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6 September 2019

簡短有力的每日禱詞

1.親愛的主,我向祢降服,我將我的意念、計畫和前面的道路完全交託給祢。懇求祢成為我的主,在今日完全掌管我的生命,阿們。
2.天父上帝,讓我今天擁有完全的平安,遠離犯罪,免得我得罪祢。請賜給我力量,來抵擋邪惡與誘惑,奉耶穌的名,阿們。
3.主啊!請用祢的聖靈來充滿我、更新我。請打開我心靈的耳朵,讓我能聆聽到祢的聲音,並按著祢的話語而行,阿們。
4.主啊!請賜給我智慧,只說造就人的好話。讓我今天能對他人說充滿啟迪、鼓勵的話語,能說激勵、提升和鼓舞他人的言語,為尊榮祢聖名,阿們。
5.親愛的主,我今日要來到祢的面前,懇求祢讓我更像祢的兒子耶穌基督,讓我更加效法耶穌,賜給我屬神的性格,阿們。
6.父神,我信靠祢,我相信祢今天會保護我;保護我的安全,不受傷害和危險。奉耶穌的名,阿們。
7.主啊!保守我走在祢的完美旨意中,請幫助我調整腳步,能行在祢為我預備的道路上,並在今天讓祢更進一步掌管我的生命,阿們。
8.主啊!我要將我的軟弱、侷限和缺點都交給祢,並求祢讓祢的能力在軟弱的我身上顯得完全。懇求祢住在我裡面,也幫助我住在祢裡面,阿們。
9.親愛的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個層面,凡是與祢的話語和旨意不一致的地方,求祢重新調整我生命的次序,好讓我預備好自己,能勝任神國度的服事,阿們。
10.父神,請再次在我的生命中動工,透過我來觸及他人的生命,去扶持跌倒和受欺壓的人,去帶領罪人和背道者來到祢的面前,來經歷神救恩的大能,阿們。
11.主啊!我今天為世界和平禱告,讓我不因戰爭、戰爭的謠傳,和人們的衝突爭鬥而心煩意亂,而是要在信仰上站立得穩。要確知正如耶穌勝過苦難,我也能得勝,並活在祂完全的平安和同在裡,阿們。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290252#ixzz5zg2BVqWn

Wednesday, 17 April 2019

唐崇荣:各各他的三个十字架

索引:因为他是神,把神的能力,无穷无尽地彰显出来;也因为他是神,能完成救恩。如果他不是人,他就不能死。也因为他是人,能了解我们的软弱,知道我们的痛苦,经历在罪中凄惨的经验,并且还能担当我们的软弱。但若他不是神,他就不能从死里复活。
经文:罗马书第五章六至十一节

今天我的讲题是「各各他山的三个十字架」。也许有些未信主的朋友曾经看过这样的图画,耶稣基督被钉在中间,两个强盗被钉在左边和右边,许多人不明白这样的事,觉得这是多么残忍,这算什么艺术。但这三个十字架却把世界上的三种死描写了出来。古往今来只有这三种死,一种是耶稣基督的死,一种是那悔改信耶稣的强盗的死,一种是那不肯悔改未得救之强盗的死。

这三种死是怎样的死呢?如果用英文来解释会更清楚,耶稣的死是die for sin,得救的强盗是die to sin ,未得教的强盗是die in sin。当彼拉多把死罪加在耶稣基督和这两个强盗身上的时候,我们看到历史上一件最伟大,最悲惨,最矛盾的事情产生了。各各他是个矛盾的地方,因为各各他把世上最美丽与最丑陋的列在一起;也把最良善的与最邪恶的排在一起;光明的与黑暗的,成功与失败,智慧与愚昧,能力与软弱在此同时显现。除非神的灵开通人的心窍,否则无人能明白十字架的意义。各各他把三种死明显的划分出来,一种是耶稣基督的死--为罪而死,一种是未得救之强盗的死--死在罪中;一种是得救之强盗的死--向着罪死。

强盗是年轻而健壮的,他浑身是劲,满身是力,若非如此则应称「弱盗」是不是?他有青春,有生命,但这一切都要在十字架上结束了。他不甘愿死,却一定要死;他不愿意死,却仍要被挂在木头上。当他看到自己的血从十字架上流下来,他想到他曾经流别人的血,他曾经杀人放火,他万万没想到死也会临到他这样的人身上。他面临一个最矛盾,最痛苦的事实:「我不愿意死,却一定要死,我不应该死,但如今死却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他什么都曾经准备,就是没有准备死;他什么都曾经想过,就是没有想过会死。然而我们没有想过,没有计划,没有准备的事情也同样会临到我们身上。

根据历史的记载,一个人被钉在十字架上,血一滴滴的流下来,心脏越跳越快,身体慢慢麻痹甚至抽筋,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这痛苦的当儿,强盗可能会问自己:「从前我不是自由的人吗?当我赌博的时候,我是自由的,当我跳舞的时候,我是自由的,当我奸淫的时候,我是自由的,当我犯罪的时候,我是自由的,但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自由有一天会被剥夺,并害我到这种地步。如今我就快要死了。不,我还年轻,我还有事要做,我不甘愿死。哦!是谁害我到这种地步的?是彼拉多吗?不是!是法律把我的命夺去吗?不是!是坏朋友拖累我的吗?也不是,是我的自由把我害到灭亡的地步。」当他在最痛苦,最懊悔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像他完全无助无望,只好责怪神「神啊!如果你存在,为什么人间会这么痛苦?」「神啊!你为什么给我这么多痛苦而不来拯救我呢?」犯罪的人往往不反省自己犯罪的动机及应得的报应,也不懂得为罪忧伤,而只怪神不来拯救他。犯罪的人不仅怨天,进而还会咒诅人,当他在痛苦时,看到下面许多人,心中必定非常气愤,口出恶言咒诅他们:「你们这些人把我钉十字架,我死了必要作鬼魂来捉你们!」这样的愤恨,挣扎反而使他的痛苦愈来愈加深,钉痕的伤口愈来愈扩大,鲜血更汩汩地流了下来。

⊥在同样时候,在各各他山上,我们看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死--是耶稣基督的死。--这位被人认为是「神的儿子」,是世界之光,是道路,真理,生命的基督耶稣的死。他和两位强盗有同样的经历,却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表现。当强盗在咒诅,呼喊,挣扎的时候,耶稣基督被挂在木头上,却静默无声。圣经告诉我们:「他如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却闭口不言」,他没有用威吓的话来对付仇敌。当耶稣基督被挂在十字架的时候,他的心灵安静,他的面貌温柔,但在思想深处有一非常沉重的重担,就是世人的罪应当得着赦免。

此外,耶稣在十字架上忍受众人的讥嘲,戏弄。耶稣说话向来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当那些人问他说:「你做过这些坏事吗?」他不回话。他们又问:「你说过这些错误的话吗?」他也不回答。但当他们问及:「你是上帝的儿子吗?你是犹太人的王吗?」他却回答说:「你说的是。」当耶稣基督被挂在十字架的时候,流出来的血是与强盗完全不一样的。他是圣洁无罪的主,这无罪的血一滴滴流下来。他的表现也与强盗完全不一样。他的静默,温柔,表现另一个世界所带给人类的盼望。今天的世界充满着罪恶,忧伤,充满着无情的战斗,充满着不公义以及罪的喧嚷声,耶稣基督的生命却从另一个世界带来一丝希望的光,圣洁的光,甚至在最可怕的环境及最大的风浪中,能表现极度的安稳。

十字架是个怎么样的地方呢?

一、十字架是个不肯为自己申辨的地方。当耶稣基督被挂在十字架的时候,他没有为自己说过一句话。耶稣在世上说了许多造就别人,指出希望与道路的话,但他在十字架上,却没有为自己说过一句话。

二、十字架也是个没有光的地方。耶稣是世界的光,然而十字架上世界的黑暗却笼罩着他。

三、十字架也是个没有爱的地方。他把上帝的爱彰显了出来,而神的爱却离开了他,所以他必须呼喊:「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一草一木都彰显神的爱,唯有十字架是完全没有爱的地方。十字架是爱的真空点,没有神的爱也没有人的爱,门徒虽然爱耶稣,也围绕在他的身边,但耶稣不能接受,因为他必须先担负门徒的罪。

四、十字架也是没有神迹的地方。圣经告诉我们,主耶稣行过三十五次神迹,但没有一次是为自己的益处行的;没有一次不是为了荣耀神而行的,就连在十字架上--这是他最需要行神迹的时刻--他也甘愿放弃行神迹的权利,放弃为自己辩护。

五、十字架是不肯接受同情的地方。当耶稣背着十字架从耶路撒冷走上各各他的时候,有几个妇女深受感动,看见他们所爱的夫子,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圣经记载她们为此流泪哀哭。耶稣有没有接受她们的同情呢?没有。

主耶稣对她们说:「不要为我哭,要为你们及你们的儿女哭。」十字架是不肯接受同情的地方。我们不必怜悯耶稣,是他怜悯我们;我们不必同情耶稣,是他同情我们。若主耶稣没有钉在十字架上,我们的罪如何能蒙赦免呢?过犯如何能被涂抹呢?良心的控告如何能除去呢?犯罪的记录如何能解除呢?

六、十字架也是不肯接受保护的地方。当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时候,他祷告说:[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太廿六39)。这苦杯是与父神隔离的苦杯。然而紧接着一件极大的奥秘,一种极大的矛盾就在那一刹那发生了。主耶稣接着说:[然而不要照着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不久犹大带着一批人,手拿刀棒,火把冲进主耶稣祷告的客西马尼园。彼得非常气愤,抽刀冲向那群人,把一位大祭司的仆人的耳朵砍下一块,主耶稣不但没有鼓励他再追杀,反而喝斥说:[西门!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在这里,主耶稣拒绝从人来的保护。

七、十字架也是不肯接受伸冤的地方。当主耶稣被捉拿时,主耶稣问那些来捉拿他的人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主回答:[我就是。]声音温柔安稳,那些人很诧异,不明白地为何在大难临头时,竟然还能如此镇静,都吓得往后退。主耶稣大声向神呼救,使地震动裂开,让那些人都掉下去,照主的话说:[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谴二十营的天使来吗?]但是主耶稣没有这么做,因为十字架是不肯接受伸冤的地方。

八、十字架也是不肯接受激动的地方。当他们围着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对他说:[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罢!你救了别人,却不能救自己;医治别人,自己反倒被挂在木头上,你说你是神的儿子,叫我们怎能相信?哈哈哈!]他们吐口水在他脸上,讥笑他,辱骂他,他一句也回答。他知道他来到世界的目的。这世界充满贪心,诡诈,嫉妒的罪。犹大卖主只不过是为了贪心,法利赛人钉主也只不过是为了嫉妒。我们也都是使耶稣钉十字架的罪人。然而神的儿子到世界上来,就是为我们的罪。若换成我们钉在十字架上,我们听了这些激动的话,必定内心生气,恨不得立刻下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如果主耶稣真的下来,真的向撒但下跪,全世界都信了基督教,我们也不必汗流夹背传福音,但是人类所相信的,却只是一个没有钉十字架,没有为罪人死,没有完成天父旨意的耶稣。这就不是福音。主耶稣不受激动,他知道那些反对他的人,不只是他们自己反对,他们背后还有撒但的势力在发动。我们抵挡,攻击,误会耶稣,是因为我们不认识他,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罪,而主耶稣就是为我们这些罪死在十字架上。

∨、十字架也是不接受麻醉的地方。一个人被钉在可怕而残忍的十字架之前,需要先经过麻醉的手续。历史记载告诉我们,钉十字架的人不会当天就死,而需要两三天的痛苦挣扎,哀哭凄惨,慢慢凌迟而死。因此其间要灌酒,灌醋,使之麻醉。当主钉十字架时,没有人做这事。所以当主说:[我渴了]的时候,有一个爱主的好心人,拿海绵沾着醋,高举着放在主耶稣的口里,但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的主尝了一下,并没有喝下去,尝了是为要尽人与人之间的礼貌;不喝是因为他不能接受麻醉。他要在有意识,有知觉的情况下,彻底而清楚地经历痛苦,担当世人的罪。

许多人认为耶稣是神,他可以不痛苦而装作痛苦的样子,假装死去。但是他们错了。耶稣基督到世界上来做人,他需要在肉身中担当你我的罪,在肉身中清楚而彻底地完全领受神对罪的愤怒。十字架是不受安慰,不受保护,不受麻醉,不受激动的地方。当耶稣经历了这一切,突然,在众人都聚精会神时,他抬起头,望着天讲了一句话:[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他们犯罪,却不知道自己陷在罪恶之中,还享受罪中之乐,一边抵挡神,一边还沾沾自喜,自我欣赏。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犯罪是因为他没有知识,有知识就有道德这与耶稣所言有何不同呢?一个人不知道而犯罪,就可以得着赦免吗?如果是,则无知的人比有知的人更有福气。而且当苏格拉底讲那句话时,他正舒服地坐在房间,但耶稣说那句话时,是以自己的身体挂在木头上,担当世人的罪,来告诉我们人要悔改,罪才得赦免。没有任何罪是不得赦免的,但没有经过悔改的罪也是不能解决的。我们必须到父神的面前悔改,我们不能,耶稣基督就替我们祷告,把神的爱显明出来。

十字架是没有神迹的地方,所以十字架把最大的神迹彰显出来;
十字架是没有光的地方,所以十字架把最大的光彰显出来;
十字架是没有自我辩护的地方,所以十字架把最大的能力表现了出来;
十字架也是最愚昧的地方,所以十字架把最大的智慧显明在历史当中。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都死了,唯有耶稣基督把最大的盼望带给我们。圣经告诉我们,当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耶稣为我们死了;当我们还在过犯中的时候,他按着所定的日期,为我们死了。

当第一个强盗在大声诅咒挣扎,耶稣则安静替众人代求时,那第二个强盗看到这情景,便静下心来思想这样强烈的对比:我们都曾享受生活,我们都曾使用自由,我们都曾经历神所给予我们的同在,但是当同样面临死亡时,态度竟如此不同,这位耶稣必定不是普通人,而是神。全本新约,恐怕拥有最大信心的,不是彼得也不是保罗,而是这位强盗,因为他没有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信耶稣是神。今天有许多人都是要先看见才愿相信,保罗就曾印证这样的事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二22)。那么,强盗的信心从何而来呢?答案乃是圣灵所作的工作。我们自己不能信主,不甘心信主,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到神面前,乃是神的恩典,神的怜悯。当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时,这强盗突然从内心深处领悟:这才是光,这才是爱,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能力。当圣灵把信心放在他里面时,他就产生对耶稣的渴慕说:「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廿三42)。

当这强盗在痛苦中,听到的第一个声音,也许是当年父亲劝他要好好读书的叮咛;第二个声音,也许是坏朋友引诱他做坏事的怂恿声;第三个声音,也许是强盗王的声音,要他立约,不可能背叛;第四个声音,也许是被害者的惨叫声,使他良心大受责备;第五个声音,也许是彼拉多将他定罪的声音。想到这里,他垂头丧气,内心哀痛无比,孤伶伶地孑然一人,朋友,父母,老师都远离了,没有人同情他,为他哀哭。在这当儿,他听到第六个声音--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廿三34)--这真是最宝贵,最安慰,最甘甜的声音。当他转头,看见耶稣那充满慈爱的面容,充满圣洁无罪的荣光,充满伟大救赎的能力,便说:「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主耶稣马上对新约第一个悔改的罪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他的罪立刻得到赦免,成为神的儿女,不再是神的仇敌。当他回到创造的主那里,我相信他的眼泪必定会流下来,因为他一生的失败在今日都挽回过来了。这说明神将他儿子赐给我们,为叫我们相信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哈利路亚,强盗得救了,虽然时间慢慢过去,他的血还是一直淌下来。直到主耶稣死了,强盗还未死时,罗马兵丁拿着一把刀来刺耶稣的肋旁,有血和水从肋旁流出来,耶稣却没有动静,他真的死了。轮到刺强盗时,他尚有反应,所以兵锻用刀将强盗的两腿砍下来,强盗惨叫一声,就死了。我们可以想像耶稣基督进乐园时,没有带别人,而带那位得救的强盗进去。当天上的使者大声欢呼:「荣耀的王进来吧!战场上的耶和华进来吧!得胜的王进来吧!众城门啊!抬起头,因为得胜的王进来了!」他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主耶稣所带的第一个果子,也就是新约第一个基督徒,不是皇帝,不是良善的公民,而是无恶不作的强盗。

耶稣基督来到世上,告诉我们神的道,告诉我们神救人的计划,其基础已经奠定,历史也已经显明了。你得救并不是证明你好,因为你是罪人,我也是罪人,我们都是抵挡神的人,是神的仇敌。好人--好罪人,坏人--坏罪人,圣人--圣罪人,恶人--恶罪人,每一个人都是罪人。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我们不能靠教育,科学,政治或政府得救。

圣经说:神爱你,神爱我,赐下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也为我们的罪从死里复活。感谢神,他把人类最大的仇敌--死亡,罪恶,撒但打败了,并从死里复活。耶稣基督是神又是人,为了要作神与人之间的中保。耶稣基督如果是神不是人,他就不能救你。反之,如果他是人不是神,他也不能救你。

因为他是神,把神的能力,无穷无尽地彰显出来;也因为他是神,能完成救恩。如果他不是人,他就不能死。也因为他是人,能了解我们的软弱,知道我们的痛苦,经历在罪中凄惨的经验,并且还能担当我们的软弱。但若他不是神,他就不能从死里复活。

在我十七岁时,清楚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不应当得救,应当灭亡,是抵挡神的人,生命没有盼望。但感谢神,在十字架的大爱里,我找到了生命的光,新的方向,真正生命的意义。

回过头来说,那个强盗那样都可以得救,我在未信主前,并没有犯过什么样的罪恶,我想我也应该可以得救,于是我就接受了主。但是同时我知道我得救,并不是因为我比别人好,因我也曾说过谎,嫉妒别人,心中存邪恶的念头,根本上我就是一个罪人。于是我求主开恩可怜我,因耶稣基督的缘故,求主赦免我,拯救我。自从神拯救我以后,差不多十九年的时间,我经历了什么叫做与神和好,与神同行的喜乐,我也知道这是做人的真正意义。

主耶稣爱你,给你机会,呼召你,拣选你,今天藉着圣灵对你说,你也是罪人,耶稣爱你,为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你愿接受吗?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三20)

事奉、舍己和背十字架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



事奉神的人首先要听到呼召,没有听到神的呼召就做圣工就是对神的冒犯,事奉神的人都是清晰地听到了神的呼召;第二,听到神的呼召后,神就会把异象给你。异象不一定是梦中才看到的,神可能借用一件小事让你看见异象,让这件小事成为你一生的转折点。约翰. 卫斯理时代的 Robert Raikes ,主日学的创办人,一次他去本乡找一个印刷厂,路上被人撒了一脸泥土、沙子;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想到我们应该好好教育这些小孩子。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创建主日学。



保罗在雅典看见满城人拜偶像,心就着急,就开始行动。所以异象很重要,没有异象就不知道做什么。第三,是负担,负担就是圣灵把一个重担放在我们的心中,要求我们有正确的回应,负担就是神放在我们心中、托付给我们的责任感。有了这负担,你才会听到神的催逼之声,你才会有急迫的感觉。这负担在催促着我这一生,我一直在赛跑,无法使自己放松。第四是委身,委身就是祈克果所说的,神在天上,我在地上,我对神的应许。委身,也就是对神的顺服。如果你能够在未受鞭打之前就顺服,当然比被鞭打之后才顺服好得多。但是能在被打之前就顺服的人实在很少,所以苦难就成了一门必要的功课,特别是神要重用的人要学习的功课。许多人问什么叫重用?重用就是神把你压得重重的再用。第五是位份,即神怜悯我们、赐给我们的职份;第六是恩赐,恩赐是为了造就教会,神既然给了我们恩赐,我们就应该把恩赐挑旺起来。



整本圣经中关于事奉的最好的定义,就是保罗说的“无论是生是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你做工,却叫人看到你很伟大,你就是还没有死,只有人看见主的时候,你才“死”了。如果人们在你身上看到基督的伟大时,你就是在事奉神;如果你热心事奉,结果人都看见你很伟大,那你根本还没有事奉神。



再谈谈舍己。我小的时候问牧师,“舍己”舍到哪里去了?牧师说,他也不知道。后来我体会到,“舍己”就是回归到神的旨意。神在祂自己之外创造了有自己形象样式的人。人是有神的形象样式的存在。但是像神就不是神。我们不是基督,也不可能成为基督,因为基督不是成为的,祂是永恒的。我们只能像祂。像祂就要舍己,舍己就是把我们自己的整个意念、理智和情感,归回到神里面。当我们的理性归回到真理时,当我们的感情归回到圣爱时,当我们的意志归回到神的旨意时,当我们的整个人都归回到基督时,这个“归回”就是“舍己”。舍己的最高最准确的定义即是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什么是背十字架?有人要背十字架,就叫木匠做了一个十字架;结果做得太重,他加了一个轮子。真正的背十字架,是按照神的旨意受苦。自己找来的苦,不但不是十字架,而且也没有赏赐。按照神要我受的苦难,去顺从祂,这就是背十字架。你们在中国大陆,可能比我们受的苦更多,因为我们在海外有宗教自由等。但我感觉我在主的旨意里预备受苦的心志,也是应该向你们分享的。一个人在受苦时,不要太过觉悟自己在受苦;这样,你才是真正得胜的开始。在你很热心地事奉时,不要总是意识到自己的热心;在你很劳苦的时候,不要老觉得自己很劳苦。我从计牧师(指计志文牧师 ——编者)的一次讲道中得到亮光。其实这些道理早在圣经里面,但神透过他讲出来,叫我记住了。计牧师说,但以理的三个朋友从火窑里出来时,身上没有火烧焦的味道。而今天很多人受苦,满身都是苦的味道。人家一看,哇,他这个人真是受了很多苦啊。实际上,我们应该是被火烧而又没有烧焦的味道;受苦时没有苦的意识;为主勤恳做工,也不要认为自己有多大劳苦。这样,主的光就从我们身上透露出来了。



今天,大家也谈到谦卑。什么是谦卑?谦卑可以从四个方面看。第一,从来不把自己所成就的当作可夸的;第二,对真理要有永不止息的追求;第三,肯去做谦卑的事;第四,把一切荣耀归给神而不是归给自己。从这四个方面去看谦卑时,谦卑就不是奴才相,不是唯命是听,不是看见人就一直弯腰,好像弹簧坏了一样。谦卑就是在神面前无穷无尽地追求;谦卑就是对真理从来不感到满足;谦卑就是对卑微的人,对比我们差的人从内心发出尊重。从别人身上不断看到长处的人,就是不断长进的人。



选自唐崇荣牧师“谈灵命与使命”,《生命季刊》第一期。

Sunday, 14 April 2019

神的国和神的义(唐崇荣)2

如果你问,唐牧师你祷告什么?我求上帝的国,求上帝的义。什么叫做国呢?有国防的,有系统的,有政府的,有百姓的,有规律的,有法典的,这个叫做"国度"。所以我求上帝的国的时候,我盼望主在宝座上,他的子民顺服他,遵行他的诫命,顺服他的旨意,使我们可以被他所使用,在国度里面与他一同争战,抵挡反对我们国度的撒但。
求上帝的国,你还要求上帝的义。什么叫做求上帝的义呢?因为上帝的国是用“义”作为治理百姓的原则,撒但的国是用“罪”作为治理他百姓的原则。神的子民顺从义、做义的奴仆,撒但的国度顺从罪、做罪的奴仆。当我们求上帝的国的时候,我们也求上帝的义。“主啊,你的国、你的义充满在其中,我们为你的国、你的义向你祈求,你荣耀你自己的名,你扩张你自己的势力,你造就你的儿女,垂听你的儿女顺着你的旨意向你发的祷告!”
上个礼拜三早上我跌倒了,八点半跌倒,十点去讲道,十二点去吃饭,一点半去找医生,三点多才找到医生,晚上再去祷告,再去讲道,第二天回到印尼,坐了五个钟头的飞机,晚上又在讲道。在三四天里面讲了十多堂。我弯一弯腰的时候,咳嗽的时候,痛得不得了。上个礼拜我讲道到9点半,照着医生的约定去了医院,10点半的时候照片出来了,他说你第11根骨头已经裂了,你跌得太厉害了。那怎么办呢?裂就裂吧,好有好的时候,裂有裂的时候。第二天一早,我坐飞机再到台湾去,再讲道,再讲道,再讲道。
亲爱的弟兄姊妹,感谢上帝,我真正经历一件事。什么呢?不是惧怕,而是有信心——只要信,不要怕!我这一生不怕危险,所以勇敢直冲。我这一生不怕病,每次生病照样坐飞机去讲道。为什么呢?我相信我病了去坐飞机回来就好了。我不怕累,最多的一次一天讲12次道,那个时候我才32岁,到晚上那一场的时候,还是大声讲,但是已经很勉强,回到家里变成死人一个,而且是有复活能力的死人,所以第二天我再复活起来。我不怕累,我不怕苦,我不怕病,我不怕穷,我不怕危险,结果发生什么事呢?病怕我,穷怕我,累怕我,苦怕我。我勇往直前,走到今天。
我感谢主,七个月以前,我开了心脏,现在好像更健康了,更努力传福音了。我盼望各地查经停止了,我已经很累了,心脏病很重了,但是好了以后,查经要再延长下去,因为神与我同在,感谢上帝!
我们为什么祷告呢?因为需要一个永恒的灵。我再讲一次,上帝不是我们讨论的一个客体,或者我们辩论的一个题目,或者在我们的认知里面的一样东西,上帝是全能者,他完全拥有我们的生命,他决定我们的生死。神是活着的,你来到他面前,把他当作一个永恒的“祢”,成为你生命相交的对象。
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希伯来大学有一个很著名的教授,叫做马丁.布伯。他受过祁克果的影响,写了一本书,不到100页,我认为这是人类历史里面写最少、最薄却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本。在二十世纪初期,最伟大的哲学家、神学家,都在这本书的影子下面发展他们的思想。这本书的题目很简单,只有三个字,I and You,我与“祢”。上帝是大的“祢”,我与“祢”的关系。
他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列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当我们不认识上帝的时候,把上帝当做“它”,所以我们讨论的时候所思想的是:“这个上帝是什么东西呢?这个上帝有什么性情呢?这个上帝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渐渐地,我认为上帝是活的,不能当作“它”,就当作“他”——“他”怎么样?“他”是活着的,“他”是另一个“他”。“他”虽然是超越性的“他”,“他”虽然是永远的“他”,但是“他”还是“他”。当有一天你跟神的关系更密切的时候,你就从“它”变成“他”变成“祢”。主啊,我来到你的面前,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现在我问你,你信主多久了?你的上帝在你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是一个“它”?是一个“他”?或者是一个“祢”?你把你自己跟神的关系定位在怎样的情形之下呢?你知道不知道你活在祂的面前?祂两刃利剑的眼睛正射透你,祂鉴察你一切心肠肺腑,你的思念、你的头脑所想的一切,你坐下你起来,祂都看见,你行走你躺卧祂都知道,祂也鉴察你心中所隐藏的各样的意念。


但是你不觉悟,以为你与神的关系好像单面玻璃,你可以看见对方,对方看不见你。新加坡的机场有很多这样的玻璃。有一次我看见有一个人对着玻璃照来照去梳头发,里面看他很清楚,但是他完全不知道,因为他认为“我可以掌握的我知道”,他不知道别人更掌握他。
今天我们在神的面前如何?神对你来说是一个怎样的位格?你与神之间的关系怎么建立起来?你把神当作什么?
你应该回到上帝的面前。所罗门说,趁着你年幼记念造你的主。有很多人,年老的时候回到上帝面前的时候,神已经不给他机会了。为什么很多人要到老的时候才产生宗教的动力呢?祁克果自己承认这件事情:当你年轻的时候,过的是第一段,叫做审美阶段;当你人生更有经验的时候,过的是第二段叫做道德阶段。当最老的时候,你进到一个宗教阶段。你现在非常有宗教情操了,和神发生关系。老了才亲近上帝,老了才到上帝的面前。但你大半一生都已经渡过了,你最好的黄金时代已经荒废了。

神的国和神的义(唐崇荣)1

Q6唐牧师请问,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这里的国是指什么?这里的东西是什么?你只有谈国,谈东西,那么义你为什么不谈呢?



答: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国就是权柄,治理的范围,叫做「国」。大家说:权柄治理的范围。神的国就是神权统管的所在,就是教会。因为福音归顺神主权,信仰的人士,这个就是神的国、神的家;神的国度不是指宗派,不是指教会。每一个基督徒爱神的国,过于爱自己的宗派。大家说:每一个基督徒都要爱神的国度,过于爱自己的宗派。

我再三,再次对我的教会的会友说:如果你爱这个教会,过于爱上帝整个的家,你是在犯罪。我们要教会,我们要爱很多牧师,都讲这个道理。要爱自己的教会,爱教会就是爱自己的教会,圣经只有讲自己的教会,讲上帝自己的教会不是你的浸信会,不是我的归正教会,不是他的弟兄会,只有上帝自己的教会。没有你的会,我的会。神的国度观念,如果我们爱我们自己的一个教会,过于爱上帝,我们是拜偶像,你懂吗?因为耶稣基督的身体,不是单单一个宗派。这样我们就把这个观念总原则搞清楚了,神的身体、基督的身体,神的家、神的教会是普世的,是超过所看见的范围的,是超时间、超空间的。

这个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叫做看不见的教会,叫做圣而公的教会,就是使徒信经里面所讲的。


但是我的宗派,我的教会,是什么?是神国度里面的一个查经班,是神整个国度里面的一个小团体。所以这个是教会中间的一个有教会功能的,一些人聚集在一起,我当然要爱他,但是很多牧师传道所讲的,你们要爱教会,是他爱他正在服事的那个教会,等到他离开那个堂会,到别地方牧堂的时候,他又说你们要爱教会,不是指从前那个,是现在那个了,所以这是很矛盾的。我的观念不是这样,我们要爱教会,是爱基督的家,就是因为爱神的教会,所以我要这样辛苦,到世界各地去传道,为什么?因为神的家不是单单在印尼那个,是各地的。

而对你们讲道的时候,我不会随随便便这个教会比较热烈,那么对大的教会奉献多的,我就更忠心,对小教会就随便,没有的!两个人讲道的时候,我也是尽心竭力讲,几万个人讲,我是尽心竭力讲,因为神的家、神的国度,那这样,我们就脱离了自我的捆绑,把纯正信仰的那个顺从神心志的事奉显明出来,而神国度里面的子民就看清楚谁是神差遣来的仆人。是为钱,为组织事奉,还是为神的国、神的义事奉。所以神的国是什么?就是神主权统管的范围,神治理的这个地区,也就是属于神、归顺于神的那些子民,是他的国度。


第二样神的义,就是用以治理他百姓的总原则。我们是因信称义,我们是归向神的义,我们在义中间生活,我们义人是因信称义,我们义人必因信而生。在这样,我们在义中生活,我们是义的奴仆,我献我们的身体做义的器皿,我们在正义中间,在神的光里面行走,这样所谓的义,就是我们生活的总原则。


我们的地位和我们的行为,与世人不同的地方,他们活在罪中,我们行在义中;然后新天新地来到的时候,有义居在其中,就是神的国度与神的治理原则。

义做整个治理的范围,所以神的政治、神的权柄,是用义的理来治理的这个世界的国度,是以罪做治理原则。所以全世界都握在撒但的手中,恶者的手下所犯的都是罪,所想的尽都是恶,我们求神的国、求神的义;就是我们愿意神的权柄越来越扩张,我们愿意神的福音越来越广传,我们愿意神的子民越来越增加,我们就真的求,就要去行。传福音努力救人,活出神的形像,在义的生活中间光照别人,这个就是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的意思。


关于『求』字应当有一个讲座,叫做『祷告的神』,学祷告的神学。什么叫做『求』,你真正『求』就是你最基本的永恒性的愿望,这个叫做『求』。你在永远中间,你盼望达到的是什么?你这个求不是为今生的需要,这个今生需要的祈求,不列在优先的中间。所以你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耶稣没有说:你要先求今天吃饭吃什么?没有!在主祷文里面只有一句话,关于物质的,就是我们所需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只有这一句。那其它的呢?都是神的国、神的权柄神的荣耀、神的名,愿你的名为圣,愿你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你的国、国度、权柄、荣耀都是你的,直到永远!关于我们个人,除了吃饭的需要以外,我们的灵性不要进入试探,要脱离凶恶,要赦免别人的罪,效法基督的爱,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样我们祷告,要优先于神的国和神的义,其它的就加给我们了,这是耶稣很清楚的观念祷告的一个教训。

Friday, 12 April 2019

亵渎圣灵的罪(唐崇荣)

2、请问亵渎圣灵的罪是指什么?为什么犯此罪不能得赦免?


  答:亵渎的意思就是不但不尊重,而且是正式对一种位格的攻击与污辱。为什么亵渎圣灵的罪不能得着赦免?我们要排除两个基本的思想。其一是认为圣灵比圣父圣子更严格,所以亵渎子还可得赦免,亵渎灵就不可得赦免,而认为这个位格特别严格。这是错误的思想,因为圣父、圣子、圣灵是同等权柄、同荣耀、同工作、同身份、同地位的,圣灵也不是比别的位格更严格、更公义、更有尊严,因为公义就是绝对的。在神的公义中,没有“更”字。其次,亵渎圣灵不得赦免不等于他的权柄大过圣父圣子。

  在印度教最高的神有三位,第一是梵天(Brahma),第二是毗显奴(Visnu).第三是显婆(Siva)。显婆是最大的神,而梵天是创造者,毗显奴是保护者,显婆是毁灭者。毁灭者比创造者及保护者更大,所以印度神庙如果有三座排列在一起,最高、最大的一座是显婆的,因为他是令人害怕,是决定人的死的那一位,这是印度人的思想。

  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不分高低。当耶稣说:“父原比我大。”他是指他被差的地位是以人子的身分顺服圣父;在世界的时候是比父更小的,但是圣父、圣子、圣灵在永恒中是同地位的。那么为什么亵渎子可以得赦免,而亵渎圣灵就不能得赦免?在改革宗的神学中,恩典分成两大部份:一是普通恩典(Common Grace),如果你不懂得普通恩典与救赎恩典(Saving Grace)的分别,你无法解释文化界中许多非基督徒比基督徒有更大成就的原因,你会不明白为什么信了耶稣的人没有更聪明,而不信耶稣者比我们更严害。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在普通思典的启示之下,人可以得到很多神的智能,不同之处是他们没有把从神领受的智能归荣耀回给上帝。救赎恩典把人带到与神的正常关系之中。在救赎恩典中,特别提到圣父预备救恩,圣子成全救恩,圣灵施行救恩;所以预备一切恩典的是父,成全一切思典的是子,而施行一切恩典的是圣灵。在创世以前,父所预备的,在基督里面成就了;基督成全了救恩,在十字架上时,他说.“成了”这个“成了”表示子被差来完成父所托付所预备,要他成全神的恩典,成全了之后,他就回到父的那里去。“往父哪里去,对你们是有益处的,因为我若不到父那里去,父就不差遣圣灵下来,圣灵来了,是要叫你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圣灵赐下要荣耀我,为我作见证,使你们产生悔改的心。”这样看来,信与悔改都是神的恩典。如果不是圣灵感动,没有人称耶稣基督为主。我们能重生,是我们被圣灵生,不是因为我们信了而得着,乃是因为神重生了你,你才真正悔改信主。

  施行救恩的是圣灵,从何可见呢?耶稣成全救恩,这可从十字架上看到。父预备救恩,可从基督自己的宣言及旧约的预言看到。圣灵施行救恩在希伯来书十29可看到。如果人亵渎了“施恩的灵”,这个人的罪是很大的。这里先把圣灵的功用告诉我们:把恩典施行出来,所以圣灵是直接与罪人发生交通的位格,罪人还没有到基督面前的时候,是先受圣灵的感动。父所预备,子所成全,圣灵所施行的。如果你现在在三位一体施恩的面前,第一位格接触你的是圣灵,你拒绝了就没有办法到子的面前;你没有透过子,你就没有办法到父的面前;所以一个亵渎圣灵的人就是一个拒绝圣灵施行赦罪之恩的人。

   如果有人问,在一个布道会中,讲员只呼召要信的人举手,没有叫拒绝的人举手。那些没有举手的人是不是亵渎圣灵的人?不是的,因为他们很难马上接受圣灵所施行的恩典,上帝还会给他机会。给他机会,这个机会是在他有生之年给的,在有生之年之后,就不再赐恩典了。这样,在他死以前拒绝了圣灵所给予的所有的机会之后,他就没有赦罪的恩典在他身上,因为他不接受赦罪的恩典,直到死还不接受。所以亵渎圣灵的人,就是到死抗拒亵渎抵挡圣灵施行教恩的人,这个人就保存了罪,没有得赦免,带到永永远远里面去。因为他拒绝了今世赦罪的恩典,把不得救的罪带到永恒去,所以他就是所谓今世来世都不得赦免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亵渎圣灵的人。



3、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可能亵渎圣灵吗?


  答:不可能,因为重生得救的人是圣灵重生了他,圣灵既然重生了他,他就已经领受了赦罪之恩。那么如果他再背叛呢?一个基督徒可能犯的罪是:消灭圣灵的感动、使圣灵担忧、没有顺服圣灵的引导,这些都是可能的。保罗说:”你们不可消灭圣灵的感动。’这是对基督徒说你们可能犯的罪。保罗又在以弗所书四30说:“你们不要叫上帝的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这也是指你们可能会犯的罪。“你们要顺服圣灵,顺服肉体就是死,顺服圣灵就是生命”,记载在罗马书六章,这也表示你们可能会不顺服,所以基督徒还是会得罪圣灵的,但是得罪圣灵在几个层次中到了抗拒圣灵,到了亵渎圣灵,或者拒绝圣灵施行的救恩,这个是非基督徒所作的,不是基督徒所作的。

  也许有的人会怕说“也许我已经亵渎圣灵。”一个真正亵渎圣灵的人,是一个不会再怕亵渎圣灵的人,所以如果你怕你犯上这个罪,就证明你没有犯这个罪。这是给你的安慰,不是要使你继续犯罪,乃是要你从魔鬼的捆绑中起来,靠着真理站立得稳,因为一个有追求的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魔鬼常常用各样的办法混乱他。第一个混乱,是使你有不成熟稳定的感觉,给你过份敏感的感情,让你因一点小错就很害怕,结果你大小分不清,活在惧怕中,接受魔鬼的控告,振作不起来,太敏感的感情原是好的,因为对小罪有大敏感是圣人的记号,对大罪不敏感的人是脏人,一个圣徒对小错会敏感,但是那个敏感如果过度。例如一个青年怕结婚,因为觉得婚后的男女关系不圣洁,不荣耀上帝,这样的想法是太过敏感了。因为神创造了性,也叫人可以享受之,所以不可把性当作污秽的,私情邪欲是不对的,但是婚姻内的情欲是可以的。魔鬼时而会令人太敏感而被它控制。

  第二,一个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魔鬼会让他把没有犯的罪当作是犯上的罪。把影子当作实体,这是很多追求的人常有的错觉,这不是他要或故意的,乃是过份敏感的负面结果。这时你要跪下祷告,而魔鬼会说:“不必了,反正你亵读了圣灵,不会蒙赦免的。”这种情形是很痛苦的。但是你不要靠自己,要依靠上帝。一个人怕死,证明他还没有死,死了的人那里会怕。所以凡怕亵渎圣灵的人,证明还没有亵渎圣灵。

到底什么是神的旨意?(唐崇荣)

答:当一个人什么都说“这是神的旨意”,就证明这个人不大懂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是除了神以外,宇宙最重大的事情。神的旨意是永恒的、不变的,连圣经里的使徒及先知们都不敢随便用这个词。“神的旨意”这四个字在圣经中用的数量很少,因为十分严谨,所以我相信一个真正敬畏上帝的人,不会随便开口闭口讲“上帝的旨意”。

  上帝的旨意与上帝的引导有不同的地方。上帝的引导是特别赐给他的儿女的,目的是要把他的儿女带进上帝的计划里面,而借着引导把神的儿女带到上帝的计划里面,这就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要我们遵行他的话语、实行在他的计划里面。上帝的旨意是借着圣灵引导我们,使我们引进神的计划。凡被圣灵引导的,都是上帝的儿女(罗八14——16)。这样,引导是因人而异的,每个时代不一样,而旨意是每一个时代都相同的。旨意是在永恒里面定的,而引导则在时代中执行。我个人把这两个归人一个名称:Eternal decree and dynamic process。Eternal decree永恒中间神的谕令,Dynamic process是在历史过程中间有效能的运行。为了展现神永恒不变的旨意,所以上帝在历史中间展开他的行动的时候,就要在历史的程序中间成就他永恒的旨意。神在永恒中间预定在历史中间借着福音彰显出谁是他的儿女,神在永恒中间计划在历史中间差遣耶稣来成全这个计划,神在永恒中间要从我们身上得着完整的荣耀,在这个世界中间塑造训练、鞭打管教,让我们可以成为能够荣耀他的工具。

  引导是因人而异,因时日移,各人不同的。举个例子,神要每一个基督徒传福音,这是旨意,但是不是每——个基督徒都被引导作全时间的传道人,这是引导。引导临到一个人,要你做全职传道人的时候,你要顺服;引导一个人做带职的传道人.你也要顺服。引导虽然各人不一样,旨意是大家都一样的,都要做一个福音的见证人。神的旨意要你们成为圣洁,这是永恒性的。有一些人被引导过一个结婚的生活,有——些人被引导过单身的生活,独身的人被引导,知道主引导他独身.就不要强调独身才是上帝的旨意。如果他这么讲就否定了那些结婚的人都有遵行上帝旨意的可能性。相反的,结婚的人知道主引导他结婚,应当认为这是神的引导,所以不要说“神的旨意要每一个人都结婚,凡不结婚的都违背上帝的旨意”,这样说连耶稣也违背上帝的旨意。所以引导是每个人不一样的,而旨意是绝对性的,每个人都相同的。

  简单归纳之:

  一、神的旨意不向那些不存心顺从的人显明。这个原则是从耶稣在(约七17)的话中提出来的,耶稣说:“你们若立志遵行就必知道。”志、行、知。如果先把志定在顺服上面,愿意去遵行的话,就不难知道上帝的旨意了。所以神的旨意不会向那些不立志遵行的人显明的。

  二、神的旨意绝对不会违背圣经的原则。我讲原则而不讲字句,原则是超过字句经意的话语,所以我们要从经意去了解圣经。

  三、当圣经没有清楚记载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上帝的旨意,凡是圣经没有记载的,有三个原则:(1)荣耀上帝;(2)造就别人;(3)在真理中间的自由或者是在罪恶中间的捆绑。“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荣耀上帝。”“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造就别人。”“凡事我都可行,但是不要被罪所辖制。”这三个原则帮助你决定一些圣经没有明文规定、没有在条理上给你清楚的那些你所面对要择善而行的事情。

  四、基督的平安在你心中作主。基督的平安治理你的内心,给你的内心有因基督而来的平安。(西三15)“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中作主,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如果全世界赞成,得救且被洁净子的良心没有平安的话,请千万不要去作。相反的,如果我内心感觉很平安,而全世界都不赞成,你可以作。但是,要注意在反对你的人中间有没有属灵的人。如果有的话,另外一个原则出现了.就是第五点。

  五、就是要与清心的人一同祷告、一同察验、一同明白,这个是团契的功效。圣徒团契的功效是肢体与肢体中间互相的关怀了解,共同挑起重担,同舟共济,来完成神的大业,一同分享神的恩典。要尊重团契中间神共同的引导。

  六、如果这件事是与别人有关的,应当有主在每一个有关的人身上作同样的感动。虽然时间与程序不大一样,但是感动的方向与顺从的权威是一样的。例如:有一个人来我家叩门说:“神的旨意感动我在你家免费吃饭两年。”我拒绝他,因为如果是神的旨意,感动他,也会感动我。又如一个人说:“神引导我跟你结婚,你如果抗拒我.你的罪很大,因为你拒绝我,就是拒绝上帝的旨意。”你可以回答说:“怎么上帝忘记告诉我呢?”当然神可能先感动一个人后,再感动另一个人。爱是有先后的,如果爱是没有先后的话,圣经就不会说:“我们相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照样,可能有一个弟兄先爱一个姐妹,但是不能随便说“上帝的旨意”,这是很危险的。

  七、时间会印证,那些真心顺从但还模糊不清的人,耶稣说:“以后你们就必知清。”这莫非告诉我们现在还不清吗?顺从要带来时间的印证、历史的考验。时间是最忠实的见证人,是最可怕的试金石。

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得救呢?(唐崇荣)






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得救呢?(唐崇荣)




[福音论坛] “重洗派”要从其中一次的经验找到根据来强迫人,神不许可:“第二次恩典”或者“第二次赐福”的神学要从其中找到一个例子来叫大家就范,神不许可;那些注重灵异现象的人,一定要有响声,有舌头像火掉下来降在人的头上,要有风,要有这种才叫做“圣灵充满”的,要用第二章作为他们的根据,神也不许可。有人说“一定要先按手,一定要受洗然后才有圣灵下来”,神也不许可,因为四次经验的记载不一样。那些断章取义想要牵着你的鼻子走的人,你不要被他们欺骗,心里惧怕,失去你信仰的喜乐和你坚固的立场。先前提到“真正得救者必然是受圣灵洗的”但,什么叫做“真正得救”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五个得救的记号一定要弄清楚: 第一、你曾经听见基督为你死、为你复活的福音,你是从你心灵深处,不是从耳朵而已,是从内心的深处,真正把基督为我死,为我复活这个信息的意义听进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圣灵已经把这个道的真义在你心中光照,感动,讲明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你真心知道你是罪人,除了基督以外你不能得救,所以你回到他的面前向这位死而复活的主认罪悔改,把你的心打开接受他。没有一个得救的人不需要悔改,不需要认罪,不需要接受耶稣基督。

第三、真正得救以后,你的中心意志,那个很基本的意志方向产生很大的改变,你突然有一种性情上的转移,你会爱神所爱,恨神所恨,那是得救那一天所产生的很特殊的变化。你突然感觉到天地都变了,从你的心地开始,一个人心地有变化就看整个天地都不一样了;一个人心地肮脏就看整个天地都不洁净。当你心地的深处,那个意志的主管方向转移的时候,你就突然发现许多从前你所爱的现在你不能爱了。我不是说从前你爱妈妈现在你恨她,不是的。你从前爱神所恨的,爱妈妈并不是爱神所恨的,爱老婆不是爱神所恨的。你从前爱神所恨的;你爱犯罪,你爱抵挡真理,你爱只顾自己,你爱抵挡那些合理的事情,你爱神所恨的;你从前恨神所爱的;那圣洁的事,良善的事,公义的事你恨,你不喜欢。如今你转过来了,你现在很爱听真理的话,很渴慕上帝的道,你很爱亲近主,你很爱内心与主交通,你很爱听圣经伟大的真理。这整个的转变不是你自己可以做到的,是圣灵在你里面所做的工作。你爱神所爱,恨神所恨,那就是第三个记号了。

第四、是你愿意过一个圣洁的,讨神喜悦的,荣耀神,造就人的生活。在你的动机里面,这个新的推动力改变了你。你喜欢圣洁,你不愿意回到过去错误的道路中间,你愿意过一个荣耀上帝、以神为乐的生活,新的动机来到了你的内心。

第五、你很奇妙、很自然地开始关心别人的灵魂,你开始注意别人在罪恶中间的痛苦是你的责任,你开始觉悟到你没有办法逃避你应当做的事情——把福音也传给别人。

这五件事是真正重生得救的人的记号——你真正明白基督的死与复活对你的意义吗?你真正承认你是无可救药的人,只有到耶稣基督里面认罪,才能得着赦免、得着新生命和拯救吗?你真的因为新的生命进到你里面,你整个的动机、心地和整个人生的方向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吗?你真的开始渴慕真理,渴慕过圣洁、荣耀上帝、造就别人的生活吗?你关心别人的灵魂,觉得有责任劝阻别人免于死亡,开始愿意分享救恩给别人吗?

这五件事是没有办法冒充的,没有办法在一般宗教里面找到,只有在圣灵重生一个人的时候才赐给人这些宝贵的经验。有这样经验的人我奉主的名告诉你,你已经受圣灵的洗了,没有一个人可以再动摇你了。你讲方言如果是出于神的,我感谢主;如果你因为怕不讲方言就没圣灵,于是就乱讲的,我要责备你。你不必因为从来没有讲方言而有自卑感,你要勇敢站起来!享受神儿女的自由!神给我方言,我感谢主;神不给我方言,不要紧。

唐崇荣:真正清楚得救的基督徒的五个记号

重生得救,这是基督徒与世人最根本的区别,在基督里面重生的人,意味着脱离了死亡的权势,因为基督用自己的死亡担当了人的罪孽和过犯,然而没有在基督里面重生的人,依然还是在黑暗的权势之下。真正的重生得救唯有神知道,但是得救的人也有外在的表现,那得救有着怎么样的标记呢?唐崇荣牧师对此作出了回答。

得救的人有五个标记:

一:一个真正知道自己得救的人是一个听过基督为他死而复活的道理的人,因为他已经听过,他知道耶稣为他死,耶稣为他复活,他相信他,这是第一个记号。

二:他听过以后,曾经受圣灵的感动,称他为主,接受他做个人的救主,他归向他,请他进到他的心中,于是生命改变了。

三:一个真正得救的人,他的心灵里面产生了永恒的变化,使他脱离世界情欲而来的败坏,他开始与上帝的性情有份,爱上帝所爱,恨上帝所恨,这是第三个记号。

四:他不但有了他的性情,能爱他所爱,恨他所恨,他还追求渴慕属灵的事情,他对祷告、对圣经、对属灵的价值有了新的看法,有了新的定义,有了新的估计,他对待属灵的时与从前不一样,这是第四个记号。

五:他开始关心别人的灵魂,一个从来不关心别人灵魂的人,怎能说是一个真正得救的人呢,从来不管别人得救不得救的人,怎么说是重生的人?一个重生得救的人,一定关心别人的灵魂。

唐牧师也劝勉说:“亲爱的弟兄姐妹,一个只爱唱诗,出了参加诗班什么都不做的人,不一定是得救的人,一个只要做执事,在教会做招待员,对人灵魂的失丧不关心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得救的人,一个只奉献金钱,此外什么都不做的人,也不一定是个得救的人。”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是一个关心别人灵魂的人,请问:你信主多久了?你有没有为主做见证?保罗说:“向犹太人,我就做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然不在律法以下,还是做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做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为什么呢?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唐崇荣牧师回答:“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吗?”

唐崇荣牧师回答:“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吗?”

问: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吗?有重生经验,却又犯罪,仍然能得救吗?

答:真正得救的人是不会灭亡的。主说:「我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8)人得救之后是不会灭亡的,虽然仍会犯罪,但罪行并不能把人的永生夺去,否则即意谓着人可以靠行为得救。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靠行为。但这不是说我们就可为所欲为,不是的,真正重生得救的人,绝不故意犯罪,相反的,必谨言慎行,以好行为荣耀主。

  自以为重生,却在生活上毫无见证,这种人的重生有问题。真正重生的人,必具备以下几种条件:

  (1) 听过且接受关乎主耶稣基督的福音,知道祂代替我死,为要使我复活。

  (2) 圣灵光照我,让我知道自己是罪人,愿意悔改接受基督为救主。
 
  (3) 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必有主的性情,爱神所爱,恨神所恨。
 
  (4) 若再犯罪,心中就痛苦,圣灵赐给人对罪具有敏感的良心。
 
  (5) 重生的人必开始关怀别人的得救问题,以圣洁真诚的爱去爱别人。

  人得救之后,并非就完全不受罪的试探,全然圣洁、坚强、顺从。这不可能。我们还是在罪人中作圣洁的见证;我们还在黑暗的世界作光的见证;在灭亡的世界作永生的见证;我们还是继续生活在充满罪恶和试探的环境中,我们仍然会软弱失败。但是我们仍必须靠主争战奋斗,即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靠着得胜的主,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不要仅看自己的失败软弱,要多思想基督的得胜;不要听魔鬼的控告,而要抓住主的应许。
  
——摘录自唐崇荣牧师《神与人之间》





Monday, 8 April 2019

唐崇荣希伯来书64讲-圣经总原则

晚安,我们一同打开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希伯来书第十一章,我们一同来念第五节。希伯来书十一章第五节,我念一遍以后你们大家一同开声来念: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上帝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上帝喜悦他的明证。」

  我们一同来读: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上帝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上帝喜悦他的明证。」

  我们再次低头祷告:

  「主啊,我们感谢你,你用你的话语,就是至圣的真道,活泼的圣言,你真正永恒的道,安定在天不能被废去的真理教导,光照,拯救,启发,引导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感谢赞美你。求主今天再一次用你在我们心中居住直到永远的圣灵,借着你自己所启示的真理来引导我们,使我们进入你测不透丰盛的奥秘。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我们把你无用的仆人交托给你,愿主你恩膏膏抹他,你用主你自己的大能大力托住他,你自己的话透过他传讲出来成为我们信仰的根基,因为你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你给我们受教的耳朵,给我们谦卑领受你的话语,如鹿渴慕溪水,饥渴慕义等候你的话语,你听我们的祷告。你的话一发出亮光就叫愚人得着通达,使人的眼睛明亮,我们感谢赞美你,愿你照着你的应许成全在我们身上。如此仰望祈求,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我们大家站起来,(唱诗: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我众罪都洗清洁,惟靠耶稣宝血。」

  大家彼此握手。可能你旁边坐的人已经许久没有见到你了,你很久没有跟他握手了。握完了可以坐下来。
上个礼拜我们讲什么?讲亚伯。下个礼拜讲什么?下个礼拜没有,下个礼拜你们要预备过年对不对?下个礼拜二是阴历新年,是不是?记得,我们的年日短少,所以过一年以后要更努力来事奉上帝,为主工作,传福音领人归主,感谢上帝!

  我们现在一同思想今天所念的这节圣经,「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上帝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上帝喜悦他的明证。」

  我们在主的面前看到第二个信心伟人所留下的榜样,我们看见接下来就提到了以诺。所以希伯来书的作者不是每一个都提,他是把最重要的人物提出来。第一个就是亚伯,第二个就是以诺。亚伯跟以诺之间相差了六代,这也就是说这六代中间没有什么特别可以记载的人,这六代中间没有什么特别的榜样。所以当一个真正信心伟人出现的时候,可能是已经许久许久没有人过他那样的生活。

  以诺是亚当的第七代孙,所以亚当、亚伯以后要等第七代,就是在亚伯以后六代才产生一个可以记载下成为我们信心榜样的人。那,以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以诺的时代世界是道德已经非常败坏了。那这个时候道德的败坏到一个地步,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偏行己路,每一个人都随从自己的情欲。

  你看,按照神形象样式被造的人有多尊贵的生命的内涵,有多尊贵的道德潜在能,有多尊贵的品质在我们的内心中间,但是当一个人离开神的时候,一个人不以神为生命和生活中心的时候,他过的生活就完全不能反照上帝的形像。所以以诺活了六十五岁以后,他就决定与上帝同行。

  六十五岁对以诺的生命来说不是太久的时间,因为当时的人活到七、八百岁,而以诺如果不是在三百六十五岁的时候给上帝接去的话,那么,以诺可能也是活七、八百岁的人。为这个缘故,六十五年对以诺来说还是一个年轻的日子,也就是他整个生命中间差不多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时间。这样,如果你是活一百年,你二十岁开始就决定与神同行直到你离开世界的时候就差不多等于以诺在六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决定与神同行三百年,然后再被上帝所接去。这样,他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决定很重要的事情,在年轻的年日,他就决定与神同行,在很年幼的时候,他就决定了在神的旨意中间行走,这是很要紧的。

  我们今天看见教会里面有许多的人他们年幼的时候都因为父母的原因他们参加了主日学,或者因为环境的原因,他们明白过一些圣经中间的道理,等到他们自己少年到青年的时候,理性发展的过段,就差不多十七岁的时候,产生许多对信仰的怀疑。当他们自己在这个试验的年日,或者在这个已经进到社会的年日中间,他们就被现实所捆绑,被这社会的风气所诱惑,被自己的私欲所缠绕,以致于他们就忘记上帝。到什么时候呢?到他们退休的年龄的时候,他想了一些事情,「为什么我还没有做我曾经立约做的事情呢?为什么我应当做的事,我没有做,我做了我不应当做的事呢?我还有多少年日呢?」所以当他们到最后年日的时候,他们就回到上帝的面前,「主啊,我现在看清楚了,这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空的虚空,所以我回到你的面前来,求主接纳我完完全全的奉献,我全心奉献,我全意奉献,我全身奉献。」他以为这样就是叫作「完全奉献」了。但是他不知道「完全奉献」不仅是在于你生命内涵的份量而已,在你生命年日的时间里面,你应当完全奉献。所以许多人到年老奉献的时候,他是「完全奉献」,上帝问他「你剩下多久?」「剩下两年。」这叫作「完全奉献」吗?这不叫「完全奉献」,这个叫「两年奉献」,就是以后要死那两年奉献,你明白吗?你的完全奉献不是「我有多少就奉献」,叫作「完全奉献」,那是「份量」上的奉献,而不是你的整个生命过程完美的奉献。所以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他决定与神同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定下心志要遵行神的旨意,这是非常宝贵的事情。

  你们听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就是慕迪(Dwight Lyman Moody 1837-1899)布道有一次他回来有一点垂头丧气的样子。他的朋友说「今天布道会好吗?」他说「还不错。」「有没有人悔改?」他说「有。」「有多少人悔改?」「两个半。」所以当他讲「今天悔改的人有两个半人」,那个人想一想「什么是两个半?怎么有半个人悔改?哦,我明白了,你是说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是吗?两个半。」慕迪摇头说,「刚好相反,不是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是两个小孩一个大人。」怎么讲呢?怎么小孩是「两个」?大人是「半个」呢?他说「小孩子有一生一世的年日可以悔改过圣洁的生活事奉神,那个大人只剩下一半的年日事奉上帝。所以两个小孩一个大人叫作两个半。」大家说。「两个小孩,一个大人叫作两个半。」

  如果你在越年轻的时候看清在神与鬼之间,在善与恶之间,在光与暗之间你应当做怎样的选择,你是智能人。一个越早发现神的真理,越早明白上帝的圣道,越早饱得主的慈爱,越早定下一生路向的人,这个人是越有智能的人。所以我们在谈智能的时候,不要忘记圣经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圣经常常把「智能」跟「时光」,「智能」跟「道德」三样事情连起来。所以当你看到圣经在这三样中间,有时有两样出现,有时另外两样出现的时候,你不要奇怪。当提到「光阴」的时候就提到「智能」,当提到「智能」的时候就提到「时光」,当提到「智能」的时候,也提到「道德」。所以保罗说「你们要爱惜光阴」,然后说什么呢?「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这里就把「光阴」跟「道德」连在一起了。「你们要爱惜光阴,要作智能的人,用智能与外人交往」(参:歌罗西书:4 章5节)。这样「光阴」跟「智能」又连在一起了。「主啊,求你教导我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得着什么?----智能的心(参:诗篇:90 篇12节)。这就把「时间」跟「智能」又连在一起。所以这样圣经所提的有关于「智能」跟希腊古典学派所提的「智能」是不一样的。

  希腊古典学派最重要的三个人,就是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柏拉图(Plato 427-347B.C.) 跟亚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这三个人几乎都不约而同在这三件事上采取完全相同的看法,虽然他们的哲学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苏格拉底注重「人生哲学」和「道德伦理」;而柏拉图注重「宇宙形上」跟「唯心理论」;而亚里斯多德注重「方法论的演译」的学说以及整个「大自然的科学」。这三个人的哲学内容,他们的方法,他们的对象是不大一样的,但是在我讲的这件事情上,三个人是完全一致的,就是 The true wisdom is equal to the true virtue and equal to the true happiness. 所以,这样,真正的「智能」跟真正的「道德」是连在一起的。而真正的「道德」跟真正的「喜乐」是连在一起,所以The true wisdom is equal to the true virtue,and the true virtue is equal to the true happiness.如果一个人要真正有幸福,这个人一定要真正有道德;如果一个人要真正有道德,这个人要一定真正有智能。所以真智能的人不是邪恶的人,而行善的人是得着喜乐报偿的人。这个课题上,苏格拉底跟柏拉图的思想是一致的;柏拉图的思想跟亚里斯多德的思想也是一致的。所以这古典学派之所以能够光照世界西方文化成为主流,有这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他里面有一个与圣经雷同的要理在里面,有这个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是他们缺乏了一件事,就是圣经提到西方哲学没有提到的,就是「智能」与「光阴」之间的关系;「智能」与「生命年日」的关系。我们整个的生命是在世上的时候是被隐藏在地上的年日的整个过程的中间, Our life is contain in our living span here we live on this earth.我们在上所过的年日的总和,就是我们在有形界的生命的总和。所以西方人说 Time is money,我看到这句话我就感到啼笑皆非,因为这是太肤浅的文化所讲出来很羞耻的一个定义。

  如果Time is money 的话,我要告诉你,你一reverse 你就发现不对了,Money can not buy time,你不能够用金钱买时间。你只能买一些简短的时间,不能买延长年日可以继续,可以得着永恒机会的那一种方式的时间。比如说,你坐汽车,你要用十多个钟头才到的地方,你花多一点钱坐飞机就可以买一些时间回来,这个短暂的时间是可能的。但是当你离开世界以前,你用多少的金钱延长你的年日已经不可能了。所以,Money is not equal to time,time is not equal to money.

  我个人给时间三个定义,今天我只要讲一个----Time is life。我们的时间跟我们的生命是一样长的,所以当我们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间,我们爱惜时间就等于爱惜生命;我们丢掉时间,就是丢掉生命;我们轻看神所给我们的时间,我们就是轻看生命。一个能够在时间的过程中间,在时间的紧凑和时间必然把我们淘汰掉的定律之下,抓住时间,利用时间,胜过在时间中间对我们淘汰的力量,去淘汰时间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智能人。为这个缘故,time, wisdom,virtue 应当三样一同并行起来。这样,圣经对「智能」的看法,因为有「时间」因素的了解,就远远超过了希腊的哲学了。

  #我们一定继续不断在有生之年把所有最伟大的哲学,它的缺点放在圣经的光照之下,使人发现神的道是高过人的道,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神的方式高过人的方式。上帝说「我的道路高过你的道路」(参:以赛亚书:55 章8-9节),这是「方法论」的问题。「我的意念高过你的意念」,这是「真理内容」的问题。被造的理性怎样享受有关于真理的内容,不能超越,也不能与神启示真理的内容相提并论,因为神是真理的本体,我们是被造有真理本体影子、形像的人而已。为这个缘故神的话永远超过所有的哲学。感谢上帝!

  以诺六十五岁的时候,他决定与上帝同行,这表示他是一个真正有智能的人,在他年幼的时候,在他过日子不多的时候,他发现,应当决定一件事情,我怎样活?我怎样做?我怎样行?What to do?What should Ido?这是「伦理学」的问题。但是圣经在这里很清楚告诉我们,他是因着「信」被接去,不是因着「行为」被接去。所以你注意,圣经提到的重点永远是真正绝对的重点。圣经所提的跟你所想的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只能放弃我们的思想,我们只能归回神自己的话语。

  以诺他与神同行三百年,上帝就把他接去了。我们可以大大发挥一篇理论----「以诺与神同行,因为他的行为很好,所以上帝把他接去。」这也没有什么错啊!因为圣经说「他与上帝同行三百年以后耶和华把他接去了」(参:创世记:5章22节)。但是希伯来书归纳整个以诺生命内容的时候,完全不从这个角度看,「以诺因着信所以被接去」。这句话到底怎么解释呢?圣经到底有没有提到以诺是有信心的人呢?圣经有没有提到以诺因着信才被提呢?为什么被接去的时候,旧约不是说「因为他的信心很坚固,因为他的信心很正确,所以神因为他信心的缘故把他接去。」圣经明明说「以诺与上帝同行三百年,上帝就把他接去了。」而为什么在这里提出来的是「信」而不是「行」的问题?这就是全本圣经总原则的问题。

  我多次从这个讲台上对你说,「以经解经是不够完美的」。今天福音派的人只懂得「以经解经」,我告诉你,如果「以经解经」本身就是完美的话,那么,第一节圣经你用来做为解释第二节圣经的基础的时候,第一节圣经如果你有了错误观念,那你就用错误观念的解经去解另外一节圣经的时候,一错再错,就「骨牌效应」每节都错。你明白吗?这就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归正神学重要性的原因。

  归正神学不是什么都「照圣经」就叫作归正神学。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那你对圣经的看法你怎么保证是对的呢?如果你对圣经的看法不对,那你每一次解释就照你的方法解,全世界跟你走那叫作「归正」吗?因为「照着圣经」嘛。不是!归正神学是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的时候,在整个圣经的总原则里面找到全本圣经协调,没有彼此矛盾,整本圣经总意的原则,用那个去解经。所以这个我给它一个名称叫作「总原则解经」,用圣经的总原则去解经,否则的话你就解成说「以诺是因为行为蒙悦纳」,因为圣经说他「与神同行三百年,上帝就接去」嘛!所以我如果说「以诺是因行为蒙悦纳,因为行为所以被接去」,没有一个人可以辩驳说我讲错,对不对呢?因为圣经这样讲嘛,「与神同行三百年,上帝就把他接去」嘛!那么,希伯来书凭什么资格说,以诺是「因信所以被接去」,你要不要讨论?怎么样以经解经?这一节圣经你怎么样解那一节,因为旧约没有说以诺的信,而为什么希伯来书这样讲呢?因为圣经里面有一个总原则,「有信心没有行为」是什么?是死的(参:雅各书:2 章17节)。所以那一节就变成解这两个不同地方的最重要的钥匙了,那就变成一个总原则了。所以如果你不懂总原则,你就以为懂圣经,照圣经讲,你以为你忠于圣经的话,你可能错误百出。

  「时代派」的人就根据司可福(Cyrus Ingerson Scofield,1843-1921)一句完全错误的解释建立整个「时代派」的神学。他说「保罗说要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你读过这节圣经吗?「要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参:提摩太后书:2 章15节)那个「分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它「解明」的意思,但是他就说,「要按照正意来解剖来,来分代,把上帝的道分成七个时代。」因为解错了这个字,所以他整个神学错了。「时代派的神学」说神在每一个时代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同样犯罪的事情,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变成神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各样的事情,所以有所谓「无罪时代」、「良心时代」、「律法时代」、「恩典时代」等等。我认为如果要按照不同时代,只能说,就是律法以前的时候一个时代,律法到耶稣基督一个时代,耶稣基督到他再来一个时代,以后永恒的时代,只能这样分。你不能再分「良心时代」、「人治时代」,这种错误的解经不过是因为对一节圣用他个人的看法解错了,那用那一节圣经做为解释全本圣经的基础,所以全部解错。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所谓「归正」就是「照着圣经」就叫作「归正」,因为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他是不照着圣经的。对不对呢?你问耶和华见证人他是不是「照圣经」?他照圣经,他说他们是 bible student,他们是圣经学者,圣经的学生。每一个亚米念派的、加尔文派的、路德派的、圣公会的、浸信会的、甚至摩门教的,他们都认为他们「照着圣经」。所以「照着圣经」你要怎么样去「正解圣经」呢?今天我不过举一个例子,把一个重要的提醒我告诉你们,免得我们以为背熟圣经就是最正派的。我告诉你,魔鬼背的圣经比你更多,很危险的。法利赛人背的圣经比你更多,他们「终久学道却不明白」,为什么?因为那总原则没有抓到。

  那总原则是什么呢?在洛杉矶有一个人听我讲总原则,总原则....。他说「总原则你一直讲,告诉我那个总原则是什么?」我很难告诉你那个总原则,在某一些事情上有总原则,在另外一些事情上有总原则,你盼望拿到一把钥匙全部都开清楚了,得到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论,那你就完全解决了。我把这个「方法论」的「原则」告诉你。比如说,我到底今天得救是因为我信才得救呢?或者因为我的行为才得救呢?你说「两方面,我因为信再加上神的恩典。」所以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所以,这样,「上帝出一半,我出一半。」那「公司合作」,「我把信心显出来,他把恩典赐来,所以我就得救了。」那么,这样是靠「行为」得救吗?雅各说「是。」是靠「信心」称义吗?保罗说「是。」两个矛盾怎么办呢?是靠「恩典」得救吗?保罗说「是。」是靠我的「信心」得救吗?保罗好象也是这样讲的,那么这样,天主教整个神学里面「行为」跟人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在整个归正神学里面,我们的「行为」,我们「悔改」,跟我们的「信心」的本身都还是神的恩典,所以这个被包括在神的恩典之中。那么怎么解释?所以许多人说「你求告主名你就必得救」,那么,如果这样,只要恳切祷告就可以得救了。保罗说「不是的,如果你不信你怎能求告呢?你的「求告」不是终极性得救的原因。」「凡求告主名就必得救」(参:罗马书:10章13节)。断章取义的那些教派,就用这一节一天到晚努力传福音,盼望传了人家求告主名他就得救了。圣经不是这样讲的,因为你怎么能求呢?「你若不信怎么能求?」(参:罗马书:10 章14节)圣经说「你若不信怎么能求」就告诉你,连你的祷告只能建立在纯正的信仰上面。如果你没有纯正的信仰,你没有资格祷告,你也不知道怎么祷告,因为你的祷告都是自私的表现。你的祷告都是外教的那种心里的贪求。你「求告!」为什么求告?因为你要蒙恩,你要顺利,你要子孙万代兴隆,你要丰衣足食,你要生意万事如意,你要做的都只赚钱,你要得到很多的利,所以求神拜佛那种心情把它带到上帝面前。不同的地方,他们祷告把自私表现出来,讲完了就走了,你不敢走。你再加上「奉耶稣的名,阿们」,你才走。所以你的自私和外邦人一样的。所以,这样的祷告不对的。「若不信怎么求呢?」所以你的求是从「信」来的,对不对呢?

  「信」是什么?就是对神真理的了解产生出来的信仰。这样,「信」跟「知」又关连了,所以我「深知我所信的是谁」(参:提摩太后书:1章12 节)。这样,我的信仰,我对神真理的了解,我对神主权的投靠,纯正的信仰产生对上帝的求告才是对的。那么今天教会有没有这样解释呢?每一个人就抓住一节就以为他明白圣经了。「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好,「求告,求告,叫耶稣,叫啊....。」「主耶稣啊!」「啊,得救了,感谢主得救了,感谢主!」这样吗?「你若不信怎么求呢?」你不能求,你没有资格祷告。因为你如果真正要祷告,你要照着纯正的信仰、教义的原理去祷告。那么,这个照着纯正信仰的原理去祷告的时候,那么你这个「信」从哪里来呢?「你若不听怎么信呢?」所以「求告」要从「信」才能求,「信」要从「听」才能信。所以,这样,你说「求告主名的功劳大得不得了,他就得救了,因为上帝赐下恩,你赐下信就得救。「本乎恩,因着信」(参:以弗所书:2 章8节)。好象很合圣经,不对的!因为你「信」要从「道」来的,你说「我信,我信一定会好。」那是「自信心」的「信」,那不是「道」和「应许」上面的信。你明白吗?

  所以「你若不信你怎么求?」完了,因为我信嘛,所以我求嘛!信什么?「我信,我信我一定会好。」你不是信「神的话语」,你信「你一定会好」。你信「你一定会好」是「自信心」的「信」,不是神道理,神应许中间的信,又错了!那怎么办呢?「若不听道怎么信呢?」所以你的「信」要建立在你所听的「道」上面。那你听的道谁讲的?如果讲的人是乱讲的,你就乱听。讲错的,你就错听。所以讲台很重要。今天教会只注重人越来越多,奉献增加就「教会复兴了,感谢上帝!」但是如果好好把所讲的道分析下来,太随便了,太烂了!你听了这些话你是生气或是忧愁啊?你生气唐牧师一天到晚骂人?或者你忧愁,「真的有这个事情!怎么办?」

  「你若不信你怎么求?」表示你的「求」要建立在信仰上面。「你若不听怎么信」,表示你的信心要建立在真正道的听,产生出来的那个信上面。然后呢?「若不传你怎么听?」所以要有人传道你才能听。「神若没有差遣怎么传?」(参:罗马书:10 章15节)你看见了吗?太多人奉耶和华的名走来走去说预言。上帝说「我没有差他,他为什么托我的名,用我的名讲道?」一个没有神呼召随便上台讲道要受加倍的审判。一个人没有神自己的拣选越热心事奉上帝的人,要受审判。「你们中间不要有多人作师傅,免得有更多更重的审判临到你们」(参:雅各书 3章1节)。谁讲的话?雅各讲的话。明白了吗?因为这是太严肃的事情。

  我老实讲,有许多许多神学毕业的传道人我不是太满意,我对今天许多讲台很灰心,我对许多许多被称为「神仆人」的人所传的道很失望。我对于今天许多什么都不要好好听,自以为很会讲道的平信徒到处作见证热心,但是所传的跟神的真理相差太远而不自觉的人感到很忧愁。求主怜悯我们!

  保罗把这一句牵到第二句,第二句牵到第三句,第三句牵到第四句,牵到后一句的时候就告诉你什么?不是你「能祷告」就得救,不是你「信」,他「恩」,合作就得救,就是你连你能信,能向他求告都是神差遣人使他传福音给你,然后你听了道你才产生信心你才能求告。连你能求告都是神差作传道人,一直到最后才跑到你这边来,所以还是恩典。连你的信心都是恩典,阿们?连你能向上帝祷告都是恩典。所以,这样,「本乎恩,也因着信」的这个「信」不是出于我们,这是保罗在以弗所书二章第八节很清楚的交待一句话 ----这不是出于我们,乃是出于上帝。「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我们,乃是上帝所赐的。」连你的信心,连你的悔改,连你的认罪,都是神恩典的果效。连你的悔改,你的求告主名,都是重生了以后必然的现象,因为神是恩典源头,这个叫作「所有都是恩典」,所以sola gratia,all is grace,all by grace.这句话是有关「恩典论」的总原则。

  所以总原则不是一句话带出来的,总原则是论到什么事情,那个事情的总原则是什么?论到别的事,那个事情的总原则是什么?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告诉你,以诺不是因着为行为很好被接去,因为他的行为的背后是什么?---- 信仰。他信上帝,所以他才有这个与信相符合的行为,因为有信心没有行为是什么?是死的。他有真正好的行为,显示出他有真正伟大的信仰。所以,这样,他真正追根究底,他的根基,他行为的根基是他的信仰。他因为这个「信」才有这个「行」,因为这个「信」所以上帝把他接去了,感谢上帝!

  那么「这么好,我很喜欢你。」是这样吗?若是这样的话,人就可以使自己成为必然可以蒙恩,是配蒙恩的人了。而如果「配蒙恩」的话,恩就不是恩了,你听明白吗?恩典之所以是恩典,因为我不配所以叫作「恩典」。而如果「我不配得」为什么神给我呢?因为神是施恩的神,上帝竟然把恩典赐给不配得的,我不配,他把恩典给我。这样,神把这些东西赐下的时候,那对他响应的人,这些人就有一些有信心的人,这些人是响应恩典。而响应一定是在赐恩之后,不在赐恩之前,所以「恩典」成为信心的「主体」;「恩典」成为信心的「动因」;「恩典」成为信心的「挑战」。所以当恩典出来的时候,在我们顺服神的灵就产生了一个信心,而这个顺从的本身乃是神的恩典之一。所以,这样,讲到最后,不是人的功劳,是神的恩典临到我们。

  「以诺因着信,所以他与神同行。」以诺与神同行三百年以后上帝就把他接去了。所以这里不是因为「三百年」作为他行为的「总记录」,三百年以后,到他蒙悦纳被提是经过这么久的时间,而不等于是他的功劳。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是因为做了三百年上帝说「够了,够了。」在两百九十九年的时候「还差一点点」,到了三百年,「啊,够了,够了,我把你接去了,你已经积分积够了,你的这个credit已经够了。好,既然总分三百分,一年一分现在你可以毕业了,因为你的评分已经够了!」不是这个意思。是到了三百年以后神把他接去。

  我相信如果神没有把以诺接去,以诺可以再与神同行几百年,因为他愿意一生一世与神同行。而这个与神同行是表示他的行为,而他的行为不是蒙悦纳的原因,因为他的行为是根据他对神的信仰产生出来的。这样,他真正活的「行为」是他真正活的「信仰」的表现。他真正活的行为,是他真正活的信心的一个果子。这样,「信心」成为行为的「因」,「信心」成为行为的「根基」;「行为」成为信心的「表露」,「行为」成为信心的「果子」。因为「信」对神产生的「信心」,这个信是活的,真正活的「信心」就产生真正活的「行为」,因为「有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而那些没有行为的「信心」,是以为自己以为可以信的那种「自信心」的信心,是那些「口头追认信条」的信心。这个是像天主教对信心的看法。在天主教里什么叫作「信心」呢?就是the agreement of the confession 你追认这个信条,你接受这个信条。「你信不信?」你说「信」,「我承认,我赞成」,这个叫作「信心」。在基督教里面不是如此,真正的信心是整个生命的投入;真正的信心是与主同死,与主同活;真正的信心是接纳「我被接纳」这件很难接受的事实;真正的信心是我现在在神的里面,在他面前活着,这样的信心。

  所以,这个信心就不只是「口头的追认」,不只是「理性的了解」而已,不只是an agreement of confession,不只是 understanding of the truth as a knowledge,不是,是total involvement,the total involvement personally in the sovereignty of God accept His grace as something which is unspeakable and super-rational.是不能讲出来的,是超过理性的,是整个生命的投入,是接纳了他成全的救恩所给我带出来的这种机会,使我可以接受他的恩典。这个不是因为我够了,我配,我的行为的资格足够,我可以到他面前。不是!是因为他把这个恩赐给我,我就这样接受恩典。这种对恩典的接受,全人的信靠,整个未来生命的投入,与主一同死,然后与主一同复活,这个叫作信心。阿们?

  这样,信心不可能不产生真正的行为。信心不是单单赞成。谁不赞成一些好东西?好东西讲讲讲....,「诶,赞成,赞成。」赞成你去做吗?不一定去做,我们许多所赞成的事情,我们没有做出来。这表示我们的赞成是停留在只是理性功用的层次上面,而不是在整个生命投入的层次上。整个生命投入的层次,是不是单单在思想功用里面的同意、了解,而是愿意付代价把整个生命,把它表达出来。

  丹麦的哲学家,祁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这个人他提到「真理的主观性」,「主观性的真理」,这以前没有人用过这样的名词。所以我认为这个名词还应该加一步,等一下我告诉你。所谓,「主观性的真理」是什么呢?就是你自己体会真理以后,你跟真理连在一起,那个真理在你的生命中间变成你主观经历过的,不是客观的一种了解,所以叫作subjective truth 也就是生命经历了,你真正投入了,与你合而为一的对真理的了解叫作「主观性」的,「主体性经历」的真理。比如说人家对你说「现在道德很败坏,你要小心哦!」你说「是是是....。」那「你跟人作生意要很小心。」「明白了,明白了,明白了....。」但是结果呢?明白是明白,你的意思「不要多讲,难道我这么大了还要你一直讲。我明白了,明白了,明白了....。」你是借着「明白了,明白了,明白了....」来抗拒那些人对你的劝勉。结果你整个生意失败了以后,你说「我明白了....,我现在明白了,明白到人性诡诈,明白到这个社会太黑暗!」这个「明白」跟刚才那个「明白」一样不一样呢?刚才「明白了,明白了,明白了....,不必多说,我明白了。」这个「明白」是「不明不白」,这个「明白」是理性赞同,这个「明白」是没有经历过的明白。等到你说「我明白了!」你整个家产已经完了,你父亲做了几十年留给你的家产你把它全部赔光。「我明白!」明白以后怎么样?就作乞丐。那么,现在你对人家讲,「我告诉你社会很黑暗的,人心很诡诈....。」你讲的时候是「主观性的真理」的表达了,是你生命体会,亲身经历以后对那真理的表达,你明白吗?这个就是哪一种明白?就是那种明白,这个就是祁克果所讲的subjective truth。

  但在我的观念中间不是这样浅的。祁克果的思想很伟大,在这方面我告诉你,我们在圣经看到更深的道理,是什么呢?subjectivity of the truth.「真理本身的主体性」。所以神是真理主体的位格,「有位格之真理的本体」叫作上帝。神自己说「我是光」,「我是真理」,「我是道路」的时候,那就是绝绝对对真理的主体对我们的启示,是那个意思。所以你去经历神的时候,你去享受神的时候,你就变成真理的客体。为什么呢?因为他光照你。真理光照你,真理引导你,真理开启你的心窍,真理教训你,真理来对你说话,真理来分析,真理来光照你的心的时候,你整个人就在被光照,被启发,被教导,被引导的过程中间的时候,真理变成主体了,你变成客体了。所以不是你讲出真理的时候有主观性经历的祁克果那种思想,圣经有更深的思想,就是神是真理的本体,「有位格之真理的本体」叫作上帝;「有位格之真理的本体」的「分享」叫作「启示」。所以上帝启示的时候就是以有位格之真理的本体,来分享自己对真理的知识给人的时候,人就变成领受启示而能知真理的活物,这就是人有形象样式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层次的一部份。我想我每次的讲座把一些很重要的神学的总原则告诉你,而照我知道的,很多神学院没有看到这一点,也有很多人对这一方面不是真正的了解,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继续讲下去,以诺他与上帝同行,绝对不是因为他的行为。是他对神的「信」产生了在神面前的「行」,而这个「信」是他生命的投入,因为他生命的投入,所以他就整个生活就与信达成一致的果效了。

  今天许多人对教会不满,为什么呢?所讲的都是很好的,所行的都是不好的。所信的都是真的,所传的都是高超的,所看见的行为都是卑劣,都是很低贱的,是完全不相称的,这是教会很大的问题。在以诺的生命中间,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我信神,所以我与神同行。因为我信神,所以我的行为把神彰显出来。因为我信神,所以我在神的轨迹中间定了我的脚步,在神的方向中间定了我的道路,在神的引导中间抓住他的手过我的日子。」这样的「信仰」和这样的「行为」是合而为一的信仰跟行为,这样的生活是真正彻头彻尾完全整合性的生活。

  整合性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所知道的东西都是片断加片断,我们最多只能做一套「百科学全书」,你懂吗?你书柜上一套百科全书,它所有的知识比你的教授还更多。你的教授只懂物理不懂化学,你的教授只懂化学不懂天文,你的教授只懂天文不懂海洋,你海洋教授只懂海洋不懂历史。但是你那一套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历史、化学、物理、数学、三角、几何全部懂,有哪一个教授比那个百科全书的知识更丰富的?没有。那为什么你还要去上课?你就每天读百科全书就可以了。百科全书是一本片断加片断的整个编排到很完备的一套工具书,但如果你问那第二面,你不懂,「你告诉我,第十八面是讲什么?」它说「我不知道,你自己去看第十八面。」「之间的关连怎么样?」「我不知道,我的责任把第八面拿出来。」它的责任是把第十九面拿出来,你的责任,你自己去读,它没有办法整合。人不一样的,一个人如果他把各样知识都化在他生命里面了,你问他,他把这个跟那个关连的时候,这个「整合性」的东西也就是生命里面很伟大的一件东西,你要注意这一点。

  今天有一些人,他对全本圣经的认识,是片断加片断....,没有整合性,然后他对圣经的知识是总知识的片断,当他读物理学的时候就把圣经放下,读进化论的时候,先把圣经忘记,等到读圣经的时候就把进化论丢掉,他没有办法整合。甚至我前不久对你们讲一句话,可能你们没有几个人注意,「连牛顿 (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的知识论,他的宇宙观念还是封闭性的。」你们记得这一句话吗?「连牛顿的整个宇宙观还是封闭主义。」

  我那一天跟你讲「开敞」,我现在应当用一点时间跟你解释。上个礼拜有一个人对我说「你讲到可见之物不是从显然之物出来的,你是不是要讲「可见界」与「不可见界」之间的事情,为什么结果你讲创造呢?」我告诉你,就是「可见界」是从「不可见界」造出来的。这个「造」就是「使无变有」;「造」就使不可见的变成可见的。而不可见的竟然变成可见界之因的时候神才真正是创造者,从这里看见了整合,你明白吗?

  你们听了这么多,你千万不要以为唐牧师来多一次聚会,给我多一点知识,不是的。如果你在这两年中间没有整合你整个的神学思想,没有整合你整个的了解,没有整合出来的话,那么你的了解还是片断加片断,你明白吗?那个片断加片断的,就是变成「杂货店」。啊,你没有办法把身体像是一个整体,一条中枢神经把所有的神经整个连起来,然后归向整个大脑的指挥,这样有「总的」,跟「支的」非常严谨的配搭。「总部」跟「支部」,「总公司」跟「支公司」之间的配合是什么?---- 整个思想架构的建立,这是我的责任。所以上我的课过了几年以后,他说「现在的我思想有了架构了,我对基督教整个信仰不是因为听了很多道理,各方面方格里面都有东西,我知道怎样整理成一整套的东西。」你们有这样的经验吗?你们把这个东西好好思想,然后你再好好注意听,这样,你就知道你在一生的过程中间,你不会过一个支离破碎的生活。

  一个正常人跟一个神精病的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神精病的人可能知识比你多,但是他的知识跟知识之间没有办法关连,因为是支离破碎的。你呢?能够整个整合,整个调整。所以当你研究神学的时候,你要透过神学去看进化论,你不能研究进化论的时候,把神学放一边,读圣经的时候把科学放一边,研究科学的时候把圣经放一边,不是的!你不可做一个精神分割,过一个自我分裂的人生,你要在神的道之下整个融汇贯通,以神的真理批判所有的知识,整个融合,整个整合,整个统一,然后再把你整个生命放在圣灵引导之下。

  我相信以诺是历史上第一个这样的人,他的信仰,他的行为,他的今生,他的来生,他地上的生活,他与神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整合的,与神同行。你看见有一个人行的时候,好象他自己行,你问他,「为什么你好象很喜乐?」他说「有与我同行的,我与他同行的另外一位在我身边。」「在哪里啊?」「你看不见我看见了。」以诺与上帝同行吗?你看见吗?你看不见,你只看见以诺,看见可看见的。他呢?看见不可见的。所以你看他是孤独行动,他呢?与神同行。你看他只是「分出来的个体」,在他本身的经历中间他是「与神结合的个体」,这就是整合,这就是统一。所以他的生命是不一样的,他的生命有一个牵连,他的生命有一个合一,有一个关系是普通的人没有办法看到的。

  一个小孩子在那里摇着手,拉着,摇着,旁边的人说「你在做什么?你自己在路上跳舞?拉来拉去像神精病人。」他说「不是!我正在抓住风筝。」「风筝?」那个人看上面,「没有啊!哪里有风筝?你在这里抓抓,没有风筝,我根本看不到。」「你看不到,我的风筝高到在云的上面去,但我用很好的线,而且经过特别处理不容易断的。」「你怎么知道风筝还在那里?」「因为那个重量牵连在我的手中。 Ifeel the weight,relate to my strength.我的力量拉着我知道,你看不见那是你的事,That’s your problem.不会因为你看不见我就变成不相信风筝还在,因为这个连系和这个力的关连,我现在正在经历,我感受到,你没有感受到。」我们的信仰就是这样的。我们与神同行是建立在信仰上,而信仰跟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使我们的同行不是孤行,因为神与我们同行。所以这样,地上、天上整合,人与神整合,信仰与行为整合。

  以诺过这种生活三百年,所以他的生活不一样的,今天世人有没有看到我们的生活不一样?今天世人有没有看到我们的行为不一样。如果他问,「为什么你有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你怎么回答他?你说「因为我厉害嘛!我本来道德比你高嘛!」或者你说「因为我信一位神,我对他整个的投入,使我产生了这种伦理的力量,因为他与我同在,我与他同行。」你明白吗?这样「信」成为「行为」的根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以诺是很宝贵的,因为以诺就在第亚当七代孙的时候,神在这里启示两个重要的事情:第一、罪的得胜不是绝对的。第二、死的事实也不是绝对得胜的。所以罪跟死有一天废去,为什么呢?因为以诺虽然被生在罪人的后裔中间,结果他被接去,表示他不必死,对不对呢?「不必死」表示什么?表示罪的权柄不是绝对的。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启示。「神把以诺接去」就变成整个新约最重要的中心点最早的预言。上帝借着「把以诺接去」,告诉人,「人不因罪一定要死,人不因为死的权柄一定要被神丢弃,人有一天会胜过罪和死的权柄。」这就在罗马书第八章第二节告诉我们,「赐生命圣灵的律,释放我们脱离罪和死的律了。」感谢上帝,我再讲一次「赐生命圣灵的律,释放我们,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罗马书第八章第一节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第二节说,「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怎么可能呢?第三节说「因为基督为我们他成了肉身,在肉身中定了罪案。这样,律法既因为我们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在基督里面都能行了。」所以保罗说,「你们靠着律法没有办法得救的人,只靠这一个人,靠着耶稣基督,你们就可以称义了。」这是预表基督到世界上来的时候要解决的两大权柄的问题。第一、罪权。第二、死权。大家说「罪权」、「死权」。

  亚当犯罪以后,罪因一人临到众人,死又因为罪临到了我们,所以因一人犯罪,众人就都犯罪,众人就都死了。因为亚当一个人犯罪,所有的人都称为罪人,所有的人都犯罪,所有的人都要死了。那如果这样的话,上帝就让罪得胜,而上帝本身就没有给我们什么新的盼望吗?不是!上帝借着基督一人使我们都称义,因为基督一人使我们都可以从死里面复活。所以,这样,只有基督得胜「罪」和「死」这两个权柄,把我们拯救出来离开罪和死。

  那么,使我们离开「罪」和「死」的这个基督的权柄,和这个得胜的真正凯旋的这个伟大的信仰在哪里才产生呢?耶稣来才产生出来,我们才有这个力量吗?不是!在以诺的身上我们就看见了,竟然有罪人不必死的,竟然有在地上的人被接到天上去的,可以不必死。表示什么呢?罪的得胜不是绝对,死的得胜是可被吞灭的,所以有一个叫作以诺的人因着信被接去了。这样,真正信仰有可能使我们脱离罪和死的定律,因为以诺就给我们看见这个可能性了,阿们?感谢上帝!

  那么,以诺那个时候是与所有时代不同的,他的行为是决定与上帝同行。那个时代的人的行为是怎样的行为呢?你说「旧约圣经创世记也没有记载啊。」但是我告诉你,在犹大书里面记载了。所以犹大书是神特别许可,耶稣的弟弟,肉身的弟弟写了这本书,把一些重要的东西记载下来,因为其它的经文没有记载。那么,是不是犹大书中间引用的东西都是正典呢?不是!但是被引用在犹大书里面的东西都成为正典。我再讲一次,犹大书里面有两个地方是引用了次经里面的内容。请你注意,次经,希腊文叫作 Apocrypha。Apocrypha 就是secondary scripture,就是「次经」的意思。而次经的价值在两约时期,请你注意听, in between testament 旧约跟新约中间的这段时期,叫作「两约之间」的时期。两约之间的间隔期有多少年?有四百年。在这四百年里面所有文化的、宗教的、历史的、政治的这些传统中间可以使后人知道,当时的时代是怎样的时代,当时的宗教状况是怎样的状况,当时的神学观念发展到什么地步,当时的文化背景是怎样的背景,当时的政治光景是怎样的光景,当时整个社会的整个的记录就可以从那些次经文学里面隐约的看出端倪了。所以这个次经的重要性在这里。但是这个次经中间不是可以成为与正典相比的这种宗教位分。所以「次经」没有「正典」的地位。「次经」被天主教列入他们的圣经中间,所以除了我们承认的六十六部正典的圣经以外,他们加上十三,有人把它分成十四,有十四本在里面。所以天主教就认为有差不多八十本的经典是正典,或者他们不敢完全称为正典,结果他们就把它列在正典的摆列中间,放在旧约与新约的中间。我们基督教从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从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46),从慈运理(Zwingli, Ulrich,1484-1531)这些人身上看见他们完全不能接受。这「次经」不能与「正典」同列。「次经」只有背景,文化,宗教和历史方面,文学价值参考的地位,但是没有「正典」的地位,不能成为信仰的根基。

  但是当犹大书把次经里面两件事记载下来的时候,这两件事是被列入正典的时候,所以这两件事应当成为可信的正典。你明白吗?所以犹大书的两件事,第一件是什么?就是摩西的尸体的问题。第二件就是以诺说过的预言的问题。这两件事是很重要的。

  「摩西的尸体」(参:犹大书9节),什么意思呢?摩西的尸体是在撒但与天使长加百列争夺之下后来从地上消失的。所以我们在圣地里面你可以找到大卫的坟墓,你可以找到耶稣曾经被埋葬过的地方(当然没有遗体在其中,因为他复活了),你甚至可以找到罗得妻子的那根盐柱,还有找到许多过去迦百农会堂等等的地方,但是你绝对不能找到摩西的坟墓。如果你在圣地旅游有人说「我带你去看摩西的坟墓」,他一定是大骗子!而且他如果给人家知道,大家会打死他,因为没有这回事。摩西的坟墓是绝对找不到的。为什么呢?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当犹大书从次经里面提到这件神许可摆列在圣经中间的时候,我们肯定这是神许可,是真正发生的事情。是米迦勒天使长与魔鬼抢夺摩西的尸体。为什么要抢夺呢?因为摩西太伟大了,所以魔鬼要用一个诡计把摩西的尸体放在一个可以使以色列人回忆、膜拜的地方来混乱他们的信仰,分叉他们对神信心的专一,使以色列人掉在「偶像崇拜」的阴谋的里面。神绝对不许可,所以神差遣天使长米迦勒去与撒但争摩西的尸首,然后神自己把他隐藏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这样,以色列人就因此永远敬拜那独一的上帝,不敬拜摩西。你明白吗?

  现在佛教徒敬拜什么?----阿弥陀佛,敬拜释迦牟尼,而释迦牟尼根本没有敬拜一位神。释迦牟尼告诉我们,「上天下地唯我独尊」,那个里面的佛性是追求的最高的目的,而所谓的神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就是佛性是存在的。结果,他这无神的宗教教徒本身变成许多人膜拜的「神」,这岂不是最大的讽刺?摩西如果教导人,「除了耶和华以外,没有别的神。」结果这一句他们听不懂就把这么伟大的摩西当作神,就变成和佛教徒一样了。所以神不许可,神一定要把摩西的尸体拿走,这是事实。虽然是次经引来的,但是神列入正典了。

  第二件事、以诺所说的预言被列入下来。上个礼拜我对你们说,亚伯是历史上第一个先知,the first prophet in the history. 不是根据我们的猜想,也不是根据我们的否定。回教徒认为亚当才是最大的先知,因为亚当一个人领受了上帝五十部的启示。根据回教徒说连耶稣只有拿到一部,大卫拿到一部,摩西拿到一部,然后穆罕默德拿到一部。而亚当拿了五十部结果全部丢了。亚当以后还有塞特,他没有提到亚伯,还有以诺,还有亚伯拉罕.... 等等,拿到另外五十部也全部丢了。但是圣经没有这么说,圣经告诉我们,「亚伯是第一个先知」,不在旧约讲的,是耶稣基督讲的,「从亚伯的血到撒迦利亚的血要归在这世代」(参:马太福音:23 章35节)。所以耶稣认为亚伯是第一个先知,所以我们就照着圣经的总原则这样解,亚伯是第一个先知。

  那么,以诺是不是先知?是。因为圣经到了犹大书的时候,就明言直述以诺所说过的预言是什么?当你一看的时候你就发现以诺的预言包括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末世论的预言,包括基督再来的预言,包括全地要受审判的预言。所以,这样,这些预言大到一个地步,是整个指向历史的终极点,历史的最后一点 eschatos,希腊文eschatos 就是「末后的那一个点」,就是末后的那个时期。所以,以诺是从最早就看到最后的一个先知。为什么呢?因为以诺与神同行的时候,他们一面走,一面谈话就听了许多秘密,就是这样简单,与神同行。主说「以诺啊,我告诉你。」「啊?告诉我什么?」那么,别人没有听到,他就听到,所以与神同行的人很多秘密。大家说,「与神同行的人很多秘密。」以诺与神同行三百年,神一天讲一点,一天讲一点,这样亲密。这三百年中间他听了多少?结果听到连世界末日怎么样他都知道了,他知道世界末日的时候,基督带着千万的圣者来到,他说来的时候要审判全世界。他提到了「世界末日」,提到「基督再来」,提到「审判全地」,提到了「恶人的结局」是什么,这些预言,是先知里面最重要的「基督并他对全地权柄审判的执行」的预言。为什么说这是最重要的呢?因为全本圣经的预言所论到的最重要的,「耶稣的第一次来」跟「第二次来」,对不对呢?所以许多的先知提到耶稣第一次来,有的甚至同时提到耶稣第一次第二次来,像谁呢?像以赛亚,以赛亚说「有一个孩子为我们而生,有一个婴孩赐给我们」(参:以赛亚书 9章6节)他的名字是什么?「是奇妙,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对不对呢?在这里,「孩子赐给我们」,是「道成肉身」;「政权担在他的肩膀上」是「万王之王」。那为什么就在一节圣经里面忽然间,「 Ababy is born,a son is given,and the government shall be one his shoulders.」为什么呢?因为以赛亚看先知看预言都提到基督到世界上来的时候,两件事连在一起讲了。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第一次来,耶稣基督成为万王之王执掌王权,第二次来,两个一起谈,因为他远处看见好象有两座山重叠一样的,所以他一起讲。

  但是以诺呢?就比以赛亚更早几千年,讲到这一位救主要来审判全地,比他更早一起都讲了。所以我们大家来看犹大书,第十四节:「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这些人是私下议论,常发怨言的,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口中说夸大的话,为得便宜谄媚人。」

  所以你就知道了,如果那个时候以诺没有与上帝同行,他的生活是怎样?就是后面这几句话了。所以以诺的时代,我刚才刚开始的时候说,我说以诺的时代是很败坏的时代,是不敬畏上帝的时代,是随从情欲而行的时代,以诺就在年幼的时候决定,定下一个大的心志,不同流合污,与上帝同行。当时代的人的生活怎样败坏,怎样不敬虔呢?大家读第十五节最后一句话和十六节:

  「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这些人是私下议论,常发怨言的,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口中说夸大的话,为得便宜谄媚人。」

  这些人对神怎么样?「怨恨、恼怒、常发怨言。」对人怎么样呢?「谄媚,拍马屁,讨人喜悦。」为什么?有一点苦就怪上帝,为了一点乐就讨人喜悦谄媚人。他们所事奉的是什么?---- 心中的情欲,生活的便宜。为贪便宜讲没有格的话语,为得到利益随便拉拢人,随便谄媚人,这些人一遇到苦难发怨言,抵挡上帝,说刚愎的话顶撞上帝,因为他看见可看见的人,没有看见不可看见的神,所以一方面抵挡神而不自觉,一方面谄媚人而不害羞。这样的世代是不是今天的世代呢?就是台湾今天的社会。

  我对不起,我对你说,上飞机我看报纸,香港报纸、马来西亚报纸、英文报纸、中文报纸、新加坡报纸、印尼报纸,最难看的是台湾的报纸,每天都是很害羞的事情登在里面。我不知道你们今天跟印尼的情形不相上下,整个社会有几个道德模范可以普照世界,可以光照汗青,可以使青年人学习的好榜样没有?在你们政府机关里面,从总统、部长到司长,到民间那些行政人员,有哪一个是清白到一个地步,可以成为全台湾百姓的榜样的?你每天看到报纸是什么?一大堆很羞耻的,一点不像礼仪之邦,有高度传统文化历史民族的人应当行的事情。欺骗,诡诈,阴险,破坏,这些事,很像当时情形,因为不敬虔,所以说刚愎的话来顶撞上帝,抵挡上帝,口发怨言,谄媚人,为得自己的利益,因不敬虔,讲出不敬虔的话语。就在这样的时代中间,有一个人说「不!我绝对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我要与神同行。我是有信仰的人,我要与神同行。」一决定与神同行就不退后,行了三百年。行到三百年以后,上帝说「你是我的朋友,我不但跟你在花园里走走,现在我把你带进我的房子里面来吧!」就把他接去了,感谢上帝!还没有接去以前,他清楚知道他这一生是蒙上帝悦纳的,神把他接去以后,人就找不到他了。这样的榜样没有了,曾经有这样的榜样,曾经有这样的见证,曾经有这样的道德伦理的人留下来成为他们的家产,成为他们的记忆,成为他们的榜样。那时代败坏得不得了,不过那时代有一个人,以诺,是与上帝同行三百年。他是为什么与上帝同行?因着信与上帝同行。上帝就把他接去了。

  有一天当神把你接去的时候,你是不是说「上帝啊,谢谢你,你没有把我接去以前,我在地上与你同行。」你以后在天上要与神同行好象没有太困难,也没有什么太必要,因为真正需要看见圣徒与神同行的人是在地上这些败坏的人,要叫上帝的名得荣耀。请问你你肯不肯对主说,「给我有信心,有牺牲,有投入,有统合,有整合性统一的生命」。「信」与「行」统一;「永生」与「今生」统一;「能见」与「不能见」统一;我的「知识」与我的「生活」统一。」「主啊,我愿意像以诺一样与你同行直到见你的面!」你愿意吗?我们低头祷告:

  「主啊,感谢你,留下这些伟大圣徒的脚踪,成为我们永远可效法的榜样。主啊,感谢你,在每一个时代中间用你活泼的圣言光照提醒,造就我们,使我们再一次得着主你自己的带领,得着主你自己的感动,因为你的灵在你的话中间不但启示了真理,也用真理光照我们,引导我们。主啊,我们要明白你要我们明白的,我们愿意思想你所思想的,我们愿意感受你所感受的,我们愿意行在你旨意中间的计划,我们愿意顺服你的引导。主啊,求你赐福我们,给我们与主同行,像以诺一样。」

  我们大家站起来,一同开声祷告,为自己祷告,为自己的灵性,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用智能怎样利用时间领受与神同行的生命,领受有敬虔事奉主的生活。我们求主怜悯我们,大家恳切,一同用信心,一同开声祷告:

  「主啊,我们感谢,我们赞美你,因为你自己的恩,你自己的爱,你向我们说话,你对我们显明你的心意,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愿主你在这些年间与我们同在,显明你自己的恩典,显明你自己的同在,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求主捆绑撒但的作为,求主帮助我们领受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心灵的深处可以受你圣灵的感动,心被恩感,把荣耀归给你。求主捆绑撒但的作为,求主与我们同在,我们感谢你,我们恭敬交托。求主在这些年间兴起人来,与世界对抗,能够不走世界潮流的路线,愿意在主你自己的真理中间被主你使用。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我们感谢赞美,求主施恩,求主垂听,这样祈求仰望,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唱诗:荣耀归主名)

  「荣耀归主名,荣耀归主名,主宝贵血能洗净我心,荣耀归主名。」

Sunday, 7 April 2019

敬虔人是谦卑的人 ( Thomas Watson)


定义

奥古斯丁把谦卑称作“美德之母”。但在我向你们表明谁是谦卑之人以前,我要列出三个分别:

第一,降卑和谦卑之间的分别

一个人有可能降卑,却并不谦卑。一个罪人可能因受苦降卑。他的境况卑微,他的性情却并非如此。一个敬虔人不仅降卑,而且谦卑。他的内心和他的境况一样卑微。

第二,外在谦卑和内在谦卑之间的分别

谦卑的表现和谦卑的灵之间有极大分别。



一个人可能谦卑待人——然而却是骄傲。有谁比押沙龙外在的表现显得更为谦卑?“若有人近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伸手拉住他,与他亲嘴。”(撒下15:5)但他虽然行事谦卑,却渴望得到王的冠冕(10节)。这是披上谦卑外衣的骄傲!


一个人可能向神表现谦卑——然而却是骄傲。“亚哈禁食,身穿麻布,缓缓而行。”(王上 21:27)———但他内心并不谦卑。一个人可能垂头像苇子——然而却在心里扬起骄傲的大旗。



第三,谦卑和策略之间的分别

许多人为达到自己目的装出谦卑的样子。教皇党人看起来是最谦卑、是最治死罪的圣徒——但这其实是狡猾,而不是谦卑。因为他们通过这手段,可以得到地上的收入,据为己有。这一切是他们可以做出来的,但他们却没有敬虔。

问:一个基督徒怎能知道自己是谦卑——因此是一个敬虔人呢?

回答 1:一个谦卑的人清空对自己一切自大的想法。伯纳德称谦卑是一种自我毁灭。“谦卑的人神必然拯救”(伯 22:29)。希伯来文作“眼睛往下看的人”。一个谦卑的人看自己,比别人看他更低。大卫虽然是一位君王,却仍看自己是一条虫,“但我是虫,不是人”(诗 22:6)。殉道士贝德福德仍自认是一位罪人。“我若为义,也不敢抬头”(伯 10:15)——就像紫罗兰是芬芳的花朵——却低垂着头。

回答 2:一个谦卑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只要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 2:3)。一个谦卑的人看重别人,看别人比自己更强,原因是因为他看自己的内心,比看别人的心看得更清楚。他看到自己的败坏,认为“其他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他们的美德 不像他的那样微弱;他们的败坏 不像他的那样强大。他想:“他们的心肯定比我的要好。”一个谦卑的基督徒仔细察看他自己的软弱,以及别人的优点,这让他更看重别人,胜过重视自己。“我比众人更蠢笨”(箴 30:2)。保罗虽然是众使徒当中为首的,却仍称自己是“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弗 3:8)。

回答 3:一个谦卑的人轻看他已尽的本分。骄傲最容易在我们的神圣的事物事中滋生,就像虫子在最甜的果子中滋生,最美味的酒泛出泡沫。一个谦卑的人不仅为他的罪,还为他已尽的本分哀叹。当他祷告和哀哭完毕,他说:“哎呀,我做得何等之少!神可能要为所有这一切定我的罪!”他就像义人尼希米一样说,“我的神啊!求祢因这事记念我,照祢的大慈爱怜恤我”(尼 13:22)。“耶和华啊,求祢纪念我已经尽心竭力——但求祢存留我的性命,赦免我的罪过。”他太过轻浮的看他已尽最好的本份,所以他渴望基督的功德可以加在天平上,算为属他自己。谦卑的圣徒看他的抄本就脸红害臊。他看自己写得歪歪扭扭,不能不带着墨渍污点。他思想他所尽最好的本分成了衰败,这就令他谦卑。他把毒物滴落在他所献的祭物上。 他说,“哦,我不敢说我已经祷告,或已经痛哭流涕;我写下,当作已尽本分的事,神可能要写下,当作是罪!”

回答 4:一个谦卑的人总是自责。他抱怨,不是抱怨他糟糕的环境——而是他那糟糕的内心!“哦,这颗不信的恶心!”胡泊尔(Hooper)说,“主啊,我是地狱——但祢是天堂。”一个假冒为善的人总是滔滔不绝说自己有多么好。一个谦卑的人总是在说他多么糟糕。那位高飞,被提到三重天上的圣徒保罗——但这极乐鸟是何等为他的败坏哀叹!“ 我真是苦啊!”(罗7:24)。圣洁的贝德福德认定自己是“那内心刚硬的罪人”。一个谦卑的基督徒知道得越多,就越抱怨他的无知;一个谦卑的基督徒越有信心,就越为他的不信哀哭。

回答5:一个谦卑的人在受苦的光景中要以神为公义。 “在一切临到我们的事上,祢却是公义的”(尼 9:33)。人若压迫毁谤,谦卑的人要承认,在 苦难中神是公义。“我犯了罪”(撒下 24:17)。“主啊,我骄傲,我不结果子,我爱世界,这一切都是招致所有这些审判的原因。” 密云环绕神的时候——然而“公义和公平,是祂宝座的根基”(诗 97:2)。

回答 6:一个谦卑的人叫基督显为大(腓 1:20)。对于他一切的作为,他把荣耀归于基督和白白的恩典。 克努特王从自己头上摘下冠冕,把它放在耶稣受难像上。同样,一位谦卑的圣徒把荣耀的冠冕从自己头上摘下,把它安放在基督头上。原因就是他对基督的爱。爱能放下一切,把它交给所爱的对象。以撒爱利百加,把他的金银器给她(创 24:53)。谦卑的圣徒全然爱基督,所以能放下任何事情交给祂。他把他所做一切得到的尊荣和赞扬归给基督。“让基督佩戴这些珍宝!”

回答 7:一个谦卑的人甘心为罪受责备。 一个恶人太过自高,不愿屈身接受责备。先知米该雅告诉亚哈王他犯的罪,王说,“我恨他!”(王上 22:8)责备一个骄傲的人,就像在石灰上倒水,这石灰就会变得越来越热。 谦和的人喜爱那责备他的人:“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箴 9:8)。灵里谦卑的基督徒不单能承受朋友的责备,也能承受敌人的责备。

回答 8:一个谦卑的人甘愿他的名和才华被掩盖下去,让神的荣耀得加增。 他甘愿在才华和威望方面被其他人发光遮盖,好让基督的冠冕可以更灿烂发光。“让我衰微,让基督兴旺”,这是谦卑之人的座右铭。他渴慕的是,不管是谁作为被使用的工具,只要基督得高升,他都大大欢喜。“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腓 1:15)。他们传基督,是为了把保罗的一些听众拉走。他说,“这有何妨呢?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18节)。如果神使用任何其它工具做工,可以给祂带来更大荣耀,一个谦卑的基督徒就甘心被搁置在一旁。

回答 9:一个谦卑的圣徒满足于神看为是对他最好的光景。一个骄傲的人抱怨他得不到更多;一个谦卑的人惊奇他竟得到如此之多:“祢的一切慈爱,我一点也不配得!”(创 32:10)。人心降卑,就能 俯就卑微的光景。一个基督徒看他的罪,惊奇他的遭遇竟没有更糟。他说,他得到的怜悯是过于他配得的。他知道,神为他安排最糟的事,也比他配得的要好;所以他跪下感恩领受。

回答 10:一个谦卑的基督徒会俯就最卑微的人和最卑微的职分。他要探望基督最贫穷的肢体。对他来说,乞丐拉撒路的疮比那财主华丽的衣袍更为宝贵。他不会说,“你站开吧!不要挨近我,因为我比你圣洁”(赛 65:5)——而是 “俯就卑微的人”(罗 12:16)。

应用 1:

如果谦卑是一个虔诚人不可分离的品格,那么让我们用这试金石来试验我们的心。我们谦卑吗?哎呀,那些充满的骄傲要膨胀,马上要爆发出来的人,他们的敬虔表现在哪里?但人虽然骄傲,却不愿承认。这骄傲的私生子生出来——但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它的父亲。所以,请让我问几个问题,让你的良心来回答:

第一,习惯夸口的人岂不是骄傲吗? “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林前 5:6)。



很多人以他们的财富骄傲。他们内心与他们的产业一道膨胀。伯纳德把骄傲称作富人的表兄。“你因资财心里高傲”(结 28:5)。


许多人因他们的衣着骄傲。他们如此打扮,为要让魔鬼爱上他们。脸面涂脂抹粉,服装绚丽,双乳袒露,这些岂不就是有罪骄傲彰显的大旗吗?


许多人因他们的美貌骄傲。身体只不过是尘土和血揉成在一起的东西而已。所罗门说:“艳丽是虚假的”(箴 31:30)。然而,一些人却如此虚假,以致以虚假为荣!


许多人因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骄傲。这些装饰打扮并不能让神看中他们。一位天使是大有能力的受造物,但把谦卑从一位天使那里挪开——他就是一位鬼魔!



第二,那些因自己长处自视甚高的人岂不是骄傲吗?用自爱的放大镜看待自己的人,在自己眼中显为比实际更好。行邪术的西门妄自尊大(徒 8:9)。亚历山大觉得自己肯定是主神朱庇特的儿子,有神的出身。波斯王萨博自封为 “日月的兄长”。我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位教皇踩着皇帝弗雷德里克的脖子,引用那节经文,“你要踹在狮子身上,践踏大蛇”(诗 91:13),作他骄傲的托辞。没有偶像比得上自我;骄傲之人向这偶像屈身下拜。

第三,那些看不起其他人的人岂不是骄傲吗?法利赛人“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路 18:9)。中国人说欧洲人是单眼,而他们有两只眼睛,全世界其余的人都是瞎子。一个骄傲的人用这样蔑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就像歌利亚看大卫一样:“非利士人观看,见了大卫,就藐视他”(撒上 17:42)。那些站在骄傲尖塔上的人,看其他人是大不过乌鸦。

第四,自吹自擂的人岂不是骄傲吗? “丢大起来,自夸为大”(徒5:36)。 一个骄傲的人是他自己善行的通报传令官;他吹嘘自己的名声,描绘自己的德行,他的恶就在于此。

第五,把神当得的荣耀归给自己的人岂不是骄傲吗? “这大巴比伦不是我建的吗?”(但 4:30)同样,骄傲的人说:“这些祷告岂不是我作的吗?这些善行岂不是我行的吗?”当希律发表一通演说,众人恭维他是神的时候(徒12:22),他大大满足于那对他的尊荣。骄傲是最严重的窃取圣物,它抢夺神的荣耀!

第六,从不以自己的境况为喜乐的人岂不是骄傲吗?他们严苛地说到神,指责祂的看顾和智慧,仿佛祂亏待了他们。连神祂自己也不能讨一个骄傲之人欢喜。他永远挑剔,公然抗拒神。

哦,让我们省察,看看我们里面有没有任何这种骄傲的酵。人按本性是一团骄傲的血肉。这骄傲的罪在血液中流淌。我们第一对先祖因骄傲堕落。他们渴望成为神。最好的人里面也有这罪的种子——但敬虔人不容自己留在其中。他们通过治死罪,努力杀灭这野草。但肯定的是,哪里这罪作王得胜,那里就不能容得下恩典。如果能把没有谦卑的人称作敬虔人,那你就可以把一个没有智慧的人称为通达人了。

应用 2:

为谦卑这种品格努力。这是使徒的劝勉,“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 5:5)。要披戴谦卑,把它当作刺绣的美衣穿上。缺乏什么,都比缺乏谦卑要好。缺乏恩赐,也比没有谦卑要好。是的,缺乏“圣灵赐下的安慰”,也比缺乏谦卑要强。“耶和华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 6:8)。



任何人越有价值,他就越谦卑。羽毛飞扬——但金子下坠!金子般的圣徒因谦卑降卑。一些古人把谦卑比作某种罕有的药材,只是一丁点,却有奇异的功效。


神爱谦卑的人。神喜悦的,不是我们出身高贵,而是我们内心谦卑。灵里谦卑的人是神所看顾的:“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的人”(赛 66:2)。谦卑的心是神的宫殿!“因为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 57:15)。达官贵人除了大宅,还有较小的房子,有时隐退住在其中。神除了在天上华美的殿,还有谦卑的人心作祂休息的居所,祂在当中歇息,让自己快活。让意大利夸口,说它是世界作乐的花园。一颗谦卑的心以此为荣,就是它是那伟大荣耀君王临在的居所!


我们生活的时代令人降卑。主看来是像对以色列说的那样对我们说,“现在你们要把身上的妆饰摘下来,使我可以知道怎样待你们”(出 33:5)。“我的不悦正爆发出来——我已经遮蔽了圣所的亮光,我已经用血染红了水,我已经射出瘟疫的箭——所以放下你们的骄傲”——“你们要把身上的妆饰摘下来!”神正让人降卑的时候,高举自己的人有祸了。人如果落在杖打之下还不自卑,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呢?“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彼前 5:6)。当神击打祂的百姓,夺去他们福益,这就是披上麻布坐下,坐在尘土中的时候了(伯16:15)。


骄傲是一种何等可怕的罪! 屈梭多模把它称作“地狱之母”。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骄傲是一件错综复杂的恶。公义本身包含一切美德,同样骄傲包含所有罪恶。骄傲是一种属灵的醉酒;它飞升,像酒一样进入大脑之中,让它陶醉。骄傲是拜偶像;一个骄傲的人是自我崇拜的人。骄傲是复仇;哈曼设计要杀害末底改,因为末底改不愿向他下拜。这罪对神来说是何等可憎!“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箴 16:5)“那骄傲、狂妄并恶道,都为我所恨恶!”(箴 8:13)


骄傲的祸害。它折断人的颈项!“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摩押必象所多玛,亚扪人必象蛾摩拉,都变为刺草、盐坑,永远荒废之地。这事临到他们,是因他们骄傲!’”(番2:9,10)。普林尼说:“鸽子以它们的羽毛,以它们高飞自夸;最终它们飞得如此之高,以致成了鹰的猎物。”人在骄傲中如此高飞,以致成了魔鬼,那空中掌权者首领的猎物。


谦卑的人在其他人眼中受器重。所有人都尊敬谦卑的人:“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 15:33)。




问: 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成为谦卑?

回答 1:让我们在自己面前摆上基督金子般美好的榜样。祂的学位是“谦卑博士”。“反倒虚己,成为人的样式”(腓 2:7)。哦,神的儿子取了我们的肉身,这是何等降卑!而且,我们的人性因被罪玷污而蒙羞时,基督竟取了我们的人性——这是奇妙的谦卑。请看那一位谦卑的救主——让骄傲的羽毛脱落!

回答 2: 深思神的浩大和纯全;看荣耀一眼就令人谦卑。当神的荣光在以利亚面前经过,他就用外衣蒙上脸(王上 19:13)。日头出现,众星就消失。

回答 3:让我们深思自己:

第一,思想我们的黑暗面。以神的话语为镜,直面我们自己,我们就看到我们的瑕疵。我们里面涌动着一个何等罪的世界!我们可以和伯纳德一道说:“主,除了罪和荒凉,罪孽和不结果子,我就什么也不是了。”

第二,思想我们的光明面。我们身上有任何善吗?



我们的善,与我们享受的蒙恩之道相比是何等不成比例!我们信心还有不足(帖前 3:10)。哦基督徒,不要以你有的为骄傲,而要为你没有的为降卑。


我们拥有的美德并不是我们自己生出来的。我们为此受惠于基督和白白的恩典。就像那人论到落在水里的那斧头说的一样,“哀哉!我主啊!这斧子是借的”(王下6:5),同样我可以对我们里面所有的良善和优越说,“这是借的。”为一枚借给我们的戒指夸耀,这岂不是愚昧吗?“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林前 4:7)。月亮没有理由以它的光自豪,因为它的光是从日头借来的。


我们与其他人差得何等远!也许其他基督徒是美德的巨人;他们在基督里,不仅在我们之前,还在我们之上。我们不过像是基督身体的脚,而他们像眼。


我们的美好沾染着瑕疵。 圣经说教会“美丽如月亮”(歌 6:10),当它发光最明亮时,里面还有一个黑点。信心混杂着不信。一个基督徒在他的美德里就有那会使他降卑的东西。


如果我们要谦卑,就让我们思想我们是必死的。尘土应当高举自己吗?想到坟墓,这应该埋葬我们的骄傲。人说,身体里有肿胀时,一个死人的手抚摸那部分,这能医治那肿胀。严肃思想死,这足以治愈骄傲的膨胀。
https://www.tgcchinese.org/article/a-godly-man-is-a-humble-man?fbclid=IwAR210Y9vNhth-FXi77umsonD2dai7632jnwXenscJaDBFAf9JmgGeS-IQxI

唐崇荣希伯来书第四十讲

晚安,你们唱诗的精神真好,速度也好,是不是你们平常唱诗会慢一点,在希伯来书讲座的时候就唱快一点?有没有?有。是这样吗?那你们回到教会又再慢慢来,以后礼拜三又快快来,以后回去又慢慢来。其实把每一首诗歌速度增加20%到30%,你就发现很灵活的,每一首歌都是美得不得了。刚才那一首歌很美,对不对?我们再唱一首歌好不好我们唱「速发光」。四百三十五首,以后慢慢很多司琴知道了这种速度叫作「唐崇荣速度」。大声一点,特别是第一拍你大声一点。

  速发光

  1.千万人活着在深海洋那边,速发光,速发光;他们哀求,你是否总听不见,速发光要速发光!

  2.千万人在痛苦中等候福音,速发光,速发光;快去寻找,救他们莫再耽延,速发光要速发光!

  3.耶稣命我向他们传扬福音,速发光,速发光;蒙救赎者岂能不听从主命,速发光要速发光!

  (副歌)速发光,速发福音真光,速照亮幽暗昏沉地方,多人等候庄稼已经成熟,速发光,要速发光!

  没有唱过的举手我看看?唉呀!你们都是唱夜总会的歌,大概。怎么这样好的歌没有唱过?好听不好听啊?我没有戴眼镜看不清楚就唱得这么好听了。何况你们大家看清楚唱就更好听了。好,我们大家再来唱好不好?

  速发光

  1.千万人活着在深海洋那边,速发光,速发光;他们哀求,你是否总听不见,速发光要速发光!

  2.千万人在痛苦中等候福音,速发光,速发光;快去寻找,救他们莫再耽延,速发光要速发光!

  3.耶稣命我向他们传扬福音,速发光,速发光;蒙救赎者岂能不听从主命,速发光要速发光!

  (副歌)速发光,速发福音真光,速照亮幽暗昏沉地方,多人等候庄稼已经成熟,速发光,要速发光!

  你们很好啊,唱一次就会了。好,现在请弟兄们看看,你们有没有「领导才」。圣经说「男人是女人的头」(哥林多前书:11章3节),大家说「男人是女人的头」。女人说「男人是女人的头。」同意吗?不同意的不是反对我,是反对上帝,因为这是神讲的话。我们这里有一位教育学博士,我感到他里面有一个很美的东西,他知道圣经的原则,所以他讲学辅导的时候,他不是辅导男的,是辅导女的。他的意思是说「当女的真的明白圣经的意思,她顺服神的真理以后,整个家庭就幸福了。」我非常非常同意这个事情,为什么世界这么混乱,就是因为亚当怕老婆开始的。对不对呢?全世界的罪就从亚当怕老婆开始的。他老婆叫他吃,他就吃,坏了,就坏了!他应该说「你吃什么?神吩咐我们不可以吃,不要拿!」那就好了,所以男人不领导世界就乱,大家说,「男人不领导世界就乱。」但是男人要怎么领导呢?用「道」领导,大家说「用道领导」。你怎么可以用「道」领导呢?你先顺服道。阿们?所以领导的「导」上面一个道,下面一个寸,对不对呢?领导的「导」上面一个头,下面一个「走」对不对呢?有基督作我们的元首,我们行的时候就在道中间。你有上帝的道才能领导,大家说「要有上帝的道才能领导。」而上帝的道是从基督顺从上帝,教导我们男人顺从基督,然后女人顺从男人,然后儿女顺从父母,就是这样的原则,这几句话就比所有教育学的书更好,好不好啊?阿们。

  现在很多教育学博士自己的孩子教得乱七八糟,你有没有注意到?可能你的爸爸就是教育学博士吧。有一些乡下老太婆孩子教得很好,她什么教育学都没有学过,你有看过这样的事情吗?很多!有一次我在香港讲道,我说「许多心理学家讲得理论头头是道,回到家里吵吵闹闹。」讲完了,一个作太太的到前面来(哭),我说「你做什么?」她说「我要跟你谈。」「谈什么?」她说「你刚才讲那几句话就是我丈夫。我丈夫是心理学家,我们吵得半死,他辅导人家个个都听他的,我跟他就吵得半死半活。你要不要辅导我?」我说「不!我如果要辅导叫你们两个先来,你们都是基督徒,用圣经的原则讲给你们听。」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基督作头,我们顺服他,世界才有盼望。好,「速发光」,我们请男的先唱,看你们像不像男人好不好?

  好,现在再在唱三遍把它背起来,好不好?你很久没有背书了。

  「速发光,速发福音真光,速照亮幽暗昏沉地方,多人等候庄稼已经成熟,速发光,要速发光!」

  不难对不对?如果三遍以后你还不能背,那下个礼拜你可以不必来听了。因为你这么迟,这么慢,我讲得这么快,可能神安排你听一些慢的人讲道。 

  (副歌)速发光,速发福音真光,速照亮幽暗昏沉地方,多人等候庄稼已经成熟,速发光,要速发光!

  很好,有的人第一遍就背起来了,有的人第二遍还要偷看,有的人第三遍还没有唱。好,现在大家看这里,看我,我不很漂亮,但很重要,要你们全部看这里,因为速度在这里,精神在这里,一、二、唱。 

  (副歌)速发光,速发福音真光,速照亮幽暗昏沉地方,多人等候庄稼已经成熟,速发光,要速发光!

  这首歌好不好?好。为什么今天才唱?为什么从来没有唱?你们教会是不是用这本诗歌?不是。好,现在把它抄下来带回你的团契,带回你的教会,好不好?那本教会的从下个礼拜开始就学唱这首诗歌,提议给你的牧师。第四百三十五首,提议给你团契的主席,提议给你司会的人,提议给你的音乐部。有人问「为什么要唱要唱这首?」你说「唐牧师介绍的。」「好不好听?」「很好听。」他说「我不相信。」你说「听我独唱。」你就唱给他听。

  好,大家再来唱,我们站起来唱第一到第三节。

  我们一同恳切祷告。为今天的聚会祷告,为今天传讲的信息祷告,为主无用的仆人祷告,为我们每一个到主面前来的人祷告,为所传讲的信息里面要给我们的福份,要给我们的光照,与我们预备的心谦卑受教对主的面前祷告,一同恳切开声祷告。

  「主啊,我们感谢,我们赞美你,因为你的恩你自己的爱你吸引我们,你光照我们,你教导我们,你用主你的灵来引导我们,给我们回到你的面前。我们恭敬把自己放在你手中,求主施恩,求主你赐福,求主捆绑撒但,求主加添我们力量,用主你天上来你自己的能力来引导我们。用主你天上的信息光照建立我们,用你至圣的真道,活泼的圣言来修正我们,使我们回到你的面前,我们重新被建立,我们领受你的恩典丰丰满满,在你面前蒙恩,我们感谢赞美你。主啊,你可怜你无用的仆人,与他同在,给他把真理传讲得清楚,没有折扣的带出你心中所存的意念,叫我们众人在你面前得着光照,得着建立,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我们感谢赞美你,愿主你施恩,愿主你赐福,这样祈求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我们为全世界的基督徒对圣经的了解,对圣经的渴慕,对圣经所带出的信仰的顺从来祷告。愿主的话在这个时代中间,再一次抓住许多的青年人,再一次充满许多仆人,再一次引导许多他的百姓,可以在世界活着把神的道的原则实行出来。我们大家为圣经在信徒、在教会、在传道人、在他的儿女中间应当有的地位。我们大家恳切祷告:

  「主啊,我们在你面前再一次为你的道在人间应当有的地位来祷告。你道既然成了肉身,你的道既然启示下来,你的道已经记载成为话语,我们如今享受你的恩典,如今显出你的话语,如今相信你的圣经,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求主你施恩赐福,求主你捆绑撒但,求主与我们同在,叫我们在你面前蒙恩,我们感谢我们赞美你。我们恭敬把所有的传道、牧师带到你的面前,愿主你的恩、爱充满他们,愿你的灵引导他们,你大能的圣手托住他们。主啊,愿主你赐福给你的话,在每一个传道的人,每一个站讲台的人,每一个教导真理的人,每一个事奉你的人,每一个传福音的人身上可以自由运行。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我们在你面前求主叫撒但羞愧,叫异端邪说不能盛行,叫许多错误的教训可以自己感到羞愧而离开你,让你至圣的真道,你活泼的圣言,你生命的话语可以正确的把光照在人的心中,使人离开黑暗,归向光明;离开错误的思想,归向真理的范畴。我们感谢赞美,如此仰望,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圣尊求的。阿们。」

  请坐。我们一同打开希伯来书第六章,我们一同来读,我们要从第九节开始来读。翻到了一同开声来读:

  「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然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因为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然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

  我们在前两个礼拜,就是复活节前的一个礼拜,我们已经思想了前面第六章第四节到第八节这些很难明白的话语。这一段圣经不但是全本圣经中间最难解释,最难明白的圣经的一段,也是在希伯来书里面儆戒的话语里面很重要的一些话语。那么,这样,希伯来书的作者借着这一段的圣经告诉信徒,有一些的人,这些人蒙过神的恩典,他们领受过许许多多从天上来的福份,他们经历过许许多多圣灵亲自做工的这些的现象,他们在这样的团体里面,他们在教会的中间,他们经历过,他们享受过这么大的恩典,但是他们后来离弃真道。这样,不再给他们有重新懊悔的机会了,因为他们是亲自把耶稣基督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那么,这样就引起了很多重要的神学问题了。得救的人离开了上帝的道没有悔改的可能吗?若是这样,什么叫作「离弃上帝的道」?如果得救的人悔改也不能再得救的话,那么表示得救之后没有真正的把握使我们可以持守永远的生命,我们已经领受的重生的经历会失去吗?如果不会的话,为什么有这一段的圣经?如果有这一段的圣经的话,岂不是会的吗?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得救以后还会再灭亡,再失去救恩的话,好象和圣经许多的经节是相矛盾的,相冲突的,是不和谐的,因为主耶稣基督亲自告诉我们,这些父所赐给他的人,他已经把永生赐给他们,而且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会灭亡,他我保守他们直到末日的时候,连一个也不失落(参:约翰福音:6章39节;19章9节)。这样的话,到底是耶稣的话对呢?是希伯来书作者的话对呢?

  你说「我把这两样把它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可能的和谐,就是说主不撇下他们,主要保守他们,但是他们自己作孽,他们自己离开主,所以主的保守结果就没有果效了。」这是可能的吗?难道主保守我们的能力,比我们自己这个犯罪自由的能力还更小吗?以致于我们抵挡神,我们离弃神就使我们没有办法在主的保守里面得着永远生命的果效吗?这样好象在逻辑上,在教理上,在经文的解释上又不大对。那我们怎么样明白这个道理呢?我们只能明白从圣经其它的段落,其它的经文的启示中间看到这些基督徒是假基督徒,这些所谓的「基督徒」是有形教会里面的会友,不是圣而公之教会里面的真基督徒。这样你就可以明白这一段的圣经和其它的圣经中间是没有矛盾的。

  换一句话说,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是永不灭亡的;但那些好象得救,却不是真正重生得救的人,他们是要灭亡的。因为他们离弃真理,他们明明羞辱耶稣,他们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他们根本把神的恩典看为平常,那这些人就不是真正得救的人。所以我们很清楚的看见,这样,在教会里面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重生得救的人。神许可闲杂人存在会中,从出埃及记,从旧约里面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所以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有闲杂人在他们的中间,我们看见了在新约中间有受洗的人西门,彼得对他说「你在这道上」什么?----无分无关(参:使徒行传:8 章21节)。还有耶稣基督所拣选的犹大,是离开基督而去。那么这些人,西门、犹大这些闲杂人,他们是不是上帝的子民呢?如果不是上帝的子民,请问他们岂不是曾经活在子民的中间吗?如果是上帝的子民,为什么他们后来灭亡呢?圣经给我们的教训很清楚,圣经没有说过他们曾经得救,后来灭亡;他们曾经重生,后来重死,从来没有这样讲,圣经从来没有这样的教训,所以我们要从圣经神的话中间得到一个很清楚的结论,就是「有一些不是真基督徒的,神许多他在有形教会中间停留,在有形教会中间团契,在有形教会中间聚会,在有形教会中间一同好象事奉一样的。」 

  那你说「这个有没有其它圣经根据再来做更进一步的印证」呢?有。耶稣基督说「在田里面有麦子,也有稗子,让麦子与稗子一同成长吧!直到我再来的时候要把他们分开」(参:马太福音:13章30节)。「让山羊与绵羊一同存在吧,等我来的时候再把他们分开」(参:马太福音:25章32节)。所以主是最后分开真假信徒的审判的最高权威。主是最后分开麦子与稗子最后的决定权,至高权。这样,我们就看见了,用这些总原则来处理这一段圣经的时候,你没有看到有任何圣经与圣经之间的矛盾存在。阿们?感谢上帝。 

  所以这些人他们蒙了光照,他们知道善道的滋味,他们在圣灵中间有份,他们也知道来世的权能,他们已经先尝过天恩的味道,这五大经验他们都有了。他们亲自感到神的恩典,亲自受到圣灵的感动,亲自尝过天恩的滋味、未来的情形,觉悟到末日审判的可怕,结果呢?他们忽然间把这些都当作看轻了。从我们的眼光来看,他们是临时变挂,但是耶稣基督说「从起初就不信了」(参:约翰福音:6 章64节)。

  耶稣选犹大的时候,是不是从起初就知道他是犹大,是要卖主的人?圣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主从起初就知道谁要卖他,从起初就知道犹大是灭亡之子」,他是「灭亡之子」。这个「灭亡之子」,这个非属于天国子民,撒但国度的人,耶稣为什么拣选他呢?现在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主清楚知道,明明知道犹大是不得救的人,而主最后也让他走灭亡之路,那么从起初为什么要拣选他呢?耶稣基督选错人了吗?是不是选错人了?不是。如果耶稣不是选错人,是故意选他来卖,耶稣才卖得掉吗?是不是呢?如果没有选一个犹大来卖他,耶稣怎么卖掉呢?那如果耶稣卖不掉,福音怎么样成功呢?福音如果不成功我们怎么有救恩呢?如果没有救恩怎么可以得救呢?所以,「感谢主!选犹大来卖他,是一切安排得很好,这是最伟大的导演。」是不是这样呢?你说「不是。」那耶稣基督选他的目的是什么?耶稣基督选他的原因是什么?犹大凭什么蒙上帝的拣选,这样的拣选跟彼得蒙拣选是不是有同样的份量?同样的的品质?the same quality of election,不是的!所以归正神学实实在在,彻头彻尾把圣经里面的原则都分析了以后,就把一切总原则的那些智能教导给历世历代的教会。所以在归正神学的里面超过所有的神学,把这些东西都分成两部份。

  第一、我们看见归正神学相信有「普遍启示」以及「特殊启示」的分界。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neral revelation and the special revelation.The only theology to present to dissent these two things which are totally different is reformed theology.我要告诉你一定要注意归正神学。今天有许多工作很热心,事奉非常富感情,很殷勤的福音工作者都是没有很强的神学基础。所以你事奉到一个阶段的时候,你乱了,在最重要的关头中间你不知道要怎么样带领人,因为你自己没有很生根的建造,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去年我在温哥华讲道的时候,后来有一个老人家八十几岁了,他是谁?他是香港大学前任科学院的院长,他后来已经退休以后被认为是香港终身退休荣誉教授。香港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很少人的,不但如此,这个人而且也被认为在香港大学的历史中间有非常举足轻重,在教育上有功劳的人。这个人是谁呢?金鑫豫博士(音译),金鑫豫博士在一九七七年的时候参加我的聚会,他把一个匹兹堡大学地理学的教授带到我的聚会中间,我在画图的时候(我在四十秒钟的时间里面画一个世界地图),那个地理学教授吓了一跳,他说「我一生没有看过一个人不到一分钟把世界地图画在黑板上,而且画得这么准确!」后来他一定要跟我吃饭。那么金博士跟那位地理学博士跟我吃饭,他就跟我谈「你为什么信耶稣」这样的事情。金博士说,他一生一世注意到,凡是真正爱科学的人都对信仰会打开门的。他说「基督教信仰跟科学是没有冲突的」,那么金博士去年在温哥华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退休以后,他不再作教授的工作了,他作什么?作传道人了,作牧师了。所以金鑫豫博士去参加我的温哥华布道大会以后他对我说「唐牧师,我要谢谢你。」我说「你谢谢我什么?你是老前辈,你是八、九十岁的人(我不过是现在才六十一,对你当然我是老前辈了,对他我就不是老前辈)你要谢谢我什么?」他说「在二、三十年前,我正在混乱中间,大家都爱主,大家都信主,大家都事奉主,大家都敬拜主,但是我不知道哪一种神学是最强的,哪一种神学是最重要的。突然间有一个人问你一个问题,“我们的信仰应当走什么路线”,你回答一句话“reformed theoloy is the right one.”你讲了那一句我吓了一跳,我突然间对主说“主啊,这是不是你借着唐牧师对我讲的一句话呢?”什么叫作reformed theology?」他没有问,是别人问的,我答。不是他要问的,但是答的时候他听进去了。一个敏感的人,无论什么重要的话,不是他要问的他都听进去,因为他预备心听真理,以后怎么办?他就买reformed theology 的书,就一直看,因为这个人是大学者英文好得不得了,所以不像我们一面看英文书一面找辞典的,他就看看看....,一下子看了几十本reformed 的书。后来他对我说「唐牧师,谢谢你,你那一句话奠定了我一生事奉的路线。The more Iread,the more Icomfirm reformed theolgy is the right one.Now Istand firmly,Iknow widely, Iread extensivly and Ipreach and Iserve the Lord with courage,wisdom and power from the faith built up in the Bible with the direction of reformed theology.我很奇怪的。有时候我过了几十年才知道,从前那一场的聚会有一个人得到了很大的帮助。等过了以后几十年他从那一句得到帮助的话语中间建立了他一生一世的事奉,包括这样大的学者,我听了真是不敢当,但是我告诉你,reformed theoloy 不是我的,所以我不怕讲,我告诉你归正神学是很重要的。这几十年来校园团契有许多的同工我看见他们越来越走在归正神学的道路中间,所以我把聚会交给校园团契的同工主办,我是相当放心的。我也看见许多许多最有学问的人,最有知识,最有潜在能的人,他们一步一步看出来归正神学的重要性,感谢上帝!所以我们这样跑来跑去,我相信要你们建立在一个很纯正、很结实,禁得起考验,合符圣经而且是全备、完整架构的神学和思想上面。阿们?我相信你们明白了。

  在归正神学里面分开了什么叫作「普遍启示」还有什么叫作「特殊启示」。什么叫作「普遍恩典」,什么叫作「救赎恩典」,什么叫作「普遍呼召」,什么作「特别呼召」。genernal revelation,and special revelation.common grace and saving grace,general calling and special calling.同样蒙神的呼召,你要分辨出来你要蒙受怎样的呼召。同样蒙神拣选,你要分别出来,你蒙受的是怎样,哪一种拣选。

  彼得是蒙耶稣拣选的使徒吗?是。犹太是蒙耶稣拣选的使徒吗?是。耶稣选门徒以前,整夜祷告,没有睡觉(参:路加福音:6章12节),你读这一节圣经吗?他整个晚上祷告,第二天起来他选十二个门徒。会不会他终夜祷告有一时打瞌睡,所以后来选错了选了犹大呢?不会的。主没有做任何错误的事情。如果上帝会错的话,那一定自己不好意思做上帝了;如果上帝会错的话,他不是上帝了。主绝对没有错。那么,主选了以后他从起初就知道,犹大是个贼,犹大是个魔鬼,犹大是要出卖他,从起初就知道在门徒中间有一个是魔鬼,从起初就知道他是灭亡之子,他以后要出卖耶稣。那我问你,「为什么主耶稣选犹大?」我们前两个礼拜有没有提到这个问题?耶稣为什么选犹大呢?有没有提啊?没有提?我告诉你,耶稣选犹大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没有讲以前你们先讨论好不好?为什么耶稣选犹大,好,你们先讨论,因为犹大很漂亮....所以耶稣选他?或者因为犹大很会管理财,所以作财政部长?为什么?好,你们讨论一下,一分钟的时间。快快讲。 

  好,先停下来。为什么耶稣选犹大?谁要讲?「遵从天父旨意。」天父说「你要选犹大」,耶稣说「好,顺服。」我就选了。好,现在我问你,「为什么天父要耶稣选犹大?」你要重头再问,「因为天父知道地上将要发生的事情。」哦,所以需要有一个卖他的人。如果没有「零售商」就麻烦了,如果没有人卖,卖不掉很麻烦,对不对?所以要选他。为什么?还有谁要讲?大声一点,「耶稣爱罪人。」所以选犹大,犹大是罪人,到最后爱来爱去还是爱不来。所以耶稣的爱失败了,爱到最后给他溜掉了。所以,「爱莫能助」,爱得很失败。那罪人给上帝爱,还是不要给人家爱,这没有办法。所以耶稣的爱没有成功,犹大出卖耶稣,卖成功。耶稣要救他,救不成功。他要得三十块,他成功,他比耶稣更厉害。耶稣爱罪人,爱不成,他卖耶稣,卖成。大家说「耶稣爱罪人,爱不成;他卖耶稣,卖成。」还有没有?「耶稣爱罪人」对不对?这句话对不对?对。天父的旨意,对不对?对。还有什么?「因为要应验圣经上帝的话。」上帝既然讲了,无论对无论错,不应验上帝就没有面子。给他一应验,啊,上帝讲的话就对了。那么,犹大遭殃了,「为了要应验你爸爸的话,我就给你弄得半死!你这个导演把我导得乱七八糟,为了应验上帝的话。」这句话也没有错,因为圣经讲的,「为了应验上帝的话」,为了应验经上的话,所以这些都要成功。那么,耶稣为什么选犹大?还有什么人要说?你看同一节圣经一讲出来,每一个人的答案都很特别哦,这基督徒多么「丰富」,「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出神道理的奥秘,又深又广」,还有什么人?你们刚才讨论好多组,还有没有?还有什么?台北的答案就是三种。「神绝对的主权」,所以要选你是我的主权。这个「选」是后来有没有把他带到天堂,没有。所以我选了,再让你跑掉,这是我的主权。那犹大跑掉是「神的主权」或「者犹大的主权」?那神的主权就让他跑?对不对?所以这「选来」是主动的,「让他跑」是被动的,所以神就有一种到一半让你的主权胜过他的主权的「主权」。每一个问题,我一问就很尖了,你就没有办法逃了,你就要想了,因为我要你想想想....,你记得吗?上个礼拜天使用发问刺激人思想,今天我学天使好不好?我发一些问题刺激你的思想。 

  还有什么答案?「预表以后团契里面有犹大、犹中、犹小....对不对呢?」耶稣说,「好,我先作一个这样的,你们一定作这样的。所以我作老师,你们作学生,因为“学生不能高过老师”,我如果有一个卖我的,你们可能有两个、可能有三个,我先给你预表。」是这样吗?还有没有?「上帝用他的主权把恩典赐下来,而上帝给人自由去响应他到底要怎么样。」都有道理在里面。对不对?结果神说「我要选你。」犹大说「我不要你。」那么上帝说「我也没有办法。」所以结果神的主权最后没有达到,恩典赐下了,主权达不到,而犹大的主权达到了,因为他反对上帝,上帝没有办法。这个问题都对的,你们讲的每一个都对,但都有漏洞,你看到了没有呢?所以我告诉你,神学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你们普通这样查经查出来就是一些知识,但是总原则你一直查不到,这就是为什么要开这样的讲座。我相信(你注意听)你们在希伯来书解经里面给你们的东西很多是书里面没有办法看到的,否则我不必来。而你们这批人领受了这些,以后你们的责任多重,你一定要向上帝交帐。 

  还有什么?你说。「到事情成就的时候要人家知道耶稣是基督。」所以如果没有犹大,没有人知道耶稣是基督。等犹大出卖了就知道耶稣是基督。那,这样,基督要透过那些反对他的人才显出他是基督。有一些道理在里面,但是还是不完整,还有没有?「犹太所受的是普遍的呼召和拣选。」是,为什么要普遍呼召他?你还没有答我的问题,你就是解释说「他不过是普遍的而已」,还没有答。好了,要不要再等或者我就答给你们听了?就答了,O.K.答完了以后你们对圣经的想法就要更周密,要更尖锐一点了。耶稣基督之所以选犹大,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要堵住末日审判的时候那些对上帝说“你没有给我机会我怎么能信你”的人一切的强辩。」神不准人强辩。如果有人说「上帝啊,我没有机会,我怎么能信你?」「我为什么灭亡?因为没有机会。」那么神借着犹大领受的普遍的拣选,以及他对圣经道的响应,神早就知道他不得救,他要出卖耶稣。耶稣用这个拣选来堵住所有以后强辩的人的口。你明白吗?

  如果有一个人说「主啊!我不信你,当然不信你嘛,因为你没有给我机会嘛!」好了,那个时候,主耶稣不必回答,犹大跑出来,「你不要那样讲,我是有机会的。我什么机会都有了,我有机会也不一定会信的,不相信你看看我就是个例子。」好了,他走了,你也走了。我告诉你,你没办法辩论。请你,注意我们常常有个很大的错误,「一个人灭亡是因为他没有机会听福音」,这是错误的教训。一个人灭亡不是因为没有听福音,一个人灭亡是因为他犯罪,大家说「一个人灭亡不是因为没有听福音,一个人灭亡是因为他犯罪。」「罪的工价乃是死」,而且有第二次的死就是「灭亡」。所以一个人灭亡是因为他是罪人,所以他灭亡。如果人犯罪以后上帝不赐下救恩,可以不可以?回答。可以。如果人犯罪以后上帝不赐下耶稣来拯救世人,上帝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可以。上帝有什么债是欠我们的?上帝为什么一定要给我们救恩?救恩之所以是救恩,因为这个「恩典」与「救赎」有关,叫作「救恩」,恩典之所以是恩典,因为我们不配得叫作「恩典」,如果我们不配得,神就不必给我们也不能怪他,因为我不配得。你明白这个思想你才知道,我们许多时候对神是用不公义的追讨,要他配合我们罪人的需要,这是完全没道理的!Why people perished? Because they sinned,the only answer.所以「主啊,我没有机会听福音,当然我灭亡。」主说「你讲错了,你灭亡不是因为你有没有机会听福音。你灭亡不是因为我没有拣选你,灭亡是因为你是罪人所以你灭亡。」阿们?你这一点弄不清楚你就没有办法勇敢向罪人讲道。许多人向罪人讲道是要先讨罪人的欢喜,很怕讲错了他们不高兴怎么办?你怎么传福音?你要知道每一个罪人应当灭亡的,所以不应当蒙恩的。非基督徒跟基督徒不同的地方,当非基督徒在他们的神面前受刑罚的时候,他们是惧怕,他们很怕毁灭他们的神来了。基督徒受到困难的时候骂上帝,「你的爱在哪里?」我们已经变得很缺德,很无礼,很不孝,对上帝非常野蛮的自称为是信徒的。我们应当灭亡的,我们因为罪的缘故,罪的工价就是死,所以「上帝叫全世界的人都下地狱」,这个叫作「公义」你明白吗?

  「公义」不是拿来讲「为什么他有恩典,我没有恩典?」恩典既然是不配的,你不能说「为什么他有,我没有,我也应当有。」你一讲「应当有」,你就不明白恩典了,因为恩典是不配的。不配得的嘛!但你说「上帝不公义」,你敢讲吗?如果你敢牵涉到公义的问题,你只能说「上帝啊,你是公义的,所以应当大家下地狱。」如果大家下地狱叫作「公义」,那为什么他得救了?我问你。你的回答是什么?「因为他更漂亮,因为他更胖,因为他更美,所以我救他。」不!很多长得不好看的上帝都救他,不相信你看,我站在这里。

  那你问他,「为什么你是公义的,你要救那些人呢?应当公义是大家灭亡嘛,为什么救他?」上帝的答案是什么你知道吗?谁知道?你能不能拿一节圣经拿出来,如果有人说「为什么应当灭亡的就全部灭亡,为什么你救他?」上帝要说什么?「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参:出埃及记:33章19)。所以,「恩典」跟「公义」不应当连在一起,「公义」跟「审判」应当连在一起,大家说「恩典」跟「公义」不应当连在一起,「公义」跟「审判」应当连在一起。这样基本的总原则,今天我相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基督徒是模糊不清到死的时候都不明白的。所以我们凭着公义的原则来追讨上帝为什么不给我恩典,这是很好笑的事情。为什么作基督徒作了几十年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呢?「神哪,你是公义的,但是对我不好。」「啊?你讲什么?你敢讲我是公义的,我打死你就是公义的,我审判你叫你灭亡就是公义的。」因为「义」就是要审判罪恶,对不对?你说「因为你是公义的,为什么你不给我恩典?」你讲错了,恩典是什么?「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所以恩典不在公义的范围,恩典在「主权」的范围,大家说「恩典不在公义的范围,恩典在主权的范围里面。」既然恩典在主权的范围,神不拣选你,不救你,不给你恩典,不给你信心,不给你机会听福音,你也没有办法,你也不可以来怪责上帝,因为「他要恩待谁就恩待谁,他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好,现在,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呼召犹大要作什么呢?就是到最后使那些人说「主啊,我没有听过福音,主啊,你没有给我信心,主啊,我没有机会嘛!所以我灭亡嘛,那是你不给我恩典。」当人怪责神的时候,神说,「不是的。你灭亡,因为你是罪人,罪的工价乃是死,罪被定罪是应该的。」「罪被定罪是应该的」,是法院里面的常例。当法官证明一个人有罪的时候,「你承不承认?」不承认。「你有没有这样做?」「没有。」叫一个人出来证明他有罪,让你讲几年几月我亲眼看见,不相信,你看。照片注销来来,「是他偷的」,一看,真的是你在偷。有人偷拍你了,物证有了,人证有了,照相的证明,录像的证明,全部出来的时候,法官再大问一场,「你承认不承认?」「承认。」「承认有偷,好,回家,赦免你!」有没有这样的法官?如果承认有罪就怎么样呢?就进监牢对不对呢?所以「我们若认自己的罪,我们就该下地狱」,大家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就该下地狱。」但是圣经没有这一节,圣经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慈爱的,是满有怜悯的」,是不是?圣经说什么?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参:约翰壹书:1章9节),公义就要怎么样?审判我们的罪啰。结果这里说什么?「必要赦免我们的罪。」这里说什么?「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有没有搞错啊?约翰老了胡涂了,突然间神智不清写错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慈爱的,就赦免我们,上帝是信实的,就原谅我们。上帝是满有怜悯的,就洗净我们一切的罪,这样才对嘛!但约翰没有错,约翰讲的每一个句都是对的。「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为什么?因为他应许赦罪之恩,所以他赦免我们。上帝是公义的,所以他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因为他已经叫耶稣替我们受审判,所以义的要求已经达到了,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受审判。你明白了吗?

  那么,如果一个人说「我不信,因为没有恩典」,「我不信,因为我没有机会听福音。」那个时候犹大要站起来说,「不对,我有机会,我受圣灵的光照,我看耶稣,我知道门徒做的事情,我听过他的道,我知道耶稣所讲的一切,但是我离弃他。」所以希伯来书第六章所讲的是犹大这种人,不是真正得救后来灭亡的人,明白了吗?感谢上帝!

  有一次计志文牧师在美国收到一个电报,「你到底要在英国讲道的题目是什么?」(我对你们讲过这个事情吗?没有?)他就回电报,我讲道的题目是「蒙恩的犹大」,他们看了电报,「蒙恩的犹大?」蒙恩的「女子」是「蒙大恩的女子马利亚」嘛!这「蒙恩的犹大?」他们再回信,「你有没有讲错,是不是别人?」他再回电报,「我要讲的题目,请你们注意,没有错,“蒙恩的犹大”。」他们再莫明其妙,「这个中国人一定乱讲道的,怎么叫作「蒙恩的犹大」?「失败的犹大」或者是「抵挡主,出卖主的犹大」,怎么叫「蒙恩的犹大」?」等到计志文牧师飞到英国去以后就开始,「今天的题目是蒙恩的犹大。第一、犹大蒙什么恩?他有了最伟大的时代,因为与耶稣同代,伟大不伟大?第二、他有最伟大的学校,耶稣自己作校长。第三、他有最伟大的同学,彼得、雅各、约翰是他的同学。第四、他有最好的机会,到处跟他们去布道,他亲自听耶稣讲道....。」哇!他恩典全部来了,最后呢?「他把这些恩典看作平常,他就出卖耶稣了。」所以「蒙恩」不等于「就在恩典中有份」,你明白吗?这就是希伯来书六章的意思,他们曾经蒙光照,他们尝过天恩的滋味,他们在圣灵中间有份,他们觉悟来世的权能,他们知道善道的味道,这些都有了,但是结果他们离弃上帝。耶稣为什么选犹大?为了要堵住那些强辩的口,在末日的时候不顺服上帝审判的人所讲的一切的话语。

  第二、为什么耶稣选犹大?要安慰那些真心事奉而被同工背叛的人,你懂吗?耶稣基督选犹大有一位刚才讲的靠近这个意思了,就是「预表我们团契里面有坏人」。你不要这一句话每天到团契找哪一个是犹大?要把他抓出来才甘愿。这个不是「预表」的问题,这个是要安慰那些如果有真心事奉,而被学生,被同工出卖的人,在苦难中间的时候,因为耶稣曾经选过一个犹大,他会得到很大的安慰。感谢上帝。我如果我的学生出卖我,我不会太痛苦,我只说「主啊,你都曾经被犹大出卖过,何况我呢?」你明白吗?那个时候真正甘甜的,真正得胜的,真正心中没有失去平安的经历是从想回「耶稣基督曾经受过犹大出卖,而现在与你同在」的这个恩典产生出来的。感谢上帝!你尽管事奉主吧,因为有一天有人出卖你,有人用亲嘴出卖你,有人为三十块钱出卖你。你只能说「主啊,我感谢你,因为你也曾经受犹大出卖。我受出卖算什么呢?」阿们?感谢上帝,这是基督拣选犹大的两大原因。

  好,我们现在继续再思想下去,我们要想什么呢?怎么知道这一段一定是指那些从起初没有真正得救的人呢?因为第九节就这样说了,「第九节说什么呢?第九节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然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

  「亲爱的弟兄啊,我相信你们不像他们」,大家说「你们不像他们。」「他们把耶稣重钉十字架,你们不像他们。他们已经没有悔改的机会,你们不像他们。」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前面所讲的是「他们」,不是「你们」,你明白吗?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领受希伯来书教训的人是「你们」或者是「他们」呢?你还听不清楚吗?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这里说什么呢?「我深信你们不像他们。」我现在写信给「你们」或者「他们」呢?「你们。」「他们离弃了,你们不像他们,我写信给你们,不给他们。阿们?」「我是写给你们,不是写给他们,他们是灭亡的,你们不像他们,所以你们是你们,他们是他们,此门非同那门,不要乱乱阿们。」感谢主!所以第九节证明,希伯来书作者告诉我们,一个真正得救的人不像他们,不会得救。明白吗?

  好,怎么知道你们不像他们呢?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现在解经的困难就来了,所以这一段圣经告诉我们什么?「因为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所以你们近乎得救」,那么是「你们的行为使你们得救吗?」因为你们的行为很好,你们得救。这节圣经到底是不是讲「人的行为够好才能得救到底」呢?啊?那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你们的行为强过他们,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所以你们是近乎得救的。」这里到底是不是讲行为是得的原因,是不是?不是。那么,为什么这里提到「行为」?要不要再讨论?这里为什么提到「行为」呢?有谁要马上答的,不必讨论?为什么这里说「因为你们的行为不像他们,所以你们会得救。」是不是指「靠行为得救」呢?回答。不是!你们答对了。如果不是的,为什么这里提到「行为」谁要答?请,「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对了,这节圣经告诉我们,「你们真正得救的记号已经从行为里面看出来了。」如果你得救了,你的行为是死的,那就证明你的得救是假的。如果你真正得,没有行为,你的得救是假的。你说「我得救了,但是我的行为是死的。」圣经的总原则是,「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所以你既然显出这个活的行为,就证明你里面有活的信心。因为圣经的原则是什么?「好树结好果子,哪一种树结哪一种果子。有结果子的树就证明那棵树还活着的。」果子还存在的一天,这棵不是死的。当果子枯干了,可能这棵树早就死了。当果子生不出来表示这棵树是没有办法结果子的,但是如果这棵树还正在结果子的时候,表示这棵树是活的。所以如果你的行为是真正新命的印记的话,那么,你的新生活,你的行为的本身就是你的命的一个记号了。感谢上帝!因为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你们近乎得救。 

  第二个困难,为什么讲「近乎得救」?近乎得救的人是不是得救了?你们越答越小声了。是睡觉或者懒惰,或者是打瞌睡,或者是谦卑,或者是怕错呢?大概怕错吧!对不对呢?我告诉你,这就是叫进步了。不懂而自以为懂的人答的呱呱叫,等他越来越懂他越来越不敢讲。刚刚学讲道的人讲得很大声,越明白「原来圣经这么深」越讲越小声。那你说「唐牧师你很大声什么意思呢?」我已经胜过了小声再大声的,不是起初那种大声,你明白吗?

  有很多的话我不敢讲,但十年以后我勇敢讲了,那是经过几千次讲道的经历,知道应当这样讲才对的。我今天我告诉你,我已经讲道四十四年了,我已经讲道两万八千次了,有一些话我是等了五年才那样讲的,有一些话等了十年才那样讲。感谢上帝!因为神的道太深奥了。这里讲,「你们的行为强过那些,而且你们近乎得救。」这里是讲这些人「已经得救」,或者「靠近得救」呢?这些人是不是得救的人呢?如果是得救的人,为什么「近乎得救」呢?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请你对「得救」的字义,几方面不同的内容先作一个研究,再对得救的「步骤」在时间上作一些研究。原来圣经里面的「得救」有好多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患难中间的平安」,这个叫作「得救」,你们敬畏上帝的妇女,你们在生养孩子上,生产上必得救」(参:提摩太前书:2章15节)。有没有啊?这什么意思呢?这就表示你生孩子不像外邦人,在古时代很多生孩子的时候一半就死了,很多生的时候母亲自己死了,他们是在危险中间生孩子。从前的医药很简陋,从前古代的妇女很危险,付了代价把孩子生出来,生到一半自己死的很多,神应许说「敬畏上帝的妇女,爱主的妇女,主要给她在生产上得救。」这是不是「重生得救」啊?是不是啊?不是。要她们脱离危险,要她们平安无事,要她们在生养孩子的事情上有上帝特别的照顾,所以「得救」的意思在这里。 

  第二样、圣经提到「脱离肉身的死亡」也有时用「得救」这些话,保罗当他坐船沉船以后,他们在叙拉古上了岸,到了岸上的时候,那边有一句话说「他们就得救了」(参:使徒行传:28 章1节)。他们「得救」了,不是指他们都「重生得救」,乃是他们没有沉在海底死,他们都从沉船中间被救活出来,这个叫作「得救」。这是圣经里面对「得救」的第二个意义。

  第三个意义,圣经里提到了当一些人他们在大患难中间过了之后,就不被定罪,这也叫作「得救」。所以这些人他们「得救」,好象说他们「离开了监牢」,或者「离开了大饥荒」得救了。 

  第四样、圣经提的「得救」是「新生命从神赐下来,我们得着拯救。」「你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就必得救」(参:使徒行传:16章31 节)。不是经过饥荒,不是你一家生孩子都平安。「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这个是指灵性的,神儿女中间那些真正领受恩典,能够明白他们得救的。 

  那这样,圣经再提到救赎的步骤的问题,我们要特别清楚的,在时态中间,一个人得救最少经历三个大的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什么呢?就是「灵魂得救」,又叫作「地位上的得救」。第二、就是生活得胜,这个又叫作在我们的事奉,在我们行事为人的身上,我们靠着神的恩典的得救的延续,这个叫作「得胜」。第三、是「身体得赎」,也就是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死人复活,活人变化那个时候有五个大改变:一、「朽坏」的变成「不朽」的。二、「属地」的变成「属天」的。三、「软弱」的变成「刚强」的。不但如此,四、「羞辱」的,变成「荣耀」的。五、「暂时」的变成「永远」的。所以,这样,一个复活的身体就有这五大的本质。我们从前是属地的身体,我们复活之后变成属天的身体。我们从前是软弱的身体,我们复活的大能经历之后变成非常健壮的身体。我们从前的身体是羞辱的身体,复活之后我们变成荣耀的身体。我们复活之后变成不朽的身体,不会再死的。一个人领受复活的身体之后,他不会再死的。所以这五大变化也就是复活身体的变化。这样,得救的程序就已经完全完备的赐给我们了。这个叫作「身体得赎」。

  我现在再把这三件提出来,你们注意。第一、是灵魂得救。第二、生活得胜。第三、身体得赎。大家说,「灵魂得救,生活得胜,身体得赎。」所以当你提到这里「近乎得救」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的行为显明出来,你们不但是看出是靠近,或者等于几乎可以认出你们是得救的人一样,你这样的生活使你进到耶稣基督再来整个完备的救恩临到你身上,你是有份的人」,这个叫作「近乎得救」。感谢上帝!所以你要从「得救」的字意思去了解圣经讲的到底是什么。再从基督徒得救的「程序」中间去了解耶稣基督的救赎是怎样运行在我们身上,怎样按着步骤实行在我们身上。 

  我们得救的那一天我们身体的病马上好吗?没有。我们得救的人身体还会死吗?还会。我们一个事奉主的人还会罹患Cancer 吗?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地位上得救了,生活上得胜了,身体还没有得救赎。你明白吗?所以「你们得赎的日子」,以弗所书第一章第十三、十四节,那不是指从前救赎我们的时候,那一天重生得救得赎的日子,乃是指示耶稣基督再来,我们身体变化完全的救恩临到我们身上 the consummation day 完成的那一天,the glorifcation day 我们得着的荣耀的那一天。consummation 也就是完备的,成全在我们身上的恩典临到的那一天,那个「得救」已经靠近了,你走到那里去你是得救的人,你是近乎那个得赎的得救,感谢上帝!这样我就明白这节圣经的意思。

  我们回头再看。希伯来书第六章,现在我们把第九节、第十节再念一次。

  「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然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因为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 

  这一节的圣经又有一些困难的地方要我们很严肃的,很谨慎的,很正确的去了解,因为这里提到行为「近乎得救」之后,「因为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什么意思呢?「上帝会记念你的,上帝是公义的。」公义的上帝,他这里不是谈到「审判」的事,这里是谈到「记念你所做的工」,「记念你为他的名所显出的爱心」。那么请问,在这个地方所讲的,「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以神的义,和神记念我们所做的工不能分开的。因为神是公义的上帝,他绝对不会忘记任何一件为他的名所做的工,为他的名所显出的爱心。所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8章3节里面他说什么?「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又说什么?哥林多后书:8章12节「因为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你们每一个人背这一节,记这一节,你们的事奉一定越来越有力量的。

  「上帝不会忘记我们为他的名所做的工,所显出的爱心。」当我们做的时候「我不配」「我不配」,当你这个不配强调到一个地步的时候,你就给魔鬼留地步了。为什么呢?因为魔鬼要叫你因为自己不配,就变成永远懒惰不做工的人,你明白吗?「我不配」,所以就什么?就不做。对不对?因为「不配」就不做,「不配」就不做的人,跟因为感到很配就一直做的人,哪一个更好啊?你还听不懂吗?我感到我不配,所以我不做,跟「我很配我一直做」,哪个好?两个都不好。大家说「要个都不好。」那如果两个都不好,最少那些已经自己很配的人已经做工了,对不对?那不配的人不做工。所以你做工一千,做工两千,做工五千,有做的神一定在你身上看出你的工作,但你动机不对,神要打你。所以我告诉你,你问我「唐牧师,有两个人,一个很谦卑但什么都不要做的,另外一个很殷勤但很骄傲,你喜欢哪一个?」我要告诉你,我喜欢第二个。

  今天教会领袖选工人就不能选这个,多数是选谦卑的,谦卑到懒惰的,殷勤到骄傲的。大家说「谦卑到懒惰的,殷勤到骄傲的。」我呢?我选殷勤到骄傲的。我就怎么样呢?我就求主借着他的殷勤做工,又借着他着爱来管教他,让他骄傲的时候打得半死,一面做一面打,好不好?你说我选那个,「最温柔的」,「最谦卑的」,有一些基督徒从来没有做过错事。伟大吗?因为没有做过事,你懂吗?所以你不要说「我没有做过错事」,never doing anything wrong.He is such a great man,nothing wrong.He does nothing wrong,because he does nothing.如果什么都没有做,然后什么都没有错,一点价值都没有,懂吗?那么,做了又错,怎么办呢?「好!」管教他。所以你有孩子,你不要说「不要动,不要动,免得一动动错了。」有的小孩子洗盘子爸爸说「不可以」,扫地妈妈说「不可以」做什么都不可以「因为你做的越做越乱,越帮越忙,不必做。」不对,让他做,做错了打他。「哇!」哭了,「下次好好做!」以后他就进步了。你不让他做,不准他做,为什么?因为你太自私,你不准人妨碍你的生活,不准人弄脏你的东西,让他从来没有做的机会,结果你就把他养成一个一无所用的人。结果,他一无所用,一无是处,为什么?一无做事,没有做事,所以没有做错事,我们不是如此。 

  有一次BBC发一个问题,注意听,这是很有用的,你们作妈妈的更有用,要想作妈妈的要好好背,还没有作的先预备听听。他说什么?

  「如果你的孩子调皮,每天跟泥土搞来搞去弄得满身脏」,那么你要用什么办法?他就提到两个办法,「你到底是不准他玩,或者是准他玩,但是告诉他衣服很难洗。」或者加上一个,「替他买耐脏的衣服?」哪一种最好?「不可以玩,因为很脏....。」「不可以玩!」「不可以玩!」永远变成傻瓜了。「可以玩,但是,衣服很难洗的!」或者买一种耐脏的衣服让他玩,反正不大脏。哪一种最好?第二种?第三种?我看了BBC的问题以后,我想,如果是我,我三种都不用。「那唐牧师你用什么办法?」我让他玩,玩了叫他洗衣服。好不好啊?你说「衣服很难洗的」,没有用!「你难洗我不知道。」你说「我们替你买耐脏的」,以后有一天衣服不耐脏了又再发生问题。叫他洗吗?他玩了以后脏了,洗,「唉呀!这么难」,下一次他就知道了。你懂吗?你明白吗?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上帝是公义的,他难道忘记你所做的工吗?你有愿做的事,上帝就记念你。那你做的动机不对怎么办?上帝会鞭打你,上帝会管教你,You do something wrong you will do your own lesson,let people do it.让大家做,不要阻止他。好的教育是给大家有发挥的机会。 

  有一次我在神学院气得要命,有几个英文比较好的学生,他说「我们要组织一个英文讲道的聚会,我们要发展我们的才干。」后来那个院长说「不可以,因为这个神学院里面很多人英文不好,你们英文好的自己组织一个讲英文的聚会,就引起大家都自卑感,那他们不能作传道怎么办?」我很不满意,我说「一个好的学校是让每一个人可以在里面发挥他的才干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里面发展到最高的地方。」那么那些不会发挥的你要告诉他「你不能,不能照你所能的去发挥你的。」那你要满足于你能发挥到多少,有没有尽力,问题是不是怎么压,怎么弄平均,那是XX主义的教育。把XX主义的思想,均等化,贫穷当作教育的方向那是不对的。让他做,做完了以后怎么办呢?你做了你有没有帮助别人,你以后成功了你怎么帮助别人?我相信如果让大家有发财的机会,发了财以后告诉他怎么样帮助穷人,怎样建立让穷人可以发展的机会,这才是好的政府。但是很多政府不是如此,「你发财?怎么你发财我们没有发,拿一部份给我。」就变成贪污出来了。 

  神要我们做工,神记得你做什么工,上帝不会忘记你所做的工作。你做的时候,上帝不要求说,你要做多好多好,为什么呢?因为上帝说「你尽你所能的,我就喜悦你了。」 

  有一次一个宣教士从加拿大,叫作Fred 这Fred 把一首歌交给我,「请你翻译成中文。」我就翻了,我的英文不是太好,那时候我才二十六岁,我就翻,尽我的力量翻翻翻....,翻好了以后,我不知道好不好?我也不知道他喜欢不喜欢,我拿到他房间说「这个是我所翻的,但是我尽所能翻的,我不知道好不好。」他回答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什么呢?「Have you done your best?」我说「Yes,Ihave done my best. 」他说「That is enough,even ◎arch angel God never demand more than that. 」你已经做到最好,那就够了,你不必再挂虑了,因为连天使长上帝也没有要求比那个更高的原则。你明白吗?上帝对天使说「你做啊,do your best.」How can you do better than your best?Better is less than best. 对不对?Ihave done my best.If you have done your best that is enough. 所以那一节圣经给我很大的鼓励,「人若有愿做的心就必蒙悦纳」,大家说「人若有愿做的心就必蒙悦纳」,「不是照他所没有的,乃是照他所有的」,大家说「不是照他所没有的,乃是照他所有的」(参:哥林多后书:8章12节)。所以如果你说「我不知道我得救不得救,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像那些人,但我已经做了,我已经做了尽我所能的,已经显出我的爱心,我的行为已经证明出来我不够。」上帝不是不公义的,他难道忘记你为他所做的工作吗?阿们?感谢主。

  接下去说什么?「你奉他的名所显出的爱心」,「你为他的名所显出的爱心。」今天有许多人爱心不是为了主的名,是为了自己的名。你爱别人,你关心别人,你就出名,大家知道你在教会里面是最热心的长老,最爱主的执事,最多事奉的,为你自己的名显出的爱心,神不记念。但是你为主的名显出的爱心,神一定记念。阿们?

  两年前当印尼最苦、最穷(现在更穷了)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历史上到那个阶段最穷的,那个时候有很多人没有饭吃,我们就鼓励整个城市,雅加达几百间的教会,奉献钱来,然后就预备在几千个地方买便宜的米给穷人,我同意不可以送,给他便宜的米,让那些穷人还要奋斗,不要免费得到一切的恩典,我一向的原则是这样。来神学院读书,我不给他免费读书,我叫他先做工一年,储蓄一些钱再来读书。第二个学期,换学费。你读得很好,我给你半费,你明白吗?那他就懂得什么叫作「血汗赚来的」,什么叫作「付代价的读书」,什么叫作「这是不容易得来的」,「恩典是宝贵的」,这都是教育。我一步一步教育,一步一步教育。那我们就在差不多一千八百个地方,发便宜的米,便宜的油,便宜的糖,那个时候有一些有钱的人也装作穷人在那里买,这是不知羞耻,那是帮助穷人的地方。你知道那个时候一天得到的钱里面,几百个教会差不多等于过去的价值六十万美金,然而其中有很多是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拿出来的。

  那么,这些人预备好了以后就帮助穷人了。帮助穷人的时候有两个意见,「好了啦!就这样写好了,写说“有穷人可以买,便宜的米在这里。”」我说「不!」(因为我是委员会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人)我说「一定要写”基督徒爱心团契所预备的”。」他说「你要名吗?」我说「我不要名。」「那为什么写这个?回教徒生气呢?」「不管他,要他们知道这个爱心是有基督的名字在里面的。」你明白吗?是为基督的名做的爱心。」那为什么「不要名啦,就做了,主看见知道就好了。」主知道就好了。但耶稣不是说「你们做好事只要主知道就好了。」不是!耶稣说「你们要做好事,你四周的人认出你们,就把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参:马太福音:5章16节)。你明白吗?我争了这个有人不明白,说「唐牧师,不必啦!我们不要名啦!反正现在很乱。如果回教徒知道是基督徒,再来攻我们,再来烧我们,我们不是得不偿失吗?」我说「那你做什么?」「我就做好事帮助人,反正主知道。」我说「不!主要我们祷告的时候,愿人(不是我们)都尊主的名为圣。要人知道你的尊贵,要人知道你的恩典,要使人认识你。」阿们?后来我们教会用这个原则,诶,发生一件事情。有一次在烧教会,烧教会的时候,烧到我们一个布道所分堂的附近的时候,他们说什么?「这个就是从前卖便宜米的那个地方,越过去,不要烧这个,越过去。」结果反得到帮助。回教徒知道基督徒做好事,有一些回教徒是有良心的,你明白吗?他们破坏很多地方,到那个地方,这「两间店不要烧!」(我们买两间店屋作布道所),「这两间曾经做好事」,因为他们看见是基督徒做的。所以,我告诉你,有许多时候很矛盾,我们做好事,要不要人知道?不是要人知道我,是要人知道主。大家说「不是要人知道我,是要人知道主。」 

  有一个印度人在英国很有钱,他到北京去对XX党政府讲一句话,他说「我要帮助你们,我要在西藏建一间医院,我到西藏访问的时候,看见那边很多病人不知道到哪里去,我要从英国寄钱来在西藏建一间好的医院,建完了所有的钱我出,医生护士的费用,我寄来,所有的器材设备我给你免费,但我只要一件事情,上面是「西藏基督教医院」。XX党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全部钱来了,寄来建好以后,他就全部装上去,装成「西藏医院」,基督的名没有了。那个人大失望,他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只要求一件事情,「把基督教这个字放在上面」,什么都不讲,福音不必先传,就单单写。他后来对我一个朋友说什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绝对不再相信XX党政府」。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无论的什么是要叫主的名得着荣耀。有时候我们行很多好事不愿意把耶稣的名放在里面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以为我们属灵,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必基督徒做了,那么基督徒做的时候不是要人看基督徒,是要人看主。所以如果有一天人家看你很好,看你行为很好,你生活很好,你怎么会这么好呢?你不要说,「因为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典」....,这个对的。「因为耶稣基督改变了我。」你明白吗?因为上帝,回教也信上帝的。每一个宗教都有他的上帝,God means everything.God can be anything.So you mentioned God,your God is God in Jesus Christ. Do not forget to mention the name of Jesus.如果你听回教徒祷告的时候,你听他们的祷告跟基督徒一样的,「上帝啊,你的慈悲,你的恩典,你的怜悯,你照顾我们吧,你爱我们吧,你赦免我们吧!」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后,他们说「阿们。」耶稣基督说「奉耶稣的名。阿们。」你明白了吗?基督的名,一定要记得,你做事为自己的动机,为自己的名,你所做的神不记念。但如果你做的一切的事情显出的爱心是为上帝的名,神不可能不记念你。阿们?

  好。我们现在再读这一节,第六章第十节「因为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 

  伺候谁?圣徒。伺候圣徒,服事圣徒,接待门徒,接待先知。伺候圣徒所需要的爱心,伺候接待先知所得到的果效圣经怎么讲的?「有人接待先知他们就得着了先知的赏赐,接待门徒就得了门徒的赏赐」(参:马太福音:10章41节)。「有人接待远客就不知不觉他其实接待了天使」(参:希伯来书:13章2节)。圣经没有这个例子,但有这句话,在哪里?就在希伯来书里面。所以你真正的爱心,不是说「我如果接待他,我到他那边他们会接待我,他们的房间那么小哪里会接待我?我到那边他们接待我我也不进去。这样,他来这里我也不接待。」如果你这样计较,你根本没有基督徒服事的爱心了,你懂不懂。

  有一个新加坡的牧师,请台湾一个牧师到新加坡吃大菜,在餐馆吃。后来有一天他到台湾来的时候,那个台湾的牧师请他在家里吃,不请他到菜馆吃,那个牧师回到新加坡大骂台湾这个牧师,「他来这里我是请餐厅,我到那里他是请我家里吃普通的菜,这样待我。」我听了很难过,我告诉你,你今天请我吃千元、万元的宴会,跟请我吃豆浆、油条,我看差不多一样的,因为我笨,不懂吃。但是我告诉你,我很注意你请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你是很穷的人,你就是把一根菜接待我,我已经感谢上帝。如果你很有钱的人,你请我吃大餐厅,我也感到没有什么特别。因为爱心不用物质衡量,大家说「爱心不用物质衡量」,所以当你真正为主的名。为了他是圣徒你服事他的时候,上帝是公义的,他不会忘记你做的工,他不会忘记你显出的爱心,他一定记念你为他的名所付出的爱心,正如你过去怎样服事,现在照样服事圣徒一样的。我们要再讲下面的两节要怎么样讲。接下去。

  「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你注意这一节跟十二节有两个字,两个词是彼此好象有矛盾的。第一个是什么呢?就是「你要这样殷勤。」接下去说什么呢?「你们并且不懈怠。」那么,你们又要殷勤,你们又不要松下来。那么到底我们是不是要很殷勤,很急呢?但是我们要忍耐呢?如果你说「我们要殷勤不懈怠,但是下面说,你们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不懈怠」是急不急?啊?「殷勤」是不是要快一点,火热一点,努力一点?「忍耐」是不是要慢一点?「忍耐」要不要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慢一点。所以又要殷勤,又要忍耐。大家说「又要殷勤,要又忍耐。」矛盾吗?奇怪哦。又要殷勤,又要忍耐,不可以懈怠,要急一点,但要忍耐,要等一点。要慢,要快,要快,要慢。有时候孩子对妈妈说,你到底怎么样,是这样或者那样?因为小孩子不懂那两句话里面有关连,两种东西是有和谐的,那到底这里是说,「你不要懈怠,你不要松下来,要紧一点。」或者「你要忍耐,要慢一点。」要慢或要快?快快撒种,大家说「快快撒种」。忍耐收割,大家说「忍耐收割」。今天很多人听错了,「快快撒种」,第二天就收了。你明白吗?已经殷勤的,却不忍耐,怎么办呢?全部死光了,你懂吗?快快撒种,却慢慢忍耐到成熟才收割。你们尽心尽意,尽快行善事,但是,你不要太急,要等它收成的日子。这就是这段圣经的意思。今天很多基督徒不明白这个意思,所以他们就在焦急中间事奉,他们就在紧张中间事奉,没有用的,没有用的。 

  我这个人是学习怎样尽量挤我的生命,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your life?我说My philisophy of life is to squeeze my everything.Squeeze my time,squeeze my gift, squeeze my money,squeeze my capability squeeze my brain.我挤挤挤,我这一生的人生哲学就把自己挤出来,像把牛的牛奶挤出来一样。我也要把我的生命挤出来,什么都要挤,但是什么都要忍;什么都要挤,什么都要忍。什么都要做,快快做,但什么都要等候上帝的时间。你明白吗?这两个配合起来很难的,但你要学这个事情。学应当做的快快做,不要等,但是做完了忍耐,等候上帝的时间。跟我说,「应当做的,快快做,不要等。」做完了,不要太急,要等候上帝的时间。大家说「做完了不要急,等候上帝的时间。」 

  你知道在中国《战国策》里面有一个寓言,叫作「揠苗助长」听过没有?我从前读的是「拔苗助长」,我们读的大概是南洋的课本不一样就是了。那么,你现在种了以后,看它不长,第二天不长,把它拉拉拉拉,第三天,哇!高一点,第四天死掉了。对不对?照样,你孩子生出来,你说「怎么这么久,人家的孩子这么大,我的孩子这样,就把他拉拉拉.... 」,以后呢?就头断了。「欲速则不达」你明白吗?急的时候要急,忍的时候要忍。「戒急用忍」,你们讲什么?「戒急用忍」,是吧。我告诉你,做的时候积极做,等的时候,忍耐等。大家说「做的时候要积极做,等的时候要忍耐等。」所以你不要懈怠,不要松下来。

  你还记得我们在第四章讲到有些人是「赶不上」,还记得吗?所以复兴不单是「数量」问题,复兴不单是「感情」问题,复兴不单是「现象」问题,复兴更是「速度」问题,你记得吗?你记得我这样讲吗?这种观念和这种定义是所有论到复兴的书都没有提过的。我认识几个专讲世界灵性复兴的专家,我跟他谈的时候,他不知道这个观念,他说「复兴就是复兴,复兴的时候大家热起来叫作复兴。」我说「不!复兴还要加上跟随圣灵在教会中的引导的脚步的那一步才叫作复兴。」所以你不要懈怠,不要放松,不要慢下来。有一些人慢慢来,什么东西都慢慢来,永远慢慢来,我告诉你,不可以的,你不可懈怠下来,但你做了以后怎么样?你不能急,没有用的,急也没有用。

  世界上有四样没有用的东西,你要不要写啊?第一、发怒。随便生气没有用的。第二、着急。第三、挂虑。第四、害怕。大家说「生气、挂虑、着急、害怕。」没有用的。红灯在那里,你一直要冲下去,还是红,你急得不得了,它还是红,你更急,结果呢?你比较容易心脏病就是了。对不对呢?你不能因为急红灯就变成黄灯。没有办法的,没有可能的。你急也没有用,「叭叭叭叭....」红灯给你「叭」了就吓成绿灯?没有这个事情,急没有用,生气没有用,挂虑没有用,还有什么?惧怕没有用,这四样东西是犯罪以后才产生的心理。我再讲,The four by product after the fall 就是anxious,hesitate,anger。但是这四样东西加上圣灵的引导就有用了,什么意思呢?圣洁的怒气就很有用了,圣洁的敬畏就有用了,圣洁的惧怕上帝,圣洁的忧虑就有用了,你看到许多人没有得救,你心里为他忧愁就有用了,还有圣洁的着急,「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参:哥林多后书:11章29节)为上帝的殿焦急,这就有用了。所以如果你是堕落以后随便发怒,你要知道上帝「不轻易发怒」。你随便挂虑,神叫我们「一无挂虑」。我们随便着急,神要我们「忍耐,等候耶和华。」你在这个世界上,你除了挂虑、着急、惧怕,耶稣说「你的心不要惧怕,不要忧愁,因为我把我的平安赐给你们。」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什么,一方面不要懈怠,另外一方面要忍耐。所以这个灵性的调和在感情方面怎么样中立,在中立的中间进到一个和谐的地步,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一段的圣经告诉我们,「不可懈怠,要效法那些用信心和忍耐等候神应许的人。」 

  在这里我们看见最后竟然基督徒的美德,属灵元素的三个范围全部出现了,而且出现的时候是反过来的,怎样讲呢?因为前面先讲「爱心」,后来再讲「盼望」,后来才讲「信心」。如今常存的是什么?「有信、有望、有爱」,第六章的最后一段先讲爱,后讲望,最后讲信。你注意到了吗?我们读经读出里面的味道,越来越读出里面的精髓的时候,一个人读经越来越有味道。 

  好,在什么地方讲到爱呢?在哪里呢?就是刚才读的,第几节?第十节里面,「因为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接下去「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什么?指望,一直到底。「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这样,希伯来书到第六章结束的时候,爱出现了,望出现了,信出现了。有这三种的人难道是不得救的人吗?你明白吗?用爱心接待的人的,用盼望等候主的,用信心抓住应许的人,难道是不得救的人?所以希伯来书第六章前面所讲的,那些蒙光照却出卖主,那些离弃上帝,离开真道的人那些不是真基督徒,真基督徒有这三大元素,而爱心证明他的信的行为是有生命的人;盼望证明他已经抓住神的应许;有信心,他忍耐等候主成全的日子。有信、有望、有爱,这三件事到了十一、十二、十三章的时候变成全章的出现。十一章,「信」的出现;十二章是「望」的出现;十三章是「爱」的出现。感谢上帝!感谢上帝!那么,最后这一句话,就是第六章最后一段的引言了,我再讲一次,第六章这一句话成为第六章最后一段的引言,我们大家再读第十二节:

  「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这一节就变成第六章最后一段的引言了,因为最后一段就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怎样承受应许,怎样存着信心,忍耐等候神为他所预备的一切。愿主帮助我们,给我们对主的真理有更深入,更正确的认识。对神给我们的教导有更力行,顺从遵行他话的决心。我们低头祷告:

  当我们低头闭眼睛的时候,有哪一个人你说「感谢主,主的救赎是永远的,主给人的永生是不会失去的,求主给我作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人,给我不是一个自欺欺人,不是随便度日玩弄上帝恩典的人,求主给我更敬畏他,更严谨的守住他的话,更真心体贴圣灵的意思,顺从上帝的灵,不是顺从肉体」,有这样的人请把手举起来?感谢上帝!感谢上帝!手放下去。我们这个时候,一同站立起来。 

  (唱诗: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我众罪都洗清洁,惟靠耶稣宝血。」

  我们为今天所领受的,无论是安慰,无论是儆戒,无论是劝勉,无论是教训,我们感谢上帝。我们一同开声祷告,

  「主啊,我们感谢,我们赞美你,因为你的恩你的爱,你教导我们,你光照我们,你儆戒我们,你引导我们,你与我们同在。我们恭敬把自己放在你手中,求主你施恩,求主你赐福,你没有撇下我们,你没有丢弃我们,给我们所明白的圣经成为我们信仰的根基,成为我们生活的指针。求主加添我们力量,我们感谢你,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求主给我们领受的,使我们坚固起来,使我们殷勤起来,使我们火热起来,在我们事奉的原则中间真正荣耀你的名。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我们在你面前这样祈求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我们再一次开声为教会的复兴来祷告,我们为我们对神真理的认识来祷告,为了神预备我们成为神的仆人祷告,为着下个礼拜的聚会祷告,我们一同开声祷告: 

  「主,我们感谢我们赞美你,我们再一次到你面前,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求主恩待赐福,求主加添我们力量叫我们在你面前蒙恩。主啊,我们需要,我们仰望你,我们恭敬把自己放在你的手中,求主你施恩,求主你赐福,求主没有撇下我们。求主给你的教会兴旺起来,在你的道上有根有基的建造,给我们更爱你,更有心爱你,我们越事奉你,越有力量事奉你。我们求主给我们继续可以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直起来,勇敢、殷勤、火热奔跑天路,给我们不懈怠,也给我们可以忍耐等候你,我们把一切荣耀归给你,我们感谢赞美,求主垂听,感谢祈求,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不再定罪(唐崇荣)

罗马书查经 第四十七讲 赐生命的律

罗马书第八章1-2节
罗马书第八章,我们要从第1节读到第3节,翻到了我们要读两遍。1,2,3: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第4节一同开声来读:“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 我们读经就到这个地方,我们再一次低头祷告,我们请李博士带领我们祷告。
“父神,真的我们把你话语打开的时候求你打开我们的心窍。使我们能够借着圣灵在我们心里面光照带领进入真理的当中,把你仆人交在主你的手里面,求主你使用你的仆人,今天晚上继续的能够把你的真道向我们清楚的讲解,求主预备我们的心,这样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我们在第七章最后的一段中间,看到心灵深处很大很大的哀叹。那是实实在在做人中间心灵挣扎所产生的痛苦。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在这句话里面清楚给我们看见基督教的信仰不是自救论的信仰,什么叫做自救论的信仰呢?就是我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我靠自己的功劳可以将功补过抵消我的过犯。我靠自己心灵里面的挣扎同得胜可以解决我在罪中一切的软弱。基督教要人很诚实很谦卑的承认一件事情,就是人性里面根本没有可能自己拯救自己。这是基督教同许多宗教最大的不同几个要点之一。

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观念我要靠着自己行善,来解决自己灵性里面得救的问题。所以这种自救论就盼望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我们就靠着我们的行为,靠着我们的功劳,靠着我们自己的努力,靠着我们对身体的刺激受苦的经验,苦待自己盼望心灵可以得着解脱。这似乎把身体与心灵当作对立的二元。要使心灵得着释放,肉体就要捆绑。心灵要得自由,肉体就要受限制。心灵得着得救,而肉体就要受很多的虐待苦难。这种禁欲以至于可以得救的思想,从古代的宗教里面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出来。那么基督教是完全不接受这种思想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将功补过,我们没有办法用受苦换取救恩,因为我们的心灵还受到限制的。有许多人受了苦以后,照样还是有更强的欲念。有的人自己苦待自己以后,以后犯罪的放纵情形比以前更厉害。有的人以为被监禁以后的人他就不敢犯罪;有的人以为受了攻击就不敢犯罪;有的人以为受了公义制裁受了苦以后人就不敢再犯罪了;那是一种比较幼稚的看法。事实证明最勇敢犯罪的人都是曾经进过监牢的人。人受苦以后,可能感觉到他如果可能有别的方法犯罪可以不必受罚。所以受过刑罚的人,他就更聪明的思想想出一些不必受刑罚的可能性。

所以圣经所给我们看见的,就是罪性是很严重的事情。罪性严重到一个地方,法律的制裁是没有办法的。罪性严重到一个地方是肉体的禁欲是没有办法的。罪性严重到一个地步我们自己使自己受苦也没有办法的。所以第七章的最后一段很诚实的发出一个哀叹,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这是死已经成为一个定局,而死就是这个身体犯罪的一个结果。

但是犯罪的本身到底是不是就是因为有一个身体呢?犯罪的本身是不是因为这个肉体的情欲使我们犯罪呢?所以在禁欲主义的中间,有一种思想就跟着一种唯智派的宗教哲学混合的理论走。这个混合的宗教同哲学的理论是什么理论呢?就是诺斯底主义。他们说灵是好的,肉体是不好的。灵是万善身体是万恶。所以在第一世纪结束以前,诺斯底派的哲学就穿上宗教的外衣。为什么我们这样说呢?因为他们讨论的是关于知识同智慧的问题,但是他们所盼望得到的是心灵得救的问题。他们否定通过耶稣基督人可以得救,他们认为得救是靠一种很特殊的知识的要素。而这种知识的要素是特殊的一种属灵人才有的。你可以把这个理论当作一种哲学,也可以把这个理论当作一种宗教。因为它谈到智慧谈到理论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哲学的外衣,但是当它谈到得救的问题的时候是一种宗教的内涵。所以诺斯底主义就产生一种很可怕的宇宙二元论,他们说物质万恶灵至善。
物质万恶什么意思呢?就是物质的本身是邪恶的基地,而身体是物质所组成的,所以身体没有办法脱离罪的要素在里面。所以这样有身体的人一定会犯罪。那么里面有一个心灵怎么办呢?心灵是善的。这样心灵对物质就哀叹了。人的心灵要圣善的律但是身体有一个犯罪的律,是这个身体诱惑了我们使我们犯罪。

那我们可以不可以把保罗的这种经验同这种描写跟诺斯底主义-唯智派的思想把它配合起来讲呢?不可以的。因为保罗在最后给我们看见身体变成上帝的殿。这个犯罪的身体可以在基督里得胜罪恶。所以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然后他可以使他的身体成为一个荣耀上帝的器具。我们在第六章已经谈到了把肢体献给义作义的器皿。所以保罗的思想跟唯智派的哲学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读第七章最后一段的时候,我们很清楚唯智派不是基督教信仰。

那我们随便在这个地方批判一下唯智派哲学的异端是什么。唯智派的人把人分成三类。第一种就是属肉体的人;第二种就是属魂的人;第三种就是属灵人。那么属肉体的人是以肉体为整个生活重心的人。圣灵的人以灵为整个生活中心的人。属魂的人就是属血气的人,他是以魂为他整个生活的中心。那么当他提到人的时候,因为人有一个身体,所以人都有属肉体的可能。上帝是灵,所以上帝不是身体,这样很自然的灵是至善的,所以上帝没有犯罪的可能。人有肉体所以人才有犯罪的可能。因为他们坚持,不但坚持而且绝对化这个观念。什么观念呢?物质万恶,灵至善。所以结果他们就认为只有走一条真正有智慧脱离罪恶捆绑的生活,这种知识才能救人。
基督教不接受这个。因为基督教接受耶稣基督亲身为我们死,流血解决我们罪的问题。唯智派又不能接受这个。为什么唯智派不能接受这个呢?因为耶稣有肉体,所以耶稣就不是至善者。耶稣有身体,耶稣就是有物质,物质就是罪的地方。所以他们的得救论与基督教的得救论是完全不一样。

那么到底唯智派的救赎观是不是一个他救的观念呢?或者是一个自救的观念呢?我们刚才说我们基督教不是自救论。那唯智派是不是自救论呢?他们有包含了他救论的观念。什么叫做他救论的观念在他们中间呢?他们说最高的上帝,把一种智慧放在某一种人的心里面,使他们有真正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而得救。所以也不是靠这个人自己的行为得救,是靠神赐给他智慧他得救。那么谁是这些人呢?诺斯底主义说凡是走他们这种信仰的人就是那种属灵人。那么属肉体的人是谁呢?属肉体的就是犹太人。那么基督徒是那种人呢?他说基督徒如果明白它的道理就是他们那种人,诺斯底主义人。基督教不明白他们的道理就变成属魂的人。所以这些基督徒就不得救。犹太人一定不得救,诺斯底主义者一定得救。
那为什么基督教不接受这个思想呢?因为这个思想一绝对化以后一定要否认道成肉身。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上帝变成肉体,没有罪的变成有罪的。有肉身就是有罪的,有罪的就不能拯救人。所以他们这种思想绝对不能信耶稣基督的救赎。不但如此,他们这种思想也绝对不能相信上帝创造。上帝如果创造物质,就等于上帝创造罪恶。所以他们不相信这个世界是上帝造的。所以唯智派讲起来好像注意灵性、得救、属灵的问题。其实他们的信仰一条一条跟圣经完完全全相违背。
那如果不相信道成肉身,世界上曾经有一位耶稣是神到人间的这个事情,结果从诺斯底主义就产生了幻影论。幻影论什么意思呢?就是耶稣基督不是真正的人,不过是一个影子而已。没有真正道成肉身。他走来走去,医病赶鬼,行神迹,不过是影子用人形向我们显现。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耶稣有一个物质的身体。

另外一派的诺斯底主义就产生另外一派的思想出来。他们说耶稣生下的时候还不是基督,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后来他怎样变成基督呢?就当圣灵在他受洗的时候,降在他身上的时候,神性才跟人性结合。结合了三年半以后呢,耶稣钉十字架的时候,圣灵又离开他去了。一离开他的时候,耶稣大叫,父啊为什么离开我。所以这种诺斯底主义后来产生许许多多完完全全违背圣经却牵涉到基督教信仰的假教会。

保罗严正的反对这些事情,约翰也是如此。当约翰年老的时候,许多的使徒都死了,老约翰自己一个人面对异端横行在基督教的世界,所以约翰一书第四章就明文说到这个话语。凡是不认基督成为肉身来的就是属于敌基督的人,就不是属神的。所以这是一个很严厉的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提出来。
如果物质就是罪的源头,如果物质就是情欲的中心的话,那么所有的灵都没有犯罪的可能,所有物质都没有不犯罪的可能。因为物质万恶灵至善,如果他们的教训是对的话,那么全部圣经是与他们相背的。因为圣经告诉我们有圣洁的身体物质,有肮脏的邪灵污鬼。有没有?耶稣把污鬼从那个人身上赶出来。所以耶稣告诉我们灵有邪的,圣经也告诉我们身体有圣洁的。保罗在哥林多後书第七章第1节告诉我们,你们要除去身体心灵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因此而得救。灵魂有污秽的可能,所以我们对唯智派的思想我们是不接受的。

那么中国还有一些的人把人分成属灵人、属魂人、属体人。这种名称跟唯智派的人所用的是完全相同的,虽然他解释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倪柝声的聚会所一脉相承的一种思想。后来产生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思想。虽然他们与唯智派是不一样的,但用的名词是相同的。在希腊文里面,属肉体的人叫做“”属魂的人叫做“”圣灵的人叫做“”。我们今天没有办法用太多的时间来解释这三个名词原来的意思是什么。

现在我们要回到第七章,第七章说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这身体里面有情欲,这身体里面有犯罪的律,这身体有抵挡上帝的行为。我们实在是在肉身中间犯罪,我们是在肉身的肢体中间作了不义的器皿。我们在肉身中间抵挡上帝。我们的肉身可以打人,我们的肉身可以偷东西,我们的肉身可以去犯奸淫,我们可以用肉身去强占别人的东西,我们肉身可以去放纵情欲。这个肉身的犯罪可能性是不可否认的,这是肯定的事情。但是圣经清楚告诉我们,恨人的就是杀人,恨人在杀人之先。杀人是肉身的行动,恨人是心中的行动。虽然你没有杀人以前你的恨就是心灵的罪了。我们思想的罪,我们心灵的罪,我们态度的罪,这些都还没有化成我们肉体的行动。所以我们不能说身体一定是罪恶的,也不能说心灵一定圣洁的。

那么第八章告诉我们这个取死的身体有成为圣洁的可能。所以这些的圣经都与唯智派的思想相违背。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第八章第1节,怎么讲呢?如今那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没有定罪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曾经犯过罪,没有办法逃脱罪的捆绑,没有办法自己救自己的人,靠着耶稣基督可以得救。所以很清楚的基督成为一个新的盼望。我们整个的挣扎要转移方向,我们要看自己。我们越依靠自己就越痛苦。我们越以为自己在罪中没有办法,又继续不断受自己良心的控告,我们越看自己就越失望。所以现在一个希望来了,因为这里是一个凯旋的高歌的呼召。似乎是说“看哪!新的盼望来了。如今在基督里面的人就不再定罪了。”

你还记得一个人被毒蛇咬的时候,他看那毒液在自己血液里面流行,他知道他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越看自己越失望,越看伤口越知道这是置于死,这是一个毒伤。圣经清楚告诉我们,罪是一个死命的伤口。所以他看自己的时候,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个取死的毒身体呢?摩西说,看哪!你们看这铜蛇,你仰望它,你就必得救。所以神借着摩西把神迹奇事行出来了。那些仰望铜蛇的人,他们就不必死了,毒的伤在他们身上就停止了。感谢上帝!

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第三章告诉我们,摩西怎样在旷野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凡仰望他的都得永生。当耶稣在第三章15节讲这句话以后,第16节,这伟大的圣经中间的圣经就接连讲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就是第七章转到第八章的关键。

第七章告诉我们真正人的可怕、人的可怜、人的可怖的真正的现状。第八章是人在基督里面真正的盼望一个新的地位。所以第八章告诉我们对罪的得胜;第七章给我们看见人的无能,第八章给我们看见主在基督里面的权能。第七章给我们看见我们看自己没有盼望,第八章给我们看见我们在基督里我们得着新的盼望。

如今在基督耶稣里的人就不再定罪了。这里讲的是什么呢?这里讲的是必须在基督里,是一个新的地位。以前是什么呢?在亚当里。在亚当里是在死里,在亚当里是在咒诅里,在亚当里面是在灭亡的地位上。在基督里是在新生的里面,是在得胜的里面,是在义的里面,是在赦罪的里面,是在神使人称义的里面。我们在第五章第13节一直到最后一节已经讲的亚当与基督两种地位的比较。所以第八章我们看见在基督里的地位是何等宝贵的。感谢上帝!

如今在基督里面的人就不再定罪了。这里指的是基督救赎的功能已经成就以后的时代。他已经成全了,所以你不必再等了。他已经成全了,你可以进入基督。在基督里面没有再定罪的事情。感谢上帝!

第2节告诉我们什么呢?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大家一同读第2节“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第2节很重要。第2节把在基督里的秘诀和钥匙向我们宣布出来。是什么呢?借着圣灵的工作,使我们脱离罪的律。所以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里面释放我,脱离罪和死的律。感谢上帝!在基督里释放我。在基督里我得着自由。

为什么在基督里得着自由呢?约翰福音第八章36节告诉我们,上帝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在这以前是什么呢?神的儿子是使人自由的。神的道是使人自由的。神的灵是使人自由的。律法是使人自由的。所以圣经告诉我们有四样使我们自由的。真理使我们自由;圣灵使我们自由;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使我们自由;还有律法使我们自由。

律法怎么会使人自由呢?不是有很多的犹太人是受律法捆绑要到耶稣基督里面才得着自由呢?但是雅各书告诉我们,使人自由的律法。律法本来是使人自由的,但是结果很多的人违背律法以后就不自由了。被律法捆绑了。所以律法变成一个反合性功用的真理。我们开车的时候,我们疾行的时候,我们最讨厌红灯对不对呢?当灯绿突然间变成黄你到的时候变成红你气死了。所以你东张西望,没有警察你就冲过去了。因为你认为这是使人受捆绑的红灯,这使人不自由的律法,对不对呢?但是当你冲出去的时候,因为右边的车已经绿灯了,他也不知道左边有你冲出来,他就开车开的很快,结果就撞车了。撞车以后呢,你病了,流血太多了,你进医院了,那个时候你就说什么呢?使人进医院的红灯。是不是呢?因为使你受苦。使你拦阻。红灯好不好啊?好不好啊?好!如果没有红灯,就混乱啦。有了红灯,才有秩序。你进医院,因为犯法所以进医院。闯红灯你才进医院的。所以红灯是救你给你自由不是给你致命的。

所以雅各书讲使人自由的律法我起先也吓了一跳。因为保罗在加拉太书说,为什么你们回到律法的辖制中间呢?所以律法是给人辖制的,使人受限的。但是雅各书说使人自由的律法,这个自由有两种方向。不被杀的自由,不是能够杀的自由。自由是真正的自由,不受罪捆绑的自由。不受罪辖制的自由。当你遵行律法的时候,你就会享受自由。但是因为我们没有遵行律法,所以我们不能享受那种自由,我们就在罪中变成不自由了。所以这样圣经才提到其他三种自由。就是因真理而有的自由。第二因为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而有的自由。第三因圣灵而有的自由。
那么这三处的圣经,耶稣说你们要晓得真理,真理就使你们进入自由。保罗又说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有自由。耶稣基督说上帝的儿子使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违背律法以后,没有自由。律法的原意使人得着自由,违背律法你就没有自由,违背律法以后没有自由的人,怎样还能重新得着自由?借着上帝的道、借着耶稣基督的救恩。那你说上帝的道、耶稣基督的救恩使我自由,我原意,但你只能透过圣灵。
因为若不是圣灵生的,你就不明白真理;因圣灵是真理的灵,圣灵是启示真理给先知和使徒的灵,圣灵是把道从天上带到地上来的圣灵。圣灵是用真理光照人心的圣灵。圣灵又是把使徒带进真理的圣灵。所以圣灵是最重要的秘诀。如果圣灵不启示,没有旧约没有新约。如果圣灵不光照,就不明白新旧约讲什么。如果圣灵不引导,你就不能进到真理里面。所以圣灵是真理的灵。你说我要在真理中间得着自由,你要依靠圣灵。

第二样、你说我要在耶稣基督里面得着自由,你要在上帝的儿子里面得着自由。因为耶稣说神的儿子若叫你们得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要!我要在基督里面得自由。你还是要靠圣灵。圣灵是耶稣的灵,圣灵是基督的灵。The spirit of Jesus。The spirit of Christ。圣灵是圣父、圣子所赐下的灵。圣灵是使人认识基督的灵。如果不是圣灵荣耀基督,没有人认识被杀的羔羊是荣耀的基督。

我要把这一点讲清楚,人在历史上看耶稣的死是羞辱,轻看他。他一定犯什么大罪,所以被钉在十字架上。罗马帝国判他死罪,一定是罪大恶极的人。人如果没有圣灵的工作,人绝对不知道耶稣基督是荣耀的圣子。所以圣灵做什么工作呢?他在你观念中间把你调转过来,给你从基督的羞辱看见他真正的荣耀。给你从十字架上的愚昧真正看见神超人的自由。给你从十字架的软弱看见永远的权能。除了圣灵做这个工作以外,人没有办法真正了解耶稣是谁。那么为什么圣灵要这样作工呢?因为耶稣说圣灵来了他要荣耀我。谁赐下圣灵呢?圣父赐下圣灵;圣子赐下圣灵。所以他是父、子的灵。圣灵是上帝的灵,是儿子的灵,圣灵是耶稣的灵,圣灵是基督的灵。所以保罗说若不是受圣灵感动,没有人称耶稣是什么?没有人称耶稣是主。所以透过圣灵你明白真理。透过圣灵你认识基督。透过圣灵得重生,得着神在基督里给人的新生命。所以这样你认识基督,在基督里唯一的真正的基础就是在圣灵里面。这就是第2节所讲的话。

在基督里面的人你就不定罪了。如今在基督里面的人就不再定罪了。你说感谢主!我靠自己没有办法,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如今在基督里我已经得释放了。我不定罪了。那么你怎么在基督里呢?你怎么能在基督里?是谁把你带到基督里的呢?怎么知道你现在不定罪了?第2节答案。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里释放我,脱离罪和死的律。

我们大家再来读一遍,“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我在那里啊?我在基督里。我在基督里享受什么呢?享受自由。为什么呢?因为释放了。谁这样释放我?为什么在基督里我会得着自由?为什么在基督里我会自由呢?因为圣灵在基督里面释放我。圣灵释放那一种人呢?圣灵释放有新生命的人。那么新生命怎么来的呢?我怎么知道我有新生命呢?我怎么得着这个新生命呢?因为赐生命的圣灵。

请你注意这一节很重要。因为全本圣经中间把圣灵作为赐生命者,这是最重要的一节。你可以把这一句注明在旁边。全本圣经中间把圣灵作为赐生命者这是最重要的一节。Holy spirit is life giver。圣灵赐生命这个记载到底是不是全本圣经的意思呢?是!无论在诗篇,无论在约伯记,记载这句话。上帝创造一切,上帝的灵使他们有生命。所以在创造工作里面,圣灵是使人有被造生命的第三个位格。所以在原先的创造中间,生命是从圣灵赐下来的。上帝吹气在里面,上帝借着灵使人有生命。当上帝创造天地的时候,地是渊面黑暗,空虚混沌。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运行这个字在原文是什么呢?鸡正在抚育鸡蛋,成为有生命的小鸡那个字。就是那个字。所以圣灵运行在水面上。他是使生命可以生出来的那位灵。感谢上帝!

耶和华的灵是赐生命的灵。但是罗马书第八章第2节,这里说讲的赐生命的圣灵,不是指原造的那种生命。是指新造的生命。新造的生命就是重生的生命。重生的生命就是在基督里的生命。在基督里的生命就是离开在亚当里的地位,成为在神国度里面,爱主国度里面,基督地位里面的这种重生的经历。
为什么说我们有新生命呢?我们重生啦!我们怎么重生呢?我们被圣灵所生了。你们若不是从圣灵生的,就不能见上帝的国;你们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你不能进上帝的国。所以靠着圣灵领受新的生命。
以弗所书第二章第10节告诉我们,我们原是上帝的工作,在基督里造成的。这是recreated。第二次的创造。首先神造我们是自然人,然后我们犯罪了,我们犯罪得罪神,得罪神的律,违反了神的义和神的圣洁,所以我们在罪里面就死了。第二次,当神给我们新生命的时候,他就用圣灵的能力重生了我们。圣灵在基督里给我们新生命。所以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里面造成的。在基督里面造成的,上帝借着圣灵把新的生命赐给我们。保罗说,圣灵怎样使基督从死里复活,那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圣灵在你们心中,他要把新的生命赐给我们。

所以第2节告诉我们,赐生命圣灵的律,他赐生命,他赐了生命以后。他在我里面做什么呢?做释放的工作。有了生命,还要释放。有了生命还不够,有生命以后,还有释放。
许多的基督徒得救了没有?得救了。释放了没有?还没有。得救了没有?大概、。。好像。。。你得救了没有?你不敢答。因为第二个问题没有解决。你还有许多罪捆绑对不对呢?所以我得救为什么常常这样呢?不得救也不甘愿,得救又不敢讲。上天堂不敢当,下地狱不要当。得救吗?好像是的。得胜吗?一定还没有。得救吗?好像是的。说不得救吗常常作礼拜。反对主也没有,真正得救吗?不好意思。恐怕给上帝大骂一顿。那得救没有呢?得救了得救了,就算得救了。求主给我真的得救?你敢说你得救了?不敢不敢。所以常常曾经查经会使我更容易得救。因为我没有把握自己得救没有得救。今天很多基督徒是得救了。困难在那里呢?已经得救了还没有释放。已经得救了还没有自由。
耶稣说,拉撒路出来!拉撒路是不是跑出来,他跳着出来。为什么他这样出来,因为得救还没有释放吗。出来以后怎么样呢?所以耶稣讲两句话。挪开!挪开什么?挪开那块大石头。挪开以后,拉撒路出来!拉撒路出来了。耶稣说什么?好,他已经活了。我回家了。耶稣说什么?解开!挪开,解开。大家说,挪开,解开。挪开,挪开以后,如果没有说拉撒路出来,就让他挪开,有什么出来?臭味出来。对不对呢?那个飞蛾出来;爬虫出来。挪开是第一件。拉撒路出来,是第二件。第三件呢?解开。为什么要解开呢?因为得救不够要自由。所以感谢上帝!我们得救以后我们要自由。

什么自由呢?你说我现在不犯罪、不赌博、不打牌、不做不好的事,这个自由吗?不是。这里不是讲那个生活的自由,这里是讲心灵被死同罪的律捆绑的那种不自由。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里释放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什么意思呢?罪权不可再捆绑我。死权不可再威胁我。这个是比以后过一个不犯罪的生活更基要的一种生活。

我心灵的深处,我是不再被罪捆绑的人。我心灵的深处,不再被死威胁的人。救赎的律到使我心灵有新生命的时候,也把新生命应当有的自由的这种意识和这样力量给我。我不再怕罪了,我不再惧怕死亡,因为从前我是卖给罪做奴仆,如今基督买我使我超越罪的权柄。基督救赎我使我脱离死的捆绑。正像希伯来书第二章讲的,他救赎我们,使他们脱离了一生因为怕死而作奴仆的这个状况。感谢上帝!

今天下午有个弟兄他与我同车他来载我回来,他从机场送我过来。他说他爸爸离开世界的时候,本来是很怕死的。但是感谢上帝!他得救了,他不但死的时候不害怕,他还会骂人家哭哭啼啼。你哭什么!他自己不怕死了。这就表示圣灵释放他脱离罪同死那种奴仆的辖制。感谢上帝!

今天许多恐怖分子不怕死,而许多基督徒得救以后还怕死很奇怪的。恐怖分子是一点不恐怖让别人恐怖。你自己是没有什么恐怖自己恐怖自己。你有没有搞错啊?我们实在是错了。赐圣灵生命的律,在基督里释放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感谢上帝!

怕死吗?怕死的举手!我告诉你怕死的连举手都怕。连承认怕死给人家知道都怕。所以怪不得你不举手。所以你们都怕死对不对呢?我再讲一次哦,不怕死的举手!感谢上帝!这几个人,只有几个人。这几个人可以作恐怖分子了,因为他不怕死。再问一次,不怕死的举手!你为什么不举手啊?你说听是听了,但是还没有。听了两年还是一样。当然听和实在达到那个地步是两件事。你以为上帝对你讲的话是不可能吗?你以为上帝的应许是空话吗?不是空话。感谢上帝!凡神所讲过的话都是真实的,都是可信的,都是十分可佩服的,都是可靠的。阿门?阿门!
这种自由是应当每一个真基督徒所享有的。我们不怕死,因为死已经被得胜了。我们不再怕罪的捆绑,因为罪已经被得胜了。是我得胜吗?不是!是谁得胜呢?是基督得胜。基督战胜死亡,基督战胜罪权。所以在基督里面罪没有功效,死没有功效,那我在那里呢?我在基督外面,怪不得我怕死。我还在罪的捆绑中间,我如果在基督里面我就与基督一样了,享受他对罪同死的得胜。那谁能把我们带进基督里面呢?圣灵!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里释放了,使我脱离罪的律,使我脱离死的律。

我刚才说这个不是指犯各种罪行,然后不再犯罪的那种自由。如果这里是讲罪行我都没有真正自由化。那么应该罪是多数的才对。但我已经对你说第五章到第八章罪这个字用单数的,这个好像把罪拟人化了。所以罪好像是一个很强的壮士,有权柄置我于死地的一个怪物。那个邪恶的力量,好像一个位格在那里,在我里面与我作对。现在不是了,因为我在圣灵引导之下,在基督里面新的地位,主已经使我脱离这种,已经释放了。所以罪啊!你的权柄在那里?死啊!你的权柄在那里?罪跟死的律,都被圣灵解除了。我从前怕罪同死的捆绑,如今我不怕了。我可以向它夸胜了。我现在可以一点都不在它的权柄之下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基督里有这个地位。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每次去上课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小街道。因为那个小街道使他到学校可以很快就可以到。如果他不从那个小街道走,他就要绕道一公里。所以这个小路对他很方便,所以他每天从那里走。但是他个子很小,那个小路里面有一个个子很大的坏人。所以他说,厄,小孩子过路做什么?他就作弄他,就打他一下,他就没有办法。那么他怎么办呢?他就常常受欺负,忍气吞声。给他欺负眼泪留下,不然要跑一公里吗。给他弄就弄好了。有一天给他弄的太大力了,就肿起来了。哥哥看见了,你这为什么?没有什么?常常这样。常常这样?你讲什么话?你常常这样?你再讲一次,什么事情?我给人家弄,他常常打我,常常弄我。为什么呢?我没有错。为什么他要弄你呢?因为他表示他个子很大吗。在那里呢?在那个小街道。这个人哥哥原来是举重冠军。我跟你去。所以他就带这个小孩子去了。经过那条路的时候,那个坏人在那里等着。这次看的时候,哇,这边有芒果,这边有西瓜。威武的走过来了。后门带着他的弟弟。这个坏人,本来蠢蠢欲动了。看见西瓜过来了,他就当作没有这一回事了。那么当作没有这回事,这个哥哥就走过去。走过去的时候,后门的弟弟他也当作没有这回事吗?他不但当作有一回事,他也昂首挺胸走。他还向那个坏人做鬼脸。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得着释放了。明白了吗?在基督里,圣灵释放我脱离罪同死的律了。他已经得着释放了。所以感谢上帝!

今天我们在基督里,罪的捆绑,死的威胁,使多少人生活在不自由之中。基督徒不一定如此,基督徒不象外邦人。他们对死是什么完全不懂,对罪的权柄毫无办法,我们不是如此。我们有一位主,这位主为我们的罪,亲自成了肉身,为了我们的罪,亲身上十字架,为我们的罪,亲身受苦,亲身受鞭打。因为他鞭打,我们得着医治。因为他受刑罚,我们得着平安。他亲身上十字架,为我们受忿怒,受咒诅,受律法的咒诅,受上帝公义的忿怒,担当我们的罪。所以我们知道罪的解决对外邦人莫名其妙,对我们我们清楚知道在基督里是解决了。那么基督不但为我们的罪受苦,而且为我们死。不但为我们死,他打败了掌死权的魔鬼。所以今天我们对死也不怕,死是什么呢?死不过是回到神面前的一个最简单的道路。基督已经走过了,基督已经为我们死了。所以基督徒死的时候,应当是非常平安有把握的。基督徒死的时候,应当是充满快乐的。因为知道我们不是结束,我们回到父的怀中。感谢上帝!

18世纪有一个人叫做叔本华。这个人反对上帝,反对圣经,反对基督教。他死的时候怎么样呢?他怕的要命!他大喊大叫!吓死人。所以照顾他的护士被他吓到从那天开始不要作护士。后来那个护士讲一句话,我永远不要照顾快要死的人,除非他是一个好的基督徒。因为她后来发现了,基督徒死的时候跟非基督徒死的时候不一样。有一种真正的平安在他里面。20世纪的医学界又发现一件事情,人要死以前,用电脑的波去试验他里面的震律是怎么样的。结果发现,那些没有真正信主的人,特别那些反对上帝的人,当他们快要死以前,他们脑波震动非常激烈。因为他整个生命没有平安。但是那些真正依靠上帝的人,他发现了他们脑波快要结束的时候是平稳非常镇定。这是真正的事情,这是医学的见证。这是人类最近所知道的事情。感谢上帝!为什么呢?他可以读这句话,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阿门?感谢上帝!

19世纪,在叔本华死的时候,另人毛骨悚然的惧怕。但是19世纪,有一个美国最伟大的布道家,D.L.Moody,也在19世纪死了。他在19世纪的时候传道,没有麦克风,没有话筒,没有扩大器。他在那个时代曾经用口、声音向超过1亿的人传道,在他一生的侍奉中。当他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太太一直哭一直哭,他断气以前几秒钟,他摸着太太的手,讲一句话。Dear Amma,Don’t cry。This is not day of weeping,this is day of glory。Today I will be crowed by the king of kings。要把冠冕带在我头上的日子。请你不要哭。讲完了他就死了。他是平平安安的离开。一个真的基督徒,有新的生命在他里面,他从罪的权柄释放了,死的痛苦释放了;从罪同死的律里面释放了;他有永远的平安,在他的心中。感谢上帝!

你原意不愿意?作一个有真正主的生命,有真正主的平安在你心中的人?你原意吗?你原意吗?感谢上帝!我们大家站起来,我们再念这两节的圣经。我们今天只能讲这两节,我们一同来读,罗马书第八章,第1、2节: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再念一次,“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我们把自己的名字放进去,再念一次。“如今,唐崇荣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唐崇荣,使唐崇荣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再读一次好不好?你一面读一面不好意思。可能你还没有接受他,今天晚上就真心到主的面前好不好?再念一次。“如今,唐崇荣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唐崇荣,使唐崇荣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我们大家说感谢主!赞美主!在基督里我释放了!我自由了!我不怕死!我不怕罪的权柄!因为主使我自由。我们一同开声祷告,一同感谢主!

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

哥林多后书7章8节
【林后七8「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
【林后七9「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林后七10「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林后七11「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懃、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译:自责)。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林后七12「我虽然从前写信给你们,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乃要在神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
【林后七13「故此,我们得了安慰。并且在安慰之中,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我们就更加欢喜了。」

【林后七8「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
    〔原文字义〕「忧愁」悲伤,担忧;「懊悔」后悔;「暂时的」一时的,一个时辰。
    〔文意注解〕「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指保罗曾写了一封措辞严厉、却多多流泪的信给哥林多教会,托提多带去(参二3~4注解);那封信的内容应是责备过于劝勉,故保罗说是叫他们忧愁。而这里的忧愁,不是指一般世人的忧愁挂虑,乃是指为自己所犯的过错感到忧伤难过。
          「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保罗在那封信送出去之后,因不知哥林多信徒的反应如何,心里忐忒不安,故有点后悔写那封信;但如今从提多得知那封信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哥林多信徒有积极的反应,因此不再后悔了。
          「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这里的『知道』是指从提多的报告中获悉;『暂时的忧愁』意指这忧愁会产生好的结局。
    〔话中之光〕()保罗那封令哥林多信徒忧愁的信遗失不见了,有人说:『神若要叫我们读的,就给我们留下;若不要我们后世人读的,就遗失了。』让我们就满足于手中现有的圣经吧。
          ()服事主的人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字,有时连自己也不能确定是好或歹,但若是出于圣灵的感动与支配,而非自己的心思,自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忠言逆耳,别人的劝戒虽然会叫我们难受,但我们若肯虚心接受,那种难受不仅一下子就会过去,并且还会转成我们的益处。

【林后七9「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原文字义〕「依着」按照,照着;「懊悔」悔改,心思的转变;「亏损」受损害,赔上。
    〔文意注解〕「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意指若单是忧愁,而没有从忧愁产生出懊悔(原文悔改)来的话,就不能令保罗欢喜。
          「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本句话表明,忧愁至少有两种可能:(1)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2)是依着人的意思忧愁。前者引至得救,后者引至死亡(10)
          「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这句话的关键乃在『因我们』,若把这三个字拿掉,则所受的亏损乃是一般性的,即指凡神的旨意所要给他们的益处,必然一点也不会缺少。然而这里的『因我们受亏损』表示这个亏损是与使徒保罗有关系的──哥林多信徒过去未能善待保罗,也未虚心领受他的教导,他们若不按神的意思忧伤痛悔,必然会因此招致灵性上莫大的损失。
    〔话中之光〕()圣经中有些地方叫我们基督徒不要忧愁(如约十四1),但这里却说忧愁与我们有益,它们并不彼此冲突,因为此忧愁非彼忧愁。基督徒不该照世人的样式忧愁,却该有在主里、属灵的忧愁(10节;诗五十一17)
          ()基督徒有一种亏损与我们如何对待传道人有关:我们若不按常理善待传道人,恐怕神借着祂仆人所要赐给我们的属灵福气,就会有所短缺。

【林后七10「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原文字义〕「没有后悔」不再顾念;「懊悔」悔改,心思的转变;「世俗」世人,世代,世界;「叫人」生出,作出,产生。
    〔文意注解〕「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没有后悔的懊悔』意指真实的悔改转向神,而得与神有更深的和好关系;『得救』在此不是指灵的重生得救,而是指信主之后的得胜,胜过肉体、罪恶、世界和撒但,最终导致魂与身体的得救(参一10注解)
          「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叫人死』意指最后会导致死亡,包括身体的衰亡和灵性的死沉;属世的忧愁会叫人精神颓丧而终至身体病弱死亡,也会叫人灵性消沉以致在主面前是死的(参启三1)
    〔话中之光〕()人的责备,若只是叫人『忧愁』,却没有叫人『得救』,就表示没有将人带到神面前来。这种的责备,不是出于神,乃是出于自己。
          ()彼得不认主耶稣,犹大出卖主耶稣,后来两个人都后悔了,但他们的结局却不一样(参太廿六74~75;廿七3~5;徒一15~16),因为一个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另一个是世俗的忧愁。
          ()蒙恩者并非不忧愁,然而必须是『照着神的忧愁』(原文另译);那就是照着神丰满的心意,基督的标准,看见自己的亏缺和够不上,因而生出忧愁。这种忧愁才会产生积极的后果。但『世俗的忧愁』,就是为着属地的利益,本身的得失而有的忧愁,只能『叫人死』,落入属灵的死亡中。所以我们的忧愁是否正当,只要看后果就知道了。
          ()『世俗的忧愁』是以自己为中心,只记挂己身的过失,徒然为失败而忧伤,却没向神回转,这种顾影自怜的忧伤,对灵性生命没有益处。

【林后七11「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懃、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译:自责)。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原文直译〕「因此且看,你们照着神而忧愁,你们就生出了何等的热切,甚而分诉,而愤慨,而恐惧,而切望,而热心,而自责。在各方面,你们都表明自己是纯洁的。」
    〔原文字义〕「殷懃」勤奋,急切,热忱;「自诉」分诉,陈述;「自恨」愤恨,愤慨;「恐惧」惧怕,害怕;「责罚」自责,辩白;「洁净」纯洁,清洁。
    〔文意注解〕「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懃、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这里所列七种情形,乃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先是生出没有后悔的悔改(10),然后产生了七种结果。
                『殷懃』指对使徒保罗有了热切的顾念;从前他们对他冷漠、不以为意,但如今对他关切且热忱。
                『自诉』指自己伸辩;根据本节末句,他们似乎在表白自己和攻击保罗的事件无关,并未被卷进事件中。
                『自恨』指对于事件本身和制造事件的人,以及自己的姑息,表示愤慨。
                『恐惧』指害怕自己受到事件的牵连,而受使徒的惩戒(参林前四21)
                『想念』指切切思慕使徒,企颈以待他的来访。
                『热心』指热心清理事件并采取纪律处分。
                『责罚』指对犯错者给与制裁。
                上述七种依着神的意思忧愁所产生的结果,『殷懃、恐惧、想念』与使徒保罗有关,『自诉、自恨』与他们的羞耻感有关,『热心、责罚』与犯错的人有关。
                也有解经家将这七项作为照神的意思忧愁的七大要素:『殷懃』系综合心思、情感、意志的表现,『自诉』指心思上悔改的表现,『自恨、恐惧、想念、热心』指情感上悔改的表现,『自责』指意志上悔改的表现;必须都齐备了,才算是神所要的忧愁。
          「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意指从各方面看来,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无辜、清清白白的。
    〔话中之光〕()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必然会带进正面的果效,从里面有所炼净,并且生发殷勤、热心等积极的态度,而不是叫人灰心、沮丧、自暴自弃。我们可以由忧愁之后的现象,辨明我们的忧愁是否正确。
          ()我们若能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对付亏欠,清理邪污的事,就必蒙神悦纳,因为祂必不轻看我们忧伤痛悔的心(诗五十一17),故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四19)

【林后七12「我虽然从前写信给你们,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乃要在神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
    〔文意注解〕「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那亏负人的』有两种解释:(1)指那乱伦的弟兄(参林前五1)(2)指那在保罗第二次访问哥林多教会时,当着众人面前反对并攻击他的弟兄(参二5注解)。究竟是谁,解经家见仁见智,很难有定论。
          「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那受人亏负的』依前句的解释而分别指:(1)那乱伦弟兄的父亲;(2)保罗本人。
          「乃要在神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意指保罗写信的目的,并不是为任何个人,而是为哥林多教会全体的益处,藉那封信显明他们在神面前的存心如何,他们是否尊敬并关切使徒和使徒的教训。
    〔话中之光〕()主的工人遇见教会有不正常的光景,不要只在消极方面对付难处──为那亏负人的或那受人亏负的,而要在积极方面激发信徒们的爱心──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教会的光景之所以不正常,最主要的原因是众人的爱心不正常。
          ()教会愈顾念主的仆人,教会就愈正常;教会愈不顾念主的仆人,教会内部就愈多有搅扰和难处发生。

【林后七13「故此,我们得了安慰。并且在安慰之中,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我们就更加欢喜了。」
    〔原文直译〕「为此我们得了安慰,并且在我们所得的安慰之外,我们还因提多的喜乐而越发多有喜乐,因为他的灵从你们众人得了畅快。」
    〔原文字义〕「心」灵;「畅快」舒畅,安歇,复新;「欢喜」喜乐,欢乐;「更加」(原文为重迭双副词)越发,格外的(第一个副词);更加,更多(第二个副词)
    〔文意注解〕「故此,我们得了安慰,」『故此』指基于前述哥林多信徒对那封信的正确反应(11)
          「并且在安慰之中,」意指不仅得了安慰,并且还加上别的。
          「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我们就更加欢喜了,」按原文最好翻作:『我们还因提多的喜乐而越发多有喜乐,因为他的灵从你们众人得了畅快』(And we rejoiced exceedingly more for the joy of Titus, because his spirit has been refreshed by you all.--NKJV)
    〔话中之光〕()今天在教会中常见同工变作『同攻』,尽力打击、压制别的同工,好叫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受众信徒的欢迎与赞赏,这种心态真不配作主的工人。
          ()年长的同工(保罗)要学习以年轻同工(提多)的喜乐为喜乐,为他们制造一种可以安心作工的工作环境,引导众圣徒的眼目从自己转向年轻同工,以便为将来的接棒铺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