离开教会。这是每个时代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基督徒、做牧师很困难。当你在基督徒生活中遇到这类事情,你心里很盼望有一个很正直、很圣洁、很敬虔的人做你的领袖,「这种牧师我看不起,这种主教我不听他的,他领圣餐也没有果效,我宁愿自己在家里做礼拜,也不要到教会听这种牧师讲道」。我请问你,当一个基督徒不再到教会,自己敬拜上帝,否认假牧师的时候,这个基督徒还是合法的吗?上帝是否接纳他呢?教会产生分裂的时候,很多基督徒很为难,离开教会好像对上帝不忠,加入教会好像容纳坏的牧师。如果这个问题临到你,要你选择,可能你也头痛。教会问题不是像你想的那样简单。奥古斯丁说:「你要接纳这样的人回来。」这太困难了,你怎么跟不好的人联合起来反对信仰呢?你说:「曾经背叛、不忠的人,就让他走吧!我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悔改,我不 会接受他。」奥古斯丁看到圣经所讲的:「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太23:1-3)你说:「因为这个人不好,我不要信耶稣」,结果吃亏的是你,因噎废食是更危险的事。你可以不喜欢传道人的行为,但你不能否认他所传的是上帝的话。
基督徒要守住圣经,但不要跟随罪人,照样听上帝的话,但不学罪人的样子,才不会因一人的过错就否定整个基督教。要怎么处理已经犯过罪的传道人?这个人犯错,但他讲的还是上帝的话,你不可以因为他的行为不好而放弃上帝的真理。圣经的话是没有错的,他错是他得罪上帝,上帝要怎样对付他是上帝的事情,我顺服上帝是我的事情。在我还相当年轻的时候,玛琅有一个小孩想要信耶稣,每个礼拜参加习道班,欢喜预备受洗加入教会。在他受洗的前一晚,他走在路上,看到电影院前面有一个人正在排队买票,这小孩看看那部电影的广告,再看看那排队的人,他回去对他妈妈说:「明天我不要受洗,我也不要去做礼拜了」。他妈妈说:「孩子,告诉我,为什么你突然改变心意?」「妈妈,我最尊重的牧师看一部很不好的电影,所以我决定不要信耶稣,不要受洗,我不再尊重这个牧师,明天也不去做礼拜。」做妈妈的听到孩子这番话,心里很难过。传道人的职分能全然代表上帝拯救人的计画吗?我们很能了解这孩子的决定,我们也应当了解这做母亲的难过心情。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这个母亲与这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这个牧师与这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问题,是上帝在祂永恒的计画中要怎样拯救这个孩子。上帝的计画可以因一个传道人的失败而挫败吗?一个人永远跟随上帝,可以因一个牧师一时的错误一笔勾销吗?奥古斯丁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背叛过的牧师,还可以讲道、带领圣餐、做教会的领袖吗?」如果奥古斯丁没有下一个定论,告诉教会该怎么做,那么背叛的事件将严重影响基督教。究竟是上帝启示摩西的话更重要?或者是圣工人员生活的失败更重要?奥古斯丁做了这个决定之后,一定长远影响基督教。有的基督徒不再作礼拜,有的基督徒继续加入教会。这些人的信仰、灵性如何,相当受这些事影响。今日欧洲可容纳数千人以上的礼拜堂,只有寥寥无几的人作礼拜,传道人蛮不在乎,却照样拿薪水。凡是政府拥有的教会都越来越空,那些怕会友不来的教会就努力做。美国的政府不津贴教会,欧洲的政府津贴教会。从会友这方面来看,牧师的薪水是从他们缴的税而来,传道人没有 做信徒的榜样,会友很不甘愿付钱,但政府规定百姓一定要纳税。这牵涉到政教是否要合一的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影响现今西方的教会。凡是政教合一的,教会的人数越来越少,「我尊重这份信仰,你做领袖的不尊重,因为饭碗已经保住了,根本不尽自己的责任」。一个不尽责任的人到教会,却没有想到他的孩子不跟他去教会了,这个家庭就在一代之内失去所有的孩子。几代之后,基督徒的家庭变成无神论的家庭,基督徒的后代成了反基督教的人。
谁对?谁错?你能说奥古斯丁错吗?如果你说奥古斯丁错了,等于你说耶稣错了。如果你说奥古斯丁对,等于你赞成教会日后空了。我认为,我们应当一方面严守圣经所定的原则,上帝启示的真理是最高的权威,人承不承认是次要的。照样的,传道人的忠心与否也是次要的,因为上帝忠于祂的真理。从人这方面来看,很难两全,「我尊重上帝的话,但我很难不受传道人的榜样带给我的影响」。今天教会还是受这件事影响。那么,归正信仰走哪条路?一方面要尊重传道人是上帝呼召的,还要谨慎考察他是否真正蒙上帝的呼召。我们以为神学院毕业的就是上帝的仆人,被按立的牧师是上帝的仆人。不一定。不一定每个牧师都是上帝的仆人,不一定每个神学院毕业的都是上帝的仆人。一方面我们要顺服圣经,我们也应当尊重上帝的仆人,但我们要很严格地判断谁是上帝的仆人、谁不是,否则的话,教会也在危机之中。教会分成两种,一种是政教合一,一种是政教分离。真正的传道人是顺服上帝的,真正的基督徒是顺服上帝的,真正的基督徒尊重真正上帝的仆人。传道人不应因政府津贴而依靠钱财,传道人也不应因有生活保障而不忠心事奉。奥古斯丁认为上帝的旨意、上帝的话语超过人的生活与标准,所以你不可以看人。你不能因为尊重一个牧师,以他做为整个基督教的代表。人是很多毛病的,传道人是很多错误的。你应当以神为神,以人为人。我们最近要停止一个传道人的职分,因为这个传道人向许多人借钱,很难还。他的亲家怕他遇到困难,所以给他许多钱还债。解决问题了吗?没有,我们认为他一定要离职,不可以再做传道人。必要的时候,我们要把帮助他的亲家叫来,予以严厉责备,因为这是不对的事。一方面我们敬畏上帝,一方面我们要有好的传道人代表上帝,教会的规矩、信徒的信仰本质要透过我们的好行为表现出来。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在日趋恶化的末世积极持守信仰、传扬福音
奥古斯丁认为这个世界不是上帝的国,上帝的国乃超越这个世界。基督徒活在世上,却祷告:「愿祢的国降临」,盼望上帝的名被尊重,上帝的统治临到人间,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基督徒等候耶稣再来的日子。耶稣何时再来?奥古斯丁说虽然耶稣何时再来他不知道,但他照样当日尽当日的责任。当你读奥古斯丁的书,你要用非常谨慎的头脑明白每句话的双重关系,不能照着字面领受。保罗说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上帝的国何时降临,基督教有两大不同的看法。归正的看法认为可能几千年,可能明天,没有人知道,但我们要预备心,看每天都像基督明天就要来临般,好好预备自己。有的人把上帝当作被动的上帝,认为大力传福音,可以加快耶稣再来的日子。上帝所定的日子不是你可以改变的。上帝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人要警醒过圣洁的生活,等候祂的来临。耶稣再来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努力去促成的吗?或者耶稣再来的时候,是上帝已经定、无人能改的?没有人是主动的,没有人比上帝更大,没有人能改变上帝。我们应当尽心竭力、安分守己,做我们应当做的事。当时间来到的时候,没有人可改,我们只能顺服祂。当耶稣再来的那天,世界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有的人认为耶稣再来以前,世界已经 变成上帝的国;另一些人研究圣经时发现,耶稣再来以前,世界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坏,上帝的儿子突然显现,解决这一切。这是两种不同的看法,你要谨慎看不同在哪里,社会的现象如何,教会的表现如何。我们正走在一条我们应当走的归正路线。世界越来越坏,我们应当是很悲观的,但我们在悲观中积极传福音。上帝不许可我们被动、消极地过基督徒的生活,而是要我们努力做应当作的事,努力传应当传的福音。这是归正福音教会的信仰。我们在最反对我们的宗教人士面前,勇敢代表基督教的精神,做耶稣基督的见证人,因为这世上的城是灭亡的城,上帝的城在这世上与世上的城相互争战。我们传福音的时候,责任是护卫真理,一方面防御性地持守我们的信仰,一方面进取性地挑战不信的人,勇敢带领他们信耶稣。我们的责任太重了,我们的困难太大了。我们一直处在属灵争战相当激烈的情况下,带着责任过基督徒的生活,等候主的再来。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326,未经讲员过目。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6唐崇荣牧师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6
唐崇荣牧师
奥古斯丁的恩典论──上帝主动施恩
奥古斯丁把恩典的真理讲得相当清楚:「我们蒙恩是因为上帝主动感动我们,我们才回到上帝面前,向祂祈求。」这告诉我们不是人会自己回到上帝面前,而是上帝自己的恩典临到我们、改变我们,我们才产生对上帝的回应。当人对上帝回应时,显明是上帝先向人施恩;人祷告时,显明是上帝先施恩赐下叫人恳求的灵。不是因为我们祷告,上帝才施恩。如果是因为我们祷告,上帝才施恩,这个上帝是被动的上帝,是不做工的上帝,是我们催祂施恩的上帝。圣经说上帝是主动的上帝,是独行奇事的上帝,不需与人商量、靠人帮助。「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林前15:10),我能对上帝产生正确的回应,是上帝先施恩给我才有这样的成效。很多基督徒以为:「是我热心主动」,无形之中在教会建立自己的功劳的错误灵性。当你真的归正,你知道自己所有的事奉与牺牲是「上帝推动我这个被动、懒惰的人的结果」。对这样的真理的了解是从改教时期才开始的吗?不,是从奥古斯丁开始的。奥古斯丁告诉我们:是上帝先主动改变我们,我们才被动事奉上帝。「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一4:19)
奥古斯丁的拣选论──上帝主动拣选
这了解经过一千五百年之后,逐渐变成教会归正运动的兴起。在一、两百年以前,司布真讲得最清楚:「我今天事奉上帝,是因为上帝先感动我、施恩给我。我为什么能拣选上帝?因为上帝先拣选我。我拣选上帝,就是上帝先拣选我的一个结果」。奥古斯丁的书引发这样的思想:「主啊!是我先祷告,祢才施恩与我吗?如果祢没有施恩与我,我又怎能向祢祈求?我向祢祈求,就表明是祢先找到我,又把寻求祢的恩典放在我的心里。我寻求祢,是祢找到我的证据;我向祢求,是因为祢把向祢祈求的恩典放在我里面。」这些话再清楚也不过了。真正的基督徒知道唯独恩典,都是因为恩典,「因为祢先施恩,我才蒙恩;因为祢先寻找,我才求祢;因为祢先吸引我,我才归向祢」。因为上帝爱的激励,我们由被动变成主动,这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可夸的功劳,因为我们是不配的,我们之所以蒙恩,完全不是凭着自己有什么条件。明白上帝恩典的人,不居功,不夸己,不提自己的条件,「我今天之所以事奉主,是因为主的慈爱、主的恩典、主的感动、主的安排」。甚至你能生在基督徒的家里,都不是你的意志能决定的。如果你有好的父母,都是上帝主动施恩与你。你说:「这样的教义不是使我们产生人完全没有责任的错误思想吗?」请注意,恩典与责任是不能分开的。上帝施恩给你,上帝要求你尽责回应上帝所给你的恩典,恩典出于上帝,恩典要求责任。人尽责,是回应上帝的恩典。当人明白恩典的道理,便把荣耀归上帝;唯独恩典,产生唯独荣耀归给上帝。
改教时期的五大唯独
到了改教运动的时候,也就是奥古斯丁以后一千年,马丁路德提到五大唯独的原则。恩典是全本圣经的主题。人的责任是什么?你要信上帝。你信上帝,这就成为你的义。「因信称义」是很重要的教义。「主啊!我信祢,因为唯有祢是我的依靠。真理是出于祢主动的启示,我以顺从来相信祢所启示的真理」,就变成唯独信心。唯独圣经隐藏唯独恩典,唯独恩典带来唯独信心。我信谁?一切真理都隐藏在基督里,我信的就是基督,唯独基督。所有的宗教信的是教条,他们是信「什么」。基督教不是信「什么」,基督教是信「谁」。我相信谁?我相信一位主。孔教所有的教条、规矩你都可以知道,你不与孔子发生关系也可以成为信奉孔教的人;你可以接受佛教所有的教规,与佛没有关系也可以是佛教徒;印度教、犹太教、拜火教、神道教等宗教皆是如此。但基督教不是如此。你信一大堆基督教的真理,不可以不与基督发生关系。宗教是信「什么」,我们是信「基督」。五大唯独的第四个唯独,就是「唯独基督」──我在基督里蒙拣选、蒙赦罪,领受圣灵,得着救恩,建立与神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清楚之后,你说:「主啊!我把荣耀都归给祢,因为都是出于祢的恩典、作为」,最后产生唯独荣耀归给上帝。你看改教运动的五大题目: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恩典、唯独基督、唯独荣耀归给上帝」。我们教会屋顶所写的就是这五个唯独。有一个目前在美国的中国著名传道人远志明,他说:「为什么归正运动这样糊涂?唯独就是一个,为什么归正教会说有五个唯独?这五个唯独就是违背常识。」我求主赦免他,因为他讲的唯独是数目中的唯独,我们讲的唯独是在五件事上各只有一个答案。简单来说,比如:我只有一个妻子是圣经的教训,但圣经没有说我只可以有一个孩子,所以我唯独有一个妻子,但这与我有五个孩子是没有冲突的。当你的思想进到更多层面的了解时,你会明白:在恩典的事上,除了上帝施恩,没有别条路。唯独圣经与唯独恩典没有冲突,唯独恩典与唯独信心没有冲突,唯独信心与唯独基督没有冲突,唯独基督与唯独荣耀归神没有冲突,五个唯独乃是把基督信仰全盘介绍出来给人认识。这些都隐藏在奥古斯 丁的恩典论。很多人透过奥古斯丁的思想更新自己的思想与灵性。一千五百年前他奠定这些基础,也逐渐影响历世历代的教会,产生归正信仰的运动、归正信仰的教会。
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所写的最重要的三本书之一。上帝的城与世界的城不一样。天主教的思想认为:「世界的城逐渐变成上帝的城。上帝的道进入历史后,逐渐产生影响;福音的广传逐渐使很多人相信耶稣;这些人信耶稣后信仰归正了,归正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小,上帝的道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过去的思想逐渐衰微,上帝的道在世上越来越发展,所以上帝的国就取代了世上的国。基督教越来越扩展,非基督徒越来越减少,别的宗教势力越来越小,全世界都归耶稣,变成上帝的国,基督最终得胜。」很多人到现在还是这样相信,特别是灵恩派。灵恩派认为:「因为福音正在广传,上帝的国度正在扩张,所以有一天世界的国必将成为上帝的国。」每件事要深入思想,才能做上帝忠心的儿女。《启示录》十一章告诉我们:「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 15),这句话在弥赛亚神剧也用诗歌唱出来。很多基督徒就天天盼望「上帝啊!快快成就祢的预言,我们都在等待祢的国降临。」主祷文不是这样讲吗?「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基督徒日夜祷告,盼望上帝的国来临。什么时候来临?根据圣经,有一天地上的国要成为上帝的国。问题是,什么时候地上的国变成上帝的国?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有很多基督徒等耶稣再来,等到死,耶稣还没有来。六十年前,我在一间学校教书,这间学校有三位创办人,那时她们已经六十五岁,我才二十一岁,我跟她们同事。老人家很严肃,她们听宋尚节讲道:「我们要传福音,因为主耶稣快再来」,她们听了,真正祈求,真正过圣洁的生活,成为很好的基督徒,以为几年内基督就要再来了。她们一九三九年听宋尚节讲道,等、等、等,预备耶稣再来;过了十年,宋博士死了,耶稣还没有来;再过十年,差不多一九六〇年的时候,我在那边教书,她们说:「宋博士说耶稣快要再来。为什么耶稣到现在还没有来?」这些老人家很难挨过那段时间。她们三人活到七十多岁,一个个退休,耶稣还没有来;到了八十多岁,耶稣还没有来。她们问我:「耶稣说他必快来,到底多快来?我们没有感到快,我们感到慢,因为等了三十年了还没有来。」一九七〇年耶稣还没有来,二〇〇〇耶稣还没有来,二〇二三年耶稣还没有来。基督徒受骗吗?耶稣的话是谎言吗?基督徒怎样了解这件事,怎样更新信仰?宋博士说耶稣快要再来,人的印象就是几年内就来了。从宋博士讲,至今已差不多八十多年了,一九四〇年到二〇二二年,八十多年耶稣还没有来。
你要从奥古斯丁的思想来明白这件事情:「上帝的城来到的时候,表示世界的城逐渐褪色。上帝的城来临前,世界的城好似很兴旺;上帝的城降临时,从小开始。」针对上帝的城几时来到,有两种思想:第一种思想,上帝的城突然来到,世界变化了;第二种思想,上帝的城来到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宇宙的城。有一派认为上帝的国度正在慢慢扩展,扩展到最后,世界的国被上帝的国替代,世界的国不存在,上帝的国扩展到全世界,因为世界在变化,上帝逐渐得胜,世界逐渐消退,上帝的国逐渐具体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世界的城就是罗马帝国,上帝的城就是耶稣的教会。当罗马帝国兴盛的时候,耶稣降生了。耶稣降生于马槽,连床都没有,连衣服都没有,用一块白布包着,东方博士来朝拜他。罗马帝国很兴盛的时候,基督教小得不得了,而且三十三年后,这由婴孩长大成人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上帝的国消灭了吗?教会失败了吗?罗马帝国的权势极盛,教会受逼迫,信徒被杀、流亡,苦苦奋斗三百二十年后,忽然,君士坦丁宣布全罗马帝国停止逼迫基督徒,全罗马帝国的百姓可以自由信耶稣。这改变太大了,该怎么解释呢?上帝的国来临了。这样解释吗?如果是的话,我们为什么受奥古斯丁影响呢?奥古斯丁离开世界时是第五世纪,也就是君士坦丁把基督教改成国教的一百多年后。当奥古斯丁离开世界前,基督教又衰败了。作为时代的见证人,奥古斯丁非常难过。但奥古斯丁读圣经所产生的果效与我们不同,不是世代完美,就感谢上帝,教会遭遇患难,就埋怨上帝。奥古斯丁研究圣经看到一个道理,上帝的国与地上的国同时存在,教会胜过世界的时候不要骄傲,当世界侵吞教会的时候不要失望,因为地上的国与上帝的国共同存在。到什么时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时候地上的国成为我主基督的国?很多基督徒不管这些,只要信耶稣能赚大钱就很满意。不可以的。我们在地上,乃是要遵行天上的旨意,过敬虔的生活,顺服天上的引导,一面做基督徒听上帝的道,一面察看上帝对教会的引导是什么。保罗、彼得、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加尔文死了,地上的国还没有成为上帝的国。我们在地上的国与上帝的国之间 怎样过生活?我们在地上仰望天上,在暂时的世界倚靠永远的应许,不管耶稣什么时候来,也不管祂来的时候我是否还在世界上。奥古斯丁的话隐藏这个意思:「无论祢什么时候来,我尽我的责任预备,天天做我份内应当做的工作。」因为耶稣快要再来,我就不尽责任吗?因为耶稣快要再来,我不到田里撒种吗?我不知道耶稣何时来,但我今天照样到田里撒种,因为我今天的责任是撒种。基督徒不要因为主要来了,什么都不做,撇除所有的责任。奥古斯丁说:「我不知道祂何时来,但现在是撒种的时节,我要撒种子,其他的事我交托祂。」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念,你就尽心竭力负起你的责任。我传福音已经六十六年,我第一天怎样认知圣经──我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今天仍是如此,我传福音的时候是撒种的日子,每天撒种是我的责任,什么时候收成是上帝的恩典,我要顺服上帝。
世上有两种理论:第一种,努力做工,因为快要收成了;努力传福音,因为耶稣快来了。相信第一种理论的人的努力与上帝快要收成有关。如果没有这样的盼望,他们会这样努力吗?不会有这样的努力。灵恩派走这条路,「快快传福音,全世界都会信主」。真的吗?圣经这样讲吗?完全不是。灵恩派用非常乐观的盼望等候耶稣再来,快快努力撒种,以为快快就要收成。除了这种乐观、以为一下子就要收成而大发热心容易失望的人以外,另一种人就是稳扎稳打,在上帝面前尽责做工,不奢望、也不希求成功,「只尽我的责任,神的旨意、神的时候不是我决定的,我就顺服上帝」,这种基督徒是稳定的。这三十多年来,归正福音教会走了一条最稳定的道路,我们非常稳定,顺服上帝,所以我们不跟他们绷绷跳跳,也不跟他们一样虚假乐观,「上帝啊,祢的时候是祢订的。上帝啊,我只要尽心忍耐等候祢,什么时候祢的时间到了,我都顺服祢」。几年前,印尼一个灵恩派的领袖说:「我斥责新冠病毒,新冠就会停止」。他讲这句话的隔周,我就回应了。为什么我敢回应?因为他不照着圣经的原则,以为自己有权叫新冠停止就停止。这个人五十年前是我的学生,他高一的时候在台下听我讲课,后来他做了灵恩派的牧师,说自己要像耶稣一样,斥责新冠病毒。但他斥责之后,新冠没有停止,还延长两年,他的话没有成就,会众逐渐减少。奥古斯丁说:「上帝的时间什么时候到,我不知道。虽然我今天看不到收成的日子,但我依然撒种、仰望上帝。上帝的国要用什么办法、要在什么时候来临,我不知道,但我顺服祂。」归正的人相信有一天基督降临,地上的国要成为上帝的国。灵恩派曲解圣经,以为努力传福音,世界一下子就变成上帝的国,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奥古斯丁死前,罗马帝国衰败,背叛基督教的人很多。奥古斯丁没有失望,也没有代替上帝随便动作。他乃是逐渐剖析、逐步教导上帝的道。奥古斯丁未死以先,他做了伟大的工作是什么?是护教学,护卫福音的真理,勇敢在世上保护有真正信仰的人。奥古斯丁是很伟大的,他不像亚历山大与君士坦丁是在文化界与政治界带来影响,他是在教会里保守教会的神学家。这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319,未经讲员过目。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5唐崇荣牧师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5
唐崇荣牧师
奥古斯丁生命的转变
奥古斯丁是第四世纪到第五世纪的大神学家,他也是基督教历史中第一位伟大的信仰的哲学家,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很伟大的天才,他是历史上最伟大、头脑最好的几个人之一。这样的人很不容易成为信仰的战士,通常这样聪明的人很骄傲,不容易接受信仰,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特别当人看到不好的基督徒,他们根本不觉得需要相信耶稣基督,不好的基督徒成为许多伟大的人信仰基督的绊脚石。因别人而被绊倒的人是很吃亏的人,他们的情形就像中国人所说的「因噎废食」。这种情形正像有人被医师医死了,你就什么医生都不去看。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要看到那些伟大的事迹,使他们产生伟大的回应与信仰。像奥古斯丁这样大才大智的人是很难信主的,何况他头脑很聪明。奥古斯丁理性太强,罪性太大,很难信耶稣。这样的人信了耶稣,要怎样解决思考上所遇见的难题?要怎样交代所犯的罪?上帝用祂的办法带领奥古斯丁彻底悔改,将奥古斯丁的思想完全改变过来。奥古斯丁成为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与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可与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相比。
奥古斯丁对基督教历史影响多大?因奥古斯丁对教会带来的贡献,赢得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尊重。今天最有头脑的人一提到奥古斯丁都心服口服。奥古斯丁写了几本最伟大的书,第一本叫做《忏悔录》。奥古斯丁用伟大的文学,把他犯罪的历史、悔改的经历,全部很坦白地写出来,成为世界历史里写实文学最伟大的一本书。如此聪明的人悔改信主,历史上受他影响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在《忏悔录》第一章尾声奥古斯丁讲了一句世界名言:「主啊!祢为自己的缘故创造了我们。我们的心得不着安息,除非我们的心安息在祢里面。」单单这句话,就挽回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奥古斯丁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对罪人悔改所带来的启发与感动。奥古斯丁悔改之后,不再重蹈覆辙往日犯罪的生活,而是昼夜思想上帝的奥秘、圣经伟大的真理,然后解释给最有学问的人听。奥古斯丁不但影响市民百姓,他也影响最有头脑的知识份子。奥古斯丁年老的时候,门下有八十个主教是受他影响而承继圣工。奥古斯丁一个人就预备了一个世代的基督教领袖。这些伟人所写的书成为历史的经典,神学界至今仍相当敬重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在最困难的时刻,上帝带领他悔改了。一个伟人的悔改,影响了成千上万的普罗大众。一个大思想家的转变,启发了历史上无数的人。
奥古斯丁对原罪论的启发
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如何影响世界?奥古斯丁根据圣经找到原罪是一个存在的事实。「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的思想与圣经的道理相近──从君主到平民,没有人是没有过失、没犯过罪的,人人都是罪人。罗马书第五章说:「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5:12)为什么亚当犯罪,众人都成了罪人?归正神学指出这是由于亚当的代表性。我以日本于二战时的投降为例:二战时,日本天皇任命东条英机(とうじょうひでき,1884-1948)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期间的陆军大将,向美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离美国千里之遥,日军飞机无法一次飞抵珍珠港。日本人的头脑相当聪明,他们把飞机的机翼做得很小,借此躲避美国侦察机的搜查,使美军误以为日军的战舰没有飞机,便掉以轻心。当日军战舰靠近珍珠港,一个个铁桶里的飞机展开机翼,装了油,飞往珍珠港上空,轰炸美军战舰,使美军战舰沉了几十艘。当美军一知道这个消息,战舰已经沉下去了。美军打电报到华盛顿,美国总统受惊了,使得原本不愿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一夕之间决定参战。
为什么自以为不会战败的日本最后以失败收场?为什么被袭击的美军最后却得胜?两大非人为因素:第一,因为美国发明了原子弹。德国的希特勒残杀六百五十万犹太人,不少犹太人离开德国,逃往美国。上帝转变世界历史,使能制造原子弹的犹太人逃往美国,其中包括爱因斯坦。有原子弹之父之称的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一八八八年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美国人接纳这些前来避难的犹太人,这是美国蒙恩的第一个原因。后来美国决定起用曼哈顿计画,奥本海默主持这个计画。当日本人最嚣张、傲慢的时候,上帝许可美国将原子弹投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以此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这七、八十年的和平。第二,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やまもといそろ,1884-1943)战功彪炳。日军在山本的指挥下,成功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透过破解日军密码电报,获悉山本五十六外出巡视的准确情报后,出动飞机在山本五十六的出巡线路上设伏,一举击落其座机,使山本当场毙命。山本死后,日本海军再没有能与山本齐名的战略家继任联合舰队司令官,日本海军从此一蹶不振。历史发展至今,每时每代都有枭雄起来。若不是上帝干预历史,世界永无安宁。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主要国家有德国、日本、义大利。最后,德国的希特勒开枪自尽,义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杀。当日本的广岛、长崎被美军投以原子弹,天皇以其代表性代表全日本投降。上帝干预历史,使历史有转机。再怎么不可一世的人,终有生命结束的一天。基督徒不要丧胆,一定要依靠上帝。奥古斯丁的神学贡献,比亚历山大的文化影响、君士坦丁的政治影响更深植人心。奥古斯丁提出认识人性的原罪论,一千一百年后加尔文修正奥古斯丁原罪论如何传递的解说。基督信仰与民间信仰不同,唯有基督教把人带到创造万有的上帝面前。当你真正明白归正信仰的系统与伟大的架构,你就知道你所信的不是无稽之谈的神话,而是千古不变的伟大真理。这与奥古斯丁所带来的贡献有关。
奥古斯丁对恩典论的启发
第二,奥古斯丁的恩典论提到:「既然人都是犯罪的,怎么会悔改归正?这是因为上帝施恩、开导人的心,使人归回上帝。」人之所以能有纯正的信仰,是因为上帝的恩典。如果上帝不施恩,没有人能蒙恩。你蒙恩的时候,你是被动的;上帝施恩的时候,祂是主动的。你回想你一生怎么有这么多好事发生?这岂不是上帝的恩典?你能觉悟自己的罪并为此悔改,这不是出于你的计划,乃是上帝主动的作为。人认为:「我求,神明就给我。」你到庙里去求:「给我孩子吧!」后来有了孩子;「给我福气吧!」后来有了福气;「给我发财吧!」后来赚了钱。是你先求,才有恩典?还是,你先蒙恩,才能祈求?你是先做工,才有钱?还是先有钱,才做工?很少人深深思想前因后果,但一千六百多年前,奥古斯丁的书写下这句话:「上帝啊!是因为我求,祢才把恩典给我吗?但我怎么会向上帝求?是上帝先向我施恩,使我能向祂求。」谁先?谁后?「上帝,是我先求祢,祢才答应我吗?如果我不求,祢就不施恩吗?」上帝是独行奇事的上帝,是主动施恩的上帝。我们还没有求上帝以前,上帝已经知道我们的需要;我们还没有明白以前,上帝已经认识我们。施恩的是上帝,启发人的是上帝,将真理赐下的是上帝。当上帝用真理主动启发我的时候,我才明白、觉悟过来。你连选水果都会选错,你选上帝应该也会选错,怎么你会选对上帝?是你主动,上帝被动吗?上帝没有你,就不动吗?那种上帝是死的、是假的,真正的上帝不是如此。真正的上帝主动创造,主动启示,主动施恩。奥古斯丁说:「是我向祢求恩,祢才施恩给我吗?但如果祢没有向我施恩,我怎能向祢求?我能向上帝求,是因祢先爱我,把能正确祈求的意念放在我的里面。」当我读奥古斯丁的书的时候,我深受感动,因为他转变我们的思想,把我们错误的思想转变为正确的思想――一切的恩典都是上帝主动施予的,人才被动地回应上帝的恩典。圣经说:「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一4: 19)上帝先认识我们,上帝先寻找我们,把能寻找祂的种子放在我们里面,我们才能寻找真正的上帝,也才能向祂祈求,回到祂的面前。这种恩典论的先后次序,是奥古斯丁带来的神学贡献。
奥古斯丁对拣选论与信心论的启发
奥古斯丁的恩典论进而带来拣选论──「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弗1:4)许多信耶稣的人不明白上帝的拣选,所以他们的信仰像那些迷信的人一样,「我不求福,福就不临到我」。奥古斯丁说:「在你没有认识上帝以前,上帝已经认识你。你不过几十年前才存在,而上帝是创造万有、自有永有的那一位。怎么可能你是主动者,而祂是被动者?千万年前,上帝已创造人,祂也知道你将生在世上。当你来到世界,上帝把信心放在你里面,使你对祂产生信心,这都是上帝拣选你的记号。拣选论是从恩典论而出,恩典论是从神的主权而出。这是奥古斯丁的贡献。除此以外,奥古斯丁的信心论也影响基督教教义史。罗马书第四章告诉我们:「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罗4:3)这道理发展出因信称义的道理。上帝是义的本体,人以信心回到上帝面前,领受上帝所赐的义,此为「因信称义」。犯罪的人怎会变成蒙恩的人?因为上帝不把你算做罪人。罪人凭着什么资格不再被上帝算为罪人?因为上帝把祂的义赐给你,不再数算你的罪恶,把你当作义人看待。你说:「主啊!我犯这么多罪,为什么祢还爱我?祢赦免我的罪,把祢的义归算在我身上,使我蒙恩。」这些都是奥古斯丁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312,未经讲员过目。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4唐崇荣牧师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4
唐崇荣牧师
奥古斯丁经典著作带给历世历代教会更新
奥古斯丁著书无数,最重要的有三本,第一本是《忏悔录》,第二本是《上帝的城》,第三本是《三位一体论》;第一本书启发全球的人明白真正悔改归向上帝是如何,第二本书让我们看见这世界一定灭亡,只有上帝的道永远长存,第三本书告诉我们上帝是三位一体、最高的上帝。亚历山大用他的事迹改变世界,君士坦丁以他的政权改变教会,奥古斯丁用他亲身经验的灵性改变每一个基督徒。奥古斯丁的头脑清晰,将理性与哲学结合,更新了信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使最聪明的人信主了、最有学问的人不敢轻看基督教,奥古斯丁是教会史上首位最富深奥神学思想的神学家,也是教会史上首位最为开通的知识份子,整个教会更新改变了,不再过迷信的生活。这样的更新是怎么来的呢?奥古斯丁所处的时代,许多基督徒很迷信,看起来很虔诚,实际上所信的,不是基督,而是圣徒的遗物,比如:耶稣穿过的衣服;耶稣在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所遗留下来的一块木头,钉耶稣的钉子,门徒守圣餐曾使用过的杯──当时的基督徒认为谁把这杯带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基督就因为这杯与那个城市同在,那个城市的人打仗就容易打胜,他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信仰。当时的基督徒很可怜,他们崇拜圣物(拉丁文叫做reliquiae),不明白三位一体的上帝是谁、圣灵是谁,整个教会沦落于迷信之中,需要更新。就在二十一世纪现今的社会,很多基督徒还在迷信灵恩派的恩典论,迷信奉献十分之一会得到十倍的奖赏论,这些都是错误的信仰、错误的知识,跟随这些错误的思想,直到即将要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信错了,却为时已晚,已经要见主了,没有更新,没有悔改,在迷信中沉沦了。今天这样的基督徒有多少?很多人看起来很热心、很虔诚,每个礼拜做礼拜,每天读圣经,但读的不是上帝的应许、上帝的审判、上帝的旨意,他们所读的就是上帝要怎样赐福给我、使我发财等,完全与基督教的信仰无关。上帝使用奥古斯丁更新整个教会。你追求上帝的国吗?若是,你要永远与上帝同在。你知道三位一体的奥秘吗?当这些更新来到教会的时候,教会就从迷信的教会变成一个信仰扎实的教会。基督教会历经两千年后,我们选择了 归正福音信仰,这表示奥古斯丁的影响力已经在我们教会中,你发现源源不绝的真理进入你的心里,你的思想不断更新变化,有一天你去别的教会听道,感到空空洞洞,非常虚无,感到非常需要归正福音教会所传的真理,这表示更新的工作已经在我们的教会内运行了,当你谈到信仰的时候,你深深知道上帝的道是怎么讲的;当你思想福音的时候,你亲身经历怎样传福音你才会真正的满足。严格来说,奥古斯丁所写的书不是单为了应付他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更新,而是更新了历世历代的教会,带来无可取代的更新;奥古斯丁所写的,不是浅显易懂的道理,而是相当深奥的真理,使教会得以更新变化。
奥古斯丁的悔改论、原罪论、恩典论带给教会的影响
一、悔改论
奥古斯丁的教义如何影响历世历代的教会:第一,就是悔改论。为什么要悔改?因为人犯了罪。为什么要忏悔?因为上帝预备赦免我们。奥古斯丁所写的《忏悔录》深刻剖析为什么人需要回到上帝面前。当我们传讲人需要悔改的道理,很多人愿意回到上帝面前,对悔改的真义不清楚,个人自身的经历与圣经应许的经历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如果你有机会看《忏悔录》那本书,深入思想,精心研究,你会发现这是很深的悔改、内心归向上帝的经验。奥古斯丁在他所写的《忏悔录》这本书里,说:「上帝啊,因为祢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祢怀中,便不会安宁」,这句话影响了千万的基督徒,这是奥古斯丁的经历,带来整个教会的更新。你以为做礼拜就结束了,你以为读圣经就尽力量了,你进到教会,却没有进到耶稣基督里,你还不是基督徒。你天天读圣经却不明白里面的意义,你还是一个门外汉。当一个人忏悔的时候,他要真正亲身进入耶稣基督的恩典,说:「主啊,平安了,我的心安稳了,因为我现在在祢里面,真正认识祢了」,如此一来,你真正明白得救的喜乐,真正明白赦罪的平安,真正明白主的同在,「我在主里面,主在我里面,救恩临到我,上帝的爱充满我,上帝的灵引导我。主啊!祢是我的。主啊!我是祢的,直到永远」,这叫得救、悔改、赦罪的恩典临到一个人身上。你更新变化、成为属主的人了吗?
二、原罪论
除此以外,奥古斯丁的书带给我们的影响,就是原罪论。透过奥古斯丁的原罪论,教会得知全世界的人都在罪恶之中。为什么这叫做原罪?因为亚当犯罪,最先生成在人的心里,亚当与妻子生下罪人。原罪论最重要的大点──人是罪人生下的,罪就从一个人进到全人类,罪就从一个人进到全世界,因为亚当犯罪,亚当生下的全部都是罪人。奥古斯丁的原罪论有一个大缺点,他说:「因为人类都是亚当、夏娃生下来的,亚当夏娃的罪怎样进到人的心?亚当与夏娃之间的性关系成了罪恶传递的方法」,这个理论的毛病大概要等一千一百年之后才改变过来。当更伟大的更新的时代来到,从奥古斯丁沿袭下来的原罪论直到约翰加尔文的年代才得以修正。原罪论存不存在?存在。原罪论对不对?对。原罪论是圣经的记载吗?是。但奥古斯丁的原罪论提出传宗接代传下原罪的论点,教会就这样相信,直到第十六世纪的时候才改变过来,发现圣经有更完备的解释。二十一世纪很多基督徒完全不管这些,好像信,却信得不正确,好像明白,却明白得不够详尽,所以你们要注意听。奥古斯丁的原罪论认为:罪是借着性交传下去的。奥古斯丁为了证明人有原罪,提出六个理论,最后一个理论是:「为什么生下来就夭折的孩子,没有犯罪却死了?孩子没有罪会死,这是不应当的,因为圣经说罪的工价乃是死,没有犯罪的婴孩会死,表示他是有罪的,他才会死,因为他有自父母传下来的原罪。」这样的信仰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马丁路德、加尔文的时代完全更新过来。据此看来,教会需要几千年才逐渐更新,了解圣经的原意是什么。我们的信仰经过继续不断更新,才变成非常伟大的归正神学。加尔文怎样了解原罪论?
整个教会历史中,有最清晰的头脑、最正确的判断、最明白圣经的人,就是加尔文,这人太伟大了。我们为什么被称为罪人?为什么婴孩夭折?有的婴孩死在母腹中,有的生出来就死了,他的原罪是怎样进到他的生命中呢?不是藉由夫妻性交传下去的,乃是因为亚当是全人类的代表,原罪是因亚当的代表性传给他的后代。我们的父母虽然是透过性关系才把我们生下来,但我们之所以是罪人,不是因为父母有了性交,而是因为亚当是全人类的代表,举凡亚当夏娃生下来的每个人因为亚当的代表性都成了罪人。改教时期的原罪论与奥古斯丁的原罪论不一样。当时的教会接受奥古斯丁说人是透过性交承继了原罪,形塑了天主教的婚姻观──人与妻子发生性关系,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生孩子。如果你是为了生孩子,你可以性交;如果你不是为了生孩子,你不能性交。天主教认为性交是为了生孩子,而所生的孩子都带有原罪,如果夫妻不能生孩子,就不能性交。不能生孩子连性交都不可以的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了基督徒生活的喜乐,但基督教认为就算你不能生孩子,夫妻还可以发生性关系,这真是上帝给人的喜乐。所生的孩子有原罪是因为性交吗?加尔文认为不是,他认为这是因为亚当是人类的代表,因为亚当犯罪,全世界的人都犯罪,罪从一人进入世界。到了改教时期,观念不一样了,对婚姻的尊重提高了。为什么天主教的神父不可以结婚?由于安波罗修(Ambrose)的敬虔非常深入,奥古斯丁非常佩服他。安波罗修的著作论到夫妻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其间都是私欲,虽然结了婚,男人为了占有他的妻子,作为他放纵情欲的一个正当的机会,表面上是我爱我的妻子,其实他爱的是可以给他快乐的性欲的满足。安波罗修以后,天主教产生一个观念:结婚是不太圣洁的,不结婚是很圣洁的,所以能够不结婚就可以过一个更敬虔、更圣洁的生活。但如果人不能克服他的性欲,上帝也许可人结婚,但是结婚的人要特别尊重没有结婚的人。天主教格外尊重不结婚的神父、修女,这种观点与安波罗修有关,奥古斯丁也受安波罗修的影响。奥古斯丁曾与女子同居并生下一子。他悔改之后,决定做神父,永远不结婚。
奥古斯丁是真正敬虔爱主,躲避性欲生活的人,受他影响的人越来越多。奥古斯丁在他死以前,按立了八十名主教。奥古斯丁是很伟大的传道人,他影响了八十位教会下一代的领袖,把上帝的工作延续下去,是教会史上少有产生如此之多事奉上帝之领袖的例子。我八十多岁了。如果我死了,我要问有多少人受我的影响做传道人?昨天我说:你们青年人要预备心作上帝的仆人。愿意作传道人的,请举手。一千八百名站在台前的人,大概有四百人举起手来。他们真的能成功吗?我不知道。在这六十六年内,听我讲道、愿意作传道的人有五十五万人,有一些忘记了,有一些消失了,有一些胆子变小了,有些人真的到神学院读书。这举手的五十多万人中,这几十年来在我聚会中奉献后来进入神学院的人,北美、欧洲、亚洲大概有一、两万人。真正成功的人有多少?不知道。在我们神学院读到毕业的有多少?也不知道。蒙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但奥古斯丁年老的时候,最少在北非、南欧有八十个主教是因为他奉献的,这是很伟大的属灵的果子。可惜像奥古斯丁这样聪明的人,他是史上最聪明的二十多个人之一,除了同居生下一个孩子,后来这个孩子死了,像这样聪明的人生下的孩子若在历世历代存在,教会一定有很多聪明绝顶的领袖。但因为当时认为性是肮脏的,不结婚比较圣洁,产生的损失多大,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只有上帝才知道。像奥古斯丁这样的人,只有一个;马丁路德、加尔文没有太多的后代继承下去。圣经希伯来书第十三章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13: 4)没有结婚的人,要尊重结婚的人,已经结婚的人,要尊重没有结婚的人,因为婚姻不是肮脏污秽的事情,不是上帝禁止的事情。男人与女人在婚姻中的性生活是上帝的恩典。你们能生孩子的人好好生、好好养、好好教,成为伟大的圣徒,造福世界,荣耀上帝,这是上帝向人所定的旨意的第一条:「你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现在很多最聪明的人不结婚,所以没有后代留下。现在最有知识的民族像德、法,很多人没有孩子。最多生孩子的,是非洲,那些没有受多大教育的人。奥古斯丁原罪论中的性观念影响好几个时代的人的生活。不要以为信仰没有关系。信仰的正确带来上帝的恩典,信仰的错误使整个社会走向错误的方向。
三、恩典论
奥古斯丁的恩典论带来了更新,上帝乃是按着祂的主权施恩。上帝施恩与人,是因为人配得恩典吗?不是,不是因为我应该得到上帝的恩典,不是因为我配得上帝的恩典,上帝才把恩典赐下。恩典之所以是恩典,是因为你不配得到的,上帝给你,这叫恩典。你没有做工,上帝赐给你,这叫恩典。人没有功劳,上帝照样愿意给,这叫恩典。罗马书有三句话论及恩典:不是人的工作,不是人的功劳,也不是人的资格。上帝赐恩,不是因为人的工作、资格、功劳,乃是因为上帝乐意施恩,这是出于上帝的主动,不是因为人的功劳,不是因为人的工作,更不是因为人的资格。我们蒙恩是无条件的,我们没有资格得到上帝的恩典,上帝啊!为什么祢把恩典给我?上帝是施恩的上帝,是爱你的上帝,上帝乐意把祂的恩典赏赐给你,你就领受了。领受恩典的人可不可以骄傲?「因为我比你好,我的上帝施恩给我;因为我做了更多,所以蒙受更多的奖赏。」奥古斯丁说:「你没有更好,你没有做得更多,你也没有更多的资格。」你怎么会蒙恩?因为上帝主动施恩,充满怜悯,甘心乐意施恩给你,你不可骄傲。有人因为她很漂亮,就很骄傲;有人因为他很聪明,就瞧不起别人;这些都是错误的恩典观。奥古斯丁的信仰更新了,奥古斯丁的恩典论打消人的自夸,奥古斯丁的更新使人真正谦卑,无条件地感谢上帝。一个真正明白上帝恩典的人不应该骄傲,不应该认为自己比别人好。真正明白恩典的基督徒应当谦卑下来,充满感恩,把荣耀归给上帝。你是这样的人吗?你是这样的基督徒吗?「主啊,我是不配蒙恩的,我是没有功劳的,没有什么工作使我应当得到这样的奖赏,都是恩典,都是祢的主权,我感谢祢,我荣耀祢,愿一切的颂赞归给祢,不要归与我们,愿祢得着一切的荣耀」,这样的基督徒才是好基督徒,一面蒙恩,一面谦卑,一面蒙恩,一面感谢,一面蒙恩,一面荣耀归于上帝。改教时期更新到一个地步,提出荣耀唯独归给上帝,因为上帝施恩,所以我得到这些好处,我感谢上帝,把荣耀归给上帝。
上帝借着奥古斯丁把信仰的更新带到几千年的历史里。一个有纯正信仰的好基督徒影响全世界几十代、几百代人的生活。愿上帝赐福我们,使我们从奥古斯丁所带来的更新,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荣神益人的基督徒。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305,未经讲员过目。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3(唐崇荣)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2
唐崇荣牧师
谁能真正代表基督教?
圣经说:「你要更新变化」,这句话是保罗在罗马书所讲的,也就是说上帝要教会有更新,上帝要教会有变化,表示教会不可以墨守成规(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如果一个教会不懂什么叫更新变化,这个教会一定会落伍,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可能就此冷淡下去,淡出历史的舞台。我们活在历史上几十年,有的人短一点,有的人长一点。我比你们有更长的日子活在世上,我经历、我看到我的时代教会的变化比你们更清楚。五十年前政府要知道基督教的意见是什么,一定找大多数的基督徒,要知道基督徒真正的代表是谁,让基督教提供政府他们的意见。四十年前,第一次有男人变成女人的医学手术,这种手术几千年以前是没有的,但一个政府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就被认为是落后的民族。印尼的政府不甘落后,所以要问到底这样做可不可以。印尼政府召集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领袖,要知道各个宗教权威人士的意见。天主教那时全印尼只有一位代表天主教的权威人士,但基督教有两百五十七个宗派,你叫某个宗派来,他只能代表他的宗派,不能代表其他宗派。那时我注意代表基督教的是哪一个教派。你们有的人那时还没有生出来,有的还是小孩子,你没有感到需要明白这些事情。所以,你要尊重老人,因为老人经历你很多从来没有办法了解的事。轮到你面对时代变化的时候,要明白先例是怎样的,你不能问年幼的,你只能借镜老人从前怎样处理。因这件事,我思想一个重要的问题:「谁是基督教信仰的代表?」每一个教会都认为自己好,却是凭什么资格、用什么标准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代表?」
那时我们决定建立归正福音教会,是因为看见天主教与圣经的道理相差太远,新派已经离开纯正的信仰,灵恩派完全冒充圣经,用虚假的教训来骗人(单单讲这几句话都要有坚定的信仰立场、对历史的了解),所以我们就站出来,要走归正的路线,勇敢反抗这个潮流,勇敢反对错误的教会。我们建立这个教会,盼望在最重要的时刻站出来,彰显上帝所要我们遵循的旨意与遵行的规则,于是举办了神学讲座,想不到几千人来参加,基督徒逐渐开始思想真正代表基督信仰的宗派在哪里。然而,现在有的人加入这间教会,不是为了认识严肃的信仰,而是因为这间教会离他的家很近。很多人是乱来的,有时不做礼拜也不要紧,「有空,我就去;如果我忙,就不去」,信仰永远没有建立起来。但那些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敬拜上帝的人,他们清楚知道这个教会过去是怎样建立起来而真正爱教会。很多基督徒随便看待自己的信仰,只找觉得适合自己的教会,很少思想来龙去脉,思想上帝永恒的旨意,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合神心意的、什么是不合神心意的。保罗告诉我们,基督徒的心意要更新变化,寻求上帝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你简单地读过罗马书这节要求基督徒更新变化、寻求上帝旨意的经文,我却不可以这么做。我是你们的领袖,我要向上帝负责,严肃深究这节经文的涵义。今年我用罗马书这节经文传讲更新变化的信息已二个多月,很多人批评我:「唐牧师讲道已经没有材料了,一节经文讲了几个月,根本不在讲圣经,而是在讲历史」。我没有必要跟这些人辩论,因为他们的思想太简单了,所明白的事情太模糊了,但我要向上帝负责,所以我讲亚历山大,好像圣经没有记载;我讲君士坦丁,他本来是非基督徒的罗马皇帝;直到我讲奥古斯丁,明白神学历史的人,明白唐牧师在讲重要的道理。你不研究,就什么都随便,有没有不要紧,听明白、听不明白也不讲究。一旦你好好注意每个礼拜信息的连贯性,你看出来教会的更新不是教会主动感到需要,而是上帝自己做工来改变世界。
历史上最大的更新──启示圣经的语文从希伯来文转变成希腊文
历史上首要的更新是什么?上帝原本用希伯来文启示旧约,却突然改用希腊文启示新约。这是最大、最根本的更新。是谁感到需要?全世界没有一位牧师像这间教会所用的原则。我们神学院的图书馆有几万本书,我盼望你如果全部看完,你能找到有一位牧师、神学家讲这件事,但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你说:「唐牧师讲道与很多人不一样,他根本不在解经」,我也不跟你辩论。最大的更新是启示圣经的语文从希伯来文转变成希腊文。如果我问这位长老:「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真正注意到这件事、明白需要这项变化的,是哪一个先知?哪一个使徒?哪一个教父?」上帝要把启示圣经的文字,从希伯来文转变成希腊文,圣经本身并没有讲,但这是事实,当时的基督徒不再用希伯来文读圣经,而是用希腊文读圣经。历史上有哪件事与启示圣经的语文从希伯来文转变成希腊文有关?你们批评我的讲道很容易,但你们要做我的学生不容易。只有两个人、只有两件事与圣经启示的语文从希伯来文转成希腊文有关。亚历山大大帝为什么成为旧约与新约的桥梁?原初,人要明白上帝的启示,一定要用希伯来文。主前四百年玛拉基书启示下来后,从摩西以来用希伯来文启示旧约的情况突然终止。过了四百年,到了新约时代,全本新约逐渐用希腊文启示出来。究竟这四百年发生什么事,许多神学生也不知道。这四百年间,欧洲、亚洲与非洲北部开始使用希腊文,逐渐成为希腊化的时代,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编按:主前四世纪下半叶,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统一整个希腊,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位,在扩张帝国版图之际,同时带来希腊化时代,希腊语逐渐成为世界语言,《希伯来圣经》即在主前三世纪到主前二世纪之间被译为通用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万民要听福音的意义隐藏在旧约,但真正出现这句话,是基督降生时,天使对牧羊人说:「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路2: 10),这表示福音不是狭窄的民族主义。犹太圣经学者深受狭隘的民族主义所捆绑,耶稣降生所带来的福音却是关乎万民的,是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可以享受的救恩,不需要明白希伯来文才能得知上帝的旨意。中国人可以明白吗?可以。印度人可以明白吗?可以。印尼人可以明白吗?可以。现在回溯两件事:一、语言的分别、万族的形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巴别塔开始。当人骄傲万分,企图建造通天的塔,上帝变乱了人的语言,使人分散全地。巴别塔之后,一族变成万族,一种语言变成万种语言,人单顾自己。二、圣经告诉我们万族要合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五旬节开始,门徒们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来自各地的人听见门徒用他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这是世界要合一的一个预言。但灵恩派的人曲解这件事,将舌音视为方言(编按:使徒行传此处提及的方言是指人能明白的言语,而非舌音)。教会一旦曲解圣经,后果会很可怕。
上帝使用亚历山大为新约启示所需的希腊文铺路
人不感到需要更新变化,「我习惯怎样的生活就继续这样下去,不需要更新。更新太麻烦、太困难了」。很多基督徒四十年前怎样祷告,四十年后还是怎样祷告,「感谢上帝赐我饮食,求主赐我健康,阿们」。你们的祷告有没有改变?信仰有没有改变?生活有没有改变?从前自私自利,作基督徒四十年还是自私自利,从来没有更新变化,这不是上帝要的。上帝要我们改变。怎样改变?整个教会怎样改变?从上帝主动带来的改变,世人才有被动因应的改变。人类语言的变化是从亚历山大开始的。亚历山大是基督徒吗?不是。上帝借着亚历山大带来的变化,是上帝主动的。当新约圣经启示下来的时候,要传给帕提亚人、玛代人、以拦人,和住在米所波大米、犹太、加帕多家、本都、亚西亚、弗吕家、旁非利亚、埃及的人,并靠近古利奈的吕彼亚一带地方的人,上帝借着方言,借着希腊文,使许多人明白上帝的话,这更新是从上帝开始的。当人将成希腊文圣经传到哥林多时,哥林多人看懂了;传到以弗所时,以弗所人看懂了;传到埃及时,埃及人看懂了。亚历山大使希腊文遍行于他的帝国。上帝预备这名外邦人更新教会所需要的语言,预备各方各族的人明白希腊文,新约圣经才赐下来,使人不需要明白希伯来文,用希腊文就可以明白上帝的旨意。这是上帝的主动,而不是上帝子民的主动。亚历山大成为上帝所使用的器皿。亚历山大死后,罗马帝国兴起。罗马帝国征服希腊的那一天,希腊人的土地被罗马人征服,罗马人的思想却被希腊人所征服,希腊文遍行于罗马帝国统治之处。希腊文于欧亚非三洲通行,是亚历山大带来的重大影响。当上帝启示新约,欧亚非已预备好所需的语言。
上帝使用君士坦丁终止罗马帝国对教会的迫害
罗马帝国统治势力之大、军事之盛,逼迫、杀害基督徒两百多年,继续这样下去,教会将很难存在世上。教会要更新,但基督徒能更新吗?基督徒有能力改变吗?罗马帝国逼迫基督徒的情势,上帝用祂的办法,再一次用祂的主动产生人被动而有的更新变化──上帝主动给君士坦丁十字架的异象,君士坦丁因为倚靠十字架赢得胜仗,于是认为信仰基督较好。如果君士坦丁没有这个改变,罗马帝国并不会停止逼迫基督徒。君士坦丁要更新自己,他要更新罗马帝国的陋习与败坏的风俗,结束罗马帝国军国主义与强迫的手段,于是君士坦丁停止逼迫基督教。上帝又透过君士坦丁召开大会,促进教会合一。上帝主动使罗马皇帝不再逼迫基督教,这是上帝的主动,不是人的工作,因为那时君士坦丁还没有信耶稣,他是死前才受洗,这更新是上帝所做的,并非人的功劳。
上帝使用奥古斯丁更新教会的信仰
君士坦丁死后数百年,一名非洲的孩子生出来,这人就是奥古斯丁。奥古斯丁不是欧洲人,他是非洲人,这是上帝的奇妙。上帝用不是犹太人的亚历山大、君士坦丁、奥古斯丁更新了世界。在教会历史上,非洲人有很大的贡献。教会历史中最有头脑的,不是雅典人、罗马人,也不是犹太人;教会历史中最有头脑的,是非洲人的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思想敏捷,十五岁时便研究拉丁文化,研究重要的文学架构和修辞学的妙用。到了十七岁的时候,他研究希腊哲学,非常明白斯多葛、伊比鸠鲁、怀疑派的人生哲学,后来成了一名教授。十七岁的孩子担任大学教授,这么聪明的人,头脑聪明,心里黑暗,知识高超,道德低落,他与女人同居,没有结婚,过一个道貌岸然的生活。他受摩尼教影响十多年,后来重拾他母亲的信仰,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像他的母亲一样。过了几十年,奥古斯丁写了《忏悔录》这本书,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写实文学中很重要的一本书。有两本《忏悔录》影响全世界的人,一本就是一千五百年前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第二本就是三百年前卢梭所写的《忏悔录》,这两本《忏悔录》都很真实地揭露作者本身人性的败坏,一个是非常基督教的奥古斯丁的作品,另一个是非常文学的卢梭的作品。《忏悔录》是奥古斯丁最著名的一本书。奥古斯丁年老的时候,用拉丁文写《上帝之城》,全世界著名。奥古斯丁处于罗马帝国即将衰微的第四世纪,当时罗马帝国贪污盛行,败坏盛行,这名有抱负的壮士看见他的时代走向衰微,心中痛苦万分。伟大的思想家看到自己的国家走向败亡,身为知识份子的他们,内心十分沉痛。奥古斯丁也是如此。他写了《上帝之城》这本书,
说到:「世上的国度一定灭亡。我们悲观吗?不,因为我们心里有另一个国度,就是上帝的城。上帝的城永远存在,永不败亡。世上的政权都要过去,罗马帝国的威势与骄傲也将过去。历史将不再有罗马帝国的存在」。奥古斯丁代表基督徒盼望一个永远的国的来临,「上帝的国要来到,世上的国要下去。我们盼望一个永不震动的国,一个永不动摇的城,因为上帝的旨意是永远常存的」。这呼应约翰二书所说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二1:17)你要更新一切吗?你的更新会成功吗?你的改变会达到最大的果效吗?世上的政治会使你失望,无论是谁继任总统,都会使你失望,惟独基督的国度永远长存。奥古斯丁年老的时候思想上帝的国、教会如何建立起来,这更新的原则透过奥古斯丁信仰的教义,形成在教会之中。
亚历山大带来的更新是文化的、是语言的,君士坦丁带来的更新是社会的、军事的,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是教义的、是信仰的,是对真理的认识的。奥古斯丁的著作两千年来影响教会甚巨。军事的改变从政府来,帝国的改变从政权来,文化的改变从文字、哲学思想来,教会信仰的改变从对圣经的了解来。当奥古斯丁带来更新变化,基督徒开始明白原来我们信的教义是这样。归正福音运动在印尼的教会历史带来信仰的更新,归正福音运动对外广传福音的热心把整个印尼的教会更新了。我多次在大师班说:「神学生若只懂读书,没有看见我们的区域布道与信仰更新布道,不能做好的传道。你们要预备去看我们怎样布道、怎样更新。」我盼望神学院的院长、老师准许学生跟我们去海岛做布道的工作。你们每个礼拜来做礼拜,只躲在礼拜堂,没有看见上帝的工作怎样开展。你们要看建这个教会,怎样靠着上帝更新变化。当很多教会衰退下去的时候,我们更新变化,火热殷勤事奉上帝。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226,未经讲员过目。
📡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2(唐崇荣)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2
唐崇荣牧师
更新变化出自上帝在历史中主动的引导
上帝要祂的儿女经常更新变化,灵性上活泼起来,做应当做的事情,谨慎地处理危机的来到,勇敢地面对各样的仇敌,在时代前头看到上帝的引导,如此一来教会就不会衰退。历史上的更新不是人主动就能办到的,除非我们经历一些很可怕的事情、很危险的经验,自己对自己说:「我要更新变化」,否则我们就像机器一直走,到最后生锈,不能再用。你们看过一些已经生锈坏了的机器吗?坏了的机器还是很大,还是很重,但没有功用了。可能你们的工厂就有这样的机器,只让你看到过去曾有的荣耀,但现在没有用了。我们的生命却不可如此。无论时间过了多久,只要如机器般经常保养,用油润滑、更换零件,可以维持效用。这就是灵活、具有新鲜感、不过时、合时宜的效用,继续被上帝使用。有谁不会厌烦自己曾做过的事?我事奉主至今已六十五年。三十年前我发现一件事――我那时讲道的心情与三十五年前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今天照样告诉你,我第一次讲道的心情,跟讲了三万七千次、六十五年后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相信福音是永恒的、是不改变。我们服事主、传扬福音的心志不可改变。不改变的是福音,不改变的是我们对主异象的忠诚,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使我们永不被上帝丢弃,这很重要。我从被动的人与主动的神看历史的变化。我讲这些事的时候,有些人不明白,也无法掌握我所讲的。这变化是历史的事实,带来变化的原因不一定是人主动。为什么要从旧约到新约?因为需要变化。是谁感到需要变化?是人吗?人的惰性很强,一旦习惯某种生活型态,就感到够了,不需要再改了。如同希伯来人已经习惯摩西的律法,自以为已忠诚地守住这律法。上帝到了某个时候不再使用希伯来文启示,乃改用希腊文启示新约,这是基督教史上重大的更新变化,这变化完全不是由人主动。犹大教法师从不感到旧约的语言需要更换至新约的语言,认为圣经就是旧约,上帝的话就是律法,律法就是完整的启示,不需要更新变化。所以这更新完全不是人主动,乃是上帝主动的,连犹太人的君王、先知、祭司,上帝都不对他们说,因为上帝是独行奇事的上帝,不需要人做祂的参谋,更不需要人的同意。圣经的记载从旧约的 希伯来文转变成新约的希腊文,需要一段时间预备,但人无心预备,所以上帝使用一名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在他的版图普及希腊文。透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存在、行事的果效,上帝预备一大批中东的人不再用希伯来文或犹太人的方法论,他们正在读希腊文。当上帝更新历史的时间到了,世界已经预备好了,已经可以用希腊文看书,使人得以承继上帝的启示。启示从上帝而来,启示的内容从未改变,启示的方法改变了,启示的对象改变了,启示的语言改变了,但这些改变是上帝主动的,上帝透过亚历山大把他所读的希腊文书籍带到中东,以迎接新时代的来临。
亚历山大带来文化的更新,君士坦丁带来政治的更新
二千三百年前,上帝借着亚历山大带给全世界更新变化的可能。亚历山大之后三百年,耶稣降生了。当耶稣降生于世的时候,亚历山大已经预备好当时的世界可以用希腊文来接受新约的福音。耶稣降生后三百年,有了历史上的第二大更新,是上帝透过君士坦丁大帝带给世界的,这是从政治上开始的。君士坦丁看见十字架的异象,上帝先改变君士坦丁,使他更新自己,结束对基督徒的逼迫,不再杀害信耶稣的人。罗马帝国在三百年内杀了大约五十万到一百万名基督徒。罗马帝国是拜假神的,罗马帝国的宗教是希腊的,罗马帝国敬拜的神就是希腊的诸假神,罗马帝国使用的是希腊文。基督降生后三百年,上帝再次主动改变这个世界。上帝从改变一个人做起,这个人是被动的,他根本不想更新,根本不预备变化。这人政治上是罗马帝国,宗教上是希腊神话。他的政治野心使他企盼赢得胜仗,结果上帝主动把异象给他,使他借着耶稣的十字架赢得胜仗。这更新是从这人开始的,这更新带来基督教截然不同的改变――从被赶逐、被逼迫、被审判、被杀害,变成开放、自由、合法的宗教。你还记得我提过地下墓穴(Catacombs)的事吗?当时躲藏在地底下的教会,一大批基督徒痛苦地隐藏在地底下,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阳光的温暖,如此敬拜上帝三百年。当上帝的时间到了,教会被更新了,这是上帝自己的作为,借着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让基督徒拥有敬拜上帝的自由。如果没有君士坦丁,教会将如何呢?更好?更坏?两者都有。如果教会继续被逼迫,教会的信仰更坚守;当教会自由了,不再受逼迫,享受自由的生活,但教会的品质、基督徒信耶稣的动机就动摇了。历史更新变化时,好的事情发生了,坏的事情也趁机进来了。自从君士坦丁带来更新变化之后,教会纯洁性的本质很难持守,但上帝依然在祂的作工。君士坦丁改变这一切,是以基督徒的身分来改变的吗?不是,他不过是透过十字架的异象好赢得胜仗,那时他还没有信耶稣,看起来已经信主了,其实还没有真正的信仰,就像很多人到教会受洗,心里还没有真正相信,受洗后继续听道,几年下来,越来越明白真理,君士坦丁也是这样。他在死前忽然受洗 成为基督徒,这是天大的事。反对基督教、逼迫基督徒的罗马帝国皇帝宣布作基督徒,这是轰动当时的大消息。连皇帝都做基督徒,不再杀基督徒,不再监禁基督徒,基督徒感到非常自由,乱来的基督徒也越来越多。
奥古斯丁带来教会的更新
继君士坦丁之后,上帝借着一个外邦人与一个基督徒所生的孩子更新变化教会,这人就是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的父亲是一个经常发脾气、唯我独尊的人,有着大丈夫式的独裁,是一个爱喝酒的男人。这种丈夫在世上到处都有,做太太的只能受屈辱、安静、不反抗。今日的世界却不是如此,女子能赚钱才不管丈夫的尊严,处处跟丈夫争,无论如何不愿顺服,但当时不是如此。奥古斯丁的父亲娶了一位灵性特别好的基督徒,这样个性的男人娶到这样安静、贤淑、顺服的太太,做丈夫的很幸福,做妻子的很痛苦。他们生了一个绝顶聪明、个性特殊、喜爱自由的孩子。这孩子十多岁的时候学了希腊的修辞学、希利尼的斯多葛与伊比鸠鲁等人生哲学,十七岁的时候担任大学教授,聪明过人,私生活却一蹋糊涂,满有学问却放纵情欲,没有结婚就与一个女子同居,无法好好约束自己过圣洁的生活,没有效法他母亲敬虔爱主的灵性。奥古斯丁的父亲也是一个比较放纵的人,不会管他太严;他的妈妈是很敬虔爱主的人,她为自己放荡的儿子内心伤痛。奥古斯丁三十岁时蒙了上帝的恩典而悔改,更新变化自己的生活。上帝透过奥古斯丁的更新变化,带来整个教会的更新变化。奥古斯丁原先接受摩尼教(Manichaeism,编按:由摩尼所创立,是一种将祆教、基督教、佛教混合而成,吸收了祆教的善恶二元论思想),相信有善神与恶神,善神叫做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恶神是安哥拉·曼纽(Angra Mainyu)。摩尼教认为善神主导光明的生活面,人之所以能过良善、光明磊落的生活,在于人顺服善神;当人顺服恶神,他的生活是黑暗、邪恶、不道德的。有些时候,你早上很想过圣洁生活,但晚上你就乱来了;你好几天愿意读经爱主,另外几天却与女人乱搞。这样的情形,根据摩尼教的解释,是因为这两位神都在争夺你这个人,良善的神盼望你做良善的人,邪恶的神盼望你与祂一同犯罪。根据摩尼教的理论,做人很辛苦,有善神、恶神拉扯着,人是善恶两神所争的对象,人有想做好人的时候,但做不到,人有想犯罪的时候,却经常做到了,犯罪之后痛苦、后悔,盼望重拾良善的生活。人处在善恶矛盾中的摩尼教思想听起来很合理,影响着年轻的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早上在大学做教授,晚上与未婚女子乱来,他不平安,于是去听道,但他听的不是圣经的道,他听的不是伟大的神学家所讲的道,而是摩尼教的道,奥古斯丁感到摩尼教很对,很适合他,正像很多人选教会,「这间教会不适合我,这里的牧师个性很硬,经常骂人」,到了别的教会,仍觉得不适合他,因为规矩太多,于是再找别的教会,「这间教会很适合我,这里的姊妹很年轻」。你是这种基督徒吗?如果你是这种基督徒,你有祸了!因为你想的不是该如何亲近上帝,你考虑的不是有没有听见上帝的道,你选教会的标准是「就在我家隔壁,讲的道听起来很顺耳,姊妹很漂亮」。虽然奥古斯丁受摩尼教影响多年,但他逐渐感到其中有些不对劲,因而反思摩尼教是否真的是真理。某晚,奥古斯丁辗转反侧,于是起身仰天而望,上帝借一望无际的星空向奥古斯丁说话,更新奥古斯丁的思想。如此思想的启发不是政治性的、宗教性的,或透过圣经的话所赋予的,上帝乃是透过祂所造的自然(普遍启示),使奥古斯丁反思:「善恶如果真的互斗,除了在人的内心,也在星际之间,天上的众星岂不是乱成一团?但大自然总是如此平静,众星球总是排列得如此有序」。他醒悟过来了,「互斗是我内心的事,在宇宙之中是没有的,在天象之中是没有的,在大自然之中是没有的」。像奥古斯丁如此聪明的人很少,他一面经历困难,一面观看上帝所造的宇宙,一面思忖天象 所隐含的道理。奥古斯丁醒悟了,他不再相信善恶互斗的二元论,他相信一定有一位比自然、人类、宗教、政治更高的神管理整个宇宙,用祂的能力使宇宙有序,而这一位上帝才是真正的上帝。自那天起,奥古斯丁决定离开摩尼教,重回她母亲带给他的信仰,「真正的神不是二元的,是一元的,是永恒存在、自有永有、良善的上帝」。上帝先更新奥古斯丁,再借着他更新教会,改变人的思想。奥古斯丁有一天思想这些事的时候,突然听见隔壁有个孩子大喊:「打开来读!打开来读!」他听了之后,认为这是上帝借着那个小孩子要他打开圣经读上帝的话。有些人根本不相信圣经,也不相信上帝会借着圣经向他说话,但奥古斯丁不是如此。奥古斯丁回家,打开圣经,看到其中一段话,这段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上帝引导奥古斯丁翻到罗马书:「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2-14),这里的每句话都是对奥古斯丁所讲。真神要奥古斯丁离开黑暗,归向光明,因为「黑夜已深,白昼将近,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这里的每句话都是上帝对奥古斯丁说的。上帝使用亚历山大大帝改变了世界的文明,带来文化的更新;上帝使用君士坦丁大帝改变了教会的现况,带来政治的更新;上帝使用奥古斯丁这聪明的青年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带来思想的更新。上帝使奥古斯丁透过观看星空得知上帝的旨意,透过一个孩子引导他打开圣经来读,改变了他,也转变整个历史。更新变化不是你个人的事,更新变化有上帝超自然、原先的旨意。12-14),这里的每句话都是对奥古斯丁所讲。真神要奥古斯丁离开黑暗,归向光明,因为「黑夜已深,白昼将近,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这里的每句话都是上帝对奥古斯丁说的。上帝使用亚历山大大帝改变了世界的文明,带来文化的更新;上帝使用君士坦丁大帝改变了教会的现况,带来政治的更新;上帝使用奥古斯丁这聪明的青年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带来思想的更新。上帝使奥古斯丁透过观看星空得知上帝的旨意,透过一个孩子引导他打开圣经来读,改变了他,也转变整个历史。更新变化不是你个人的事,更新变化有上帝超自然、原先的旨意。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219,未经讲员过目。
📡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1(唐崇荣)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1
唐崇荣牧师
亚历山大带来希腊文普及的更新
上帝在耶稣降生前三百年透过一位马其顿王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 356B.C.-323B.C.)带来历史上第一次的更新。亚历山大不是基督徒,但在他离世以前,有犹太人的祭司让他读旧约但以理书。上帝透过亚历山普及希腊文,因为上帝要使希腊文成为撰写新约的语言。旧约圣经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新约圣经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这转变是更新变化的开始。犹太人完全不懂这一点,但上帝是超时代的历史主宰,祂已经看见日后所需要的希腊文。使用希伯来文认识旧约的犹太人没有更新变化的思想,死守常规,封闭自己,不肯改变。结果上帝用希腊文将新约启示给人,犹太人就被丢弃了。今日的犹太人仍停留在二千多年前的旧约时代,还以为自己是最忠于上帝、是最认识圣经、最懂解经的人。每时每代需要有更新变化的头脑才能跟得上上帝的旨意。耶稣来到世上,他要以色列人不要死守旧约,要领受新约,领受圣经新的启示,有更新变化才能跟上上帝在历史中的引领。亚历山大所到之处(编按: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出生于马其顿王国首都派拉,其20岁继承王位,随后征服希腊、横扫两河、占领埃及、荡平波斯、大军开进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地跨亚欧非的马其顿帝国),预备各处懂得希腊文的人。当耶稣来到世上,门徒传道,从犹太人的希伯来文转成当时通用的希腊文,这种更新变化是上帝主动的,圣灵引导的,是死守传统的犹太人与死守传统的教会所不明白的。犹太人没有看见上帝已将圣经的语言从希伯来文更新至希腊文。上帝使用谁预备使圣经的记载从旧约的希伯来文转变为新约的希腊文?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是亚里斯多德的学生,他带着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希腊文书籍到阿拉伯。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之后,当地人开始学习希腊文;三百年后,耶稣降生;四百年后,保罗把福音传到这些地方;教会于世界历史不断传下来,才有现在的教会。因为这极大的更新,神学家开始用希腊文明白圣经,引导我们继续前进。
君士坦丁带来基督教不再遭受罗马政权逼害的更新
带来历史第二大更新的是与亚历山大相差六百多年的君士坦丁(272-337)。亚历山大大帝是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马其顿人(编按:马其顿人,是由希腊语部落与伊里利亚人、派奥尼亚人、色雷斯人等组成。马其顿征服希腊后以希腊人自居,并对希腊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帝国征服希腊后使用希腊文的新时代人物。亚历山大被动地被上帝兴起,预备传福音时所需要的语言。君士坦丁则是半被动、半被主动地被兴起,圣灵无形中引导世界历史,把他也放在其中。君士坦丁因看到天上十字架的异象,倚靠耶稣赢得胜战,他的更新是被动的,不是他主动的。罗马帝国是逼害基督徒的,在君士坦丁以前二百多年杀了无数的基督徒。罗马帝国需要更新,但罗马帝国主动想要更新、悔改、好好对待基督徒吗?没有。列宁、史达林、赫鲁晓夫等人之后,到了戈巴契夫当政时,上帝瓦解苏联,苏联在戈巴契夫时期瓦解了。戈巴契夫从小是由基督徒母亲养大的,虽然他是共产党领袖,却使我们看见上帝在人的权柄之上掌权。耶稣到世上来之前,上帝主动预备亚历山大成为旧约与新约语言的桥梁,从希伯来文转变成希腊文。到了君士坦丁时期,上帝主动干预罗马帝国,用异象告诉君士坦丁:「你要靠十字架才能得胜」。罗马帝国不可能主动更新,罗马帝国反对圣经、反对基督徒,君士坦丁不是由读圣经产生更新。亚历山大完全被动地被更新,上帝在他的生命中做工,使他逐渐预备希腊文成为他版图下的通用语言。亚历山大到死都不是基督徒,他死前得知但以理书提到羊的角断了,四个小角出来,预言他的国度要怎样分裂,「这山羊极其自高自大,正强盛的时候,那大角折断了,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方原文作风〕长出四个非常的角来」(但8: 8)。君士坦丁不是基督徒,但他被动地被上帝使用来更新约二百五十年之久逼迫基督徒的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基督教第一次大公会议(325年),他的信主是死前不久。君士坦丁的更新是半被动、半主动的,上帝以恩典折服他,最后他以信心接受耶稣基督。君士坦丁时期,基督教发展很快,教会的危机也来了,因为人太容易做基督徒,很多进教会的人是假基督徒,教会逐渐失去她的纯洁性,逐渐放松对教会本质的持守。
奥古斯丁带来基督教信仰知识论的更新
上帝透过另一个人带来超越亚历山大、君士坦丁的更新,这人没有政治地位、军事势力,但他的头脑改变了基督教与世界,我认为他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二十八个人之一。有一次我把史上最聪明的一百六十个人摆列出来,把其中不太重要的人逐渐删除,仅剩二十八人是我认为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无论东西,无论古今,其中之一就是奥古斯丁。君士坦丁之后过了几十年,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生在世上,他生在非洲。如果你问非洲有聪明人吗?我告诉你,有。什么时候生的。第四世纪生的。这人是由一位名为莫妮卡的敬虔妇女所生,莫妮卡是史上最重要的女人之一。莫妮卡终生敬畏上帝,她的丈夫据说不是基督徒,性格刚烈,他俩结婚之后生下奥古斯丁。奥古斯丁自小聪明过人,十三、四岁就明白希腊人的修辞学,十七岁就研究斯多葛与伊比鸠鲁的哲学,十八岁就做了大学教授。所以不要轻看女子,女子可能生出改变世界的人。要怎样教这样的孩子?孩子越聪明,母亲越辛苦。做母亲的不要失望,不要自卑感,你调皮的孩子可能对世界带来很大的贡献,你犯罪的孩子悔改后还可能成为圣人。莫妮卡对她聪明却堕落的儿子焦急万分,经常一面听道,一面流泪,在教堂一个安静的角落祷告。她的丈夫很聪明、脾气很坏、很爱喝酒,这女子很可怜,泪流不停。有一次聚会结束后,莫妮卡仍待在教会,跪着祷告,流泪不止。主教巡视教会时发现教堂有一个女子还留在那儿,跪着祷告。主教问莫妮卡:「妳为什么不住哭泣?」莫妮卡回答说:「我很难过。我的孩子很聪明,却经常犯罪。我该怎么办?上帝会垂听我的祷告吗?我的孩子会悔改信主吗?我还有盼望吗?」主教说:「妳用信心仰望主,妳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莫妮卡说:「可是我的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我不知道上帝会怎样带领我。」主教说:「我实在告诉妳,一个用母亲这么多眼泪祷告的孩子是不可能灭亡的。上帝必定垂听妳的祷告。回家吧!」莫妮卡做了她能做的,讲了她该讲的。年轻的奥古斯丁爱上一个女子,不与对方结婚却有了性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莫妮卡想起主教对她说的话:「一个用母亲这么多眼泪祷告的孩子是不可能灭亡的」。奥古斯丁差不多三十岁的时候,突然醒悟过来,生活更新了。他来到母亲面前,说:「母亲,我悔改了,不再与那女子同居。她为我生了一个孩子,我会扶养这个孩子。至于她,就让她寻求她下半生的幸福吧!」奥古斯丁扶养这个孩子,但过了几年,这孩子不幸死了。奥古斯丁悲恸地埋葬孩子,对上帝说:「我专心终生服事祢」。他研究圣经与哲学,有一次读到罗马文学 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B.C. – 43BC.)所说的一句说:「人一生的价值在于专求真理,永不厌烦地学习、深思,这是人生最大的目的」,于是奥古斯丁对自我期许:「我要一生追求真理,沉思默想」,他成为一个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人。一千七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回头看,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的贡献太大了,他精通圣经的思想与哲学的思想,是知识历史中首位促进神学界与哲学界达成思想和谐性的思想家,定下整个世界追求知识的路线(编按:以信求知),把基督教在知识界的合理性奠定起来,把世界最高的知识与基督教信仰接轨起来,他也深深影响了我。在中国历史中,我是一个传福音、也是说服最多知识份子的传道人。因为这一个路向,我在伦敦、纽约、匹兹堡、洛杉矶、圣地牙哥、温哥华等地的一流学府讲道,领许多人归主。有的人说:「唐牧师在讲哲学,讲历史,很少讲圣经」,我不要与人辩论。上帝借着我与我所定的路线、讲道的风格、对知识份子的负担,我做了许多布道家、神学家没有做到的事情,我只忠心地在上帝面前走完我的道路。在我年老的时候,我们举办了几十年的神学教育,我们创立的加尔文理工学院;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哲学思想,我们建立有文化使命的学院,结合福音使命与文化使命,使基督教不被知识分子丢弃与轻看。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与从前亚历山大、君士坦丁带来的更新有何不同?亚历山大的更新是上帝促成的,君士坦丁带来的更新是被动与主动的,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是知识与信仰的。基督教传下这两千多年来,如果没有亚历山大,很少人认识希腊文;如果没有君士坦丁,罗马帝国会一直杀害基督徒;如果没有奥古斯丁,基督徒无法在信仰上有一个好的理性的发展。基督教得到最有学问的人,功劳在哪里?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不是用政治的势力、君王的权柄,乃是攻脑、攻心,使人降服在真理之下。今天有两种教会,一种是用骗骗人的方式,要人信耶稣;另一种是从奥古斯丁得到更新,说服知识分子成为基督徒,将他们的理性降服在上帝的真理之下。)所说的一句说:「人一生的价值在于专求真理,永不厌烦地学习、深思,这是人生最大的目的」,于是奥古斯丁对自我期许:「我要一生追求真理,沉思默想」,他成为一个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人。一千七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回头看,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的贡献太大了,他精通圣经的思想与哲学的思想,是知识历史中首位促进神学界与哲学界达成思想和谐性的思想家,定下整个世界追求知识的路线(编按:以信求知),把基督教在知识界的合理性奠定起来,把世界最高的知识与基督教信仰接轨起来,他也深深影响了我。在中国历史中,我是一个传福音、也是说服最多知识份子的传道人。因为这一个路向,我在伦敦、纽约、匹兹堡、洛杉矶、圣地牙哥、温哥华等地的一流学府讲道,领许多人归主。有的人说:「唐牧师在讲哲学,讲历史,很少讲圣经」,我不要与人辩论。上帝借着我与我所定的路线、讲道的风格、对知识份子的负担,我做了许多布道家、神学家没有做到的事情,我只忠心地在上帝面前走完我的道路。在我年老的时候,我们举办了几十年的神学教育,我们创立的加尔文理工学院;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哲学思想,我们建立有文化使命的学院,结合福音使命与文化使命,使基督教不被知识分子丢弃与轻看。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与从前亚历山大、君士坦丁带来的更新有何不同?亚历山大的更新是上帝促成的,君士坦丁带来的更新是被动与主动的,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是知识与信仰的。基督教传下这两千多年来,如果没有亚历山大,很少人认识希腊文;如果没有君士坦丁,罗马帝国会一直杀害基督徒;如果没有奥古斯丁,基督徒无法在信仰上有一个好的理性的发展。基督教得到最有学问的人,功劳在哪里?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不是用政治的势力、君王的权柄,乃是攻脑、攻心,使人降服在真理之下。今天有两种教会,一种是用骗骗人的方式,要人信耶稣;另一种是从奥古斯丁得到更新,说服知识分子成为基督徒,将他们的理性降服在上帝的真理之下。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212,未经讲员过目。
📡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4(唐崇荣)
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君士坦丁带来的更新
唐崇荣牧师
亚历山大带来的更新
我们曾提到亚历山大大帝是更新历史的前驱。当人歧视外族人,亚历山大大帝从不轻看别的民族,他娶了东方的女子,希腊人质疑他为何娶外族人,但亚历山大对他希腊本族的人说:「不要以为我们比外族优越,我们要尊重别的民族,不要看不起比我们文化低的种族,他们有他们的好处,是我们所没有的」。亚历山大是首先更新错误种族观念的伟人。亚历山大之后三百多年,耶稣降生;耶稣之后五十年,保罗兴起。保罗说:「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3)这句话比亚历山大大帝迟了三百年说出来,但这句话改变全世界,不再使犹太人高高在上。但犹太人几千年来没有更新,以为自己完全遵照圣经,但看不见圣经的精意。保罗说:「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作:圣灵)是叫人活。」(林后3: 6)亚历山大从内心深处明白上帝的心意。有的人每天看圣经,行事为人却违背圣经,亚历山大却不是如此。耶稣降生时,东方的博士看见那星,特地来朝拜耶稣,那些死守圣经、以为自己是名人的人却被上帝丢弃。前不久,我请了一名德国钢琴调音师来修我们最好的两架钢琴。如果是你,你一定不同意他来这里工作二十天,我们大约要支付他八百条印尼盾。这一点也不贵,因为这个人拥有全印尼没有人拥有的才干,他带最新、最好的器材来修整我们的钢琴。这位钢琴调音师不是修理普通的钢琴,而是修理全世界最好的钢琴。他修理史坦威钢琴(Steinway & Sons)已有四十三年经验。德国像他有这样经验的人开价更高,但不懂音乐的人说:「每架钢琴都一样」,就像人说:「只要是女人,就可以跟她结婚」。有许多外国的大使来我们的音乐厅聆赏我们所举办的音乐会。这些大使在德、法、美经常听音乐会,而印尼只有这间音乐厅所举办的音乐会有这么多大使愿意参加。我到日本的时候,我会找日本最好的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我发现日本人很肯花钱经营音乐厅,单单在东京有十七间比我们大的音乐厅。日本人对音乐的要求很高,不信耶稣的日本人都知道圣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 Passion)。日本名指挥家铃木雅明(Masaaki Suzuki)曾在我们这里指挥,也曾参加过我们的主日崇拜,他是很好的基督徒。他说日本人只听欧洲的乐团到日本的演出,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要追求最高的原则,使我们的信仰与文化达到最高的标准,上帝才得着荣耀。请问我们的生活有没有更新?我们的思想有没有更新?我们的行为有没有更新?我们的信仰有没有更新?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Suzuki)曾在我们这里指挥,也曾参加过我们的主日崇拜,他是很好的基督徒。他说日本人只听欧洲的乐团到日本的演出,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要追求最高的原则,使我们的信仰与文化达到最高的标准,上帝才得着荣耀。请问我们的生活有没有更新?我们的思想有没有更新?我们的行为有没有更新?我们的信仰有没有更新?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Suzuki)曾在我们这里指挥,也曾参加过我们的主日崇拜,他是很好的基督徒。他说日本人只听欧洲的乐团到日本的演出,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要追求最高的原则,使我们的信仰与文化达到最高的标准,上帝才得着荣耀。请问我们的生活有没有更新?我们的思想有没有更新?我们的行为有没有更新?我们的信仰有没有更新?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君士坦丁带来的更新
罗马帝国第二次大更新发生于第四世纪,继亚历山大大帝之后七百年才有这次大更新,这次的更新带给罗马帝国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个更新改变以后两千年的历史。这更新是谁发起的呢?是一个非基督徒,但他看见自己的毛病,看见罗马帝国的错误,他改过来。怎么改呢?更新而变化。怎么更新呢?怎么变化呢?这位君王叫做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 272-337)大帝,他是第四世纪的罗马皇帝。在他做皇帝以前,罗马帝国一直杀基督徒,逼迫教会,使很多基督徒不敢做礼拜。基督徒被逼迫之后,很多人隐藏在地下的洞穴,现在你到罗马城会看见许多两千年前的基督徒做礼拜的洞穴,现在称为地下墓穴(Catacombs)。我去罗马七次,前几个月我特别去找这种地方,整团的人到地下墓穴的时候,上面的草地绿意盎然,草地之下就是昔日基督徒敬拜上帝的地下室。约五十五年前,我听说罗马时期基督徒敬拜上帝的洞穴长一千七百公尺。我们这礼拜堂下面才四十五公尺,上面有八十三公尺。罗马基督徒在地下挖洞作为敬拜上帝的地方有一千七百公尺。当罗马兵来抓他们的时候,他们躲在地底下,所以罗马兵丁无法抓到他们,他们在地底下敬拜耶稣。我原以为是一千七百公尺,但这次导游带我们亲自到那边看,他的解说有句话使我惊奇万分:地下教会长、横、直加起来是二万一千多公尺,比我从前所知的多二十五倍,你就知道当时基督徒的人数难以数计,由此可见基督教在第一世纪结束的时候影响之大。当时罗马城有一百多万人,如果三分之一的人接受基督教的话,当时应有几十万基督徒在罗马敬拜上帝。那时信耶稣那么难,可能被杀、被逼迫、被控告、进监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信耶稣?当时的基督徒与现在的基督徒不一样。现在的基督徒要丰盛、要发财、要上帝向他施恩,否则不信上帝,特别是极端灵恩派的人认为:「上帝听我的祷告,我就信祂;上帝不听我的祷告,我就不信祂」,很少人真正跟随耶稣。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 23)为什么第一世纪有这么多人信耶稣?因为保罗所传的信息不是字句的圣经,他所传的是上帝的心意,「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罗1:14)。但现在的教会讲这样的道吗?中国人建华人的教会,巴塔克人(Batak)建巴塔克人的教会,爪哇人建爪哇人的教会。你不请你家里的工人信耶稣,司机开车把我们载到教会,司机不进来做礼拜,因为我们看不起他们,认为我们的民族更优秀,这需要改变、更新。我们过去有一个传道人名叫Iman Santoso,他在大学生中工作。他每天与他的仆人一起吃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遵行圣经的教训,所有的民族都是一样的。」我们会做到这一点吗?求主可怜我们。
君士坦丁大帝原不是基督徒,他死前受洗,但他所带来的更新不是受洗之后带来的。君士坦丁活在世上这几十年,他什么时候更新罗马?他年轻的时候开始感到基督教太好了,感到罗马帝国太坏了,处处用暴力、残忍的方法逼害基督徒,这种想法慢慢改变他的心。到了三百一十二年,他整个人改变过来。有一天君士坦丁要去打仗。他是罗马皇帝,为了国家,他要打胜仗,他要战胜仇敌。他心里有个祷告:「神明啊!祢帮助我,祢给我力量,使我能够战胜我的仇敌。」突然,他看见一个大异象,他看见一个十字架从天上显明。他非常害怕、惊奇,一直看天上那个异象。突然有个声音说:「君士坦丁,你要依靠十字架才能得胜。」罗马那时已经差不多一千年。罗马的历史可追溯到六王统政的时期(625B.C.-510B.C. ),约于主前七世纪建立。六百多年后,耶稣降生。耶稣降生后约三百一十二年,君士坦丁看见十字架的异象。罗马帝国的基督徒从何时开始变成礼拜天做礼拜?从君士坦丁下令基督徒礼拜天做礼拜后,各地的基督徒因而联合起来。我相信教会历史最大的更新是从君士坦丁开始的。在他之前三百一十二年内,罗马帝国十次逼迫教会,尼禄(Nero)、戴克里先(Diocletian、多米先(Domitian)、马可奥理略(Marcus Aurelius)、哈德良(Hadrian)等皇帝都曾杀害基督徒,特别是在尼禄的时代。尼禄把整个罗马城烧掉,因为他要重建罗马城,把罗马城建成以他为名的城市,但现有的建筑太多,妨碍他新的建筑计画,于是他干脆一把火把罗马城烧了。尼禄生性相当残忍,他杀了自己的兄弟,杀了自己的母亲,杀了自己的妻子,杀了朝中的大臣。当尼禄的工程师为他设计整座新的罗马城,将娱乐场、斗兽场、戏剧院、元老院、皇宫规划得相当高级。建筑模型做好之后,他宣布尼禄城一定要建起来。他想放火烧掉原有的罗马城,但城内一百万的百姓怎么办?如果百姓要尼禄下台怎么办?于是尼禄推说是基督徒烧的,让全罗马人杀基督徒,好使百姓不会推翻他。于是,当罗马城烧起来时,百姓追讨放火的人,官员们谎称是基督徒放的火,嫁祸给基督徒,到处逮捕基督徒,残杀基督徒,那时是主后六十四年,教会大受逼迫,许多基督徒被抓,罗马城血流成河,皇帝下令逼迫基督徒,很多基督徒躲在地下的洞穴。彼得被钉十字架就是在尼禄的时代。保罗被砍头也是在尼禄的时代。基督徒被逼迫三百多年后,君士坦丁开始让基督徒可以敬拜耶稣,这个更新把整个教会改变过来。他为什么要更新?因为他亲眼看见罗马帝国太残暴,需要要有新的局面。这转变决定多少人可以死、多少人可以活。如果政府是残暴的,百姓一定受苦。保罗说:「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2:1-2)基督徒等了三百一十二年,君士坦丁大帝带来改变,整个教会开始喘息。
从正面来看,罗马帝国结束对基督教的大逼迫,基督徒不用再惧怕,可以放胆信耶稣,勇敢做礼拜,过正常的生活;但从反面来看,由于信耶稣不再羞耻了,信耶稣不再受苦了,所以有很多假基督徒混进教会,教会里充满假基督徒。当教会受难的时候,是信仰纯正的时候;当教会顺利的时候,许多假基督徒混进教会。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保障基督徒享有自由敬拜上帝的权利,从正面来看是更新,但魔鬼趁机做工,把很多假基督徒带进教会。这些地穴后来作为坟墓之用,可以埋葬几十万人。这是真正的教会历史。基督徒遭受大逼迫后,更新变化来了。从谁而来?从一个罗马皇帝而来。这个罗马皇帝看见自己的帝国太残暴、太专制、太独裁,害死很多人,所以他走和平的路线、更新的路线。从此之后,罗马帝国延长了大约一千一百多年。主后312年,君士坦丁大帝改信耶稣,罗马帝国不再逼迫基督教。罗马帝国后来迁都到东方的君士坦丁堡(现今的伊斯坦堡)。1453年,东罗马帝国消灭了。罗马国祚自主前七世纪到主后十五世纪,是国祚最长的国家。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比罗马帝国的国祚更长。为什么罗马帝国会再复兴起来?因为更新变化。我们要更新变化。唯有更新变化,可以使我们历久不衰。个人是如此,国家是如此,教会更是如此。如今许多教会衰微下去。昔日建造坚固宏伟的礼拜堂,如今却没有多少人做礼拜,因为没有更新变化,没有诚心诚意为基督传扬福音。罗马帝国因这次更新,君士坦丁允许基督徒做礼拜不再受逼迫。君士坦丁于325年召开了尼西亚会议──基督教第一次大公会议,最后会议通过了《尼西亚信经》。虽然君士坦丁直到临终前才受洗,但他更新的思想、变化的步骤改进了罗马帝国的命运。因为这次的更新,使罗马帝国延长一千一百年的历史。虽然他自己不到七十岁就离开世界,但他对世界历史的改变、对罗马帝国的更新产生很大的效用。他改变了罗马帝国,也造福耶稣基督的教会。一个人的改变不但影响自己的事业,也可能影响教会的发展。如果你在生意上尊主为大,你可以带给教会祝福,使人从你的事业看见上帝的荣耀。君士坦丁是一个好的例子。他不满意自己的国家,他有更新的心意,上帝借着他赐福教会,使罗马帝国延长一千多年,也使基督徒有长久平安的日子敬拜上帝。你愿不愿更新改变?愿上帝赐福我们。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129,未经讲员过目。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中的十大更新3(唐崇荣)
历史中的十大更新3(罗12:2)
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理略带来的更新
唐崇荣牧师
改变历史轨迹的人
因一些人思想有所变化,看不惯正运行在社会的现象,认为「不应当如此」。为什么人有「不应当如此」的思想?永恒的上帝创造人的时候,赋予人一种特别的观念:「应当如何?」人想:「应当改变成一种更新的方法」、「应当改变成一种更新的风俗习惯」。要如何改变?历史传承下来的习惯是非常难以改变的,人人认为本来就是如此。既然如此,就应当一直延续下去。这也是人性另一特征,我称之为「惰性作用」。人从「不想改」,到了「不必改」,最后演变成「改也没有用」,因循怠惰下去。更新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勇敢是非常重要的。更新的人多吗?少之又少。严格说来,人类的命令决定于几位勇于更改的人手中。为什么这些人勇于更新?第一,这样的人一定有坚定的思想;第二,有卓绝的勇气;第三,有领导的能力;第四,有社会的影响力;以致那些有负担、有远见的人走在历史前头,站出来代表全人类做了惊天动地的事,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如果做成功了,人类就变化了,社会就进步了,历史就改变轨迹了,把不应当的变成应当的,把本来是这样的变成过去的,把不可能的现在行出来了,人就在更新之中过活。这种人重不重要?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人,历史就没有新的方向。罗马书第十二章二节不是寻常的经文,它隐藏上帝的旨意、历史的动向、全民当走的路向这几方面的真理。历史传统根深蒂固是神许可的吗?如果是的话,难道人类就没有变化?如果不是的话,上帝原有的旨意在每个时代有怎样的引导?当上帝兴起一个人勇敢行动的时候,到底这个人内心看见了什么?这个人从哪里来有这么大的勇气改变这些?我对历史深感兴趣,每次提到历史,我就以非常敬畏的心看上帝所要做的事是什么。我们小时候都有一段不喜欢历史的时期,觉得历史非常枯燥无味。但如果你有一位很好的历史老师,他教的历史使你产生兴趣,使你改变想法,你就会爱上历史。当你爱上历史,你的生命会有新的变化,你的生命与生活会有多层次的享受。可惜许多教历史的人很平庸,没有什么启发力与影响性,以致许多人一生一世不喜欢历史,生命停滞于古老、机械性的生活。如果这些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改变,这些人 也会好好创造自己的历史,好好影响四周的人,带动整个社会有新的潮流、新的方向,有不同的前途。你可以想像从前你读历史的时候,你的老师是很死板的?或是你的老师是很灵活的?是从来不变的?或是用各样的方式来吸引你、带领你?哲学、历史,还有许多对原则的了解,使你的生命变成灵活性、多面化、非常丰富的体会。当你以这种多面向、立体式的方式成为你习以为常的思路,你看圣经也会不一样。有些人读圣经就是拿来死背,每天努力读圣经,看起来很热心、很忠诚,但是读来读去就是字句死板的记忆,从不明白圣经的精意,也无法灵活地应用,更难看出里面的意义要如何改变人生。这样的基督徒、牧师、教会占多数,以真正的灵活性理解精意、剖析真理的牧师、传道很少,所以很多教会没有进步,每个礼拜照样做礼拜,这样读经、唱诗、祷告,但是信徒的灵性没有改变,在传统的控制下没有改变。同样做基督徒、读圣经、听讲道,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传道人看圣经看出什么、讲出什么、怎样影响信徒是很重要的。为什么有些牧师读了一些经文,想得多得不得了?这是很大的奥秘。耶稣说:「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8),这种人如同一个供应无停止的泉源。上帝的道在你里面是活的,不是死的,是有功效的,是能结果子的,道在你心里成为活水的泉源,流也流不完。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有这样的经验,把上帝活泼的道存在心里,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会因而活跃起来,因为这看似简单的话会产生无穷的变化。圣经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就是要我们以活泼的原则、不变的真理,达到无穷变化的新鲜感。38),这种人如同一个供应无停止的泉源。上帝的道在你里面是活的,不是死的,是有功效的,是能结果子的,道在你心里成为活水的泉源,流也流不完。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有这样的经验,把上帝活泼的道存在心里,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会因而活跃起来,因为这看似简单的话会产生无穷的变化。圣经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就是要我们以活泼的原则、不变的真理,达到无穷变化的新鲜感。
亚历山大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更新
历史上有些人不满意现状,心里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可不可能是另外那样?如果改变会怎么样?如果不改变会怎么样?」这些人决定了历史的走向。上周我讲了一位不是在耶稣降生后出生的,而是主前三百多年生出来的一个人物,他一生所做的事就是上帝所要我们达到的,比如:我们不应当自视甚高而轻贱他族。这人改变当时的风俗,他就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娶了外族女子,娶了一个跟他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不同语言的女子。他同族的人不解:哲学思想这么高的亚历山大为什么要与野蛮民族的女子结婚?最为反对的,是亚历山大的哲学老师,亚历山大的哲学老师就是赫赫有名的亚里斯多德。中国人说:「庸师误人」,二千三百年前的腓力二世明白这个道理,聘请亚里斯多德进宫教导他的儿子。亚里斯多德撰写不同的题目的书,多达一千多本。亚里斯多德谈天文学,就写了一本天文学的书;他讲地质学,就写了一本地质学的书;以此类推,写了一千多个题目。这样有学问的人,王把他请到王宫,成为王子的宫廷老师。亚历山大天资聪颖,看马就知道马的个性在哪、马的困难在哪、马难以驯服的原因在哪,许多有经验的长者看不出来,这十一岁的亚历山大却看了出来。你能把这样的天才交给不能教书的老师吗?不可以。当我创办加尔文基督教学校,第一年只有十七名学生来读。很多父母觉得「归正福音教会没有办过学校,哪有经验?」雅加达有很多好的学校,天主教的,基督教的,历史悠久的,这些毕业生到外国都被接受,这些家长对新建立的加尔文基督教学校充耳不闻,学校第一年才招收到十七名学生。但我们选对了校长,他训练了三十五名老师,这些老师的知识对了,教导也对了,四年内学校排名名列前茅,现在迈入第十四年,学生纷纷拿到金牌奖、银牌奖,物理学与化学等科目的首奖,教育部对我们刮目相看。即便如此,有的会友还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别的学校,没有看出真正的教学品质在哪,就这样断送自己孩子的前途。有一个拿到金牌奖的学生,他出身于一个人口不到十万人的小乡村,因为当地地层一直下陷,居民纷纷搬迁到其他城市。我们有一个分堂在那里,这分堂只有一个会友买钢琴给 自己的孩子。这个乡村只有这一架琴。这个人生了一个男孩,三个女孩,把这男孩送到泗水学钢琴,这男孩九岁被带到玛琅学钢琴,这两个地方的钢琴老师都是很好的。这男孩十八岁的时候被送到欧洲读音乐,他在荷兰的海牙(Hague)、鹿特丹(Rotterdam)读音乐,也到德国的柏林读音乐,毕业于三所欧洲音乐学院。上帝呼召他成为传道人,他便回印尼读神学。许多人盼望出国留学出名,他反其道而行,回印尼读神学、做传道。他毕业后,我们派他到小教会事奉,他做得很好。后来他到海德堡大学深造音乐,获得音乐博士学位。但我要他回到欧洲,攻读神学博士。两年之后,他拿了神学博士回来。请问,这个孩子好不好?听话不听话?是可造之材吗?他拿了双博士,是印尼唯一的青年在世界著名的海德堡大学拿了两个博士。他是大富翁的孩子吗?不是。他是大教授的孩子吗?也不是。他就是我刚说那小乡村的孩子,现在在我们这里教神学。亚历山大摸到了上帝的心意:不可轻看外族,不可轻看不同文化的人,他与外族人结婚。很多华人仍用非常轻看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人。在我们博物馆有一个工人,我轻看他吗?我不敢轻看他,他的儿子现在十一岁,我买钢琴给他的孩子学钢琴,因为不可轻看人,不可看低不同民族的人。亚历山大有一个更新的思想,他改变世界,改变了希腊文化,改变了当时的社会,也成为历世历代的楷模。士,是印尼唯一的青年在世界著名的海德堡大学拿了两个博士。他是大富翁的孩子吗?不是。他是大教授的孩子吗?也不是。他就是我刚说那小乡村的孩子,现在在我们这里教神学。亚历山大摸到了上帝的心意:不可轻看外族,不可轻看不同文化的人,他与外族人结婚。很多华人仍用非常轻看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人。在我们博物馆有一个工人,我轻看他吗?我不敢轻看他,他的儿子现在十一岁,我买钢琴给他的孩子学钢琴,因为不可轻看人,不可看低不同民族的人。亚历山大有一个更新的思想,他改变世界,改变了希腊文化,改变了当时的社会,也成为历世历代的楷模。士,是印尼唯一的青年在世界著名的海德堡大学拿了两个博士。他是大富翁的孩子吗?不是。他是大教授的孩子吗?也不是。他就是我刚说那小乡村的孩子,现在在我们这里教神学。亚历山大摸到了上帝的心意:不可轻看外族,不可轻看不同文化的人,他与外族人结婚。很多华人仍用非常轻看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人。在我们博物馆有一个工人,我轻看他吗?我不敢轻看他,他的儿子现在十一岁,我买钢琴给他的孩子学钢琴,因为不可轻看人,不可看低不同民族的人。亚历山大有一个更新的思想,他改变世界,改变了希腊文化,改变了当时的社会,也成为历世历代的楷模。
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理略带来的更新
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理略(Marcus Aurelius, 121-180)带来罗马帝国诸多的更新,却不够彻底。罗马的Campidoglio广场有一座骑马的罗马皇帝青铜雕像,骑在马上的就是马可.奥理略。马可.奥理略是第二世纪的人,他一面做皇帝,一面做哲学家,有更新的思想,但他接受的思想不是基督教,而是斯多葛派的哲学。斯多葛派哲学强调:第一,男女平等;第二,善待奴隶;第三,追求和平;第四,不可苦待败战的将领,要善待战俘。这些伟大的思想是主前第四世纪斯多葛派哲学所传下来的。到了耶稣降生的时代,有些希腊人受了这派哲学的影响,待人和蔼,善待仇敌,不苦待战俘,对奴隶充满爱心,男女平等。当时的人认为最好的人就是斯多葛派的人。耶稣于斯多葛派四百年后降生,当时最难信耶稣的就是斯多葛派的人,因为他们觉得基督教与他们没有分别,「你们说男女平等,我们早就男女平等;你们说尽可能不要打仗,我们早就爱好和平;你们说要善待仆人,我们早就善待仆人;你们说不可苦待战俘,我们早就善待战俘」。当时最难信福音的,就是这些好人。正像你对中国人传福音:「你来信耶稣」,他们说:「我为什么要信耶稣?你们基督徒骗我的钱、骗我的房子,我没有信耶稣,道德比你们还好」,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很难信主,就像耶稣那个时代一样。马可.奥理略更新许多罗马陋习。罗马帝国为使做苦工的人不反弹,建了可以同时容纳四万人的剧场;又有斗兽场,让人与动物一同厮杀,当人杀死了动物,几万人欢声雷动。这些娱乐事业,使罗马帝国平定很久。世界的帝国能维持多久?中国国祚最长的朝代是周朝,约有八百年。秦始皇盼望他的王朝能永续下去,想不才到第三代,秦朝便亡了。秦始皇大有势力,但他的朝代国祚最短。不但如此,中国今日没有与他同姓的人。马可.奥理略是一个成功的皇帝,但他的成功不等于他下一代的成功。许多第一代拼命奋斗,成为富翁;第二代太过富有,生活豪奢,没有第一代的奋斗精神;第三代只懂花钱,毫无奋斗意志。三代过了,整个家族就衰败了,俗语说:「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意思。第一代赚钱,第二代花钱,第三代讨钱。身为有钱人的孩子不一定幸福,只懂得享受的人没有前途 。马可.奥理略更新了社会,改变了传统,使罗马帝国中兴起来,但他的孩子康茂德(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 161-192)非常不像样,充满仇恨,非常自私、邪恶,到处杀人。康茂德坐上皇位,随意生杀,罢黜他人,几年之内,罗马帝国逐渐衰败。自此之后三百年,罗马帝国再次中兴,另一位凯撒痛改前非,把整个罗马帝国更新过来,使罗马帝国国祚延长九百年,比周朝的八百年更长。愿上帝使我们懂得做一个心意更新而变化的人,不要承受错误的传统,要更新,「主啊!求祢更新我、改变我,使我有力量改掉几十年来错误的积习,使我常常效法基督,过一个更新、蒙上帝悦纳的生活」。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115,未经讲员过目。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历史中的十大更新2(唐崇荣)
历史中的十大更新2(罗12:2)
亚历山大大帝带来的更新
唐崇荣牧师
身体的完美心意的更新
罗马书第十二章二节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效法这个世界」,就是照着世界的方式过生活。我们虽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帝却为我们预备新的生活方式,亲自带领我们过一个更新的生活。「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这句话告诉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固执守旧,乃是不断更新变化。自然的进化在我们身体上的改变是不存在的,上帝起先造亚当时即是如此,人的身形、样貌、身体的功用几千年来就是如此。但人的心意、观念永远不可一样。这很重要。我们在不变中有经常的改变。人的身体是完美的,不需要改变。人对美的观念,也不需要改变。几千年前,人受人的美貌吸引,便与对方结婚,现在的人也受人的相貌吸引,有了想婚的念头。人的美貌、体态、身体的构造已经完美了,但人的个性不是如此。我从小就想:「为什么有翅膀的动物都是小小的?为什么大的动物都没有翅膀?」如果这个设计反过来的话,这世界会有麻烦。如果牛、象、马有翅膀,你每天就要换屋顶,因为牛、象、马太重了,所以不可以给它们有翅膀。苍蝇、蜜蜂、小鸟有翅膀,动物要吃它的时候,它就飞走了。这是上帝创造的奇妙。每种受造之物都有它的完美,就像星有星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一样。照样,人的完美也是如此。没有翅膀的人可以发明飞机,有翅膀的受造物只能自己飞。鸟可以飞几千里,但不是用工具来飞。鸟不会发明工具、使用工具,乃是照着本能发展它一切的活动。人不一样,人没有翅膀还是完美的。五百多年前,有个两岁小孩开始想怎样制造飞机,这个小孩名叫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为什么这个小孩两岁的时候会开始想怎么制作飞机?达文西并不是生在一个完美的家庭,他的父母没有好好照顾他。他两岁的时候,自己待在一个小摇篮里,外面有一只很大的鸟飞到他面前,鸟要啄他的眼睛,他很害怕,这两岁的婴孩就用手来挡,大大挥手,要赶走这只鸟。后来这只鸟飞走了,不能啄他的眼睛。达文西两岁就想:「为什么鸟会飞,而我不会飞?」他两岁就开始想人怎样才能飞。这五百多年来第一个想人可以飞的原理,就是达文西。我到达文西博物馆参观,对他佩服得不得了。一个没有翅膀的人思想怎样制造翅膀。在他的时代,几乎没有人飞成功。但四百年后,美国的莱特兄弟(Wilbur and Orville Wright, Wright brothers)所设计的飞机使用汽油发动机并且飞起来了。莱特兄弟根据什么制造飞机?就是根据达文西的原理继续思想下去。人类就在历史中不断进步,这进步就是更新而变化。
有些事是永远不改变的有些事是天天变化的
历史上的人若没有心意更新,就没有现代的世界。有的人注重世界的前进,看不起不前进的东西;有的人注重不改变的东西,从来没有历史上的变化;一种是一定落伍的人生,一种是变化太快、离开真理的人生。大概四十年前我在西爪哇讲道,那时我不到四十岁。我一家家分单张,请人来参加布道会,对不信主的人传福音,把单张一家家送到门口。那时有一名大约五、六十岁的人看我分单张,语带侮辱与轻看地说:「哼!这样的时代还要信耶稣?那样落后的东西,那样过时的信仰!」我那时很难过,我愿意把福音传给他,他有新时代的骄傲,侮辱我的信仰是太古老的信仰,说基督教是几千年前的事,这个时代哪还有人要信耶稣。请问,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回答?我说:「先生,你跟几千年前的人一样,天天吃饭。孔子时代的人要吃饭,新时代的人一样要吃饭。」他无话可答。我们传福音要有热心,要有好心,同时要有聪明、智慧,不然我们被不信的人一攻击就投降了。我说:「先生,还是请你来信耶稣。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可以勉强你。信仰是不过时的,谢谢。」我就离开了。作传道人很不容易。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两件事:有些事是永远不改变的,有些事是天天变化的,这就是这节经文的意思。
我讲道提到上帝吩咐整个人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耶稣说:「你去告诉那个狐狸」(参:路13:32),当耶稣批评政治家的时候,他是在讲道。今天我们批评政治领袖也是讲道。我们要把上帝纯全、善良、可喜悦的旨意提出来──做领袖的人要怎样做人,政治家的政权怎样合法,统治者要有慈爱的心,这样的原则是神的吩咐,讲的是政治的范围,原则是上帝的话语。「心意更新而变化」这是上帝的道。几千年来,为什么我们的衣服是这样?林语堂说:「每只动物的尾巴是在后面,只有人做了一条尾巴放在前面(编按:指领带)」,我深受启发,因为他的思想新颖,与很多作家不同。许多作家死板得不得了,我读过最死板的书,就是蒋纬国所写的书。他是用古旧的文言文来写,我相信你怎么读都读不懂,他的学问不错,但在语言学上没有更新而变化,永远做一个过时的人。时代进步,是因为有一些人头脑更新,我们的生活就不一样了,我们就向前走了。
历史上的第一大更新:商鞅变法带来的更新
几千年来,人身体的完美与原初上帝所造的一样,没有变化,但人的心意一直更新而变化。上周我提到第一个更新的思想,是在秦朝的时候,商鞅变法改变整个社会。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一定要严格执法,刑罚违法者。商鞅变法使秦朝的执法日益严峻,窒碍难行的事,也勉强百姓去行,相当牴触人性,导致社会的崩溃。商鞅所定的条例,他自己能行吗?商鞅最终被五马分尸。我要讲的更新是什么?「不要效法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这句话的智慧太大。历史上的变化使人类进步至今,无论是行政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工具的变化、思想的变化、行为的变化等。我们今天多么容易拿到需用的东西,一家工厂一天可以制造几万件衣服。怎么可能?因为思想变化。没有变化,世界就没有进步,人就会在历史中停滞不前。懂得这个原理,就做一个伟大的领袖;不懂这个原则,国家会越来越退步。这个道理太重要了,但现在的政治家相当不懂。有的人很聪明,很会做生意,头脑比央行聪明,思想转得很快,当政府阻挠社会菁英持续发展,国家就无法继续进步。一个使社会进步的人被驱逐,一个不使社会进步的人站在政治的高位,这是灾难。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出兵攻打乌克兰,心想自己一定获胜,「俄国这么大,乌克兰这么小,三天就把你攻下来」,他的心意非常固执。俄罗斯攻打乌克兰,已经攻打了十一个月,下个月就届满一年,俄罗斯一天打仗要花费几百万美金,一百天用几亿美金,一年用几十亿美金,就算国家再怎么有钱也不能这么花。为什么俄罗斯的钱要用完了,乌克兰的钱却用不完?西方国家看乌克兰受俄罗斯这样欺负,一直送飞机、坦克、大炮、炸药去,帮助乌克兰。俄罗斯的军队不但没有打胜,甚至撤退四次,进退不得,被乌克兰打得落花流水。俄罗斯收兵不是因为怜悯乌克兰,而是因为没有经费;不是不要打仗,而是因为打不赢。俄罗斯在乌克兰不断轰炸,乌克兰人很可怜。这样的情况若持续下去,将是两败俱伤,俄国的钱会用完,俄国的军兵会战死,俄国的武器也会用完,这是很不明智的。有些领袖心意更新而变化,有些领袖为了让自己稳坐宝座,什么坏事都敢做。世上的政治领袖的心意如何,非常影响世界的和平。
历史上的第二大更新:亚历山大带来的更新
秦始皇要做全中国最高的领导者,中国受灾的人却越来越多,因为他的心意没有更新而变化。在这以前有另一个在希腊的人,他不是希腊大国的君王,而是希腊小邦的王子,他名叫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在他十九岁半的时候,遭人暗杀,将军们请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亚历山大二十岁上位,东征西讨,从来没有打败仗,却在三十三岁时死了。他的功劳太大,攻打的范围太广,历史因而称他为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好像明白这节经文所提的心意更新而变化,虽然他活着的时候,保罗还没有生出来。上帝似乎使一些人明白一些圣经重要的原则,在人类历史中有所作为、有所更新,因而改变了整个世界。亚历山大带来世界的改变。他感到自己应当统治世界,因为他要使公理遍行。亚历山大完成了他父亲所不能完成的事,他报了波斯欺侮希腊的仇。波斯是当时极其强盛的帝国,亚历山大率军向波斯宣战,两方兵力悬殊。人劝亚历山大:「你就放弃吧!你的兵力太少,一定胜不了。」亚历山大却说:「不,我一定要攻打波斯。」「你这么年轻,才二十几岁,你去攻打波斯,一定被杀。为什么自找死路?」「我不可能失败,我一定得胜。」「你凭什么敢讲大话?」「我告诉你,有一个原理我懂,大流士三世不懂,我掌握这个原理,我会胜,他会败。」这种青年很难得,因为他的心意不跟着世界变化,他的心意正在更新。亚历山大屡战屡胜,他的部属多数比他年轻,佩服他佩服得不得了。他东征西讨十一年,没有一次打败。人问亚历山大为什么这么有把握自己一定得胜,亚历山大说了一句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说过的话,这句话是更新的话,「大流士打仗只有一个目的──把战败的人抓来做苦工,使百姓失去自由,失去人生的意义。这样的王怎能不败?」亚历山大看见人没有看见的道理。对我来说,这是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更新之一,他比秦始皇卓越。
很多做领袖的失败,但一个领袖有这样的思想是不会失败的。亚历山大不会失败,因为他要释放这些战俘,还给人民自由。有的人有圣经却不懂其中的意思,越背越乱,有的人没有圣经却明白上帝的旨意。圣经告诉我们耶稣诞生的时候,不是犹太人而是东方博士来找耶稣。求主给我们智慧明白上帝话语的奥秘,不是死背圣经,以为自己最明白上帝。亚历山大用更新变化的心改变了世界历史。亚历山大撕了大流士三世写给他的信。亚历山大不畏惧,他谨守上帝要政治家持守的原则──不是捆绑人、奴役人,而是爱护百姓,给予他们自由的生活。亚历山大还没有抵达,大流士三世被叛国者刺死。(编按:古典史料记载,亚历山大将大流士的遗体运回巴比伦,举行盛大国葬。背叛大流士的拜苏后来被部下出卖,献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将拜苏转交给大流士的兄弟,他按照波斯处置叛徒的惯例处决。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历山大善待大流士三世的母亲与妻女。亚历山大所向披靡,因为他有怜悯的心。有怜悯心的人是没有仇敌的,心意更新变化的人是不会过时的。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信息20230108,未经讲员过目。
📡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直播与重播网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达上午07:30 / 中港台新马08:30
重播:雅加达下午16:00 / 中港台新马17:00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1(唐崇荣)
2023 新年崇拜会信息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1
唐崇荣牧师
昨天是二O二二年的最后一天,也是过去的最后一天。我昨晚才说可能有人不能活过昨晚,就听说前任的Benedict教皇昨日过世。我们的生命不在我们手里,我们今天活着不等于明天还活着。没有一个人可以骄傲,没有一个人可以荣耀自己,因为上帝是生命的主宰,上帝是恩典的源头,上帝是真理的启示者,上帝是我们宇宙万有的掌管者。当人活在上帝所造的宇宙却不懂得敬畏上帝,这人的罪有多大!当上帝把耶稣赐给人,拯救人脱离罪恶,人不信耶稣是最大的罪。愿上帝怜悯我们、光照我们、提醒我们,使我们可以进到真理的觉悟之中。诗篇四十九篇最后一节说一个人活在尊贵之中若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何等可惜。
我整晚思想今早所要传讲的信息。早上起来,我感到有一句话要对你说。今天早上的讲章可能是这五年来最重要的讲道。如果你参加这个聚会,你会得到很大的智慧。如果你不参加这个聚会,你已经没有智慧了解这件事。为什么今天早上的讲道很重要?因为我们要讲到「更新」这件事。每一个人都需要更新,每一个社会都需要更新,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更新,每一个文化都需要更新,否则的话,人就不像人,社会不像社会,国家不像国家,民族就没有前途,因为我们都在迈向破损的过程。
以建筑与人脸为例:永恒的美加上时代的新鲜感
一栋刚建好的建筑多么吸引人。过了五十年,有的建筑变得相当破旧难看,样式过时,看了都可惜自己的眼睛。那些伟大建筑有什么可继续吸引人的呢?第一,是永恒的美,使你百看不厌,长久感到宏伟、美丽,这种建筑就算脏了或破损,还是令人尊重。但多数的建筑物要经常维修、粉刷,使人感到它还存有现代感。在建筑学中,永恒的美是设计的首要原则,而不是材料漂亮、粉刷新颖,因为时代会把过时的美丢弃。永恒的美是建筑学的首要原则。我盼望这个原则可以放在归正福音教会所设计的礼拜堂。因有永恒的美就不需要更新、不需要与时俱进吗?不是的。即使已有永恒的美,还需要加上每时每代的新鲜感,把这两样结合起来,就是永恒性达到永恒价值果效的秘诀。
上帝所造的,最美的就是人,几千年不必改样子,眼睛一定要有两个在左右两边,嘴巴一定在鼻子下边,鼻子与嘴巴的距离不能太大,眼睛与耳朵的距离也不能太远,这是夫妻相爱亲嘴的地方。有谁能修改人五官的距离?有谁能做比上帝所造更美的面孔?没有,因为上帝所造的是最美的,几千年不需修改,亚当被造是这样,你被造也是这样。但每个人的面孔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几十亿的人五官都不一样?人五官的位置有它位置上的同样性,人的五官却有不同的样貌。万年不变的五官位置,以及个个不同的五官样貌,缔造人类共同的价值与独特的存在。只有上帝能赋予每个人独特的美丽与相同的特性。你的脸已有上帝最美的设计,就不可肮脏度日,要每天清洁它,使你的美有更新的维持。单单前面这番话,便足以影响我们在地上存在的价值。
永恒性与新鲜感的配合
我盼望归正福音教会的信仰是永不更改的,常常做上帝要我们做的工作。但有了永恒的信仰,有了永恒的使命,有了永恒的异象,这个教会就已经很完美了吗?不够,这个教会需要每天更新,每天更新的灵与我们同在,我们每时每刻需要上帝给我们新的力量。有的人以为既然最重要的永恒性有了,就不需再更新,没想到一下子就变得过时。有的人则反过来,认为教会需要更新,便丢弃上帝永恒的真理,并违背上帝所赐下的异象与使命。永恒性与新鲜感两相配合所需的智慧太大,教会领袖是否明白?每时每刻回到这宗旨?我盼望当我死后,我的继承人明白怎样维持最古老、不需更改的信仰,每天有新的力量做上帝要我们做的时代的工作。我创立归正福音教会将近三十四年,我今年即将八十三岁,我没有更改我的信仰,也没有食古不化,而是一直有上帝所赐更新的力量,努力做人所做不到的工作。我盼望我的继承人抓到永恒信仰的完美,加上灵性上的更新与力量。
关于这两点,我要从世界历史分享曾经有过的革新。我们的现状是否永远一样?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以后是否需要改变?动物没有需要更新与改革之处,狗生下的时候看世界是如此,狗死去的时候看世界也是如此。但人不同。人会思想:「为什么会这样?可不可以改?」人把头发改来改去,有的把头发变得像一个鸟巢,使很多鸟走错路。
人不但发型在改变,服装在改变,社会在改变,政府在改变,经济原则在改变,经商方式在改变,动物却没有这些改变,只有人不断尝试改变。印尼有几次大改变,全世界历史又有几次大改变。有一些改变是永恒的吗?有一些改变是稍微更改现代一些情况。世上没有你,还是世界,世上没有归正福音教会,还是世界。有谁是永远必须存在的?世界并不是因为有我这个人或归正福音教会的存在才存到永远。永远存在的秘诀在哪里,每个人都要好好思想。有一天上帝把你丢弃,哭泣的是你,不是上帝。有一天上帝停止你的功用,吃亏的是你,不是上帝。所有的牧师都可以废除,所有的执事都可以不存在,所有的长老都可以停职,但不可停止、不可没有的,就是我们要拼命持守的元素。
印尼有几次的更新。苏卡诺掀起革命前,万岛之国的印尼没有国家领袖。那时印尼人的平均寿命不到五十七岁,荷兰人的寿命却可以达到六十五岁。人就开始思想,为什么土地幅员辽阔的印尼,当地人的寿命却比国土较小的荷兰人短?为什么是一万五千公里之遥的荷兰人治理印尼?为什么印尼人不能自己治理自己的国家?有思想的人有改变世界的可能,有正确思想的人可能将世界变得更好。一个聪明人如果思想错误,会造成国家或他人极大的亏损。人如果只懂积蓄钱财,却亏待别人,上帝的刑罚会临到。上帝是否会改变全世界的经济系统?可能。「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一2:17)
我在世的时间已不长,我要对大家说有十个更新,更改全世界的历史。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在秦国实行变法(编按: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军收复了河西地区部分失地。资料来源:维基百科),使秦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奠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使秦朝成为中国史上强大的朝代。百姓起先很害怕,不敢反对。秦朝才过了几十年,整个王朝便瓦解,因为严刑峻罚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如果你在执事会很严厉,看起来很成功,最后一定失败,因为冥顽不灵会毁掉你。商鞅在变法过程中看起来很厉害,最后却被五马分尸,不得善终。
历史上的更新,最重要的有十次,我要继续不断分享这十大更新。你要借着上帝带给你的更新,讨上帝的喜悦。我们建立归正福音教会是在开玩笑吗?不是。上帝的儿女要继续不断在改变的世界中,借着上帝的话语不断更新自己。我们要学习历史中的更新,使归正人士战兢在上帝面前更新自己,透过悔改跟随上帝,效法基督,直到我们成为讨上帝喜悦的人。愿归正福音运动蒙上帝使用。
内文:编自印尼归正福音教会2023年新年崇拜会信息20230101,未经讲员过目。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荣牧师主讲
Tuesday, 25 July 2023
上帝主权行使(预定)的四大方式
在预定论里,有一个常常被误解的观念——————
许多人一谈到‘上帝预定’,就想成:
是上帝‘主动’‘叫’或‘逼’这人去犯罪的。
但事实上,这样的观念,已经严重误解了上帝预定的行使方式。
上帝主权的行使(预定),可以分成四大类:
A、积极预定(上帝主动)
一、 计画……………例:上帝计画主耶稣的救赎大功
二、 引导……………例:上帝引导亚伯拉罕到迦南地去
B、消极预定(上帝非主动)(是‘非主动’,而不是‘被动’)
三、许可……………例:上帝许可撒但攻击约伯
四、任凭……………例:上帝任凭法老的心刚硬
我们应该都可以同意,当我们做事情时,可以有积极性的作法与消极性的作法。
而不管是积极性或消极性,都属于我们主权意志所行使的方法。
上帝的预定部分也类似,也可以分成积极预定与消极预定,
这二者都一样属于上帝预定的方法,都是上帝主权行使的方式。
当然,上帝并不消极,
所以,严格说起来,不管是“积极”、“消极”、“主动”、“非主动”,这样的名词,都实在不是很理想很恰当的表达方式。
但是,在没有更好的解释方法之前,我们也只能尽量用这样的名词来做一些解释。
否则的话,预定论会变成艰深到难以理解与弄清楚一些重点的程度。
前面两种上帝主动(积极)的预定,我们不用多加解释,大家都很容易明白。
但后二种上帝非主动(消极)的预定,我们就需要做一些说明。
由于上帝主权,掌管宇宙间一切万事万物,没有任何一个小分子、小事情是脱离上帝掌管的。
而因为上帝是全宇宙的最高者、管理者、掌管者,
所以,上帝没有‘被动’这回事。
我这里所说的‘被动’,是指这种状况:
有一个东西出乎上帝预料之外,所以祂必须紧急应变;
或是说,有一个东西,比上帝还高、还早,是超过祂所能掌握到的。
比方说:
上帝不知道你未来会如何,而你某个决定,出乎上帝意料之外,所以上帝必须被动来进行应变措施。
在这个例子中,主动者是你,上帝只是被动的应变者。
我们应该都会同意,这种‘上帝是被动的应变者’的观念,并不合圣经。
但是,这并不表示一切善良与邪恶,上帝都是主动者。
在这里我所谓的主动,是指这种状况:
上帝逼你去犯罪。
我们也都会同意,上帝并不是罪的制造者。
犯罪的,是谁?
是自己!
‘他(魔鬼)说谎(犯罪)是出于自己’(约8:44)
上帝没叫他去犯罪,上帝也没逼他去犯罪,他犯罪是出于自己。
这时,我们如何同时合理解释这两者呢?
1. 一切都在上帝掌握之下。上帝知道一切。上帝预定一切。
2. 上帝只有善,没有恶。一切的恶都不是出于上帝。
解决的办法,就是不要以为上帝预定全部都只有上帝‘主动’(积极)的那种情形,
事实上,上帝预定的领域里面,也有那种‘非主动’(消极)的状况。
在圣经里,我们可以看见那种上帝‘非主动’(消极)预定的状况,也就是…………………许可和任凭。
要害约伯的,是撒但。
上帝知道这件事。
而除非上帝同意,否则撒但根本不能动约伯一根汗毛。
‘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太10:29)
撒但要害约伯,动机是出于恶;
上帝许可撒但害约伯,动机是出于善,
而这依然是上帝预定。
类似的,还有约瑟被卖这件事。
约瑟的哥哥卖约瑟,动机是出于恶;
但如果上帝不许可,约瑟根本不可能被卖,而上帝许可哥哥卖约瑟,动机是出于善。
这也是上帝预定。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哥哥们的动机是恶的),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上帝的动机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上帝是因为要救他们全家,所以许可这件事发生)’(创50:20)
‘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是上帝预定的),为要保全生命’(创45:5)
‘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创45:7)
‘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创45:8)
所以,约瑟被卖这件事,真正的预定者与掌管者,是上帝。
这是很出名的句子……………上帝使法老的心刚硬。
中文合和本圣经的小字把‘使’注明为可以解成‘任凭’。
这种‘上帝使、、、刚硬’的经文例子很多,
另一段很出名的例子是: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赛6:10)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太13:15)(徒28:27)
在以赛亚书里,还提到上帝‘使’;
在新约里,直接就说他们这些人就是。
对这种‘上帝使、、刚硬’的经文,我简单提出一个观念……………顺其本性,不加阻挡………………也就是‘任凭’。
猪有猪的本性,狗有狗的本性,人有人的本性,大恶人有大恶人的本性。
只要上帝不加以阻挡,恶人自然会顺其本性,做出合其邪恶本性的事。
这些恶人行恶,是上帝主动叫他们、逼他们行恶的吗?
不是!
上帝只需非主动(消极)的任凭,也就是让他们顺其本性、不加阻挡即可,他们就自然而然会行出恶来了。
法老本性本来就刚硬,上帝只需对法老进行非主动的‘顺其本性,不加阻挡’这种任凭性的预定,法老很自然而然就会刚硬到底。
回转过来得医治那段经文也一样。
那些百姓本性本来就心蒙脂油、耳朵发沈、眼睛昏迷,除非上帝主动开他们的心、耳、眼,否则上帝只需对她们进行非主动的‘顺其本性,不加阻挡’,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心蒙脂油、耳朵发沈、眼睛昏迷到底了。
在旧约巴兰的事蹟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除非上帝加以阻挡,否则人会顺其本性行事’的状况。
摩押王雇用先知巴兰去咒诅以色列人,但上帝接二连三阻挡。
否则,依巴兰本性,他明明就是很想收受佣金,然后咒诅以色列人。
上帝可以阻挡,上帝当然也可以不阻挡。
这完全是上帝主权,上帝预定。
以上简单介绍这四种上帝预定的概念,盼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楚一些预定论的内容,而不会误解很多重要观念。
其实,很多人对预定论的批评,根本就是出于对预定论的误解与无知。
愿上帝帮助大家。
小小羊
- #1
基督徒 于2007/10/03 14:22
- 加拉太书第三章16~18节:「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说的。
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
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我是这么说, 神预先所立的约,不能被那
四百三十年以后的律法废掉,叫应许归于虚空。因为承受产业,
若本乎律法,就不本乎应许;但神是凭着应许把产业赐给亚伯拉罕。」
当我们说是照着圣经这一段话承认神已经应许了亚伯拉罕及其子孙,
使徒保罗又说他活着不是靠着肉身的犹太人和律法,
而是基督在保罗里面活着,
(教会承认是基督在保罗里面活着,
但是很容易就强调那个『我』是有基督生命的我,
而忽略了保罗的语气是强调『我是罪人』又『蒙受恩惠』,
不是强调他是基督的化身)
我们就不可以在解释这一段圣经的时候对那些初信者说
「神是慈爱的神,你的罪必得赦免;
但是神也是公义的神,你的罪必被审判。」
现在问题就出现了:
是不是说我因为神的公义就不能领受神的慈爱?
我们听见树上的鸟儿唱歌,
我们会一边聆听一边告诉自己「但是台风快要来了」吗?
不会。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先警告那些从来没有听过鸟儿唱歌的人,
每一次听见鸟儿歌唱的时候就要先做好防台准备?
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曾经遇见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为了证实自己的经验永远为真,
就盼望台风一定要来? 不是要为了免除神的审判而抗拒神的慈爱, 而是要先讲神的审判再讲神的慈爱,
如果是这样,
我们的信仰是有问题的。
教会的领袖若只愿意奉献自己有限的经验,
却不愿意在圣经真道上面多下工夫,
教会很可能变成是一个人的教会,
好像说假如有人没有因为基督而得救,
至少也可以因为一个人得救,
这样就是已经弃绝了基督的救恩。
当基督再次降临的时日,
教会却充满了抗拒他的作为,
就像是使徒和先知的悲叹,
基督诚然是为我们的罪死了,
基督诚然是复活了,
我们却将基督重钉十字架。
使徒和先知没有废掉神的应许,
因为他们明白基督也不是要废掉神的应许,
而是成全了神的救恩。
使徒和先知都有严厉的责备与警告,
但是使徒和先知绝对不会否定神的救赎。
在应许的路上有苦难有荣耀,
又是先有苦难后有荣耀。
今天我们如果还是停留在以威吓恐惧逼迫人信耶稣基督的地步,
遇见有不信的人还要祷告求神让他下地狱,
这是完全误解了圣经的心态。
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难题? 然后当我们发现自己每一次都还要在讲神的慈爱之前回头重新讲神的审判, 就表示我们自己根本不是真正明白神的审判。 教会最大的祸患是一个将圣经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传道人, 而不是忠心传讲至圣真道的传道人,
真理也不等同于律法本身,
并且真理不是要以律法治人死罪,
真理使人自由,
高举圣经的目的也不是要限制人的自由。
讲得更明白一点,
埃及法老政权不容许神的百姓去事奉神,
神就降下灾祸,
这表示神的审判不是因为只有埃及人有罪以色列人都没有罪,
神的审判是因为祂的应许必要成就,
而不是因为神还要顺从比神更高的道德的善的本质。
神本为善,
反对祂抵挡祂的人必按着各人的行为受审判。
因此神的审判就不是因为你们做了什么我们又做了什么,
圣经就准备要增加一些什么又删除一些什么,
奇妙的是我们任何人若是将圣经增加或是删去什么,
我们必逃不过神的审判,
因为神的奇妙的作为也包括神的审判。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法老政权的统治是不是很奇妙呢?
是。
神是怎样使以色列人经历这奇妙的大事?
有审判也有慈爱,
当然今日以色列人想念的无非是神的慈爱。
- #2
基督徒 于2007/10/06 22:49
- 预定是因着神的主权而有预定,
捡选是惟独神的恩典而有拣选,
呼召是从神而来的呼召。
是神在人堕落之后寻找人,
人的寻求神从来没有完全圣洁公义的动机,
只有神知道人的软弱与无助寻找人。
改革宗从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这三巨头开始就坚定了归回圣经真理的路线,
不是从天主教的组织和教义出发又更进一步达到真理的完善,
而是根本上承认天主教的错误而回到正统的基督教的教义。
我们有时候因为本来不明白圣经在讲什么就相信自己明白的时候是有了新的亮光,
这是一种相对自我的说法,
事实上是我们所有的亮光现在都被证实完全不离开圣经,
当然我指的是合乎真理的亮光而不是解经的错谬产生的幻觉,
并且我们甚至不离开归正神学已经有的传统。
这不是说我们只愿意跟随归正传统,
而是说归正的教义因为惟独圣经而在传统的神学上发扬光大,
因此见证了神的道是永恒不灭的。
动力不在于受造物质界的能量守恒,
动力在于神是动力的源头,
智慧是从神那里降下的,
神在人间有人可感知的时间与空间的特性,
基督道成肉身又超越受造的时空的限制, 基督对于人性的认识是完全的; 我们的人性是堕落会犯罪的人性, 基督的人性是圣洁不会犯罪的人性。
基督是以不被受造界限制的完全的神性与完全的人性表明了他是有限的真理的本体。
我们对于人性的认识是不完全的,
这样看来基督的降卑不是因为神缺少智慧或能力,
基督的降卑是甘愿虚己不与神同等强夺,
而不是因为基督被赋予了会犯罪的人性只好在地上做人。
所以神在人间不是因为在天国犯罪被贬低到人间,
神在人间是神为了拯救人的缘故降临世上,
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得救。
从这个观点再回到原来的问题,
我们就可以分辨是谁赋予基督徒属灵的权柄,
罪人重生悔改之后的洗礼又是接受谁的洗礼。
改革宗信仰在圣餐礼和洗礼因为惟独基督也惟独圣经而不承认天主教的圣礼,
改革宗对于圣灵的认识必然不会反对惟独基督和惟独圣经的立场,
又因为惟独恩典而不承认罪人有能力靠着自己得救。
从这个原则出发我想我们都可以很清楚明白地解答这个问题。
基督的肉身复活不是从虚无的神学观念建立复活的教义为宗教服务,
基督的肉身复活是真实的从死里复活,
我们是先相信了基督的肉身复活,
然后因信才有神学知识,
任何先对于基督的肉身复活存疑然后延伸出的神学都不能建立无误的真理。
真理无误必然是因为真理的本体无误,
而不是在真理之上还有那一个本质无误可以建构真理的体系,
这个次序无论如何都不能颠倒。
认识圣灵不会反对基督教的教义,
不是因为从教义的立场反过来否定对于圣灵的认识,
而是根本上已经相信圣经无误,
相信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全本圣经启示完成之后就再也没有新的启示,
所以这当中完全没有以宗教立场决定真理的是非的混淆或是迷惑。
我们怎么能说只有在我们的传统里面才有真理?
我们怎么能说只有在我们学习认识又传讲圣经的时间与空间之内才有真理?
我们只能说在主耶稣基督里我们可以不因为对于真理的认识的误差而失去了教会的合一,
也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避免因为绝对化自我而造成教会的分裂。
Posted by 基督徒at 2007年10月6日09:38
- #3
小小羊 于2008/06/15 13:17
- 给小兔子:
您反感?我们恐吓?我们自圆其说?言论牵强?
您可能完全没搞清楚状况:
我们本来就是、过去就是、现在也是、未来还是一样是您所说的『排外性很强烈的一站』。
因为,这本来就是我设立的宗旨。
我设这园地,是让认同者来学习的,不是让任何人都可以来想放言高论些什么就放言高论些什么的。
设立宗旨与说明
<a href='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cat_144649.html ' rel='nofollow'>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cat_144649.html </a>
这是私人园地,请尊重我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