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7章8节
【林后七8】「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
【林后七9】「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林后七10】「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林后七11】「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懃、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译:自责)。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林后七12】「我虽然从前写信给你们,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乃要在神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
【林后七13】「故此,我们得了安慰。并且在安慰之中,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我们就更加欢喜了。」
【林后七8】「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
〔原文字义〕「忧愁」悲伤,担忧;「懊悔」后悔;「暂时的」一时的,一个时辰。
〔文意注解〕「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指保罗曾写了一封措辞严厉、却多多流泪的信给哥林多教会,托提多带去(参二3~4注解);那封信的内容应是责备过于劝勉,故保罗说是叫他们忧愁。而这里的忧愁,不是指一般世人的忧愁挂虑,乃是指为自己所犯的过错感到忧伤难过。
「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保罗在那封信送出去之后,因不知哥林多信徒的反应如何,心里忐忒不安,故有点后悔写那封信;但如今从提多得知那封信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哥林多信徒有积极的反应,因此不再后悔了。
「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这里的『知道』是指从提多的报告中获悉;『暂时的忧愁』意指这忧愁会产生好的结局。
〔话中之光〕(一)保罗那封令哥林多信徒忧愁的信遗失不见了,有人说:『神若要叫我们读的,就给我们留下;若不要我们后世人读的,就遗失了。』让我们就满足于手中现有的圣经吧。
(二)服事主的人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字,有时连自己也不能确定是好或歹,但若是出于圣灵的感动与支配,而非自己的心思,自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三)忠言逆耳,别人的劝戒虽然会叫我们难受,但我们若肯虚心接受,那种难受不仅一下子就会过去,并且还会转成我们的益处。
【林后七9】「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原文字义〕「依着」按照,照着;「懊悔」悔改,心思的转变;「亏损」受损害,赔上。
〔文意注解〕「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意指若单是忧愁,而没有从忧愁产生出懊悔(原文悔改)来的话,就不能令保罗欢喜。
「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本句话表明,忧愁至少有两种可能:(1)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2)是依着人的意思忧愁。前者引至得救,后者引至死亡(参10节)。
「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这句话的关键乃在『因我们』,若把这三个字拿掉,则所受的亏损乃是一般性的,即指凡神的旨意所要给他们的益处,必然一点也不会缺少。然而这里的『因我们受亏损』表示这个亏损是与使徒保罗有关系的──哥林多信徒过去未能善待保罗,也未虚心领受他的教导,他们若不按神的意思忧伤痛悔,必然会因此招致灵性上莫大的损失。
〔话中之光〕(一)圣经中有些地方叫我们基督徒不要忧愁(如约十四1),但这里却说忧愁与我们有益,它们并不彼此冲突,因为此忧愁非彼忧愁。基督徒不该照世人的样式忧愁,却该有在主里、属灵的忧愁(参10节;诗五十一17)。
(二)基督徒有一种亏损与我们如何对待传道人有关:我们若不按常理善待传道人,恐怕神借着祂仆人所要赐给我们的属灵福气,就会有所短缺。
【林后七10】「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原文字义〕「没有后悔」不再顾念;「懊悔」悔改,心思的转变;「世俗」世人,世代,世界;「叫人」生出,作出,产生。
〔文意注解〕「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没有后悔的懊悔』意指真实的悔改转向神,而得与神有更深的和好关系;『得救』在此不是指灵的重生得救,而是指信主之后的得胜,胜过肉体、罪恶、世界和撒但,最终导致魂与身体的得救(参一10注解)。
「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叫人死』意指最后会导致死亡,包括身体的衰亡和灵性的死沉;属世的忧愁会叫人精神颓丧而终至身体病弱死亡,也会叫人灵性消沉以致在主面前是死的(参启三1)。
〔话中之光〕(一)人的责备,若只是叫人『忧愁』,却没有叫人『得救』,就表示没有将人带到神面前来。这种的责备,不是出于神,乃是出于自己。
(二)彼得不认主耶稣,犹大出卖主耶稣,后来两个人都后悔了,但他们的结局却不一样(参太廿六74~75;廿七3~5;徒一15~16),因为一个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另一个是世俗的忧愁。
(三)蒙恩者并非不忧愁,然而必须是『照着神的忧愁』(原文另译);那就是照着神丰满的心意,基督的标准,看见自己的亏缺和够不上,因而生出忧愁。这种忧愁才会产生积极的后果。但『世俗的忧愁』,就是为着属地的利益,本身的得失而有的忧愁,只能『叫人死』,落入属灵的死亡中。所以我们的忧愁是否正当,只要看后果就知道了。
(四)『世俗的忧愁』是以自己为中心,只记挂己身的过失,徒然为失败而忧伤,却没向神回转,这种顾影自怜的忧伤,对灵性生命没有益处。
【林后七11】「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懃、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译:自责)。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原文直译〕「因此且看,你们照着神而忧愁,你们就生出了何等的热切,甚而分诉,而愤慨,而恐惧,而切望,而热心,而自责。在各方面,你们都表明自己是纯洁的。」
〔原文字义〕「殷懃」勤奋,急切,热忱;「自诉」分诉,陈述;「自恨」愤恨,愤慨;「恐惧」惧怕,害怕;「责罚」自责,辩白;「洁净」纯洁,清洁。
〔文意注解〕「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懃、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这里所列七种情形,乃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先是生出没有后悔的悔改(参10节),然后产生了七种结果。
『殷懃』指对使徒保罗有了热切的顾念;从前他们对他冷漠、不以为意,但如今对他关切且热忱。
『自诉』指自己伸辩;根据本节末句,他们似乎在表白自己和攻击保罗的事件无关,并未被卷进事件中。
『自恨』指对于事件本身和制造事件的人,以及自己的姑息,表示愤慨。
『恐惧』指害怕自己受到事件的牵连,而受使徒的惩戒(参林前四21)。
『想念』指切切思慕使徒,企颈以待他的来访。
『热心』指热心清理事件并采取纪律处分。
『责罚』指对犯错者给与制裁。
上述七种依着神的意思忧愁所产生的结果,『殷懃、恐惧、想念』与使徒保罗有关,『自诉、自恨』与他们的羞耻感有关,『热心、责罚』与犯错的人有关。
也有解经家将这七项作为照神的意思忧愁的七大要素:『殷懃』系综合心思、情感、意志的表现,『自诉』指心思上悔改的表现,『自恨、恐惧、想念、热心』指情感上悔改的表现,『自责』指意志上悔改的表现;必须都齐备了,才算是神所要的忧愁。
「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意指从各方面看来,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无辜、清清白白的。
〔话中之光〕(一)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必然会带进正面的果效,从里面有所炼净,并且生发殷勤、热心等积极的态度,而不是叫人灰心、沮丧、自暴自弃。我们可以由忧愁之后的现象,辨明我们的忧愁是否正确。
(二)我们若能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对付亏欠,清理邪污的事,就必蒙神悦纳,因为祂必不轻看我们忧伤痛悔的心(诗五十一17),故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四19)。
【林后七12】「我虽然从前写信给你们,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乃要在神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
〔文意注解〕「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那亏负人的』有两种解释:(1)指那乱伦的弟兄(参林前五1);(2)指那在保罗第二次访问哥林多教会时,当着众人面前反对并攻击他的弟兄(参二5注解)。究竟是谁,解经家见仁见智,很难有定论。
「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那受人亏负的』依前句的解释而分别指:(1)那乱伦弟兄的父亲;(2)保罗本人。
「乃要在神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意指保罗写信的目的,并不是为任何个人,而是为哥林多教会全体的益处,藉那封信显明他们在神面前的存心如何,他们是否尊敬并关切使徒和使徒的教训。
〔话中之光〕(一)主的工人遇见教会有不正常的光景,不要只在消极方面对付难处──为那亏负人的或那受人亏负的,而要在积极方面激发信徒们的爱心──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教会的光景之所以不正常,最主要的原因是众人的爱心不正常。
(二)教会愈顾念主的仆人,教会就愈正常;教会愈不顾念主的仆人,教会内部就愈多有搅扰和难处发生。
【林后七13】「故此,我们得了安慰。并且在安慰之中,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我们就更加欢喜了。」
〔原文直译〕「为此我们得了安慰,并且在我们所得的安慰之外,我们还因提多的喜乐而越发多有喜乐,因为他的灵从你们众人得了畅快。」
〔原文字义〕「心」灵;「畅快」舒畅,安歇,复新;「欢喜」喜乐,欢乐;「更加」(原文为重迭双副词)越发,格外的(第一个副词);更加,更多(第二个副词)。
〔文意注解〕「故此,我们得了安慰,」『故此』指基于前述哥林多信徒对那封信的正确反应(参11节)。
「并且在安慰之中,」意指不仅得了安慰,并且还加上别的。
「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我们就更加欢喜了,」按原文最好翻作:『我们还因提多的喜乐而越发多有喜乐,因为他的灵从你们众人得了畅快』(And we rejoiced exceedingly more for the joy of Titus, because his spirit has been refreshed by you all.--NKJV)。
〔话中之光〕(一)今天在教会中常见同工变作『同攻』,尽力打击、压制别的同工,好叫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受众信徒的欢迎与赞赏,这种心态真不配作主的工人。
(二)年长的同工(保罗)要学习以年轻同工(提多)的喜乐为喜乐,为他们制造一种可以安心作工的工作环境,引导众圣徒的眼目从自己转向年轻同工,以便为将来的接棒铺好道路。