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0 September 2024

3. 科学对人灵魂的研究

3.1 历史、科学实验及分析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民族都相信人有灵魂的存在。100年前科学还未能“解释”这一千古难题, 现在也不过仅仅知道这其中的一二罢了。然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许多人死亡之后,被抢救复活回来的濒死见证确实有不少记载。当我们检视有关文字记载时,就会发现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等民族都有记载关于人死后灵魂的现象。柏拉图(Plato, 427-347 BC)和苏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等古希腊大哲学家,他们都坚信灵魂不灭,人死亡时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他们也为后人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灵魂出壳实例资料。如柏拉图在他所著的《理想国》(The Republic)一书第10卷里对此就有详细的记录。柏拉图劝告人们:“我的结论是,我们立定向天堂奔跑;就要遵行正义和善良,因为灵魂是不朽的,在它里面同时有良善、邪恶两面。”4


  人类在科学实验上对此的研究,可追述到1907年,美国的邓肯·麦克唐盖尔医生(Dr. Duncan MacDougall)可能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开了先河。他把一名即将咽气的肺结核病(tuberculosis)患者放在一架天平上,观测体重的变化过程。由于呼吸时所呼出的气体和不显汗的散发,身体慢慢失去了非常微小的重量。大约过了3小时40分钟,病人的脸部表情骤然消失,在那一瞬间,天平发生了较大的偏移,结果有21. 3克的重量失去了。这个发现令他兴奋不已。在后来的两年半里,他又对另外5位病人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当这些病人死亡的即刻,分别失去了10. 6 - 42. 5克的重量。为了排除人死亡即刻所呼出的气体使之少去重量的可能性,他选择动物实验,对此进行比较;他对15只狗做了同样的研究,结果发现,狗死亡的瞬间没有失去任何重量。5这个划时代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一搁就是近一个世纪。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做了另一个相关的研究,他们不但测量到人死亡即刻所失去的重量,他们更用当今的先进科技摄影仪器,拍摄到人死亡即刻的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图象,它象一股烟云似的上腾起来。6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杂志也翻译转载了这个研究成果。然而,当我们再回到早在几千年前 神在《圣经》里的一些话,与这个研究成果对比一下,结果令人震惊万分!请看:


  创世记第2章第7节

  成书时间:公元前1446-1406年


  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诗篇第78篇第39节;第144篇第4节

  成书时间:公元前1040-970年


  78:39祂( 神)想到他们不过是血气,是一阵去而不返的风。


  144:4人好象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


  雅各书第4章第14节

  成书时间:公元50年


  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美国有一位医生,他行医四、五十年之后,在他的一本专著里专门研究人的临终现象,结果发现:“无论什么人,当他临终断气之前,都是十分痛苦的;唯独基督徒有主耶稣的宝血洗净他/她良心一切的亏欠,确实知道他/她的归宿是天家,他们的归宿是真实可靠的,甚至有些基督徒一面唱诗,一面安慰家人,平安离世。” 7


  美国非常著名的心脏专家莫里斯·罗林斯医生(Dr. Maurice Rawlings),著有《死 -- 怎么回事?》﹝又名:《超越死亡之门》,Beyond Death's Door(Thomas Nelson Inc., 1979),台湾:财团法人基督教和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出版部出版,1991年﹞和《基督教 -- 来生论》(Christianity -- Future Life)等著作。罗林斯医生过去一向认为人死如灯灭。然而,自从1977年的一位心脏病患者死亡后被他抢救复活后,该病人叙述了死后的经历,引起了罗林斯医生的注意。从此他便有意识地收集了众多类似的例案,在排除了药物等因素可能产生的头脑濒死幻觉现象之后,他发现,那些死后被抢救复活回来的人,描述他们灵魂出壳的经历是真实可靠的。这个研究结果完全改变了他先前的思想。他说:“我现在得重新考虑我自己的命运了。就我所发现的,可真有点不妙!我发觉人可真不能糊里糊涂的就死去!”他自己终于接受、相信耶稣基督为个人的救主,成为新造的人。他撰写了以上的著作,并热心到处传扬 神的福音,为主耶稣基督作见证。


  还有一些临床医生的死亡,之后被抢救复活回来的个案报告,如乔治·里奇医生(Dr. George G. Ritchie),报道了1943年发生在他身上的死亡事件﹝他的书名是《死亡九分钟》(Return From Tomorrow),陈健民译,中国主日学协会出版,台湾财团法人基督教出版部,2002年6月﹞,他是一个两度被宣布死亡的“死人”。他描述他的灵魂离开身体之后,被耶稣基督先带到天堂,然后又到地狱的一次属灵漫游。在地狱的人和他们在地上时一样的有感性和知觉。不同的是:他们再也无法按着他们想作的去作了。李齐医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自杀的人,他们不断地重复一句话说:“后悔啊!后悔啊!后悔啊......”8


  2000年,英国《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UK)报道了英国皇家医学院精神科研究员、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著名神经精神科专家彼得·芬威克医生(Dr. Peter Fenwick; M.D., F.R.C. Psych.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Kings College, London, UK;Mental Health Group,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和英国南安普敦医院(Southampton General Hospital, UK)森·帕尔尼亚博士、医生(Dr. Sam Parnia; 世界著名濒死经历研究者)共同研究的成果。他们排除了药物作用和脑在缺血等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幻觉等因素,结果发现:人死亡之后,灵魂确实是存在的。芬威克医生说:“如果精神(spirit,中文习惯翻译成精神,也是惯用法,其实应该翻译成灵)与大脑是互相独立的,那便会带出精神会否在死亡之后继续存在的问题,亦会令人探问,人类是否有灵魂?人类的存在是偶然还是另有目的?”而帕尔尼亚医生则说:“如果大脑只是精神的中介,那么我们便可以证实,精神在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他并表示:他自己本是一个怀疑论者,但看了这一切证据之后,他开始认为人死亡之后,还有一些东西继续存留。9


  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报告是,1980年,大脑专家约翰·洛伯教授(Prof. John Lorber, 1915-1996)发表一篇论文:“Is the Brain Really Necessary?”(人是否真需要脑?)。因他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一个就读于英格兰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d, England)数学非常好,且是获得一级荣誉称号的学生,他的脑袋很大;然而,洛伯教授发现他的头壳里竟然没有脑,只有脑水,而只有一片很薄的脑细胞吊在中间;他很聪明,其IQ是126,是一个天才型的数学学生。洛伯教授后来一共研究了600个类似的个案,这其中95%没有脑,而只有脑水存在脑壳里。他们中间有一半的人IQ超过100,或者100左右,这是正常人的IQ水平。他们连自己没有脑都不知道。10没有脑也可以思维……并且照样活得好好的。这个研究结果有力地证实,传统观念和唯物论者认为“生命就是物质的”并非正确,这个研究结果明确地提示我们:还有非物质的生命存在着。


  澳大利亚著名生理学家约翰·卡鲁·埃克尔斯教授、博士、爵士(Prof. Dr. Sir John Carew Eccles, 1903-1997),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对脑的神经突触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在突触上互相联络,因而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每个人在胚胎发育或幼小的时候,就具有了非物质的思维和自我领悟的能力,这种“人的灵魂”(灵性生命)使我们具有了人类的特性:自我意识、自由思想、个性、创造性能及爱、恨、怕等。我们“非物质的自我”操作着它的“联络中枢”,就象司机驾驶汽车或程序员操纵计算机一样。他最大的断言是“非物质的自我”在物质的大脑死亡之后依然活着。埃克尔斯博士后来写了《奇妙的人类》(Wonder of Being Human)一书,得出的结论是:人有灵魂的存在。有人问他:人若不是进化而来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说:“如果人有灵魂的存在,人应该是个神圣的创造者所造出来的。”后来又有人问他:“你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存在吗?”他说:“如果死的只是物质的部份,那么死了之后的非物质部份应该还存在的,就是人的灵魂还是存在的。”11


  另外,世界著名大脑神经学的鼻祖 – 威尔德·格瑞夫斯·彭菲尔德医生(Dr. Wilder Graves Penfield, 1891-1976,美国著名脑神经科专家)在人脑的运动区(motor area)进行刺激,对侧的肢体就会产生活动。然而,受试者却说:“这个不是我要动的,是你搞我,搞得我动。”那人还思考分辨说:“现在这个不是我指挥的,是你来指挥,你弄出来的。” 12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除了物质的生命之外,还有非物质的生命存在着,并且起主导作用。


  美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生物心理学家罗杰·渥尔考特·斯佩里教授、博士(Prof. Dr. Roger Wolcott Sperry, 1913-1994)对大脑左、右两半球进行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左、右脑的运用方面,心灵具有一个独立的因果性影响力,不因环境的原因而产生。13他因为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乌尔姆大学(University of Ulm)脑神经科专家、心理学家汉斯·赫尔穆特·科恩休伯教授、博士(Prof. Dr. Hans Helmut Kornhuber, 1928-2009; neurologist and brain researcher),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思考能力独立转变大脑的神经活动,而不是大脑神经活动控制思想。14


  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杰·潘罗士教授、博士、爵士(Prof. Dr. Sir Roger Penrose, 1931-)在1994年出版了一本影响巨大的书:《皇帝新脑》(The Emperor's New Mind),他的研究报告里也说:”There must be something.”(这里一定还有些什么),指的大概就是人的灵魂。15


  美国火箭之父维尔赫·冯·布朗博士(Dr. Wernher von Braun, 1912-1977,生于德国),他不但被赞誉为杰出的科学家,他更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说:“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定律已经被证明了。我也相信灵魂不灭定律。”16


  一百多年前,胡爱华姊妹(来自中国上海市,1938年6月8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烘头村。现住澳大利亚墨尔本,为“华恩堂”东区分堂会友)的祖父的大哥在24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不但医疗条件差,家里也很贫穷,根本没有钱求医。过不久,他就昏死过去了。他的身体被放在门板上等待后事。当他昏死之后,他的灵魂便离开了他的身体,看见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向他走来,对他说:我是西方国家传教士来你们中国传讲“耶稣教”的耶稣,我今天来,是要医治你的疾病,明天我再来,要带你去天堂。第二天,主耶稣把他的灵魂带到了天堂;那是一个无法用任何语言描绘的美妙胜地。主耶稣亲自为他传讲福音,并且在天堂的一个池子为他施洗,还教他读《圣经》。因为天堂是那样的美好,他对主耶稣说:我不愿意再回到地上了。主耶稣却对他说:你要去为我在地上传福音作见证,等到你72岁的时候再来。隔天,他的灵魂进入了他的身体,他就活过来了,所患的疾病也奇迹般地痊愈了。旁边的人都非常的诧异,他不认识字,可是他会背《圣经》(笔者谨慎、认真地问胡老姊妹:“他当时所背的《圣经》是否和我们今天所读的《圣经》一样?”她肯定地回答:“是”),他传福音,村里许多的人都信了主耶稣。当他活到72岁的时候,身体还非常健康,没有患下什么疾病。有一天,他把嫁出去的几个女儿以及女婿和外孙们叫回家,对一家人说:主耶稣要接我回天家了。并且吩咐他们买食品煮好饭菜,大家聚餐后,他劝导他们好好信耶稣,传福音救人的灵魂。之后,他就平安喜乐地离开人间,归回天家了。


  澳大利亚悉尼华语基督徒会堂(Hurstville, Sydney;2003年初,笔者一家在该教会参加聚会约4个月)秦文国弟兄(Bro. Wen-Kuo Chin, 1966-),在2009年7月14日至10月2日期间,由于罹患严重的病毒性感冒,致使他的心肾功能衰竭。该市著名圣云仙医院(St Vincent Hospital, Sydney)决定为他装置人工心脏,并断定未来需要作心脏移植手术。4年前,秦弟兄在一段个人很敬虔的灵修实际生活中, 神给了他明确的印证,呼召他出来传福音,但他一直舍不得自己经营了好几年很成功的房地产生意。这次病痛中,在他多次走到死亡的边缘时,主耶稣多次向他显现、说话,亲自安慰、鼓励和教导他,并对他说,要在他的身上彰显 神的大能(医治他)。 神也多次藉着《我要唱耶和华的大慈爱》这首圣歌来安慰他,并使他安然入睡。在这期间,魔鬼也曾两次来试探他,都被他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赶走。有一次,他在意识清晰下发觉自己被主耶稣的双手抱在怀中。他说,不但身体没有痛苦,而且非常愉快,难以用语言来描绘。透过这些, 神使他彻底放下自己在地上的事业,改变了他整个的人生目的和方向。在最后一天, 神让他免去了心脏置换手术。2010年初, 神为他安排在澳大利亚悉尼宣教和圣经学院(Sydney Mission & Bible College, Australia)学习和装备,现在他正耐心、顺服地等待 神将来进一步的带领。


3.2  科研中的误差和盲点


  1981年,国际濒死研究协会(Founded in 1981,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 -- IANDS)在美国正式成立,并正式出版自己的学术期刊。德国柏林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濒死研究杂志》(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 Springer Netherlands, Berlin, Germany),也是一本世界性专门研究濒死经验的科学期刊。从此以后,现代科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科学家从许多不同角度和方法对此进行研究,证明了人灵魂的存在。然而,也有不少研究存在许多盲点、偏差和错误;一些异端邪教更是随意利用、宣传并发展自己的灵异研究,误导、欺骗广大普通民众。如中国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在1989年出版的美国畅销书《死后见闻》(Life After Life, by Raymond Moody),一书里就有大量这方面真实的记录。17可惜,这些“真实的记录” 大多数却是在邪灵欺骗下所产生的结果。


  根据雷蒙·穆迪教授、博士(Prof. Dr. Raymond Moody, 1944-)、伊丽莎白·库柏勒-罗斯博士(Dr. Elizabeth Kubler-Ross, 1926-2004)、加利斯·欧西斯博士(Dr. Karlis Osis, 1917-1997)和爱兰德·哈拉德逊教授、博士(Prof. Dr. Erlendur Haraldsson, 1931-)等人研究所得出的结果,除了自杀的人被抢救回来有不好的濒死经历外,其它的濒死经历几乎都是一些美好的体验。18根据雷蒙·穆迪博士的研究报告,只有0. 3% 的人有地狱似的经历。19这些好的经历都是笔墨难于形容的愉快、慈爱、美好、安宁、和谐等。把那些众多的个案归纳起来,得出的结果是:死亡是美好的;没有地狱,因为没有罪恶的审判;《圣经》是错误的;秘术是有益的。濒死经历中的那些“光明体”、“已死亲友”和“天使”等所传播的信息与创造主在《圣经》所教导的完全背道而驰。20这些有濒死经历的人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后半生,所产生的后效:抛弃《圣经》,不要传讲人的罪恶,不要传讲主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恩,不要传讲审判的道理,不要传讲  神的慈爱,而传讲人的自义;21离开基督教会、离婚并抛弃家庭;22除去对死亡的恐惧,传播死亡的美好;23引向自杀;24传播并导向秘术、灵媒、巫术、邪术、交鬼、东方宗教和其它形式的招魂术活动等。25﹝笔者在此建议有兴趣者参阅有关著作。约翰·安伯克博士(Dr. John Ankerberg)和约翰·韦尔登博士(Dr. John Weldon)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查阅、引用了169处的书刊,这种对问题是非曲直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术态度是严肃的。《死后生命的真相》(The Facts on Life After Death,逸萍译,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99年4月)是他们合作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然而,莫里斯·罗林斯医生在他亲身进行的心脏复苏抢救之后,马上对复活者采访追踪他们的濒死经历;研究的结果却证实,那些濒死后不好的可怕经历比比皆是。因为他非常清楚地注意到,若不马上追忆,大多数不好的经历都很快被病人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底下。由于这些非常恐怖的经历令人十分困扰,病人尽可能把它们逐出意识界,所以追忆时只剩下快乐的部份,或者什么都忘了(这不只是理论上的分析,而是他实际研究后所得出的结果)。罗林斯医生终于得出了结论,即他相信以上研究者的报告是真实的;但是,很不幸的是,雷蒙·穆迪博士和库柏勒·罗斯博士等其他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只是会晤过由别的临床医生手中抢救活过来的病人,并且通常已经过了几天或几周的时间。难怪罗林斯医生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与上面的研究者们大相径庭。根据罗林斯医生所知,他们未曾亲自救过病人,然后做临场的会晤及报道。26


3.3 讨论


  光速天平测量到人死后身体失重的研究,以及用当今先进的仪器拍摄到的灵魂影子,这一些科学事实,我们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其实,不但有许多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在不同时期做过这个实验,其它国家的许多科学家也都做过相同的研究,并且得出同样的结果。今天,我们做这个实验很容易,而且光速天平等仪器比以前更加精确。


  我们习惯说,人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但这句话是不科学的,也许还是一句自欺欺人的错误惯用语。有史以来,没有人以科学的可靠研究方法确定过人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人的灵魂或许是以某种能量的形式存在的,我们还不得知。众所周知,空气、能量、暗物质、宇宙射线等许多事物都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但它们却是可以被科学方法测定为有重量的。《圣经》里清楚宣告,宇宙天地万物都是 神所创造的。申命记第29章第29节: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 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成书时间:公元前1446-1406年)歌罗西书第1章第16节: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成书时间:公元59-61年)希伯来书第11章第3节: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借 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成书时间:公元60-70年)《圣经》用这些远超时空的词语向人类描写 神对此的创造,即“隐秘的事”、“明显的事”、“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和“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这些经文所深含巨大的科学奥秘,实在令人赞叹不已!它们不但能使人的肉眼得以睁开,而且能开窍人的心思、拓展我们无穷尽的科学思维空间。这些经文所深含重要的属灵信息,实在令人的灵眼更加敏锐,让人看到造物主是何等的伟大、无限,而我们却是何等的渺小、有限。


  但是,人死亡之后灵魂的行为、去向……却不是任何科学仪器可以测验得到的。笔者认为这是科学的顶点,是我们无法逾越的一个鸿沟。然而,“濒死经历”在此完全可以作为该课题研究的科学证据。


  人濒死之后的好坏经历,我们相信都是真实的。除非某些人居心叵测欲玩弄世人所编造出来的文字,相信这种人毕竟非常之少,因为濒死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想进行就可以进行的实验,那是生与死一线之间的搏斗,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事。


  美国自从1976年以来,以及目前世界各地关于“濒死经历”方面的书籍层出不穷。然而,可惜绝大多数撰写这类的文章都属秘术经历。这种导向所产生的后效可以说是非常可怕的。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北方一家公立医院,有人采用在缺血、缺氧以及某些药物的作用下,研究人的濒死现象,所得出的当然是在缺血、缺氧以及药物作用下的结果。他们因此宣称,灵魂是不存在的。众所周知,正常的研究方法是需要尽可能排除缺血、缺氧以及药物作用等其它方面的干扰,从而尽可能获得实验、观察上的准确、可靠数据,这是今天科学领域里最起码的学术研究水平,而他们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这种所谓的科研方法实在太离奇、太离谱了。这是纯属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并且带有非常明显的无神论政治目的。这种披着科学外衣之明目张胆、公开愚弄老百姓的行为是绝对不能让人接受的。无论是政治威迫、统治学术,还是学术服从、迁就政治,这种思想和行为都是非常可耻的!当然,国外早就有类似的所谓研究报告。但是,这种很明显的错误研究方法,早已不被严肃科学界所接受。中国大陆有关人员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轻易地接受这些错误的学术思想,随便步人后尘。


  人濒死之后,除了灵魂有坏的经历外,灵魂好的经历例案,有两方面的事实:一个是圣善的源头所给予的真实经历,这些经历必定与 神在《圣经》的教导完全吻合。另一个只能是邪恶的源头(魔鬼撒但)所给予的“真实”经历,即这个经历是在邪灵的控制、欺骗下产生的。人若没有在 神圣灵的引导下去分辨,根本就无法识别邪灵伪装的假面孔,因为这毕竟是属于灵界的事。


https://www.cclw.net/gospel/new/cyskdsy/2/19.htm

6.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临终时的巨大区别

我们没有必要太过集中精力在“濒死经历”的课题研究上走来走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明白自己的灵魂是否真正得到 神的拯救;其次是努力前面 神给我们的功课,向着标杆直跑;敬畏 神,仰望 神,过圣洁、得胜的生活,传扬 神的福音,带领人到 神的面前。但愿慈爱的 神拯救他们的灵魂,和我们一样永远与 神在一起,免受 神公义的永刑。这就是为什么要传扬 神的福音,以及所有基督徒的心愿和行为之原因所在。


  美国费城(Philadelphia, USA)的基督徒露丝·哈瑞森·史多芬博士(Dr. Ross Harrison Stover, 1888-1974)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虽未去过那儿,不过我有一位至好的朋友 -- 耶稣基督 -- 已经去过那里,我只是相信我那位朋友所说的事实。”27这就是我们基督徒所接受、相信主耶稣基督在《圣经》里安慰、承诺我们的: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3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约翰福音第14章第2-3节;可再参见启示录第21-22章)


  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要死的,这是死的公平性体现。但是,不同信仰的人,死法却有巨大的差别。


  中国上海的谢福桂姊妹14岁信耶稣为救主,1995年4月,她发现胸前有一粒黄豆大小的肿块。本年5月17日,肿块发展到半个鸡蛋大,并突然象爆炸开来似的那样疼痛,简直无法忍受。她当时立刻呼求天父:“主啊,救救我,孩子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种电报式的祷告立刻得到天父的应许,剧痛马上就止住了。从那以后直到她回天家,在二年零三个月中,一次也没有再痛过。上海华山医院确诊她为晚期骨癌,并已扩散到整个脊椎和头颅。这种病本应该是非常疼痛难忍的,然而,他们全家信靠主耶稣基督,依靠 神的恩典,止痛针、止痛药一次也没有用过。1997年8月9日早晨4点半,她醒来告诉丈夫,主耶稣将在8月16日早晨8点3分到8点10分接她回天家。在这两天前她已让家人为她擦身体、换衣服、理好回天家的事务。16日早晨8点不到,他们家四人一起祷告,谢姊妹当时神志还清醒。过一会儿,她眼睛望天不同寻常,她女儿一看,眼睛一边的瞳孔已经放大,接着另一边也放大了,慢慢呼吸就停止了。他们一看时钟:正是8点零3分。她没有任何痛苦和不舒服的表现,完全象睡觉一样平平安安地回天家去了。他们三人就在旁边唱起《荣耀归主》(To God be the Glory)的圣歌。这是作 神儿女特别的福份啊!28


  陈崇桂牧师的父亲是一个虔诚信耶稣的人。有一天他对家人说:“主耶稣明天要接我去了,你们快打电报给我大儿子,叫他回来。”家人以为他的年纪太大说话糊涂,就对他说:“你老人家身体那样好,主耶稣现在不会接你老人家去的。”他说:“你们不知道,昨天晚上主耶稣亲自告诉我的。你们照我的话去打电报给我大儿子吧。你们要买白衣裤给我穿上。”家人没办法,只好照办。第二天晚上9点钟的时候,还吃一大碗面,加上两个荷包蛋。家人说:“主耶稣不会就接你老人家去的。”他仍旧不听,叫人给他穿上白衣白裤,并且把家人招到床前,讲说一番,劝告他们好好信耶稣,传福音救人,然后为他们祝福;祝福完了,他就眼睛闭着,靠在床上,面带笑容,用手指着说:“主耶稣来接我了,祂穿白衣,手里拿着一把钥匙。”(那把钥匙就是《圣经》所记载的阴间和死亡的钥匙,是在主耶稣的手中),说的时候他就平安地离开世界了。29


  还有吴复初弟兄的祖父,他也是虔诚信耶稣的人,活到70多岁。平日时常扶着他的孙子走到大路旁边行人休息的亭子里;劝人信耶稣,他临死前,身体一点病也没有。一天晚上,正和家人围着火炉安坐闲谈,老太爷渐渐不讲话了,快乐地安睡。家人以为他年老打盹睡觉了。儿子继续谈话,这时吴弟兄的父亲从外面进来,看见老太爷一动也不动,喊他,他也不回答,摸他的手,已经冷了。这才发现老太爷已经回到天家了。30信耶稣的人的死,就象是搬家一样,从这一间龌齪的房子,搬到另一个美好的房子 — 永远快乐的居所。他们被主耶稣基督接回天家,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见证。


  台湾台南的戴神庇博士(Dr. Shen Bi Dai),一向主张无神论。曾经有一位牧师向他传讲 神的福音,他不肯相信。牧师就对他说:“请你详细研究信主与不信主的人的死,你自然就会相信。”戴博士是一位认真的人,他真的花了三年的时间去研究,果然发现信主的人死时都很平安,有的含笑离别家人,有的还说:“看见天使领他去”。而不信主的人死时都是面形恐怖痛苦,喊叫有魔鬼出现。戴博士因此放弃了无神论主张,信了耶稣基督。后来他自己在台湾光复第二年(1947年)离世,临终之时,含笑对他的妻子说:“主耶稣要领我去了,你不要怕,我们在天堂再会吧!”31


  笔者的父亲是中国地方教会的一位传道人,他告诉我们,他一生中见过许多基督徒的临终都是这样平安归回天家的。笔者的两个姑妈也是基督徒,她们的临终也是如此的有福份。2004年3月22日下午4点15分,笔者的母亲80岁荣归天家,她离开人间的时候,手脚和身体连稍微动一下都没有,完全象睡了一样,没有任何痛苦或不舒服的样子;她离开人间之后,笔者亲手扭动她的头颈部和关节处几次,都非常的柔软,身体肌肉也是柔软的,并且她的整个脸面是很愉快的,尤其她的嘴带着微笑,比她葬礼用的像片(60多岁时拍照的)更光彩。我们把她的尸体寄存在殡仪馆里,等待墓地处理妥当,4月3日早上换棺时,她的尸身、脸面和嘴形仍然保持那样的愉快和安详。笔者的父亲于2007年7月31日傍晚6时17分安息主怀,享年81岁,他离开人间时的情形和我母亲完全相同,真是奇妙。


  然而,世界上并非每一个人都那么愿意谦卑接受并相信耶稣基督为他们个人的救主。“无神论”(Atheism)这个名词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流行开来,是指不信、或者否认 神存在的理论。打那以后,世界上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时期,都曾经出现过一些不信 神的所谓大思想家、政治伟人,也出现过大独裁者,他们或迷惑人们的思想,或欺骗世代的人们,或杀害无辜 神的子民;这一切岂不是出自人过分的狂傲吗?但是,当他们每一个人都演完了自己短暂的人生戏剧之后,他们的灵魂现今在哪里呢?公义的 神在《圣经》里对此早已阐述的非常清楚了:1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2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抵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3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4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5那时,祂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诗篇第2篇第 1-5节;可再参见使徒行传第4章第23-31节)在赫伯特·洛克耶牧师、博士、爵士(Rev. Dr. Sir Herbert Lockyer, 1886-1984)所写的《圣徒与罪人的最后留言》(Last Words of Saints and Sinners, Published by Kregel Pubns, UK. 1st ed. Dec. 1969)一书里,为我们说明了一些著名不信者的临终情况,这里介绍其中的三个给大家:


  1)伏尔泰(Voltaire,这是他的笔名,其真名是弗朗柯伊斯·玛丽·阿奥,Francois Marie Aroue, 1694-1778):他是法国著名的不信派学者,一生耍尽文笔,攻击伤害基督信仰。在他临终前,床边的医生说,伏尔泰在他临终前大声哭喊道:“我被 神和人类所弃绝了呀!请再给我六个月的时间,我将我所有成就的一半给祢!我要下入地狱了,祢要带我去......哦! 基督,哦!耶稣呀......”


  2)威廉·谱派(William Pope, ?-1797):他是不信派中的领袖,死于1797年。他嘲笑任何属于宗教的事物。他曾经带领群众撕碎《圣经》,并侮辱教堂。在他临终前,友人聚在榻前,后来回忆说,那真是一幕令人颤栗的景象;他们听见他哭叫着:“我没有忏悔的机会,我再不能悔改了! 神要审判我,我知道恩典的时期已过了......你们看呀!这个人要永远受咒诅......啊!永远......永远呵......地狱是我的报应呀!来吧!永远的痛苦......我恨 神所作的一切,我不恨魔鬼,我要和牠在一起。我希望到地狱去,你们看见了没有?你们看见牠吗?牠正向我走来呢......”


  3)查理·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Charle Maurice de Talleyrand Perigord, 1754-1838):他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反对基督信仰者。他断气前喊道:“我正在受极大的苦啊!一种天谴似的悲痛正在我生命中啃噬啊......”


  狂傲的人啊,死后等待他们灵魂的永恒是什么呢?基督徒并不审判任何人,也没有这种资格;然而,我们确信公义、信实的 神必定亲自施行审判。


  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庐(Rio de Janeiro, Brazil)召开了第一次全球高峰会议,一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包括14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当主持该会议的联合国官员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在开幕式上,要求与会的7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和3500名各国代表起立:“为地球默哀两分钟!”时,我们就能够非常清楚地看见,拒创造者之门外的人本主义者狂妄无比、嚣张无度、肆意破坏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伟大创举”已经颇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了。笔者强烈提醒,当他们陷入困境、死到临头时,最好不要喊爹叫娘。


  “无神论”,本身就是一个宗教(或说一个彻头彻尾的变相宗教),因为它需要人们去接受并信仰这种理论假说。众所周知,无神论的理论范畴,是在三维空间世界里一个非常狭窄、小的不能再小的局部空间。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它的哲学思想和视野可谓地地道道的井底之蛙;其行为规则是不折不扣的黑箱操作;其传播方法是不择手段、无孔不入的铁腕行为。


  “科学无神论”更是一个显而易见、披着美丽外衣说教之无比荒唐、低俗、自我讽刺的骗人、愚昧招牌。创造者若不存在,我们想干什么都可以。创造者若存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创造者远在科学范畴之上,而科学能证明创造者不存在?这种极其荒谬、弱智的哲学逻辑显然不在正常、起码的理性范围之列。


  历代以来,唯物论、进化论、无神论和人文主义,这种非常狭窄、偏见、感情用事、强烈政治色彩的哲学谬论,辖制了多少人学术思想的自由空间,蒙蔽了多少人心灵眼睛的广阔视野,扼杀了多少人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些学术谬论在人类心灵活动领域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人类灵性生活文明上一片几乎完全的空白。这些怪异理论不但极其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文明的发展,而且在东西方社会上有数不胜数的人因此产生了非常怪异的思想和行为。回溯历史,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这些伪理论极其叫嚣横行、猖狂传播的某些国家,竟然连心理科学都被远远拒之门外,打倒成为反动的、唯心的、资产阶级的、牛鬼蛇神的东西……这种对科学的神圣造成空前未有的大浩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遭受的巨大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笔者在此公开、直言不讳地指出:无论在理性上、感性上,抑或是在科学文明的各种建设上,这些谬论在学术上所犯下令人发指的严重错误和造成的惨重后果,是永远令人痛定思痛的!


  历史走到今天,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听到无以计数的人,从地狱里飘流过来撕裂肺腑、断肠暴肚的惨叫声;我们甚至可以非常清楚地闻到,从地狱里散发出来强烈无比、让人无法忍受的尸体烧焦臭味。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这些错误学术谬论所造成的恶果。在 神面前,这些学术谬论将永远被惩治在永火的地狱里。


  笔者坚信,21世纪科学和理性发展到如此高度的现代文明,尤其在 神圣灵的光照下,唯物论、进化论、无神论和人文主义之极其错误的学术谬论是无处可逃的。


  笔者在此真诚地劝告唯物论、进化论、无神论和人文主义哲学家:在学术思想上,当你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千万不要上吊自杀。笔者衷心地希望:请你转过身来,请你转过弯来,投向真 神 – 耶稣基督,在天父的国度里,那是一个全然美丽、真正任鱼跃、任鸟飞的无穷尽宇宙空间。


  笔者时常在想,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固执地偏信、投靠这些虚无飘摇、转眼成空、瞬间即逝的错误学术谬论呢?甚至把自己的生命都投注进去呢?心甘情愿地生活在那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学术空间里呢?并且毫无疑问地接受如此严重错误之谬论的哲学洗脑呢?这种对真理的认知和觉醒是如此的迟钝和麻木,实在令人费解!这种对真理与谬论(邪理)的分辨和判断,显示出如此的混乱和迷惘,实在令人大为伤感!令现代文明暗淡无光、黯然失色!这也是今天理性主义高涨时代里一件永远挥之不去之最耻辱、黑暗和讽刺的事件。难怪在人的理性范畴里,怎么思想都不得要领,怎么追究都不得其果。然而,在灵性领域里,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这其中一切的本质原因。《圣经》里清楚宣告:我们知道我们是属 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邪灵、魔鬼撒但)手下。(约翰一书第5章第19节,成书时间:公元90年) 除非我们放下历代以来约定成俗、先入为主的偏见,否则,这种远超时空的 神的言语,是极端无神论者永远无法理解的。基督徒不论断任何人,更不怀恨任何人或任何政党;相反,基督徒从内心深处热爱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灵魂,并积极参与对社会的正面贡献活动;笔者当然也非常喜欢那些富有深刻思想的文化人。然而,我们却坚定不移、公开地完全反对使历史倒退的一切错误学术谬论。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0月底,当中国科学泰斗钱学森教授去世后,全国教育界、科技热烈讨论了自2005年钱教授提出他最关心的重大问题: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培养出杰出人才。为什么呢?因为大陆长期以来用如此片面、狭窄、错误的唯物论、进化论、无神论和人本主义哲学(曾是完全、绝对不能被碰撞的)灌输、压制和清洗人们,把活生生、有灵性生命的人脑当成计算机的储存器来培养,且强权地把人辖制在一个如此狭窄不堪、错误百出的学术空间里。如此严重的“半脑教育体制”(Half-brain Educational System),在十几亿人口中何时才能出现一个杰出人才呢?笔者严肃且负责任地说, 神创造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完整的脑袋,都有特定的天赋;毫无疑问,“半脑教育体制”是辖制、束缚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罪魁祸首。这是严重违反人性教育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今天大陆整个学术思想和心灵状况,早已被严重扭曲。如果我们不能彻底解决今天教育的这个严重弊病(本质问题),就是更换一百个、一千个教育部长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全方位的教育体制、调动和挖掘(发掘)全人的所有潜能,是聪明(正常)教育的方向和根本。具体一点说,要有扎实基础、博学多才、动手能力、因人教育(培养社会各层面的工作需要)、广阔胸怀、高尚品格、高超视野、不同观点(开放和自由的学术思想)、创新挑战和委身(献身)事业(敬业精神)。拔苗助长式的所谓特殊人才教育是不应该提倡的,那不但严重影响孩子各年龄段应有的健康成长,而且可能严重危害了他们一辈子自然生命的规律。这是一种显然华而不实、急功近利思想作祟的祸果。今天的教育不是单为培养杰出人才而制订的,更不是以为能培养出一个、几个杰出人才就算是成功了,乃是要制订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全人的潜能。否则,国家和老百姓又要铺张浪费、遭殃祸害、打肿脸充胖子了。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更充分地利用这些人才资源。国家需要制订什么样的相关法律才能更健全地保护知识产权、科技人员和严厉制裁科学骗子。社会需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才能正确地宣传、吸取和有效地应用科学知识。人们需要有什么样的家教模式才能正确、健康、全面地培养自己的后代。今天的校园、街头巷尾、报刊、媒体……大多在谈论、宣传些什么呢?可能不少的是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庸俗无聊、低级趣味甚至下流不堪的话题呢!如果我们愿意彻底抛弃墨守成规的死原则、死教条、死观念……那么校园里、社会上将会闪烁出多少智慧的眼光!将会充满多少杰出的人才!将会走出多少风度翩翩的绅士和精英!将会出现多少慈爱和善的笑脸和慈善温情的双手!将会展现何等高超的精神文明!这将给国家和人们带来无穷的裨益和福祉呀!


  无神论者的生活是否太空虚、太可怜了?

  唯物论者是否太过唯利是图、太过俗气了?思想、眼光太过狭窄了?

  进化论者是否太过迷信、太过固执、太过无聊了?

  人文主义者是否太过狂傲、太过夜郎自大了?


  邪灵的“玩具”,无论有多么高超绝顶,是狐狸,其尾巴是必定要显露出来的。在 神圣灵的光照下,我们基督徒的眼睛就能十分清楚地看见:有史以来,无神论、唯物论、进化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 Humanism)等谬论的产生和流行,均是邪灵在背后参透、操纵的结果,都是魔鬼利用人类科学和理性的盲点,从中进行迷惑、诱惑、欺骗、蒙骗世人的穷凶极恶工具。其中,“进化论”可谓魔鬼撒但欺骗、迷惑、伤害世人的最大邪恶伎俩。


  已经死去的人,他们在世上所行的一切善恶,都是绝对不可逆转的。还活在世上的人,但愿都能找到真光 -- 救主耶稣基督,这是所有基督徒对人传福音的唯一目的和盼望。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让自己的灵魂到地狱里受永远的刑罚,还是愿意和创造我们的父 神在一起,永远享受生命的平安和喜乐呢?


https://www.cclw.net/gospel/new/cyskdsy/2/22.htm

圣经对濒死体验有什么看法?

濒死体验是指一个人处于死亡的边缘,在康复的过程中,报告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情况,通常是一种灵魂出窍的经历,或某种对天堂或地狱的异象。对于濒死体验,没有具体的圣经支持。许多人使用哥林多前书12:2-5作为圣经中关于濒死体验的证据。然而,这是极大的自由来解释并且假定这个人(假定是保罗)发现自己在天堂的时候,不是临近死亡,就是已经死亡。这段经文没有提到那个人已经死亡或临近死亡。这是上帝赐给那个人关于天堂的异象,而不是濒死体验。


话虽如此,上帝也不是不可能赐给一个临近死亡的人,或者是任何人,天堂的异象。然而,随着圣经正典的完成,对基督徒来说,异象并不是一种通常的经验。


在如何验证我们的经验时,我们需要格外小心。对任何经验最重要的测试就是将它与圣经进行比较。撒但总是时刻准备带来欺骗和扭曲人们的想法。"可我一点也不惊讶!"甚至撒但也能将自己伪装成光明天使。所以,难怪他的仆从们也可以假装成虔诚的牧师来做这件事。最后,他们将得到他们的邪恶行为所应得的所有惩罚"(哥林多后书11:14-15)。


因为圣经对于濒死体验保持沉默,而科学研究还不能可靠地进行,我们不能简单接受濒死体验在其表面价值上的合法性。这样做太强烈而不能说明所有濒死体验都是伪造的、想象的或是邪恶的,但是圣经中仍然存在着对濒死体验的真实性的严密关切。同样,任何关于濒死体验的描述都应该根据圣经的真理来验证。如果这样的经历来自于上帝,它将与他已经在他的话语中所揭示的一致,并最终奉耶稣基督的名给他带来荣耀。


https://www.gotquestions.org/Chinese/Chinese-near-death-experiences.html

圣经对压力有什么说法?

字典将压力定义为"身体、精神或情绪紧绷或紧张"。有些压力是必要的,甚至是有益的——比如我们为了使肌肉更强壮而对肌肉施加的压力。但当我们谈论"压力"时,我们通常指的是过度或消极的精神或情绪紧绷或紧张。虽然圣经中没有具体提到"压力",但圣经确实谈到了焦虑、忧愁和麻烦这等事——我们经常把这些与压力联系在一起——关于如何处理它们,给出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压力。我们如何自然地处理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谁。对一些人来说,情绪压力会导致身体疾病。其他人可能变得超级高效。另一方面,一些处于压力之下的人在精神和情感上都处于封闭状态。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反应。压力是人类的共同经历,尤其是在一个对时间和注意力的需求似乎永无止境的世界里。我们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甚至是牧师的活动都能击溃我们。解决压力的最终办法是把我们的生命交给神,寻求神的智慧来决定我们的轻重缓急,以及寻求神的能力去做神呼召我们做的事。他总是供应足够,所以我们不需要被压力打败。


造成压力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经济上。我们对金钱感到压力,因为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拥有的足够。我们担心能否支付我们所有的账单,许多人依赖月薪过活。或者我们被物质主义所吞噬,反过来,我们又为维持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感到压力。有些人因为不相信神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感到紧张。耶稣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马太福音6:25,27)。诚然,我们被呼召来要成为金钱的好管家,并供养我们的家庭(提摩太前书5:8),但我们绝不能忘记,神是我们最终的供应者。如果我们是他的,我们不必担心他会抛弃我们。另一方面,有些人的经济压力更多地是由物质的贪婪而不是真正的需要所造成的。唯物主义不可避免地导致压力,因为当我们寻求世界上的财产时,我们已经落入了"钱财的迷惑"(马可福音4:19)这个陷阱,即这种东西可以减轻压力,带来幸福、满足和快乐这个谎言。它们不能。


当我们面对困难或考验时,我们发现自己也会感到压力。雅各书1:2-4忠告我们:"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能屈服于压力,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神加强我们信心和塑造我们品格的一种手段(罗马书5:3-5;8:28-29)。当我们把注意力转向神的时候,我们就能从悲伤中找到安慰,从忍耐中找到力量(哥林多后书1:3-4;12:9-10)。


无论我们生活中的压力是什么,我们应对压力的出发点都是耶稣基督。


耶稣在约翰福音14:1鼓励我们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我们在生活中非常需要他。我们需要他,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能给我们力量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烦恼的人。相信他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不会有麻烦,也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因为生活中的压力而感到沮丧。它仅仅意味着没有耶稣基督的生活使应对压力成为一项不可能的、常常会使人软弱的任务。


相信会导致信任。箴言3:5-6告诉我们"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倚靠自己的聪明通常意味着采用世界上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酒精、毒品或无意识的娱乐。相反,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话,把它作为我们减压生活的终极指南。大卫说:"我曾寻求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诗篇34:4)。大卫知道,若寻求耶和华,与他一同分享他的患难,他就必蒙他的恩典。神反过来回应他,并使他平静。


圣经中可能没有一段经文能比腓立比书4:6-7更能说明如何处理压力:"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主告诉我们不要为任何事忧虑,要把一切都在祷告中交给他。每天把我们的重担和忧虑交给这位圣洁、公义的神,将会减轻或消除我们生活中的压力。诗篇55:22告诉我们要把一切的忧虑卸给他,因为他必顾念我们,永不使我们失望(见彼得前书5:6-7)。如果我们带着忧愁和担忧来见他,耶稣基督就赐给我们平安。"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14:27)。


各种压力都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约伯记5:7,14:1;彼得前书4:12;哥林多前书10:13)。但是我们如何处理它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选择自己做这件事,我们将找不到持久的解脱。我们唯一能持续和成功地处理压力的方法就是和耶稣基督一起。首先,我们必须相信他。其次,我们要信靠他并顺服他。我们应该相信他要做对的事,因为他的方式对我们来说总是最好的。悖逆和罪恶会产生压力,把我们与平安和喜乐的唯一路径切断。通过遵守神的诫命,我们可以从慈爱的神那里得到真正满足的祝福。最后,我们需要每天用他的话填满我们的内心来寻求他的平安,在祷告中把所有事都向他诉说,并以敬畏坐在他的脚前。只有因着他的恩典、怜悯与慈爱,我们生活中的压力才能得到控制。


https://www.gotquestions.org/Chinese/Chinese-bible-stress.html

圣经是如何描述灵魂出窍/魂游象外的?

世上不乏关于“灵魂出窍”的信息,而且也都比较主观。根据维基百科,十分之一的人宣称自己有“灵魂出窍”的经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有不由自主的灵魂出窍,还有受重创或事故之后的濒死体验,再有自愿让灵魂脱离肉体,上升到灵界空间的“魂游象外”,据说在那里可以找到真理和本相。


有几个著名的基督徒,就有我们所说的“灵魂出窍”的体验,最著名的就是使徒保罗。他在哥林多后书12:1-4说:“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认得这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在之前的经文里,保罗列举了他的“自夸”,就是他所做的那些如果“靠好行为就可以得救、上天堂”的好行为。在这些经文中,保罗好像是在说别人,但圣经学者们都知道他是在用第三人称说自己。因此,他似乎是把他的“灵魂出窍”的体验,当做“自夸”的一部分。其实他不是自夸,他所想表达的是,任何圣经以外的启示(附加在圣经之上的启示)都是不可靠的,正如保罗说的:“这固然无益”。当然,这不等于说保罗的“灵魂出窍”体验不是真实的,他是在说他根本就不依赖于这个体验来获得真理,或依赖这个体验来为自己,为他人获得属灵的益处。


我们可以认为,像保罗这种的不由自主的灵魂出窍或者濒死体验,可以认为就是一个基督徒做的一个异梦 – 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虽然有趣,但无法给我们带来真理。只有神的话语才是我们唯一能找到绝对真理的地方。其它的来源都只是人主观的思想,或是我们根据有限的思维所发现的、所做出的解释。在圣经《启示录》里,有一些例外,比如约翰所看到的异象,则是与它们不同的。旧约圣经里那些先知所发的预言,所看见的异象也都是与它们不同的。在那些情形中,他们知道是主向他们启示,他们应该分享他们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因为是直接从神的口中说出来的。


若有人想要体验“灵魂出窍”或“魂游象外”则与上述先知所看到的异象不同。如果一个人想通过“灵魂出窍”的方式来与灵界接触,那么这就是神秘主义的异端了。这些异端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称为“变相”模式,就是一个人企图通过打开某部分平时“关闭的”心灵,来寻找所谓的灵界真理。这种做法是与佛教或后现代主义相关的,想靠透视心灵来获得亮光。另外一种称为“神秘”模式,就是企图完全离开肉体,让灵魂穿越到另外一个与现实完全不相关的空间里。


圣经明确禁止行邪术、法术。在加拉太书5:19-20里说,这样行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上帝的旨意都是对我们有益的,是叫我们远离邪行,因为,当我们企图进入灵界的时候,就很可能让那些撒谎、歪曲神的旨意、扰乱我们心意的邪灵进入我们心中。在约伯记4:12-21里,以利法就描述曾有一个撒谎的邪灵出现,告诉他上帝并不关心人类,不管我们。这当然是谎言。按圣经的说法,“变相”的方法也是徒劳的。耶利米17:9这样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哥林多前书2:1-5说:“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所以想要在有限的人心里去找寻无限的智慧是徒劳的。


唐·派博牧师著有一本畅销书《天堂90分钟》,里面有一个具体的例子。他描述了他在一次严重的车祸后所经历的“灵魂出窍”。他相信他当时死了,来到天堂90分钟。派博是否真的看到天堂,是否真的到过天堂是可疑的,没有人知道,只有神知道。然而,从神学的角度来说,派博牧师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他告诉读者,由于他“去过天堂”,他可以在葬礼的时候,用“更权威的”方式来安慰忧伤的人。派博的动机是对的,他要让人有盼望。然而,他认为他自己的主观经验能够让他拥有更多的权威性,来带给人们天堂的盼望,甚至比拥有完美真理的圣经还要权威,这是完全错误的。


归根结底,无论什么样的“灵魂出窍”的体验都无法给我们带来真理,带来知识。如果在一个基督徒的生命里有过不由自主的“灵魂出窍”的经历,充其量也就是个梦 – 也许有些意思,但不足以成为真理的来源。基督徒只能从神的话语里面寻求真理,就像耶稣在约翰福音17:17里面所祷告的那样:“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


https://www.gotquestions.org/Chinese/Chinese-out-of-body-experience.html

从圣经看濒死经历、天堂、地狱

张逸萍译自: “What is the Biblical View of the Afterlife?” by Dr. John Ankerberg and Dr. John Weldon (http://www.jashow.org/wiki/index.php/What_is_the_Biblical_View_of_the_Afterlife%3F) ©2013. Permission from Ankerberg Th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濒死经历(Near-Death Experiences,简称NDE)可能是:真的,但[信息]却是骗人的;[经历和信息都是]真的和诚实的;或者都是假的。为什么这些经历是重要的?我们怎样区分?


 


序言


今天,千万人自称曾经有濒死经历。它发生在极端的身体危机,人临近死亡的时候(汽车意外、心脏病发作、严重疾病等等),就是人在濒临死亡的生理状态之下,经历到的一些事情,但不是经历圣经所讲的死亡,那是不可逆转的,除非是神迹复活(如拉撒路的例)。这些经历通常可分三类:(1)可能是真的,但[信息]却是骗人的;(2)[经历和信息都是]真的和诚实的;(3)假的,意思就是说,是在人的里面产生的,并非人的灵魂离开他的身体。


 


欺性濒死经历的特点


这类濒死经历和圣经比较之下,是怎样的呢?首先,让我来看大部分的经历。基于所发表的文献(几百本书),似乎大部分非基督徒所经历到的濒死经历,根本是骗人的,可归类为灵界战争(太十三19;徒二十六18;弗二2;林后四4;参林后二11;弗六10-18)。为什么?因为非常清楚,这骗人的濒死经历本身,和经历所带来的最后『信息』,都清楚不合圣经,所以,不可能是来自神,明显相反。


例如,一般来说,这些濒死经历包括或/和教导:


(1)见到:(a)一个灵体,如『光灵』;(b)据称是死者的朋友和亲戚;还有,(c)『天使』或『耶稣』——他们都否圣经,就是否认神启示的、有权威的话——所以,不管他们怎样自称,他们不可能是属神的个体,请参:约十七3。还有,


(2)普救主义(Universalism),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到天堂去,这是违反耶稣的教导(参:太二十五46);灵媒对死后生命的观点;


(3)宗教人本主义和「社会福音」,就是说,人类和人的关注,比神和他的关注更重要(参:耶十七5);不是圣经定义的『爱』;


(4)靠行为得救,就是说,我们赢得我们自己的救恩,拒绝圣经所教导的:救恩是本乎恩,藉著信,只有在基督里才能得著(约六47;十四6;徒四12;弗二8-9);


(5)轮回,就是相信人有很多次的生命,所以否定希伯来书九章27节的话;


(6)经历到类似秘术转化的经验,之后接触到灵体或/和产生灵异能力(参:申十八9-12);


(7)不再惧怕死亡(于是也不惧怕将来的审判),但这却不是因为经历到圣灵而归正的结果(约三3-8)。普遍的骗人濒死经历所暗示的死亡观点(人人都能去到一个壮丽的天堂,或者一个灵媒似的世界观),和圣经观点相距甚远。圣经教导死(真正的)后马上被神审判(来九27)和永恒的天堂和地狱。


基本上,如果这些人的灵魂实在离开了身体,他们不可能经历到神圣的天使、耶稣或神自己,因为神是不改变的(玛三6;来十三8),他不可能背乎自己的神圣启示。所以,这些经历若是真的,它们必定是骗人的,正如那些骗人的灵体,在交鬼或其他形式的秘术中所做的,圣经称这些灵体为堕落的天使。若是如此,这类经历的激增,大有可能和西方秘术复兴,和我们转离神的话有关。我们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中,为欺骗的话敞开大门。


 


合圣经的濒死经历?


另一方面,有一小部分的经历似乎是合圣经的。显然真正的基督徒(甚至非基督徒)也会有真实的濒死经历,可是,这类经历本身和它的最后『信息』和那些骗人的濒死经历有不同,因为它们并没有教导错误的教义;它们支持圣经真理、荣耀耶稣基督和上帝、加深对圣经里那位耶稣基督的委身、更多向人传福音、或悔改转向基督、或叫非基督徒皈依基督,并终生委身于他。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在「视博恩」(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简称CBN,www.CBN.com)发表过。请见Tamara Laroux(参:路十六27-28)和Ian McCormick的例子。此外,福音派基督徒Dr. Nina Helene在她的博士论文里,称之为「合圣经的濒死经历」,可以提供更多资料。


 


怀疑者、濒死经历、灵魂出窍、圣经讲的天堂


基于现代的濒死经历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其他资料,我们很难好像怀疑者、理性主义者、唯物主义者一样,认为所有濒死经历都必然是假的,是想像中之物。他们的唯物思想、反超自然假设,从哲学、科学、圣经来说,本来就不可信。例如,从圣经来讲,我们知道有灵魂,而且在真正死亡的时候,会离开身体(例:王上十七22;传十二6-7;路八55;林后五6-8)。所以,最重要的问题是:灵魂是否有可能,在真正的死亡以前,暂时离开身体?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因为(a)有一些自然的「触发机制」(例如极端的生理压力);(b)通灵活动——偶尔会产生类似的结果。那么,人是可能暂时进入灵界,就是天使(良善的和邪恶的)的所在。


在秘术文献中,灵体(堕落的和邪恶的天使)宣称它们能使人类的灵魂出窍(astral projection,out-of-body experiences,简称OBE)。圣经也告诉我们,某程度上,魔鬼能影响死亡(来二14)。我们的见解是,从灵异人士、大师、秘术家等人对于灵魂出窍的证词指出,活人的身体和灵魂分离是一个暂时的可能状况。到底这些人的灵魂到哪里去了,我们不可得知,但我们不应该追求这样的经历,好像秘术世界里的人一样。另一方面,圣经既然把魔鬼形容得非常有能力,我们不能排除魔鬼欺骗或操纵心灵,让人感到自己离开自己的身体,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参:路四5)。


无论如何,一个典型的濒死经历不会为我们讲清楚天堂是怎样的(地狱亦然,地狱的经历是暂时的和补救性的,类似炼狱,不是神圣公义,不是因为人犯罪、拒绝基督,所得到的报应和永刑。)我们的的书《怎样知道你可以上天堂?》(How to Know You’re Going to Heaven ),讲到圣经形容天堂为一个令人惊讶的崭新的存在形式,其美妙无与伦比。但天堂是给那些藉著信靠耶稣基督宝血而得救赎的人。一般文化中的误解是——天堂是那些做好事的人所得的报酬,人在云层中漂浮、拨弄竖琴或擦亮他们的光环、圣彼得在珍珠门检查入门邀请证、等等,都是漫画而已。我们明白圣经的形容是:被救赎的人得到全新的身体,好像耶稣自己的,且有令人惊讶的新能力。他们和神完全合一,却仍保持自己的特征——有著独特性格的属灵个体,而不是好像东方传统所言,被上帝合并了。我们仍然是我们自己,但被重造,能在一个无限的、充满可能性的宇宙中,和神一起永远活著。有一个常用的自然界类比,就是——蝴蝶破茧而出,但天堂的经历将会奇妙得多。


圣经清楚地说:神就是爱(约壹四8, 16 )已经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彻底地证实了。天堂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超越我们的想像,是一个完全是爱的环境——在这地方,我们永远享受慈爱、平安、喜乐、完美、创意的实质,还有每件崇高、叫人敬畏的事情等等。哥林多前书二章9节提示过这壮丽的将来说:「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神喜欢赏赐,既然他已经把自己的儿子赐给那些他所爱的人,我们只能猜测,神在永恒里赐给他们什么。「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八32)耶稣说:「我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被极大苦难围困的使徒保罗,向我们保证说:「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八18)


也许有关天堂最棒的事情就是,我们得以活在耶稣面前,而且我们将会「像 」(约壹三2)。路益师(C.S. Lewis)有一句话可以提醒我们。他说,任何在地上的人,若看见[天上的]蒙救赎之人,他们定会把他这人当作神一样来拜。我们每个人都会完全无罪、喜乐、大有能力。我们不但会立即认得出圣经中的人物,还会认得出我们那些得救的亲友,他们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甚至还有我们所认为是『守护天使』的,和其他天使。我们将会满足,无所需求。我们可以和那位爱我们、拯救我们的神相处、谈话、经常亲密交谈。再没有我们所认识的时间和空间,但我们可以在永恒里,和时间空间的创造主,不断地在超越想像的愉快、喜乐和福乐之中团契交通。


我们的问题都得到解答,但因神是无限的,在永恒里,我们都会学到关于 的新东西。又因为我们会继续知道更多关于这位无限的完美的神,我们的喜乐必然增加,我们的爱也必然增加。无论我们学得什么,我们常会记得上帝对我们无限的爱,就是 的儿子耶稣,在我们今生为我们死而复活。有关天堂的美妙事情,永不会了结,即使过了亿万年,永恒也仅仅是开始。


基本上,承受天堂,就是承受上帝的所有(林前三21-23),「新天新地」中的万有。


 


圣经讲的地狱


如果比较圣经怎样讲地狱,典型的濒死经历都是骗人的,因为它说,或迟或早人人都上天堂,又或者说,『真正的』地狱只不过是补救性的、炼狱之类、暂时的,这是非常有力的说话。(非常有趣,偶尔有非基督徒经历到类似圣经所讲的地狱, 于是他们转向耶稣基督,大有力量地传福音。)不管怎样,圣经说,有一个永存的地狱,为那些蓄意拒绝神的爱和怜悯的人准备。关于地狱,最重要的还不光是它没有结束,最大的悲剧是,它是人自己选择的。神学家布朗(Harold O.J. Brown)曾经说:「地狱被称为人类自由意志的最持久的纪念碑。」路益师强调说:「到结束时,只有两类人:那些对神说『愿你的意旨成全』的人,和那些神最后对他说:『愿你的意旨成全』的人。」


路益师在他的书《痛苦的奥秘》(The Problem of Pain)中详细说明这一点:「要玩游戏,必然有输的可能。如果受造物的福乐,在于他自愿投降,没有人能令他投降,只有他自己(虽然很多人可以帮助他这样做),但他可以拒绝。若我能真的说「人人都得救」,我什么代价都愿意付。但我的理智会反驳,『他们是有自由意志的?还是没有?』如果我说:『没有』,我马上看见矛盾,一个至重要的自愿投降,怎么可能是不自愿的?如果我说『自愿的』,我的理智回答说:『假若他们不愿意投降呢?』」


关于死后生命,除了圣经,没有其他权威。只有它把真理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按照它判断所有经历,不管是在身内的,还是在身外的。邪术经历是魔鬼骗人的,不可能把死后真相告诉你;虚假宗教也不可能;从有史以来的人类哲学推测也不可能。只有神知道死亡是怎样的, 也已经告诉我们。


不幸,有很多人,坚信圣经所讲的天堂,却完全拒绝关于地狱的经文,虽然这并不合理。我们强调,上帝「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彼后三9;提前二4)然而,那些拒绝的人有一个刑罚他们的罪的地方,是永远的,又是和上帝无限公义和无限慈爱完全和谐的。


圣经使用各种样名词形容地狱: 「外边的黑暗」「永远审判」「墨黑的幽暗」「永火的刑罚」「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永刑」等等(太三7-12;八12;二十二13;二十五46;可九43,48;约五29;启十九20;二十10-15等)。


但是,为什么地狱必须是永远的?第一,上帝是无限的, 的圣洁是无限,向 犯罪,需要一个合适其严重性的刑罚,无限神圣需要永远刑罚,才得以公义。这是有限的被造物的唯一选择,谁能否认?再者,若不刑罚邪恶,在永恒里就没有公义。但若没有任何有限的刑罚,能在无时间性的永恒里有绝对意义,暂时性的刑罚和永恒的公义怎么可能共存?换言之,相对之下,假若在永恒里,必须有神圣公义的话——邪恶冒犯了无限神圣,相配的刑罚,应该是永远的,否则最终毫无意义。假若希特拉(Adolf Hitler)只被罚一百万年,然后被带进天堂,永远活在那里——和永恒相比之下,根本不算什么刑罚,甚至不如『一秒钟』。


第二,那些今生没被救赎的人,会继续他们在地上所养成的灵性状况。他们那没被救赎的性格会永远存在。他们将会恒久在感觉、思想、和意志中,表现他们罪性的果子。换言之,他们会继续永远犯罪,但永远犯罪的刑罚只能是永刑。


无论我们能充份认识地狱与否,圣经清楚地教导它。耶稣亲自说,那些不悔改的「要往永刑里去」(太二十五46)。


其他不相信永刑的理论,是无法以圣经辩护的,也从未超过二千年。例如:


「有条件的灵魂不朽」(Conditional Immortality)否认人的灵魂本身是不朽的,但没有经文证据,它违反人是按著上帝形像被创造的含义(那就是说,灵魂应该是永存的。)另一方面,若说人的灵魂是不朽的,但在审判时可能被歼灭,而不必面对永刑,是完全缺乏圣经支持的观点。


「普救主义」说,人人都会得救。这也和很多经文矛盾,我们已经引述了其中一些。


那些提倡上边信念的人经常诉诸下面理由:(1)哲学性的论点(例:无限的爱和永刑彼此矛盾);(2)人本的论点,但不具信服力(例:人都是良善的,不应该被谴责;上帝太慈爱,不会谴责他们);和(3)经文和释经方面的论点(例:某个被解释为『永远』的希腊字和希伯来字,其实意思不是『永远』。)


但是,圣经中说永远的字,意思就是永远;说刑罚的字,就是刑罚。


事实上,圣经对永刑教义的清楚之处,有如它对耶稣基督神性和因信称义的教导,一样清楚。只有诉诸情感、人本思想、被污染的哲学和神学、或者早对圣经所讲的地狱有偏见,才能以这些不合圣经的论点为『有利论据』。


圣经对永刑的教导不是模糊的或不肯定的;不但如此,正因这教义难于接受,说明它出自圣经。因为人性难接受好像地狱这样令人讨厌的道理,只有圣经肯定的话,才能解释教会二千年来一直接受它的这立场。


问题是,今天很多人,包括一些基督徒, 拒绝接受圣经和他们的主所清楚教导的。二千年来所提出的,反对这教义的经文辩论,都失败了。再讲一次,它们都失败了。所以,有条件不朽、灵魂歼灭主义(Annihilationism)、普救主义,都是人的推测,不是圣经和神学上的真理,当然也不是真基督徒应该接受的。反对永刑的教义,对圣经无误和权威、基督论、宣教等等,都有极不良的含义。


在这事情上,推理和感情都不足够,若反对圣经对死后生命的清楚地教导,其实就是不可知论。正如巴刻(Packer)博士所观察到的,「被世俗哲理和理想所欺骗,是近三世纪基督徒典型的罪,福音派也难幸免。」


https://www.chineseapologetics.net/others/S_NDE.htm

Sunday, 29 September 2024

符合圣经的基督教信仰不是一夜情

基督邮报撰稿人 丹·德尔泽尔2011 年 9 月 19 日,星期一

耶稣信徒的生活与成功的婚姻非常相似。它始于两个渴望永远生活在一起的人的结合。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坚持下去。这是一种基于爱、信任、承诺和友谊的关系。它远不止一个一次性的决定。那只能帮助男人和女人度过蜜月期,或者帮助“新基督徒”度过几次周日礼拜。当关系遇到困难时,它要么变得更牢固、更持久,要么变得更脆弱、更破裂。


你是否经历过一段在一起多年后仍能继续向前发展的婚姻关系?你是否经历过一段与耶稣的坚如磐石、尽管经历了失望和考验仍能坚持下去的个人关系?不要让任何人向你兜售关于婚姻或基督教的谎言。它不适合胆小的人。它不适合那些在遇到困难时放弃重要关系的人。


快速“决定信基督”可能只持续一男一女的一次约会或几个月的婚姻。耶稣并没有告诉他的追随者去做出决定。他说要去培养门徒。许多人半途而废。他们觉得对配偶或基督的忠诚太难了,所以他们决定放弃。


门徒的生活和成功的婚姻生活只有在经历磨难之后才能体验到。在那之前,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你可能已经决定信耶稣。你可能订婚或举行婚礼。但除非你经受住即将到来的风暴,否则你不会真正拥有一段可靠的关系。时间会证明一切。


即使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对配偶和救世主的承诺还会持续下去吗?当你们跌入谷底,梦想似乎破灭时,你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在那段时间里,你要么进入一段永久的关系,要么退出、放弃,回到独自生活。上帝从来没有设立基督教和婚姻,只持续到一方决定继续前进。这不是圣经中的基督教。这不是基督教婚姻。这与一夜情或一次性决定没有太大区别。你是否愿意致力于与基督的关系或基督教婚姻,即使在艰难时期也能持久?如果不愿意,那么你最好根本不要进入这段关​​系。从长远来看,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丹·德尔泽尔 (Dan Delzell) 是内布拉斯加州帕皮利恩市 Wellspring 路德教会的牧师。他也是《基督邮报》的定期撰稿人。


https://www.christianpost.com/news/biblical-christianity-is-not-a-one-night-stand.html?clickType=link-related-articles

(translate by Google translate)


基督教是基于信仰还是证据?

基督邮报撰稿人 丹·德尔泽尔2011 年 10 月 23 日星期日


本周,我与一位不可知论者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电子邮件交流。他写道:“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圣经》,你还需要信仰吗?如果我错了,请纠正我,但信仰是基督教世界观的核心,而不是对证据的依赖。”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怀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不可知论者和无神论者还没有认真评估基督教的核心原因。如果他们知道基督教世界观的核心实际上是证据而不是信仰,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可能会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证据。只有在人们得到确凿的证据后,他们才会被邀请相信福音的事实。基督教信仰建立在永恒而可靠的事物之上。


我指的是数学和统计证据,如果《圣经》受到审判,任何陪审团都会听到这些证据。正如《摩门经》可以被审判以确定其历史可靠性或缺乏历史可靠性一样,《圣经》也可以被判定为奇迹或人造。


耶稣基督的一生、死亡和复活应验了 300 多个旧约预言。从统计学上讲,拿撒勒人耶稣应验了 8 个这样的预言的概率是 100,000,000,000,000,000 分之一。如果你愿意理性地思考宗教,你会发现圣经不可能不是来自上帝。人类的阴谋在这么多世纪里都无法实现这一点。为了拒绝圣经,一个人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它有强烈的反对倾向。否则,证据就会使它成为一个“十拿九稳的案例”。


说实话,我认为相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并不需要多大的信心。(提摩太后书 3:16)在证据众多的情况下,陪审团需要多大的信心才能做出裁决?如果陪审团有 300 份证据,而这些证据都指向同一个人,就像 300 个圣经预言都指向基督一样,结果会怎样?“尘世归于你;放下你的宗教倾向。在决定接受或拒绝圣经之前,请回归现实、逻辑、理性、事实、证据和数学确定性。”


怀疑论者会说:“你是在用圣经来验证圣经。”没错。但我们真正面对的是几百年来写成的 66 本书。学者们对圣经的历史准确性没有争议。威廉·奥尔布赖特是一位精通 26 多种古代和现代语言的圣经和考古学者。奥尔布赖特写道:“十八和十九世纪重要的历史学派对圣经表现出的过度怀疑态度,其中的某些短语至今仍不时出现,这种怀疑态度已逐渐被否定。一项又一项的发现证实了无数细节的准确性,并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圣经作为历史资料的价值。”


我喜欢查理·坎贝尔列举的十个完全相信圣经的充分理由。他对每一个理由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基本分类如下:


1. 应验的预言

2. 考古学验证

3. 圣经的内在一致性

4. 外在验证

5. 圣经惊人的科学准确性和预见性

6. 手稿证据

7. 圣经对其作者和英雄的失败的坦率

8. 耶稣门徒愿意受苦

9. 圣经改变人心的力量

10. 耶稣是神的儿子的见证


阅读查理的材料以及其他提供类似信息的人的材料,继续进行研究。所有这些都对那些愿意发现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宝藏的人开放。


基督教立足于事实,立足于证据。基督教是通过信仰而形成的。它不是盲目的信仰。它是对事实的信仰。它是对具体事物的信仰。基督教建立在过去的事件之上,并相信上帝所有的预言和承诺都会在未来实现。没有圣经,我们只能依靠神秘的经历。那又有多可信呢?


你永远找不到像《圣经》中那样的证据。试着找一本其他宗教的“圣书”,哪怕其中有一个预言已经实现。这些宗教中的数学证据在哪里?当你满怀信心地迈出未来事件的步伐,为你不朽灵魂的永恒幸福而站立时,统计和数学的确定性又在哪里?


基督教的顺序是:(1)证据;(2)信仰;然后(3)保证。基督教建立在证据之上。人们通过信仰亲自接受耶稣为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它给那些凭着信仰踏出一步相信基督的人带来安慰的保证。除非你基于证据迈出信仰的一步,否则你永远不会真正得到救赎的保证。一些非基督徒在没有基督的情况下有一种虚假的保证感,但最终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的保证不是基于确凿的证据,而只是基于对圣经中的耶稣以外的人或事的信仰。


上帝把你创造成一个理性的人。上帝给了我们理性的理由,让我们知道他是值得信赖的。只要看看宇宙就知道了。相信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如此宏伟的景象是合理的。“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诗篇 19:1)你在听他在天堂的声音吗?你在理性地评估证据吗?只有心胸狭窄的人才会拒绝压倒性的证据。心胸狭窄的人不会理性地行事,只会情绪化和固执己见。


任何陪审团都有足够的证据“判定”圣经“有罪”,认为它是神圣的启示。拒绝圣经和拒绝基督不仅是一种牵强附会,而且是精神上的疯狂。人们无视如此彻底的证据简直是疯了。然而,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例子:人们做出可怕的决定,尽管明显的证据本应让他们相信后果将比任何暂时的满足更糟糕。罪使人变得非常不理性。他的行为过于冲动,很快就会对上帝关闭心扉。当人失去理性时,他就会毁灭他的尘世生活,甚至毁灭他永恒的灵魂。


与此相反的是,人们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相信上帝。曾经有一个人,他的宗教信仰建立在信仰之上,而不是大量证据之上。他的名字叫亚伯拉罕。圣经告诉我们:“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雅各书 2:23)在亚伯拉罕被要求相信上帝之前,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历史?哪些预言已经实现?他有什么证据可以依靠?与你我在过去 6000 年的圣经历史中得到的证据相比,这些证据微不足道。亚伯拉罕是一个有着巨大信仰的人。


如果亚伯拉罕在很少的历史记载下都能相信上帝,那么只要你用理性的头脑研究了圣经的证据,你也一定能相信上帝。上帝是值得信赖的。他总是会实现自己的诺言,并说到做到。


如果你被召集去担任陪审员,而案件与《圣经》的可靠性有关,你能通过陪审员选拔程序吗?还是你的倾向会立即让你失去资格?如果你错过了为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案件出庭的机会,那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丹·德尔泽尔 (Dan Delzell) 是内布拉斯加州帕皮利恩市 Wellspring 路德教会的牧师。他也是《基督邮报》的定期撰稿人。


https://www.christianpost.com/news/does-christianity-stand-on-faith-or-evidence-59046/ 
(translate by Google translate)

关于死亡,有人骗过你吗?

By Dan Delzell, Christian Post Contributor


Dan Delzell

每一天,全世界有超过15万人死亡,相当于每两秒钟就有一个人去世。人文主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都不会给人天国永生的希望。随着时钟转动,你我都越接近自己的终点。滴答、滴答,在你到达天国或地狱时,你就立刻体会到自己身处何境了。


你准备好了吗?你想过死的那刻会发生什么吗?有些人也许对此有想法,有些人甚至描述过濒死经历,你我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客观的内容。我们需要一些确定、可靠的东西。


如果你被灌输过不能相信圣经是绝对真理的说法,那你就是“圣经狂”(Bible-bashing)的受害者。没人告诉你关于神之话语的真相。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没人告诉你关于天国、地狱、罪、恩典、悔改、信心、基督和福音的真理。


我请你阅读拙作“基督教以信仰还是证据为基础?”(Does Christianity Stand on Faith or Evidence)一文。一旦你开始带着孩子般的信心接受圣经,你的不信就立刻烟消云散。年纪越大,我们就越容易刚愎自用。这让许多人真心觉得自己比上帝知道更多。而这篇“要遇见神,你是否足够谦卑?”(Are You Humble Enough to Meet God?)则会告诉你我们亟需谦卑。


如果有人在死亡这件事情上骗过你,那就是给你安排好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当下充满你日程表那些耗时耗力的活动也许会比你预料的更早结束。一朝撒手而去,你要么进天国,要么下地狱,而这两者间无路可通。并不存在什么超越坟墓的地方,能让你为自己的罪做出补偿。(参见“炼狱为何是一种危险的教义”, Why Purgatory Is a Dangerous Doctrine)


魔鬼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他确实想要你下地狱。事实上,“属灵的世界影响着每一个人”(The Spirit World Influences Every Human Being)。无论你意识到与否,通往地狱的是仿佛是康庄大道,而上天国的只有独木桥。耶稣说过“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章13、14节)


“但我的情况不一样,”你也许会这么说。归根结底,每个人都知道“我们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没错吧?实际是:错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对的,尤其是众说纷纭的情况下。要看透这类后现代谬误,请参考“一个美式信念:我知道我的真理”( An American Credo: 'I Know My Truth)一文。


也许你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去相信一个让人下地狱的神。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你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所在。这是一篇能帮你以合乎逻辑的方式探究此类问题的文章:“为地狱而拒绝神不合逻辑”(Rejecting God Because of Hell Is Illogical)。尽管地狱这题目不那么令人赏心悦目,但这并没有阻止耶稣讲述关于这超越坟墓极端目的地的真理。也许明白这点后你会很震惊于“地狱里根本没有无神论者”(There Are No Atheists in Hell)。


通往天国的大门今天依然向你敞开。既然人需要着装得体才能进入天国乐园,那请阅读这篇“你进入天国所需要的衣服”(The Clothing You Need to Enter Heaven)。你会被接纳进基督的天国呢,还是会“在审判日一丝不挂”(Will You Be Naked on Judgment Day)呢?


如果你今天就离世了,你会去哪里呢?“你的名字在天国的预留册上了吗?”(Is Your Name in Heaven's Reservation Book)我当然希望是。如果不是的话,“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哥林多后书6章2节)“(神)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传17章30节),神邀请你信靠耶稣来洗净你的罪。他会立刻洁净你,白白恩赐给你天国永生的礼物。正如奥斯卡·钱伯斯(Oswald Chambers)说过那样:“我们获得拯救如此容易的原因就在于神付出了太多。”


也许你会问:“神为何牺牲自己的独生子”(Why Would God Sacrifice His Only Son)?好吧,有一个办法能明白这至关重要问题的答案。救赎的全部计划都在圣经里。如果你依然怀疑神的话,我希望你能考虑“完全相信圣经的7个理由” (7 Reasons to Completely Trust the Bible)。


如果有人在死亡的事情上对你说过谎,你也许还在基督之死这事上被欺骗过。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希望你读一下这篇文章:“批评弥赛亚不会造出他的尸体”(The Messiah's Critics Couldn't Produce His Body)。如果使徒们没有看过、摸过死而复活的基督,那基督教永远不会破茧而出。


神都给我们造了一个肉体和一个灵魂。你的灵魂与你的肉体不同,并不会衰老,因为那是不朽的。不过,别指望绝大部分人对你的灵魂的健康表示任何兴趣。学术界、娱乐业、媒体整体而言都反对圣经的教导,关注于其他成百上千的主题。除了文化精英们所推销的这些空洞哲学之外,你也应该警惕“撒但让人远离基督教的7个策略”(7 Satanic Strategies to Distract from Christianity)。


耶稣说过,魔鬼“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章44节)所以,魔鬼当然会在死亡这事情上骗你。与此同时,基督说的是“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感谢主,弥赛亚只说实话。


你今天会接受基督为你的救主吗?只要转离罪,请求耶稣原谅你就可以了。“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马书10章13节)神永远不会对你说谎。事实是“神决不能说谎。”(希伯来书6章18节)


所以,如果有人在死亡这事上骗过你,“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以赛亚书55章6节),现在就是这时候了。今天会让你距离自己的生命终点更近一天。我们中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是怀南斯Winans家人在惠特尼·休斯顿葬礼上演唱的关于明天的一首感人歌曲)


我想要推荐你阅读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基督教导致不可知论吗?”(Does Christianity Produce Agnostics? )关乎获得天国或者是失掉灵魂的大事,明智的办法还是用时间来读一读,然后认真思考一下。归根结底,这代价太大了。


如果你今天就来到基督这里,你永远不会后悔信靠耶稣来赦免你的罪、拯救你的灵魂,在你离世时把你带到天国。你可以信靠神的话!


(翻译:尤里)


本文作者Dan Delzell是内布拉斯加州帕皮利恩(Papillion)的泉源路德会(Wellspring Lutheran Church)的牧师,也是基督邮报的定期供稿人。


https://chinese.christianpost.com/news/guan-yu-si-wang-you-ren-pian-guo-ni-ma.html

窥视天堂(新纪元运动中的濒死经历)

窥视天堂(新纪元运动中的濒死经历)

《新纪元的陷阱》第十八章


张逸萍


 


 


 


伊基蒂(Betty Eadie)在最畅销书《被光拥抱》(Embraced by the Light)中描写自己的濒死经历(Near Death Experience)﹕有一天她住院接受手术,当天晚上她感觉非常晕旋,好像身体向下沉,突然她发现自己翱翔于天花板,向下看见自己的身体仍然躺在床上,接着她觉得自己在一个黑暗的隧道中前进,在最终点,她看见一点点的光,慢慢她看见一个人站在光中,展臂欢迎拥抱她,让她觉得无限的爱,她知道自己终于回家了,与她的救主耶稣基督面对面了。可是「耶稣」对她说,「你的时候还没有到」,伊基蒂抗议,不愿意回去,至少她得知道她为什么「死去」,于是「耶稣」向她解释了很多道理,带她到处游览。无奈,她终于必须告别天堂乐境,伊基蒂形容回到肉身就像刚刚洗了澡,又穿上一件在污泥中辊过的又冷又湿的全身工作服。[1]


 近二三十年来,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上边的濒死经历报告。虽然濒死经历并非全盘的是「新纪元」,但是却常被归类于新纪元事物中,而且愈来愈经常发生。按照濒死经历研究员颖建力(Kenneth Ring),那些曾被医生判定为「死了」而又复苏过来的人中,有35-40%有濒死经历,而嘉陆民意调查(Gallup Poll)也认为5%的成人曾经有过濒死经历,[2]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濒死的经历


虽然每一个人的濒死经历都不一样,但是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濒死经历研究员慕迪(Raymond Moody)总括其共同点如下﹕[3]


 ·         无法形容,因为所见的不是三向量物质世界的事情;


·         听到别人宣告自己死亡;


·         感觉非常安宁,身体痛楚消失;


·         听到不寻常的声音;


·         觉得自己被吸进一个黑暗的隧道;


·         发现自己灵魂出窍,非常惊讶;


·         遇见已死的亲友或其他灵体;


·         遇见光灵(Being of Light)——慕迪认为濒死经历中最特出的是这个光灵,光明灿烂无比,而且充满慈爱;


·         迅速回顾一生,光灵通常要求经历者自评;


·         到达某种样的边界;


·         回到躯体中。


 


濒死的信息


现代濒死经历所带来的信息虽然不是正统的新纪元神学,却常有关系,举个例,它没有证实轮回,也没有否定,但是很多人事后却接受轮回的观念[4]。[5]总括而论,濒死的主要信息是﹕没有罪,没有审判,而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爱和知识。难怪有一牧师指责这种研究为「销售廉价的恩典」,[6]因为信耶稣与否没有什么要紧。


 慕迪说,「有一个"教训"是大家一致带回来的……都强调要在余生培养对别人的爱……有人见到了光灵,感受了完整的爱与接纳,甚至自己一生完全摊开的时候也不例外……除此之外,很多人都强调求知的重要性……」[7]又说,「那种奖惩模式的死后世界就在绝大多数的案例中被否定,被扬弃……自己的一生中最难堪,最邪恶的事迹也摊在光灵的面前,光灵的反应并没有震怒或不悦,却处之以谅解,甚至待之以幽默。」当慕迪被问及经历[8]者的宗教信仰是否有影响的时候,他回答说﹕「在全部的研究过程中,始终没有听人提起什么天堂地狱那一类现社会习惯的说法,反而有人强调他们的经历跟他们按宗教背景去想像的不一样。」[9]


 可是,濒死经历是否可信?


 


经历的后效


要决定濒死经历的可信性,不能忽略这个经历在人身上的影响﹕


 (一)人生态度


首先,有过濒死经历的人,可说是几乎都不再怕死,这也难怪,因为死的未知数已经没有了。如果没有审判,没有地狱,死亡当然一点不可怕。其次,光灵常常向经历者强调爱和知识,很多人觉得这经历使他们的自我评价提升,人生更积极,对别人更有同情心,更宽容,所以他们都不再重视物质,反觉服务别人更有价值。[10]此外,他们都想追求知识,但这知识多指宇宙玄秘和与生死意义有关的事理。[11]


 艾华特(PMH Atwater)是一个比较老实的研究员,她不愿意报吉不报凶,所以她报告了濒死经历的一些不良后效,其中最惊人的一项是﹕经历者虽然常常说自己更爱家人,但是他们的家人都没法感到,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他离群,傲然活在另一个世界里。[12]此外,经历者虽然脑部没有损伤,但似乎头脑都有改变,[13]例如对时间的感受不同,[14]甚至漠视常规和常理。[15]


 另有研究员相信传媒对濒死经历的描写太美妙,减低死亡的可怕,无形中鼓励自杀和堕胎。[16]


 (二)宗教观念


多数的经历者事后都对上帝和属灵事物有兴趣,他们都变得热爱上帝,满脑袋都是上帝,而且绝对相信上帝存在;只是上帝的名字被更改了,一般比较喜欢叫他做能量、宇宙心灵、源头、等等。他们对宗教的选择也常有改变,有三分之一的人仍留在原先的宗教,但是努力去改进它,其余的人的宗教意识通常是转离传统教条而开始追求属灵事物,要亲身经历神,他们常选择玄学、新纪元或东方宗教,又对神秘经历感兴趣。[17]护教学家安克伯(John Ankerberg)评论说,「不幸的,很多濒死过案的经历和信息,使人转离神、耶稣、基督教信仰、和圣经。」[18]


 (三)灵异能力


所有研究员都一律同意,很多人在经历之后开始产生各种灵异能力,或者灵异能力增加。根据研究员基新(Greyson)的统计,濒死经历后报告有灵异经历的人明显比经历前增加,包括超感知觉、超感的梦、灵魂出窍、看见氛围(aura)、与死人来往、遇见似曾相识的事情(Deja vu)、神秘经历、回想梦境、冥想。[19]研究员基玛葛(Margot Grey)说濒死经历后,人几乎总是产生灵异能力,而且所引发的能力中最触目的是灵异治疗能力,他们可以运用心灵意识为人诊断和治病。[20]艾华特也说,「他们会变得更灵异,这是一个事实。」[21]慕迪也认为很多人在「这些经历之后突然得到所谓"通灵"的超能。」[22]颖建力也同意这观点。[23] 安克伯也发现很多濒死经历者后来都变成职业性的秘术家。[24]


 (四)仍有例外


前三点的后果都相当负面,可是事实却有例外,例如有基督徒在濒死经历后开始热心追求,曾经有人说他在濒死经历中遇见耶稣,被耶稣责备,复苏后放弃他的同性恋生活方式,变成一个认真的基督徒。[25]


 


窥视了天堂?


现在一般传媒中的濒死经历都让人以为死后就是「天堂乐境」,但是这个观念有多可靠?


 (一)并非人人上天堂


在濒死经历中见到「地狱」的,大有其人,根据统计,10-50%的濒死经历是可怕的。[26]基玛葛说负面经历实在是有,但是因为这些人觉得是一件丢脸的事,所以大多不愿意泄露。根据他的调查,有些经历是恐怖的,例如走迷了路,或者到达一个阴暗凶恶的地方,觉得凄凉,又发现自己站在一个深坑的边沿,竭力争扎,差点掉进去;更有一类经历是地狱似的,这些人觉得被拖到一个黑暗的地方,被袭击,听到灵魂在受苦而哭啸,野兽咆吼,甚至有人承认自己看见地狱的火焰,遇见魔鬼。[27]


 (二)信息不一致


上边的资料,无论是「天堂」是「地狱」,都是来自现代的研究过案,可是不见得能代表古今中外的濒死经历。欧洲中世纪文献中有很多类似炼狱的濒死经历,例如第八世纪的载特吴(Drythelm)的经历已经有炼狱的思想,他在濒死的时候看见灵魂在火焰和冰块之间抛来抛去受苦,他的灵体导游解释,这是暂时的,如果活着的人为他举行弥撤、祷告、施舍、和禁食,这些灵魂可以获得释放,载特吴复苏后将财产分散,离开家人,进入修道院苦修。[28]


不但中古时代的濒死经历反映中世纪的神学思想,即使现代人的经历,个别经历者也会受自己的宗教背景影响。例如,伊基蒂有摩门教背景,[29]我们可以在她的书中发现摩门教思想,例如她看见很多神所创造的其他世界,上面都住满了人,[30]这就和摩门神学吻合。研究现代濒死经历的人也发现欧美和东方(日本和印度)的报告有出入,主要是所见的影像和宗教人物反映东西文化的不同之处。[31]


 


什么一回事?


到底濒死经历是什么一回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告诉我们它的信息有多可信,下面是一些解释﹕


 (一)并非真的死去


最关键的问题是﹕濒死经历是否真正的死亡?一般人在人工呼吸急救五分钟后已经无法可救,如果能「死去」二十分钟又复苏,已经是叫人诧异的了,可见濒死经历者绝不能和圣经中的拉撒路(死了[32]四天再复活)相提并论。现代医学界对死亡有三个不同的定义﹕(1)心跳呼吸等生命征象消失;(2)脑波活动停止;(3)功能无法恢复(一去不返的死亡)。[33]如果根据第三个定义,所有濒死经历者都没有真的死去。


 正因如此,很多怀疑者也提出了一些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解释﹕


·         痛楚或药物引发的幻觉;


·         出生经历的剩余记忆;


·         因二氧化碳浓度改变,脑部所起的反应;


·         心理愿望达成(对天堂的盻望);


·         与容格(Carl Jung)的集体无意识和/或基型类似的经历;


·         药品刺激的经历——迷幻药、海洛英、大麻等,或者麻醉药的副作用;


·         大脑——部癫痫,和


·         感觉剥夺。[34]


难怪颖建力也认为它「与死亡没有真正的关系」。[35]


 (二)濒死经历和神秘经历


颖建力对二者的关系最感兴趣,他注意到濒死的经历和后效与瑜伽蛇神(Kundalini)发动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二者都接触到能量,看见光,事后的转化也相似,而且都产生灵异能力。[36]所以他提出了一个理论﹕濒死经历基本上是一个宗教经历,促发对属灵事物的醒觉和追求,最后产生各种灵异能力。[37]他又说,经历者在某程度上和光融合,很多人遇上光灵,吸收了它的能量,播下了转化的种子。[38]最后颖建力提出一个相当有理由的解释﹕人在濒死时缺氧,所产生的生理状态有如瑜伽术中的呼吸控制的结果,正适合瑜伽蛇神引发。[39]


 (三)其他可疑点


绝大部分的濒死研究员都有新纪元背景和思想,包括慕迪和颖建力。[40]伊基蒂是一个催眠治疗专家。[41]艾华特曾经积极探索玄学和灵异事物。[42]另一位著名的研究员顾巴罗(Elizabeth Kubler-Ross)在开始研究之后也有遇见死人和灵魂出窍的经历。[43]还有一点,出版最畅销书的伊基蒂一直不能提供她的医院记录,没有证明她的濒死经历属实,甚至拒绝透露医生名字。[44]出版了几本书的艾华特也自称有几次濒死经历,但是都没有医生证明,而且有一次自认是运用意志叫自己死去,说来[45]她的「死」最像神秘经历。这一切都无法不叫人怀疑作者们和研究员们是否另有用心,或者整个事情是否魔鬼骗局,叫人相信死后没有地狱,没有审判。


 (四)暂时的结论


如果濒死不是真的死,所见的事物因人因时代而有异,整个现象和后效与神秘经历相似,加上所带来的信息与圣经有异,到底我们可以有什么结论呢?笔者认为颖建力的解释比较有理,濒死的生理状态正是秘术技术所引进的身体状态,所以,或者可以说——濒死经历是一个不请自来的神秘经历。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假设,无论如何,濒死经历不是生死之迷的答案。


 


人死非灯灭


濒死经历虽然未必让人窥视死后世界,却似乎证实了人有灵魂。很多濒死的人报告自己在身体上边看见自己被人急救,或者报告手术室细节。例如有一位经历者提出证据,说自己当时看见墙壁的灯架上有一个十元硬币,护士为了叫他住嘴,往他所指的灯架上看,果然有十元硬币一枚。[46]类似的案例,一般都能被证实,而且都叫人吃惊。[47]于是,有些哲学家如此推理﹕五官是我们接触外界的唯一方法,在濒死的时候,五官感觉已经停止,但是经历者仍然知道急救的情形,可见人有一个非躯体,非物质的部分,是科学所不能解释的。 [48](就是众宗教所讲的灵魂)


 当然也有反证的例子,有一医院故意在架上安装一副机器,不停打出不同的字句,只有爬到天花板上往下看才能看见这些字,他们的研究结果是﹕濒死的人没有看见这些字。[49]


 灵界的事情有很多我们还不知道,所以很难有定论。即使保罗讲到自己被提到第三层天的经历(有人猜测是一个濒死经历) [50],他也说﹕「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林后十二2),就是说,保罗虽然窥视了第三层天,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灵魂出窍离开了身体。


 用濒死经历去证明人有灵魂,是会引起争议的,基督徒不如单单相信圣经,凭这些现象去探索灵界奥秘不是明智之举。但是我们可以用濒死经历去提醒自己,人死非灯灭,死后何去,值得考虑。


 


唯一的结论


濒死经历没有让我们窥视死后世界,甚至不能用以证实人有灵魂,但是如果我们向一位曾经真的死过又再活着的人请教死后真相,倒是聪明的。事实上,这样做是可能的﹕有一个人——耶稣——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也已经将真相告诉我们,祂说,身体死后灵魂仍然存在(太十28),而且要面对审判(来九27),有些人要往天堂去,有些人往地狱去(太廿五46),可是祂也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如果希望死后上天堂与神同在,信耶稣是唯一之法。


 朋友,濒死经历你不一定有,可是真正的死亡一定会临到,你预备好了没有?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S_NAM-18-NDE.htm

天堂是真实的:濒死体验引发了许多猜测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我们家附近小镇的一家电影院。走过那条通道,看见大屏幕的时候,我们拐了进去向座位前进,我们发现这个厅已经快满了,这在这家电影院并不常见。我告诉金说,“哇喔,看来人们对死后的生活很感兴趣呢。”


我们看的这部电影叫做《天堂是真实的》(Heaven Is for Real)。这是一个关于四岁小男孩说他有濒死经验的故事,他去访问了天堂,遇见了一些已故的亲人,同时,也遇见了耶稣基督。


因为我已经看过了这本书,而电影改编自同名书,所以我发现这部电影很引人注目。我个人并不怀疑这个小孩子所说的故事的真实性。但这不代表我相信所有濒死经历的见证。


有些抵制耶稣并且过着罪恶生活的人说,他们也在濒死的时候遇见了相似的情况。他们说,他们经历了愉快的、热情的和完全的爱。也有人则说,他们的濒死体验是听到了一些邪教的教导。这些说法与圣经关于那些无视神恩典的人的死后经历并不相符。


虽然这么说,但因为现代医药科学的进步,更多的人能从死亡的爪牙中逃离。当这些人回来时,他们就总会有一些神奇的故事可以诉说。


作为一名牧师,我常听到人们关于濒死体验的亲身见证。我的一位教友在失去了呼吸心跳后又重新活了回来。他说,他去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而且他知道他在神里面。他一直都没有办法把这个经验完整地讲出来,因为他在最后总没有办法克服他的情绪。他也一直在道歉,说神太强大以致难以形容。


还有一次,一位资深信徒和我的好友遭遇了一场可怕的车祸。没有人看到这个车祸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另一辆车里的人都被撞死了。当他在医院里命悬一线的时候,他短暂地苏醒了。他的母亲坐在他的病床旁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怎么回来的。” 他母亲问,“这是什么意思?” 然后他指了指床头的两侧然后说,“这两个天使带我来的。” 然后他即刻又失去了意识。后来,他没有办法想起关于这场车祸的任何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我自己的父亲在他50多岁的时候心脏骤停,经历了所谓的”猝死”。而因为这件事太超乎寻常了,罗利新闻(Raleigh News)和观察家(Observer)把这个故事放在了头条。从技术上来说,我父亲死了20分钟:没有心跳和脉搏。医务人员和心脏病专家刚好在事发时就在他附近,他们试图救活他并且成功了。虽然技术上来说,大脑在供氧停止后的5到10分钟后就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但我父亲在清醒后头脑依旧十分健全,并在相对健康的情况下又活了超过18年。这是一个奇迹。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濒死经验时,他幽默地回答说,“没有,而且我也没有见到猫王。” 他忘了一切跟他心脏病发有关的事。


所以我们要如何解释这些故事?它们往往对于经历过这些的人独一无二,而其中许多的故事又互相矛盾。所以,不会是所有人都是对的,不是每一个故事的都是真的。只有一种正确的方法来理解这些叙述,那就是把它们与圣经的内容相比较,而不是用经验来分辨。


在圣经中有许多人死而复活的记载。在列王记上下中有三个故事。在新约中有七个故事,都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里。


在但以理书12章中,但以理先知见证了濒死的经验。哥林多前书中的使徒保罗和启示录中的使徒约翰也经历了这些。


但恐怕司提反濒死经历的描述是最接近了吧,这个殉教者被乱石打死。当他被扔石头而生命在消逝的时候,他看见天堂打开,而耶稣在神的右边站着。他向耶稣哭求把他的灵魂接上天堂。但他也同时向主祈求原谅那些迫害他的人。


有些人会说,但以理、保罗、约翰和司提反的这些奇妙的历程不是濒死经验,只是对未来的预见罢了。


我们应该要清楚地知道圣经形容魔鬼是 “说谎之人的父” (约翰福因8章44节)和 “光明的天使” (哥林多后书11章14节)。这意味着魔鬼是完全可以用濒死经验来愚弄人们和听信那个故事的许多人。


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关于死后的一切都只在圣经里和主耶稣的身上。圣经所记载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地形容天堂是一个地方,而不是一些虚无的意识。天堂是人们可以永久喜乐平安的辉煌国度,是耶稣掌权的地方,是没有死亡、没有痛苦也没有罪的国度,是所有错误都会被抹平的地方。此外,圣经描述了一位救主,一位道成肉身的神耶稣基督,他用他的生命、死亡和复活驱逐了死亡的厄运。


我喜欢作家布莱恩·哈伯(Brian Harbour)曾经说过的段话,”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然后被放进了坟墓中。在第三天的时候,耶稣挣脱了死亡的捆绑,再次活着站了起来。在耶稣复活的时候,他把坟墓的两端打通了,他把死亡这个没有出口的小路变成了一条通往天堂的大道。”


濒死经验让人们有很多的猜测。但不管如何,耶稣的死而复活这件人类史上最大的事,证明了在坟墓之后的生命。而这也是一个承诺,承诺信徒的复兴,承诺那些跟随主耶稣直到最后一刻的人有永生的盼望与喜乐。



https://chinese.christianpost.com/news/%E5%A4%A9%E5%A0%82%E6%98%AF%E7%9C%9F%E5%AE%9E%E7%9A%84-%E6%BF%92%E6%AD%BB%E4%BD%93%E9%AA%8C%E5%BC%95%E5%8F%91%E4%BA%86%E8%AE%B8%E5%A4%9A%E7%8C%9C%E6%B5%8B.html

濒死经历

濒死经历


刊登於《中信》455期 2000年3月


张逸萍


 


伊基蒂(Betty Eadie)在最畅销书《被光拥抱》(Embraced by the Light)中,描写自己的濒死经历:一天她住院接受手术,当天晚上她感觉非常晕眩,好像身体向下沉,突然发现自己翱翔於天花板,向下看见自己的身体仍然躺在床上,接着她觉得自己在一个黑暗的隧道中前进,在最终点,看见一点点的光,慢慢地又看见一个人站在光中,展臂欢迎拥抱她,让她感受到无限的爱,她知道自己终於回家了,与她的救主耶稣基督面对面了。可是“耶稣”对她说,“妳的时候还没有到”,於是她告别了天堂乐境,伊基蒂形容回到肉身就像刚刚洗了澡,又穿上一件在污泥中辊过又冷又湿的全身工作服。1


近二三十年来,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以上的濒死经历报告。


 


经历和信息


虽然每一个人的濒死经历都不一样,但是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濒死经历研究员穆迪(Raymond Moody)总括其共同点如下:一丶无法形容,因为所见的不是三度空间物质世界的事情;二丶听到别人宣告自己死亡;三丶感觉非常安宁,身体痛楚消失;四丶听到不寻常的声音;五丶觉得自己被吸进一个黑暗的隧道;六丶发现自己灵魂出窍,非常惊讶;七丶遇见已死的亲友或其他灵体;八丶遇见光灵(Being of Light)--穆迪认为濒死经历中最突出的是这个光灵,光明灿烂无比,而且充满慈爱;九丶迅速回顾一生,然後光灵要求经历者自评;十丶到达一个边界;十一丶回到躯体中。2


濒死经历的主要信息是:没有罪和审判,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爱和知识。正如穆迪所说,“有一个『教训』是大家一致带回来的,…….都强调要在馀生培养对别人的爱,……除此之外,很多人都强调求知的重要。”又说,“那种奖惩模式的死後世界,就在绝大多数的案例中被否定丶被扬弃……,自己的一生中最难堪丶最邪恶的事迹,也摊在光灵的面前,光灵的反应并没有震怒或不悦,却处之以谅解,甚至待之以幽默。”还有,“在全部的研究过程中,始终没有听人提起什麽天堂地狱那一类现社会习惯的说法,反而有人强调他们的经历,跟他们按宗教背景去想像的不一样。”3


 


经历之後


到底濒死经历是否可信?


要决定濒死经历是否可信,我们不得不看这经历在对当事人的影响。以下是研究人员所得到的一些结论:


一丶人生态度:首先,有过濒死经历的人,几乎都说不再怕死。这也难怪,因为死的未知数已经没有了,如果没有审判,没有地狱,死亡当然一点不可怕。其次,光灵常常向经历者强调爱和知识,很多人的人生变得更积极。可是有研究员相信,传媒对濒死经历的描写太美妙,减低死亡的可怕,无形中鼓励自杀和堕胎。


二丶头脑改变:艾华特(P .M. H. Atwater)是一个比较老实的研究员,她不愿意报吉不报凶,所以报告了濒死经历的一些不良後效,其中最惊人的一项是,当事人虽常说自己更爱家人,但是他们的家人都没法感受到,甚至常觉得当事人离群,傲然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此外,经历者虽然脑部没有损伤,但似乎头脑都改变了,甚至漠视常规和常理。4


三丶宗教观念:多数人事後对神,对灵界之事,都大感兴趣。只是,上帝的名字被更改了,变了“能量”丶“宇宙心灵”丶“源头”等等。他们对宗教的选择也常有改变,他们常选择玄学丶新纪元或东方宗教,又对神秘经历感兴趣。


四丶灵异能力:所有研究员都一致同意,很多人在经历後,产生各种异能,或者灵异能力增加。包括超感知觉丶超感的梦丶灵魂出窍丶看见氛围(aura)丶与死人来往丶遇见似曾相识的事情(Dejavu)丶产生灵异能力和灵异治疗能力。此外,很多濒死经历者後来都变成职业性的秘术家。


五丶例外情形:例外的是有基督徒在濒死经历後,开始热心追求,例如曾经有人在濒死经历中遇见耶稣,被耶稣责备,复苏後放弃他的同性恋生活方式,变成一个认真的基督徒。5


 


窥视了天堂?


第二就是濒死经历的人,是否真的经历了天堂?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丶并非人人上天堂:现在一般传媒报导的濒死经历,都让人以为死後就是“天堂乐境”,可是在濒死经历中,见到地狱的,大有人在。6但通常这些人觉得负面经历是一件丢脸的事,所以大多不愿意泄露。有些经历是恐怖的,例如走迷了路,或者到达一个阴暗凶恶的地方;发现自己站在一个深坑的边缘,竭力挣扎;更有一类经历是地狱似的,在一个黑暗的地方,听到灵魂受苦哭啸,野兽咆吼,甚至有人承认自己看见地狱的火焰,遇见魔鬼。7


二丶信息不一致:上述资料,无论是“天堂”,是“地狱”,都是来自现代的研究过案,可是,不见得能代表古今中外的濒死经历。欧洲中世纪文献中,有很多类似炼狱的濒死经历。即使现代个别经历者也会受自己的宗教背景影响。例如上文伊基蒂有摩门教背景,从她的书中可发现摩门教思想。研究现代濒死经历的人也发现欧美和东方的报告颇有出入,主要是所见的影像和宗教人物反映东西文化的不同之处。


三丶并非真的死去:关键问题是“濒死经历”是否真正的死亡?现代医学界对死亡有三个不同的定义:1.心跳呼吸等生命徵象消失;2.脑波活动停止;3.功能无法恢复(一去不返的死亡)。8


如果根据第三个定义,则所有濒死经历者,都没有真的死去!正因如此,很多怀疑者也提出了一些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解释,例如:1.痛楚或药物引发的幻觉,或麻醉药的副作用;2.因二氧化碳浓度改变,脑部所起的反应;3.心理愿望达成(对天堂的盻望);4.感觉剥夺等等。9


四丶濒死经历和神秘经历:濒死研究员颖建力(Kenneth Ring)提出了一个理论:濒死经历基本上是一个宗教经历,促发对属灵事物的醒觉和追求,最後产生各种灵异能力。最後颖建力提出一个解释:人在濒死时缺氧,所产生的生理状态有如瑜伽术中的呼吸控制的结果,正适合瑜伽蛇神(Kundalini)能力的引发。10


如果濒死不是真的死,所见的事物因人因时代而有异,整个现象和後效与神秘经历相似,加上所带来的信息与上帝藉圣经的启示有异,到底我们应如何视之呢?笔者认为颖建力的解释比较中肯,濒死的生理状态正是秘术技术所引进的身体状态,所以,或者可以说,濒死经历是一个不请自来的神秘经历。但这仍是一个假设而已,濒死经历并没有解答人死後何去何从的大谜。


 


人死非灯灭


濒死经历证实了人有灵魂,因为很多濒死的人报告,自己漂浮在身体上边,看见自己被人急救,或者报告手术室细节。但是用濒死经历去证明人有灵魂,仍然是有争议的事,所以我们只可以用此提醒自己,人死非灯灭,死後何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最聪明的,莫如是找着一个真的死过,然後又活过来的人,请教他死後的真相。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耶稣。他曾死过,已复活过来,并且长远活着。祂已将死後的真相如何,告诉我们说,身体死後,灵魂仍然存在(马太福音十28),而且要面对审判(希伯来书九27);有人要往天堂去,有些人往地狱去(马太福音廿五46)。可是祂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16)希望死後上天堂,信耶稣是唯一之法。


朋友,有濒死经历的人不多,可是死亡则必然有一天临到,请问你预备好了没有?


注:

1. Betty J. Eadie, Embraced by the Light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4), p.28-30,40-43,123. etc.

2. Editors of Time-LifeBooks, Psychic Voyages (Alexandria, Virginia: Time-LifeBooks, 1987), p.66-69.

3. Raymond Moody着,长生译,《来生》(台北:方智出版社,民国年),p.150.

4. P. M. H. Atwater, Coming Back To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1988), p.77-81.

5. John Ankerberg & John Weldon, The Facts of Near Death Experience (Eugene, OR: Harvest House,1996), p.34-37.

6. Ibid., p.10.

7. Margot Grey, Return From Death (New York: Arkana, 1987), p.56-58.

8. Ibid., p.157-163.

9. 安克伯丶韦尔顿着,逸萍译,《死後生命的真相》(香港:天道书楼,1999),p.9.

10. Kenneth Ring, Heading Toward Omega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1984), p.248-49.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00305



https://www.chineseapologetics.net/NAM_trap/S_NDE.htm

遇见耶稣2

我遇到一些朋友,有时候他会跟我说:“如果上帝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上帝不向我显现呢?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看见上帝,我遇见祂了,我愿意马上相信祂。”你听过有人这样说吗?但如果真的上帝向一个人,以一种超自然的方式突然间显现的话,你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吗?那个人会相信吗?估计马上就被吓死了。这不是因为上帝太恐怖,而是因为上帝太圣洁,上帝太公义,而我们太罪恶、太污秽,以致于当一个有罪的污秽的罪人,见到那位圣洁公义的上帝的时候,可能真的根本就不配面见这位上帝,你躲还来不及。


 


事实上在新约圣经里,有很多以色列人,他们看到过上帝显现的神迹,其实这样的神迹,并没有建立他们真正的信心。所以有的人说,如果上帝真的让我遇见祂,我看见祂,我就能够相信祂,背后还有一种更底层的逻辑,是觉得上帝启示祂自己存在的证据还不足够,所以我必须看到祂人了,我才能相信,觉得上帝给我的证据还不够。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其实上帝已经借着很多的途径,让我们去看到祂是真实存在的,在众多的启示的方式当中,最独特的一个方式就是上帝:三位一体的上帝第二个位格圣子,祂亲自来到人世间成为一个人,就是耶稣。耶稣进入人类的历史舞台,耶稣用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方式,彰显了上帝是一个怎样的上帝,耶稣用人的手可以触摸的身体去完成赎罪的工作,耶稣也用人的耳朵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去传讲天国的福音,所以当你遇见了耶稣,就是遇见了上帝。


 


在圣经里面好几处的经文,比如说在约翰福音1:18,“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这里的独生子指的就是圣子耶稣。在约翰福音8:19,“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的父,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父。”认识了圣子,也就认识了圣父。耶稣还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耶稣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同时祂又是那位完全的神。但问题是一个人他是不是遇见了耶稣,他就一定会信靠耶稣呢?不一定。


 


主耶稣在人类的历史舞台上生活了30多年,在祂有生之年,很多人遇见了耶稣,很多人跟耶稣擦肩而过,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因为看见肉身的耶稣而去信靠祂。所以我们需要跟耶稣建立“遇见耶稣”的那种关系:那种属于生命的经历,不是说,在肉眼上去看见一个耶稣的身体而已,乃是我们的心灵的眼睛能够被打开,在灵魂深处和在圣灵的工作下,我们跟耶稣基督有一种属灵层面的亲密地接触和相遇。所以我今天祈求圣灵,让我们心灵的眼睛可以被打开,有这样一种属灵层面的一种经历。


 


但是朋友们,你们不要觉得这是很玄妙的一种经历,当你真的经历的时候,你发现特别的真实,这并不玄。盼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以成为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遇见耶稣的一次机会,所以我想,今天借着路加福音5:1-11节记载了一个耶稣在世上曾经做过的一件事,来看怎么样去遇见耶稣,或者说遇见耶稣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经文路加福音5:1-11

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祂,要听神的道。祂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他的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这是圣经记载的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位电影导演,要把刚才这段经文变成剧本拍成一部电影,那么你一定要找很多群众演员,其中有一些群众演员跟耶稣擦肩而过,还有一些群众演员围着耶稣,像是吃瓜群众看热闹,但是不懂门道。在这一出的戏里头,有两个男主角,男一号男二号,你觉得这两个是谁?耶稣和谁?耶稣和西门(也叫做彼得)。那一天,在革尼撒勒湖面的这艘船上,西门彼得遇见了耶稣,这两个人在那一天有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在革尼撒勒湖畔生活着很多很多的居民,为什么偏偏彼得遇见了耶稣?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很多的功课,以致于让我们也可以有遇见耶稣的经历。


 


彼得之所以可以遇见耶稣,首先是因为那一天,彼得留下来在船上聆听耶稣的教导。你要真的想要遇见耶稣,你需要先听耶稣说的话,听神的道。在这段圣经的一开头,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祂要听神的道,就是神的话。在那一天,在革尼撒勒湖边正在进行一场福音布道会,谁是讲员?耶稣是讲员,唯一的讲员。宣讲的内容是什么?神的话语:神的道。这就如同是现在,我们在2023年芝加哥的这一场中国福音大会,虽然有好多不同的讲员,主耶稣的肉身不在这里,但是每个讲员传讲的都是神的道,都是上帝启示的话语。那么当你来到这个福音大会的时候,你来到这里听什么?也是在听神的道,你就如同当初的彼得,或者其他那些在湖边听耶稣讲道的人一样,你在听神的道,你让自己置身于神的道的包围的当中,而神的道就是祂的话语,是带着能力的,祂可以有这个能力打开你心灵的眼睛,让你看见耶稣的真实。所以你来到这里是一次蒙福的机会,所以请弟兄姊妹和每一个在这里的人,珍惜当下的这个机会。


在这里的经文说,耶稣“看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因为在那一代有很多的人是职业渔夫,打鱼就是他们的工作。有一些渔夫没有来听耶稣讲道,忙着干什么?去洗网。为什么要洗网呢?准备抓紧时间下一次去打鱼,忙着工作。他们知道耶稣到这个地方吗?他们当然知道,因为有太多的人簇拥着耶稣,好像众星捧月一般的场面那么的轰动,那一代的人都应该知道耶稣大驾光临了。但是这几个渔夫,你会发现他们对耶稣的到来,对耶稣要讲的话语没有兴趣,他们没有珍惜这个千载难逢地与耶稣相遇的机会。


 


我想,从某个角度来讲也可以理解。因为在革尼撒勒湖那一带的地方,打鱼这个行业一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为湖里就那么多的鱼,而打鱼专业户又那么多,彼得也是其中一个,还有其他的一些打鱼专业户,存在着这样一个激烈的竞争。当有像彼得这样的人,放下了渔网去听耶稣讲道,不打鱼了,这个时候,这一些加班工作的渔夫,就可以在这个打渔的竞争当中取得优势,是不是?所以有一些渔夫一定会趁着彼得这些渔夫还在听耶稣讲道的功夫,咱们赶快去加班干活,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更重要?耶稣的事情不重要,天国的福音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打多少鱼更重要,赚多少钱更重要,在激烈的渔业的竞争的当中取得优势更重要。


 


所以很遗憾,有一些人他就错过了与耶稣相遇的机会,但是耶稣看到有一个人在船上,这个人叫西门,也叫做彼得。耶稣就来到了彼得的船上,然后让彼得划船,划的离这个岸稍微有一点的距离,你可以想像这样一个场景啊,就好像是耶稣利用那样一个大自然的环境,搭建了一个布道会的现场。如果你想像这个讲台,就是彼得的船舶,中间是海,各位就站在这个湖边,然后主耶稣就站在这个船上,中间稍微有一点距离,然后岸上围绕好多的人。如同现在这个座位席,就是一个布道会的现场。所以朋友们在这里,就好像融入了当时的这样一个场景当中。当然我不能代表耶稣,主耶稣当时讲道是带着能力,我们在这里只能是靠着上面的启示来分享主的话语,但是你能够感受到,那一种参加主耶稣的亲自布道的那种布道会现场的感觉吗?


 


如果我们今天这个场景,多少从这个空间的布置上有一点的相似。而彼得就好像是主耶稣的私人舵手,或者是私人司机,帮着耶稣划船,在那么多的人的当中,谁距离耶稣的空间距离最近呢?就是彼得,彼得听得最清楚。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有两种人、两群人。一种人就是他们为了工作,为了加班去挣钱,为了在事业上的成功,放弃了听耶稣讲道的机会。当耶稣讲道的时候,他们加班工作去了,这是一批人。另外一批人就是以彼得为代表的一批人,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围着耶稣去听讲道。


 


朋友,你觉得你属于哪一类人?你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你肯定属于后者,你之所以来到这,你就属于后者。从某个角度来讲,每一个今天来参加福音大会的朋友,你没有留在家里继续加班工作,你接受身边的基督徒的邀请,没有选择去休闲度假,也没有选择去加班,选择来到这里听福音。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你选择了一次遇见耶稣的机会。


 


我是在2007年来美国留学,那个时候刚来的时候也不信主。第一次去教会的时候,对基督徒分享的这些事情,说实话我没有兴趣。我记得第一次到教会,是星期五的晚上团契,听到他们基督徒讲见证,我听到一半就觉得好没意思啊,生活中的那么多琐碎的细节要讲一遍,我觉得很无聊,自己就偷偷从后门跑出去跟另外一个朋友聊天。但是,基于各种的原因,我还是每个周末去教会。但是在之后不久的一次团契当中,我真的经历到了灵里与耶稣的相遇。但是如果我一直选择打游戏或者看电影,就是远离跟耶稣相关的所有的事情,那么我真的错失了遇见耶稣的机会。


 


我2007年被耶稣得着。其实那不是我主动地寻找耶稣,而是耶稣主动地去寻找我。是上帝通过我身边的人,给我制造了遇见耶稣的机会。就如同是上帝也借了你身边的很多的人,制造了你与耶稣相遇的条件和环境一样,是上帝主动地在我们的生命中来寻找拯救我们。


 


让我们回到这段经文里来看耶稣的讲道。这段经文没有详细的记载耶稣到底讲的是什么,但是如果大家对新约圣经比较熟悉,你可以想得到耶稣讲的内容一定跟天国有关系。因为耶稣讲的福音是天国的福音,所以当主耶稣出来传道的时候说神的国近了,应当悔改信福音。神的国也可以被称为是天国,这是耶稣教导的核心的主题。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耶稣在彼得这艘船上,祂也是在讲与天国相关的真理,天国就是神的国。什么是神的国?简单的来说就是上帝祂凭着祂的主权实行统治的范围。


 


神的国一定包含几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第一个就是上帝作为君王,祂有治理万有的权柄和能力,有祂的主权;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上帝的国度里面的子民,还有其他的受造物,顺服在上帝的主权的统管之下,这就是上帝的国度的特征。


 


如果主耶稣在彼得的船上讲述了天国的道理,但是,在讲完了有关天国的理论课之后,接下来很奇妙的一件事情就是:耶稣讲完了理论课,用实际行动向众人展示了有关天国的真理,不仅讲道理,还用实际的行动展示什么叫天国,或者什么叫神的国。


 


我们当中有没有做化学或者物理老师的?我们在中学的时候都学过物理课或者化学课,对吗?我大学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学高分子化学,很多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老师讲完了物理或者化学的理论之后,带着我们去实验室。拿着药品,拿着器材,拿着试管进行实验,或者就像一个植物学的老师,在教室里跟人讲完了理论课之后,带着学生走到树林里面,亲自看每一个植物的标本进行实际的演示,你才能真的明白一些的真理。


 


同样的,主耶稣讲完了神国的真理之后,祂亲自的演示了祂所讲的道——关于天国的奥秘。主耶稣就对彼得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你会不会觉得很吃惊呢?刚才耶稣在讲有关天国的道理,是天上的事很形而上,突然之间让我下水打鱼,突然间这个形而下好像从天上一下落到地上,这个跨度有点太大了吧……打鱼这事跟天国有什么关系呢?耶稣让彼得去打鱼,教彼得在哪里撒网,在讲道的方面耶稣是专家这没得说,但是在打鱼方面,彼得才是专家呀,打了这么多年的鱼。按照这个逻辑和经验来说,要说打鱼的事,应该耶稣请教一下彼得才对吧?


 


可是耶稣命令彼得下网打鱼,这个时候彼得就面临一个自尊心的考验,我相信如果你是彼得,你也会面临一个自尊心的考验:你要承认自己最擅长的专业领域都比不上耶稣有智慧,你服气吗?自己经受了那么多年的专业训练,拿到硕士或者博士,发表了那么多的论文,要谦卑的承认自己在耶稣的面前没有智慧,自己的学识、人生经验、还有理性思考,所有这一切在耶稣面前都拿不出手。这是对人自尊心的一种考验,也敲打一个人骄傲的灵魂。很多人信耶稣,走到这一步会遇到难处,特别是很多学自然科学的朋友。我自己也是学理工科出身的。我们会发现,我们了解一点自然科学知识,便觉得自己好像就参透了大自然的奥秘。让我们这个时候相信耶稣,说实话对我们的骄傲是一种挑战,考验我们是不是真的能够谦卑。


 


其实彼得也面对这样一个考验,而且彼得当时已经尝试过打了一整夜的鱼,结果徒劳无功什么也没打着,所以西门也有点不服气,彼得就说“夫子啊,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彼得是在告诉耶稣别试了,我都已经试过很多次了,没用啊。他在凭经验,凭自己的专业知识说话。接下来彼得要不要听耶稣的命令,这就需要他放下自己的自信和骄傲,愿意对耶稣建立信心,相信耶稣的话,这就是个信心的考验了。


 


耶稣说过很多的话,你能够放下自己理性的疑问和有限的知识来相信耶稣给你的应许,这是一个信心的考验。如果这个信心的考验过不了关的话,你真的无法经历到与耶稣相遇的那种奇妙的祝福。彼得相信:好吧,我就试一试。我不知道那个时候彼得的信心有多强,但是他愿意遵照耶稣的话去试一试,他就说:依从你的话我就下了网。所以说信心是会带出行动的信心,真实的信心一定会带出实际的行动。


 彼得下网,接下来的场景就令彼得感到震惊:他网出了许多的鱼,多到了一个地步,网都差一点给破裂了。然后彼得又呼召船上其他的一些同伴赶快来帮助,最后把鱼打上来船都几乎下沉了。哇,这个鱼的数量惊人呢。我想可能要比彼得平时一个星期打鱼的数量肯定都要多。如果你是彼得,你吃惊吗?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忘记还有另外一拨人,就是去加班洗网的那帮人。那帮人如果听说这件事,什么心情啊?肠子都悔青了。哇……早知如此我们别走啊,我们把耶稣请到我们的船上啊,结果我们一走,把这便宜让给你了。如果这些渔夫的眼光都是看着自己实际的物质祝福、经济利益,他们一定觉得彼得太幸运了。如果你是彼得你高兴吗?如果你也看着这一船的鱼,你高兴不高兴?如果只是靠看鱼带给你的实际的利益跟祝福的话,跟着耶稣、信耶稣是件好事吧。


 


就好像今天很多人说,如果你要信耶稣。比如说我们当中有朋友从事科研工作,在大学里做老师,你也要申请科研经费。你向耶稣一祷告,如果你觉得很难拿到的一笔几百万的经费给你拿到了,高兴不高兴?绝对高兴。如果你是餐馆的老板,你向耶稣一祷告,第二天你发现店里面突然来了很多的客人,高兴吗?觉得信耶稣太好了。或者你是在餐馆做服务员,你求耶稣来祝福你,结果第二天,有一个客人给你留下100块钱的小费,第二个人给你留200块钱的小费,一天的小费比平时的多好几倍,高兴吗?信心会不会一下增加起来呢?那种心情是不是很兴奋?如果彼得也是看着这一些实际的好处的话,看着这一船的鱼可能也是这样欣喜若狂的惊喜,对吗?


 


但是彼得的反应却令我们很感到意外,就好像耶稣让彼得去打鱼,打到了一船的鱼令彼得感到意外一样,彼得的反应也令我们感到很意外。他没有喜出望外,他没有高兴的不得了,他乃是看见一船鱼之后,俯伏在耶稣的脚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耶稣让你打了这么多鱼,你让耶稣离开你,这什么逻辑呀?你还知道在约翰福音第六章,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了几千人之后,很多的老百姓吃了主耶稣的这个饼和鱼,什么反应?普遍的反应是:耶稣啊你别离开我们,做我们的王,我们跟着你,跟着你有口饭吃,有荤有素饮食还不错。做我们的王,你别离开我们,这是人很普遍的一种反应,就是跟着耶稣,好像能得到实际的利益、今生的好处。结果耶稣说我不要做你的王,你们跟随我只是为了吃饼得饱,这不是耶稣要给我们的真正的祝福。


 


很多人会这样向耶稣索求一些看得见的、短暂的祝福,但是彼得这个反应跟那些群众很不一样。彼得说:“主啊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所以你就看到彼得带给人的一种信仰的视角:他关注的焦点不是船上的那些鱼,不是那些物质的利益,彼得关注的是矗立在他面前的那一位行神迹的耶稣。


 


如果你是彼得,你会一直注视着鱼还是注视着耶稣呢?这就是一个信心的视角,我们到底信什么?如果信的对象就是那位来到人间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的耶稣,你的思想、你的关注应该一直在耶稣的身上。如果我们的视线偏离了耶稣,只是看耶稣带给我们的利益,这样的信息其实不是一个真实的信息。但是很多人都渴望得到耶稣带来的祝福,而并不在乎耶稣;很多人只想要耶稣给的礼物,而不在乎那位赐礼物的主。彼得周围的人也是如此,


 


这一段经文说,其他的一些同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就是惊讶这一船鱼所打的,他们都为这一船的鱼感到惊讶。但是唯有彼得不一样,他没有把注意力一直停留在耶稣带来的祝福上,他乃是把目光焦点转移到了耶稣的身上。耶稣到底是谁?耶稣一声令下,我就可以收获满满,这是一个神迹奇事。


 


什么叫神迹行事?神迹就是神的事迹,神的作为。如果耶稣可以行这样的神迹,那就代表耶稣就是那位全知全能掌管大自然的主,那位君王。耶稣到底怎么做成这个神迹我们不知道,这完全超越我们的理性。但是这个神迹产生的结果,让我们看见耶稣有能力掌管大自然,包括海、海里的鱼,包括鱼游的方向,这一切都在耶稣的掌管之中,大自然一切的受造物都在耶稣的主权的统管之下,才有可能有这样一个神迹。


 


我们刚才说耶稣讲道的核心是天国的福音,天国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有上帝的主权的统管,还有受造物、上帝的子民服在祂的主权之下,接受祂的管理。而这个打鱼的神迹让我们看到:上帝的国临到了,祂可以凭着祂的主权,掌管一切祂创造的事物,包括鱼包括海包括鱼网,这一切都是在耶稣基督的掌管之下。这小小的一个神迹,就让我们看到了天国的一线光辉照耀在了一个湖面上,耶稣就是那个国度的君王,神来到了人间,这个世界是祂造的,祂来到了祂所创造的这个世界。


约翰福音1:3,万物都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


希伯来书1:3,祂用全能的命令托住万有;


歌罗西书1:7,祂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


 


这些经文说明了圣子基督就是那位创造者,祂也是那位护理者,祂维护着、统管着祂所创造的一切。祂有权柄因为祂是君王,我们每一个人也理应顺服在祂的权柄之下,这就是耶稣的身份。所以耶稣是一个真实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完全的神。祂就站在彼得的面前,而彼得从这个神迹奇事中,看到耶稣那不同寻常的身份,他就立刻跪在耶稣面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这句话翻译成一个俗语,就是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呐,伟大的神站在我面前,我居然一直没认出来。


 


在这节经文之前,彼得称呼耶稣“夫子”,“夫子”就是老师的意思。就是说你讲天国的真理,你可以做我的老师。但是在这里他用不再是“夫子”,而是“主”。当然,“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当中,有时是指一个妇人称呼主人,有时指犹太人对上帝的称呼。所以在这个上下文背景里,我们相信彼得称耶稣是“主”,是要尝试着承认耶稣基督那至高的权柄,因为他见证了耶稣的工作。从神迹奇事中看到了行神迹的耶稣的真实身份,认识了耶稣是谁,这是与耶稣相遇的一个很重要的经历。


 


可能有的人就会说,我不像彼得那样能经历或者看见神迹奇事,我怎么去认识耶稣呢?我们没有这样的经历,是不是我们就没有见证过耶稣的工作呢?几乎是每一个人,不管你相不相信耶稣,其实你都见证过很多很多耶稣基督神迹奇事,问题不是我们有没有见过,而是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这是耶稣的工作。


很多已经信主的弟兄姊妹都知道诗篇第19:1,“诸天诉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整个大自然都是借圣子耶稣基督所创造所维护的,这就是神的作为。你每一天睁眼就能看得到,问题是你要不要承认,你愿不愿意承认这是神的作为。


罗马书1:19-20,“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的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上帝所创造的大自然见证了上帝奇妙的工作。每一天早晨睁开眼睛,你就看到上帝作品。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在见证耶稣基督奇妙的作为,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这是上帝的工作。


 


我在还没有信主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基督徒朋友带我去买东西,一路上看到打雷下雨有闪电,这个基督徒就在我旁边,一边开车,一边情不自禁地说:哇,看上帝的创造多么伟大!当时我还不是基督徒,你知道我心里怎么反应,我心里暗笑说:我中学时就在物理课上学过雷电现象,就是云层中的电荷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你一位大学教授信了耶稣居然把雷电归功于上帝的创造,你信的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呢?可是不久之后,我自己也成了基督徒。当我信主之后,每次我看到闪电听到雷鸣的时候,我跟那位弟兄一样,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内心的赞叹:哇,上帝的创造太伟大了!


 


我发现我以前觉得自己好像了解了那么一点点物理学常识,一点科学知识的皮毛,好像我就掌握了真理,就没有去进一步的追问是谁设计了这些物理学的法则?是谁维护着这些自然的法则使它运行呢?而且,如果在我的世界观里没有上帝的话,那么世界上的这一切现象其实都是巧合、都是自然、都是漫无目的的、都是没有意义的。两个云层的碰撞就这样给我带来了一个坏天气,我内心的一种反应自然就是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遇上了这个坏天气,运气不好,这就是一种无神论的世界观带给我的情感的反应。


 


但是成为一名基督徒之后,我心灵的眼睛被打开,看到这雷电的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就是上帝的手在统管着一切。人生当中的一切境遇,没有一件事是偶然,没有一件事没有目的,都在那位良善的上帝的手中掌管。如果是这样的话,我遇到雷电交加的天气,就不再是一种坏运气,我也没有理由再去抱怨,反而我可以去感恩去赞美,去欣赏上帝的创造和上帝的大能。我这样一个渺小的人,居然有机会在上帝创造的这个奇妙丰富的世界里去瞻仰祂伟大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上帝给我的一个礼物。这就是基督徒的有神创立的世界观带来的一种情感的反应。


 


这两种心情,两种观看世界的视角,你觉得哪一种让你的人生更丰富呢?肯定是后者,这也是我们应该有的一种人生的态度,这就是基于对神创立的世界观带来的该有的感应。


 


有一个故事说,当初牛顿相信上帝,在他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很精致的一个太阳系的天体模型。有一天,一个自称无神论的朋友走到牛顿的房间,看到这个模型,觉得太漂亮太精致了,问牛顿谁制作的?牛顿很淡定地告诉他:“没有人制作,意外产生的。”这个朋友就感觉很奇怪,很不耐烦: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这么精致的太阳系模型一定有一个人设计了它,制造了它,不可能随便产生的嘛。于是牛顿就看着他说:“如果你觉得这个模型都一定有一个制造者,那么为什么你不相信,比这个模型更加复杂而精密的真实的太阳系,有一位创造者?”


相信有位造物主,这是一个更合理的信念。那肯定有人说好吧,就算我相信有位上帝,那我又怎么相信耶稣就是这位上帝呢?毕竟彼得在湖面上遇见了耶稣,我没有,我怎么相信耶稣就是上帝来到人间呢?从某个角度来讲,如果说上帝没有来到人间的话,但是跟我们的距离是如此的遥远,祂只是在宇宙之外存在,那么祂跟我们又有什么相关呢?如果上帝没有来到人间,没有为了拯救你和我而完成救赎的工作,祂只是远远的存在在那里,那么祂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认识不认识祂又有什么意义?如果祂仅仅只是将来有一天来到地上审判我们,那么祂的存在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冷酷的坏消息。祂是遥不可及的,是没有办法被认识的,那么祂的存在会令我们感到很绝望。


 


但好消息是:这位上帝,祂没有把我们丢弃在这样一个浩瀚的宇宙当中,祂没有任凭我们继续的沉沦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在罪中挣扎。祂来到人世间,祂进入人类的历史舞台,祂成为一个人,名字叫耶稣。祂来向我们启示这位上帝是一位怎样的上帝,让我们可以透过祂认识上帝,而且祂来完成了救赎的工作,让我们将来面对上帝的时候,可以得着祂的赦免,可以进入祂永远的同在和荣耀。上帝的存在是对你、对我、对每一个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上帝的存在,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与死,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在永恒里的结局,因为上帝已经借着耶稣基督来实现这个救赎的工作,为我们开通了一条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的救命的路。


 


耶稣的门徒借着圣灵的默示,把耶稣来到世界上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记录在圣经里,所以圣经就是神的话语,我们可以通过圣经认识耶稣;借着圣子耶稣来认识我们的父神。所以圣经里面的记载绝对不是历史的杜撰,不是神话传说,就是在一些非基督教的文献里都可以找得到,圣经本身就是证据。而且在过去大约二千年左右的教会历史上,有太多太多信靠耶稣基督的人,他们的生命被改变,每一个生命被改变的基督徒,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见证,证明耶稣是那位救主。


 


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世界上最不可能最难的一件事情是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改变人性是人做不到的。但是创造我们拯救我们的那位神,可以做成比更替江山都难的事情,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而借耶稣基督死里复活,借着圣灵赐下了重生的能力,人的生命便可以被颠覆被翻转,有太多这样的生命改变的见证人在为耶稣做见证。如果今天你去到法庭,在法庭上审判一个案件,法官会采取很多的证物,但是还有一样的证据很重要,就是证人。证物很重要,证人也很重要。这么多为耶稣做见证的人,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呢?每一个见证人都为我们提供了生命见证,证明耶稣就是那位可以改变人、成就人的神。


 


彼得与耶稣相遇,认识到耶稣就是神,彼得的反应是恐惧。因为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我是一个罪人”这是一个自我宣告,这是一个特别深刻的对自我的认知,我相信大家到教会里会经常听到基督徒谈“罪”这个词。


 


昨天屈刚牧师谈了罪的很多方面,在这里我只强调一点,就是罪的根源还不只是说在道德上有多么的败坏,这是罪的表现,但是最根本的一个症结是,罪是人背叛了那位公义的上帝,藐视了上帝的主权,罪的根源是人对上帝的态度是敌对的,是藐视、是反抗、是悖逆,这是人与上帝的关系的一种错乱。


 


有一个法律的概念叫做“藐视法庭罪”,藐视法庭本身就是一种罪。如果一个公民藐视司法程序,藐视法官和法庭发出来的命令,不执行这个法庭的判决,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犯罪了,就藐视法官、藐视司法程序这一件事,就成为了一种罪。不管这个人在其他方面是否真的犯罪,他都有理由要尊重法官和法庭。如果藐视人世间的法庭和法官都可以被定罪,那么你藐视上帝的权威,这样的人在上帝的审判台前岂不是更该被定罪吗?


 


如果一个孩子,他在家里面藐视他父亲的权威,他无论在社会上做多少的好事,他都犯了大逆不道的罪。人,作为一个受造物,理应尊敬、敬畏那位独立的造物主。但是堕落的罪人从心里就不敬畏上帝,不在乎上帝的存在,就是人跟上帝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敌对的关系。因着我们与上帝关系的破裂,我们在人的本性里,也会丧失来自于上帝的很多美德。所以人就会产生很多的罪,不管是思想、言语、行为都会体现出很多的堕落与败坏。所以罪不是用国家的法律衡量,也不是用人世间的习俗衡量,乃是用上帝的律法来衡量。我们违背上帝的律法,不只是触犯这些规条,乃是得罪了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是触犯了上帝的尊荣,是招惹了上帝的忿怒。


 


当彼得听了耶稣的讲道,他见证了耶稣的作为,认识了耶稣的身份,他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他承认自己不配站在圣洁的耶稣面前,他就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救赎,罪人面临上帝的时候,要比一个罪犯遇见警察或者法官更加感到战惊恐惧。


我们每一个人,有一天都会遇见耶稣,不管你想不想遇见祂,你都无法逃避祂。不管你相不相信耶稣的真实,有一天你都会遇见耶稣,因为有一天耶稣会荣耀的再来。当耶稣再来的时候,祂是带着审判的权柄再来,祂要审判罪人,祂也要把祂所救赎的子民组成一个完美的教会带入到新天新地。父神把审判权柄交给了祂的爱子耶稣基督,到那一天,若是没有“罪得赦免”的恩典,我们面对耶稣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说“我是个罪人,离开我”,我们会无地自容。我想到那一刻,可能根本不需要天使把我们推到地狱里面去,可能我们会主动的跳到地狱里面去,因为我们会发现只有那个地方,只有那个永远与上帝隔绝的地方,是我们该去的地方。因为上帝太圣洁太公平,而我们太污秽太败坏,我们得罪了祂那么多年,上帝给我们有生之年那么多的恩典,我们都没有感谢祂,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当我们真正站在祂面前的时候,那一次与耶稣的相遇恐惧战惊。


 


但是,在彼得在那个湖上与耶稣相遇的那个时间点,和将来在末日耶稣降临来审判世人的那个时间点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以改变这个结局。这件事情就是当主耶稣跟彼得相遇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这位耶稣走向了十字架,在十字架上为罪人完成赎罪的工作,就使得每一个信靠祂的人将来在面对父神公义审判的时候,可以得到赦免,可以坦然面对这位圣洁的主,不是在被定罪、被丢弃在永远与神隔绝的地狱里,而是能够永远与爱人的父神同在,享受和三一神同在的喜乐和荣耀。


圣经有句话说“人子来是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人子就是耶稣,耶稣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失丧的人。请注意两个词:一个是寻找,一个是拯救,缺一不可。如果耶稣没有来拯救我们,祂只是来寻找我们,那就好像是警察抓小偷,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被警察抓到,那就是拎到法官的审判台前被定罪,被丢在牢房里面。但是圣经告诉我们,人子来不仅要寻找我们,还要拯救我们,祂怎么拯救我们?祂替我们钉死在十字架上,把我们本来应该承受的父神公义的审判和愤怒,承受在耶稣自己的身上,祂代替我们承受了地狱的痛苦,祂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离弃我”。什么叫离弃?那是一种痛苦的隔绝,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在永恒的里面就有完美的团契,亲密的相爱与相交,但是我无法理解的一个奥秘,就是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那位圣父为什么、怎么离弃祂最爱的儿子耶稣?主耶稣在经历被父神离弃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而父神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这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这就是神为了拯救我们而付上的代价,这样的一种痛苦的代价应该超过祂肉身的痛苦。


 


但是耶稣说:为什么离弃我?答案在谁的身上?答案在你和我的身上,耶稣经历父神的离弃是因为你、因为我,是因为我们犯罪,是因为我们本来应该遭遇在地狱里永远被父神弃绝的结局,但是主耶稣代替我们承受与父神离弃的痛苦,代替我们承受了我们犯罪带来的一切的后果。父神要求的公义完全得以满足,父神的爱也借着耶稣基督的替罪救赎得以彰显。于是每一个信靠耶稣基督的人来到耶稣面前承认说:“我是一个罪人,但是主啊,你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因为离了你,我一定被定罪;你不要离开我。”让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代罪救赎,在你的身上能够发生效果,就是借着信心接受耶稣为你被钉赎罪,第三天复活,带给你救赎的恩典,凭着信心去领受它,你就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父神面前,可以得到父神的赦免,与神的关系就会和好。


 


所以你在圣经里会看到上帝常常呼唤祂的子民来寻求祂,来亲近祂,而这种的呼唤,感觉不像是一个法官对罪犯的呼唤,更像是一个父亲对流浪的儿子的呼唤,孩子被父亲找到了,可以亲近这位父亲。


 


主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成全了救赎的工作,祂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这个救恩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得救的确据,我们见到耶稣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耶稣说:主啊,求你不要离开,我是一个罪人,但是在你的面前我的罪可以被你的宝血洁净,我可以被父亲赦免,因为你已经在十字架上为我赎罪,你已经从死里复活。我们原本应该承受被父神弃绝的这个结局,但是父神却让主耶稣基督代替了我们承受了这样的苦。我们借信靠耶稣就会成为天父的儿女,成为天父的儿女之后,我们跟父神的关系,不再是像起初在伊甸园里面亚当害怕见上帝、躲避上帝那样,我们乃是能够坦然无惧地去亲近这位上帝。当然我们会敬畏祂,也会愿意去亲近祂。面对祂的时候,不再是恐惧,乃是感恩赞美,乃是顺服和爱,因为祂已经爱了我们,祂已经用舍命的方式来爱了我们。所以我们被祂的爱感动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自然地用爱、用顺服来回应我们的神。


我要邀请每一位在座的人,如果你还没有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你要思想你如何处理你跟上帝的关系?你跟上帝的关系,关系到你自己的灵魂,关系到你在永恒里的结局,要认真思想这个问题。主耶稣已经给你提供了一个与父神和好的途径,当你无视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你既是对上帝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灵魂不负责任,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对自己的生命认真的人,你都愿意严肃的去思考这一件事。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的灵魂何去何从?将来有一天,你如何面对圣洁而公义的上帝,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你真的内心有感动,愿意来信靠耶稣基督,那是圣灵在你心里的工作,你要做的是顺服圣灵的感动去接受祂给你的救恩。信靠耶稣就不致灭亡反得永生,信靠耶稣之后,继续走跟随耶稣的路,跟随耶稣到底,顺服耶稣给你的呼召。


 


在路加福音的第五章最后两节10节和11节,耶稣对彼得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他们就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所以彼得他跟耶稣之间信心的关系不是一次性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原来彼得的职业是渔夫,当他听到了耶稣给他的呼召,他就撇下一切所有的跟随耶稣。耶稣让他得人就是要去赢得人的灵魂,所以彼得后来就专心祈祷传道,耶稣为他指引了一条崭新的人生的道路。


 


悔改是一个很重要的内涵。首先是我们在态度上要改变,在心志上要改变,不再过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也不在乎耶稣给我今生有多少好处,不。乃是说我在每一件事情上,愿意去让上帝喜悦,讨上帝的欢心,能够彰显上帝的荣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哪怕有时候今生我付上一些实际的代价,我也愿意这么做,这样的一种心志的改变,是一个悔改的起点。这样的一种悔改,当然也有对罪的离弃,对耶稣基督的信靠,愿意去跟随耶稣基督。这是一种真实的信心该有的表现,你愿不愿意让你的人生回到这个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是上帝创造我们并且拯救我们给我们设计的人生轨道。我们过去都像是脱轨的列车,但是今天我相信上帝也借着我来呼召你:调转你人生的方向,回到你该有的上帝为你设计的那个人生的轨道上来,朝着一个荣耀的目标,行走你人生的道路。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意愿的话,我相信此时此刻圣灵在你的心里工作,你就是在经历与耶稣的相遇。


 


我在2007年来美国留学,刚来的时候我还没有信主。在我的人生当中,我第一次感觉到与耶稣相遇,是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当时那个郊外的团契唱一首诗歌,我看到那个诗歌的歌词的时候,我的内心一下就被打动了,我感觉好像我真的站在耶稣的面前。那首诗歌叫《主爱滋润我心》,有一段歌词说:“我曾经追求世界的欢乐,希望能够得到满足,那一天当我遇见耶稣,我发现自己的虚空。”


 


那一天之前我去教会都很勤,我觉得宗教好无聊,基督教也很无聊,但是那一天我看到这首诗歌的时候,圣灵在我的心里工作,让我的心一下柔软,我发现我好像真的与耶稣相遇,我好像站在一个镜子面前,看到了我一个罪人的真相,看到了我灵魂的真实光景。我发现这就是在描述我自己的人生,在我遇到耶稣之前,我一直在追求世界的欢乐,希望能够得到满足,但实际上我的灵魂是匮乏的,是迷失的,是痛苦、罪恶、污秽的。但是很多年,我一直不愿意去面对我灵魂的真相,但是那一天当我遇见耶稣,我发现自己的虚空,我曾经常常酗酒宴乐,用厌恶用放纵情欲的很多的方式去追求快乐,追求灵魂的愉悦。就好像主耶稣在路加福音十五章所讲的那个浪子的故事。我也像那个浪子小儿子一样生活在颓废败坏之中。我希望得到心灵的满足,但是我越这样追求,我的心灵越虚空,我的灵魂越污秽,我的人生越漫无目的。那一天,当我看到了一句歌词说当我遇见耶稣,我发现了自己的虚空,当我看到耶稣的名字的时候,我同时好像也看到了那个真实的自我。我承认我是一个罪人,我仿佛站在耶稣的面前,我的心灵深处好像跟耶稣相遇。我被耶稣吸引了,因为耶稣已经成全了救恩,圣灵已经降下,圣灵开始在我们的心里做工,让我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这乃是圣灵的工作。不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罪之后,陷入一种罪咎感无法自拔,而是让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罪,马上找到了一个出路,那个出路就是耶稣。


 


那一天,当我与耶稣相遇,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我被耶稣吸引,开始愿意主动地读圣经,开始积极地去教会,愿意去认识耶稣,那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后来我也感受到上帝的呼召,然后才放下原来的专业,去全时间的传道。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蒙受去做牧师或者宣教士传道人这样的呼召,重要的是上帝给每一个祂的儿女同样的一个呼召,就是呼召你来信靠耶稣基督,追求那荣耀的国,成为天国的子民来跟随耶稣。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管你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来跟随耶稣,这是上帝给予每一个人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回应这样的呼召?


 


刚才谈到那首歌,后面还有一段歌词:说主的爱是何等甘甜,滋润我的心田,使我甘心跟随祂的引导,在十架的路上奔跑。后面这段歌词就是谈到我们在信靠耶稣基督之后,我们的人生道路应该是继续地、持续地跟随耶稣,让祂做我们生命的主,顺服祂爱祂,一直到我们见祂面的日子,这是一条人生道路的选择。就像主耶稣所说的有两条路,有两个门,你们要进的是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但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但是虽然找到的人少,耶稣却呼召你走那条小路,今天你来到这里,就是耶稣要让你找到那条通往永生的小路的一次机会,这关系到你灵魂的益处,你愿意来顺从耶稣,走那条充满荣耀的永恒生命的小路吗?


 


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你,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基督就为我们的罪恶死,你的爱就再次显明了,不是我们去寻找你,乃是你要寻找我们,是你先爱了我们,我们才能够爱你,我们感谢你!今天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若是任何人有一个对你信心的回应,就求主你悦纳这样的信心,并且保守这样的信心一直到底,让今天成为这些弟兄姊妹新生命的一个起点,在未来日子里得蒙圣灵的保守和看顾,一直到见主面的日子,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时尽书 来自中国大陆,现为牧师,在北美牧会。


https://www.cclife.org/View/Article/1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